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徑解決高校債務問題(一)_第1頁
多途徑解決高校債務問題(一)_第2頁
多途徑解決高校債務問題(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途徑解決高校債務問題 一【摘要】隨著高校的擴招、并校、建大學城,高校資金入不敷出的情 況日趨嚴峻,高校的負債已嚴重影響到高校的教學、科研等工作。高 校必須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種途徑加以解決?!娟P鍵詞】高校開展;負債建設;財務風險與管理2007 年 3 月 19 日吉林大學財務處在該校校內網上貼知名為 “吉林大學 關于召開征集解決學校財務困難建議座談會的通知 ,有關高校負債的 窗戶紙被徹底捅破。據報道吉林大學欠債 30多億元,每年要支付 1 億 多元的利息。吉林大學未必是全國高校中貸款最多的,但它應該是最 早“自愿 展示在公眾面前的。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 全國的大學幾乎沒有 一所不欠錢的。一、高校

2、負債的形成 高校負債是指高校所承當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或者勞務歸還 的債務。 1998年,全國高校的招生人數為 108 萬;1999年,中國高校 開始擴招;到了 2005年,高校招生人數已到達 530 萬人。隨著大量擴 招,高校根底設施、教學、實驗等各種矛盾日益突出,各個高校開始 圈地擴建。 2000 年,全國刮起了并校風,各地爭相開發 “大學城。 高校要擴建、開展,必須投入大量資金。學校的收入來源主要有:財 政撥款、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繳款和其他 收入,而財政撥款和事業收入占學校整個收入的比例高達90%以上。這局部收入僅能維持學校正常辦學的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通過

3、利用 銀行貸款來解決,銀行貸款已成為支撐高校運作的中流砥柱,各大商 業銀行競相與高校簽訂 “合作協議 。商業銀行之所以不顧放貸風險 “踴 躍授信,原因是國有高校在體制上享有政府信用的支撐。據中國社會 科學院發布的? 2006 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 2005年以 前,我國公辦高校向銀行貸款總額達 1500 億元2000億元,幾乎所有 的高校都有貸款。審計部門公布的 18 所教育部直屬高校 2003 年度財 務收支審計結果顯示, 18 所高校債務總額 72.75 億元,其中根本建設 形成的債務占 82%。隨著負債危機的凸現,局部行動緩慢的高校已受 銀行信用貸款的限制,半拉子工程、拖欠

4、工程款現象也時有發生。 二、負債的影響 連續幾年的大幅擴招確實給高校自身及中國高等教育的開展帶來了深 遠影響,大學生總體數量成倍增長,公眾知識學歷層次大幅提高。高 校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擴建,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根底設施得到很大 改善,高校賬面資產的固定資產已高達 5000 億元,教育資金積累迅速 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和群眾接受高等教育 的需要。但是,這一改革變化也使高校形成了 2000 億元的高額債務。 高校資金來源比擬單一,國撥經費除保證高校人頭費支出之外,還要 滿足學校的日常行政開支;事業收入除彌補人員工資和教學、科研、 行政開支外,所余款項只夠歸還貸款的年利息。僅吉林大學每年支付 的利息多達 1.5 億元至 1.7 億元,學校的財政已經捉襟見肘。高校歸還 龐大的貸款本金不大可能。 沉重的貸款壓力已經讓很多高校舉步維艱, 局部高校將因為債務問題而壓縮正常的教學、科研、行政開支,這樣 做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等工作的開展,學校財務也陷入嚴重 的困境之中。盡管如此,局部高校并沒有放慢貸款的步伐。 而為 歸還 貸款,很多高校都是通過到銀行去倒貸通過挖東墻補西墻的方式來 暫緩資金壓力。高校欠債從外表上看是擴招的代價,與高等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和政府 所提供的資源不成比例有關,但根源卻在高校的規劃不合理上。一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