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內科常見病多發病中醫治療中醫治療石家莊市中醫院心病二科石家莊市中醫院心病二科李武衛李武衛 中醫藥人才培養:院校、師承、自學; 成長過程: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 我的老師邢月朋河北省首屆名中醫、第二、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邢月朋的老師胡東樵河北省著名中醫n 1太息癥太息癥益氣升降湯益氣升降湯 n 2 2慢性心衰慢性心衰葶藶生脈五苓散葶藶生脈五苓散n 3 3快速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 養心定悸湯養心定悸湯目目 錄錄n 4 4緩慢性心律失常緩慢性心律失常大運方大運方 n 5 5腦動脈硬化性麻木癥腦動脈硬化性麻木癥 止麻消痰活血湯止麻消痰活血湯n 6 6
2、高血壓病高血壓病 夏枯草湯夏枯草湯n 7 7血管神經性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 谷精草湯谷精草湯n 8 8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祛風定暈湯祛風定暈湯目目 錄錄n 9 9特發性水腫特發性水腫 桑家湯桑家湯太息癥 史記蘇秦列傳:“於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劍仰天太息曰:寡人雖不肖,必不能事秦。” 唐司馬貞著史記索隱:“太息,謂久蓄氣而大吁也。”(吁XU) 太息即嘆氣,“善太息”即頻頻嘆氣。 中醫名詞術語選釋“可由肝膽郁結、肺氣不宣等引起”。太息癥 太息癥是患者自覺胸間憋悶、有壓迫感而迫使深吸氣,然后以自然呼出為快的一種癥狀。 臨床每多見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臟瓣膜病等心血管系統疾病
3、中。太息癥 因太息癥多兼胸悶、胸痛、短氣等癥狀,或因精神刺激而加重,似為肝氣郁結之癥,醫家多治以舒肝理氣,而每致病情加重者屢見不鮮。太息癥 靈樞口問 “黃帝曰:人之善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太息癥 善太息應是現象,心系急、氣道約是病機,憂思是誘因,治療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 邢老師認為心系急、氣道約之根本應為宗氣不足,氣虛下陷,故治療補手少陰,心主,以補益宗氣為主。太息癥 臨床根據病人所述,善太息主要表現為長吸氣,吸為虛,邢老認為此屬以深吸為需,以長出必然,宗氣不足應為根本,創立益氣升降湯。太息
4、癥 因太息癥多兼胸悶、胸痛、短氣等癥狀,或因精神刺激而加重,似為肝氣郁結之癥,醫家多治以舒肝理氣,而每致病情加重者屢見不鮮。 多選用柴胡疏肝散、丹梔逍遙散等。太息癥 益氣升降湯 組成:黃芪30g,黨參1530g,麥冬10g,五味子10g,枳實10g,桔梗10g,炙甘草6g。 功用:補益宗氣,調暢氣機 主治:宗氣不足,氣機失調之善太息,或兼心悸、胸痛、乏力、眩暈等。太息癥 臨床化裁: 心悸怔忡加炒棗仁15g,黃連12g,丹參15g; 全身乏力、動則氣喘加生曬參10g或西洋參10g; 口干渴加元參、石斛各15g,知母10g或黃精30g; 失眠加炒棗仁15g,夜交藤30g;太息癥 煩躁不安加知母、梔
5、子、竹葉各10g; 胸痛加郁金12g,川楝子、元胡各10g; 低血壓、脈壓差小者,炙甘草增至1530g; 血壓高者,加夏枯草12g,元參12g,黃芩12g。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種心臟結構和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綜合征。 由于心室收縮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損,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同時出現肺循環和(或)體循環淤血的表現。臨床表現主要是呼吸困難和無力而致體力活動受限和水腫。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衰以肺循環淤血為特征呼吸困難。(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半臥位、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腫等) 以及心排血
6、量降低(乏力、疲倦、頭暈、心慌;少尿及腎功能損害)慢性心力衰竭 右心衰以體循環淤血為特征水腫。 胃腸道淤血水腫厭食、惡心嘔吐、腹脹等。 肝臟淤血水腫肝大、壓痛、黃疸、腹水等。 下垂部位水腫足、下肢、腰骶部、陰囊、顏面水腫及胸水等。 頸靜脈搏動增強、充盈、怒張。 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慢性心力衰竭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肺朝百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氣虛衰,運行無力,血脈瘀滯,肺氣虧乏,既影響心之功能,又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三焦水液阻滯,水氣上逆,凌心射肺,出現喘、悸、腫為主的虛實夾雜病證。 臨床常見之冠心病、肺心病、擴張型心肌病等各種心臟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7、。慢性心力衰竭 方名:葶藶生脈五苓散 處方來源:邢月朋老師自擬方。由傷寒論之葶藶大棗瀉肺湯、五苓散及金代張元素之醫學啟源生脈散等結合臨床經驗化裁而來。 組成:生曬參1015g,葶藶子1015g,麥冬10g,五味子10g,桂枝10g,茯苓1530g,豬苓10g,白術12g,澤瀉30g,車前子15g,郁李仁30g,枳實10g,丹參15g,川芎10g。 補益心肺,活血利水。慢性心力衰竭 主治:心肺氣虛,痰飲阻滯,瘀血內停之喘證、心悸、水腫,表現為胸悶,氣短,喘促,腹滿,心悸,水腫,舌質淡暗苔白膩,脈沉滑或滑數。 西醫診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對于頑固性心力衰竭、舒張性心力衰竭有顯著療效。 慢性心力
8、衰竭 臨床化裁: 氣虛自汗者,加黃芪30g; 陽虛者加黑附子46g,桂枝10g; 水腫較重者加車前子至30g,冬瓜皮30g; 合并肺部感染者加銀花10g,連翹10g,板藍根10g,蘆根30g,桑白皮15,黃芩15g。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屬中醫“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疇。 經臨床觀察,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多表現為心悸、怔忡、心煩、乏力、失眠多夢、健忘,脈多為細、數、促、代,舌質紅、苔少。 心腎陰虛、心火內擾,是其主要病機。 快速性心律失常 方名:養心定悸湯 來源:邢月朋老師自擬方。由攝生秘剖“天王補心丹”加減化裁而來。 組成:天冬10g,麥冬10g,生地10g,熟地10g,沙參
9、12g,玄參12g,丹參12g,明黨參12g,當歸12g,五味子10g,炒棗仁30g,柏子仁15g,桔梗10g,遠志10g,龍齒15g,黃連10g,甘草6g。 功用:滋陰補血,養心定悸快速性心律失常 主治:心悸神疲,心煩少寐,潮熱汗出,口干喜飲,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或叁伍不調。 常用于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陣發性房顫、陣發性室上速、竇性心動過速等表現為心悸神疲,心煩少寐等病證者。快速性心律失常 臨床化裁: 心悸較甚者,加磁石20g; 氣短神疲者,加生曬參10g,黃芪30g; 心煩躁,脈數極者加大黃連劑量至2030g,或加梔子10g,竹葉10g,苦參10g; 驚悸多夢者,加龍骨
10、15g,金櫻子12g; 陣發性房顫,加元胡30g。緩慢性心律失常 緩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竇房阻滯等。 證屬氣虛陽衰、氣滯寒凝證。 臨床表現為心悸、怔忡,氣短,胸悶,頭昏暈厥,神疲無力,舌質淡暗,苔薄白,脈遲、澀。緩慢性心律失常 方名:大運方 處方來源:邢月朋老師自擬方。 組成:人參10g,黃芪30g,黑附子6g,肉桂6g,柴胡10g,升麻10g,桔梗10g,枳實10g,麻黃8g,熟地10g,麥冬10g,五味子10g,丹參15g。 功用:益氣溫陽,運轉氣機。緩慢性心律失常 方名:大運方 處方來源:邢月朋老師自擬方。 組成:人參10g,黃芪30g,黑附子6g,肉桂6g,柴
11、胡10g,升麻10g,桔梗10g,枳實10g,麻黃8g,熟地10g,麥冬10g,五味子10g,丹參15g。 功用:益氣溫陽,運轉氣機。緩慢性心律失常 臨床化裁: 氣虛甚者加黃芪至40g, 陽虛寒凝明顯者加干姜6g, 腎陽虛者加補骨脂15g,仙茅10g; 血壓高,口干苦、舌紅苔黃等癥,加夏枯草12g,玄參12g,黃芩12g。腦動脈硬化性麻木癥 麻木癥是現代醫學動脈硬化癥的一個主要癥狀,是中風的前驅臨床表現,邢老師認為必須及早加以預防及治療。 腦動脈硬化性麻木癥 方名:止麻消痰活血湯 來源:邢月朋老師自擬方。由醫林改錯“補陽還五湯”化裁而來。 組成:黃芪15g30g,當歸15g,川芎10g,赤芍1
12、5g,桃仁15g,紅花15g,丹參15g,陳皮10g,半夏10g,膽南星10g,雞血藤30g,全蟲6g,烏蛇6g,桑枝30g。 功用:補氣活血,祛痰通絡。腦動脈硬化性麻木癥 上肢麻木加桑枝1530g; 下肢麻木加牛膝15g; 指(趾)尖麻木加桂枝10g; 頭面麻木加僵蠶10g; 口舌麻木加菖蒲10g; 項背強痛不舒,加葛根30g; 臂痛加防己12g;腦動脈硬化性麻木癥 血壓高加夏枯草1530g,元參1530g,黃芩1224g,鉤藤20g; 血脂高加草決明1530g,澤瀉1530g,山楂1530g,虎杖12g; 血糖高加地骨皮30120g,天花粉1530g。腦動脈硬化性麻木癥 補陽還五湯中黃芪用
13、120 g,其他活血藥僅用36g。是治療中風之后,以補氣為主,是補中寓消之劑。 止麻消痰活血湯治中風之前,以祛邪為主,是消中寓補之方。 止麻消痰活血湯方中又有陳皮、半夏、膽南星祛痰之品,更說明是治虛中之實證。高血壓病 方名:夏枯草湯 處方來源:邢月朋繼承先師胡東樵的經驗方。 組成:夏枯草1015g,元參1015g,黃芩1015g。 功能:清肝降火。 主治:高血壓病屬于肝經風火上炎證,表現為眩暈,頭脹痛,每因煩勞惱怒而加劇,面紅目赤,口苦口干,溲黃便秘,心煩易怒,少寐多夢,舌紅,苔黃,脈弦。對早期高血壓病療效顯著。高血壓病臨床化裁:頭暈較重,屬肝陽風動者,加珍珠母、紫貝齒、石決明、代赭石、龍骨、
14、牡蠣;風動者加鉤藤、膽星;痰多者加浙貝母、天竺黃;陰虛甚加生地、白芍;形體胖,大便稀,痰濕盛加澤瀉、白術;頭脹加川芎、天麻;腰痛加生杜仲、寄生;動脈硬化較重加地龍、槐花;血管神經性頭痛 血管神經性頭痛屬中醫的“偏頭風”,“雷頭風”等范疇,其痛暴發,痛勢甚劇,或左或右,或連及眼、齒,痛止則如常人。 臨證指南醫案“頭為諸陽之會,與厥陰肝脈會于癲故頭痛證,皆由清陽上升,火風乘上所致。” 王清任醫林改錯“血受熱則煎熬成塊。” 汪昂云:“頭痛必用風藥者,因巔頂之上,惟風可到也。” 本病急起驟發,痛在高巔,具有風的特點,與肝風關系密切。風為陽邪,其性輕揚,善行而數變,風氣通于肝,主升主動,風熱相搏,入于絡
15、脈而頭痛發作。血管神經性頭痛 方名:谷精草湯 來源:邢月朋老師繼承胡東樵老師經驗方。 組成:谷精草15g,草決明15g,生石膏30g,全蟲6g,地龍10g,生甘草6g。 功用:平肝熄風 、鎮痙止痛。 主治:血管神經性頭痛證屬肝陽化風、絡脈瘀阻者。 血管神經性頭痛 方解: 谷精草、草決明疏風清肝、清利頭目,既能清泄肝膽郁火,又能疏散風熱,為治療風熱頭痛之要藥; 生石膏辛可散熱,止陽明經頭痛; 地龍性味咸寒,故能入血清熱,其性下行而有通絡利尿及緩慢持久的降壓作用。全蟲辛平有毒,善入肝經,具有祛風定痙之能,最善緩解血管痙攣性疼痛之抽搐,兩藥合用共達熄風鎮痙、通絡止痛之功; 甘草調和諸藥。 本方組方嚴
16、謹,緊扣風邪致病特點,共達平肝熄風、解痙止痛、氣血雙調之功。血管神經性頭痛 熱邪盛者加生地、黃芩; 前額痛加白芷; 頭角痛、太陽穴痛加川芎、黃芩; 巔頂痛加藁本; 后頭痛加獨活、羌活、葛根; 腦內疼痛加細辛; 左側頭痛加四物湯;右側頭痛加二陳湯; 合并鼻竇炎者加藿香、膽南星;吐涎沫加吳茱萸湯;腎陰虛加女貞子,旱蓮草,麥冬。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 前庭神經元炎為末梢神經炎的一種。病變發生在前庭神經節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兩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突然強烈的旋轉性眩暈發作及共濟失調或失平衡,伴明顯的惡心嘔吐,無聽覺及中樞神經系病變征象。眩暈持續數天或數周。 診斷依據自發的遷延的眩暈癥狀,檢
17、查證實一側外周前庭病,沒有其他的神經癥狀和體征。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 方名:祛風定暈湯 來源:邢月朋老師自擬方。由攝生眾妙方荊防敗毒散化裁而來。 組成:荊芥6g,防風6g,羌活6g,獨活6g,柴胡6g,前胡6g,枳殼6g,桔梗6g,茯苓6g,川芎6g,薄荷6g,甘草3g,生姜2片,大棗2枚。 功用:祛風疏解,清腦定暈 主治:以突發性、劇烈性眩暈為特征,伴惡心、嘔吐,或伴耳鳴、耳聾。舌淡苔白,脈弦。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方解:君荊芥、防風相須為用,疏散在上之風邪,二藥相伍有麻、桂之功效而無其燥烈之弊病。臣羌活、獨活祛風通絡;柴胡、前胡均為風藥,然前胡主降,祛痰下氣,柴胡主升,解表疏肝,二藥合用開郁散結
18、,調經氣而升清,風邪自去,濁氣自降。四藥相伍加強君藥祛風解表之功。佐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寬胸利膈,升清降濁而止惡心嘔吐;茯苓健脾除痰止嘔;川芎上行頭目,下調血海,為血中之氣藥,能行氣活血止眩定暈;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使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巧妙,用藥輕靈,合“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經旨。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 本方主要用于病毒感染所致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發病前1-2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本方從外風立論,認為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屬于中醫之風眩,系由患者外感風邪所致。風性善于數變,主動,巔頂之高,唯風可到,易傷于人頭面部,風邪入腦,上擾清空,清陽不展,則發眩暈。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 邢老師認為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屬于中醫之風眩,系由患者外感風邪所致。治以祛風解表,清腦定暈為法則。本方以祛風解表藥物為主,用藥輕靈,用量不宜過大。特發性水腫 水腫的分類 心源性、腎源性、肝源性、營養不良性等,均有明顯的原因可尋。 特發性水腫,無明確原因可查,故冠以“特發性”一詞。特發性水腫 特發性水腫多見于生育期婦女, 是指經多種檢查未發現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的水腫,是一種水鹽代謝紊亂綜合征。 多數時輕時重,時發時止。水腫表現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精美課件
- 緊急救援設備種類及操作考核試卷
- 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節約利用考核試卷
- 港口市場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的礦產資源評估與開發潛力考核試卷
- 介紹杭州初二語文作文
-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工程安全文化建設路徑考核試卷
- 社區兒童友好空間設計考核試卷
- 砼結構構件的預制件市場需求預測分析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礦選礦廠工藝優化與生產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培訓機構招生合作合同范例
- 校企合作與專業共建合作方案
- 電梯修理(T)特種作業取證(安徽)考試復習題及答案
- 2024年渣土公司運輸車輛管理制度
- DB11T 2103.2-2023 社會單位和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第2部分:養老機構
- 24年追覓在線測評28題及答案
- 物流行業智能調度與多式聯運解決方案
- 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標準
- 醫院信息系統投標書技術部分
- 【研報】2024汽車行業用戶洞察與營銷趨勢白皮書-寰球汽車小紅書-2024
- LYT 2093-2013 防護林體系生態效益評價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