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德陽市創模指標分解(環保局牽頭部分)一、按期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污控科)二、近三年轄區內未發生重大、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前一年未有重大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案件,制定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監察大隊)三、空氣質量全年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90% 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滿足國家二級標準(監測站)四、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6% (監測站)五、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且市區無劣類水體,跨界斷面出境水質達到要求(監測站)六、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率100% ,工業企業排污申報登記執行率100% (污控科)七、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90% (
2、污控科)八、工業危險廢物依法100% 安全處置(污控科)九、制定創模規劃并分解實施(污控科)十、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監測站)十、建設項目依法執行環評、 “三同時”,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科)1一、按期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 (污控科)(一)指標解釋按期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上級政府或上級環境保護部門下達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指標,制定當地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將該計劃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年度計劃之中,有關項目、資金得到落實, 并按期完成。1、地方政府已制定并在媒體上公告本行政區總量控制計劃或實施方案;2、已將總量控制指標分配到重點排污單位
3、,并在媒體上公告;3、開展了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并達到上級要求;4、已按時完成總量控制的階段性目標;5、已建立總量控制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三大體系。(二)數據來源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上級政府或環保部門下達的總量控制指標文件和有關統計資料;環境保護部或上級環保部門核實2的污染物減排情況(結果)。(三)考核要求按期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認真執行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規定,依照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編制指南(試行)及“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辦法(試行)等考核細則,達到環境保護部和省總量辦考核要求。(四)資料要求1、與上級政府
4、簽訂的 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2、上級環保部門下達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3、本地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或實施方案;4、重點排污單位總量控制指標分配方案;5、考核年度的減排項目、監測資料、考核資料及減排情況一覽表。二、近三年轄區內未發生重大、 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前一年未有重大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案件, 制定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監察大隊)(一)指標解釋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和“國家3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將考核標準定為“近三年轄區內未發生重大環境事件(級)、特別重大環境事件 ( I級)的事故”。1、特別重大環境事件(級)。凡符合
5、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環境事件:(1)發生 30 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0 人以上;(2)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群眾5 萬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 1000 萬元以上;(3)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污染;(4)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5)利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為破壞事件,或1、 2 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6)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故;(7)因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生產和貯運中發生泄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污染事故。42、重大環境事件(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環境事件:(1)
6、發生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 100 人以下;( 2)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3)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群眾1 萬人以上、 5 萬人以下的;(4) 1、2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5)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及沿海水域大面積污染,或縣級以上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件。3、較大環境事件(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環境事件:(1)發生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下;(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3) 3 類放射源
7、丟失、被盜或失控。4、重大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案件,特指由環境保護部通報5的重大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案件。(二)數據來源各級環境監察部門。(三)考核要求近三年轄區內未發生因企業違法排污引發的1次重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或 2次以上較大環境事件(級)(不包括受周邊地區突發事件波及的環境災害)。考核驗收前一年未有重大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案件及環境保護部通報和國內外重要媒體曝光的、有嚴重影響的環境違法和環境污染事件;無重大輻射事故。 轄區內三年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機構和信息報送系統,有固定經費、應急設備和隊伍,納入當地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四)資料要求1、突發環境事件
8、應急預案;2、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機構和信息報送系統建設情況;3、容易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重點污染源、危險化學品、 危險廢物的風險評估及其行業或企業環境管理制度;4、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情況;65、上一級環保局或環境監察部門提供未發生重大、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的證明;6、近三年發生的所有污染事故及查處情況一覽表。三、空氣質量全年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90% 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滿足國家二級標準(監測站)(一)指標解釋該指標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根據全年每日空氣污染指數( API 指數)統計,全年 API 指數小于(含等于) 100 的天數(即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的比例 90% ;二是主要污染
9、物( PM 10、SO2、 NO 2)年日均值滿足國家二級標準。1、空氣污染指數 (API) 為建成區內認證點位每日環境空氣污染指數 (API) ,其計算方法按照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技術規定執行。2、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日均值是指建成區環境空氣中測得的單位體積中可吸入顆粒物含量,按一年的日平均濃度的算術平均值計。計算公式:Ci1mC jmj 1式中:C i 為多個測點監測數據的年平均值,單位:mg/m 3;7C j 為 j 測點監測數據的年平均值,單位:mg/ m3;m 為監測點數目。SO2、 NO 2 濃度年日均值指標定義及計算公式參照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指標定義及計算公式。(二)數據來源環境監測部門
10、。(三)考核要求1、按認證的點位監測,除點位認定時明確的外,清潔對照點監測值不得參與平均值的計算。所有考核監測點位全部采用空氣自動監測系統,監測數據統計須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1996 )有關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采用自動監測系統進行環境空氣監測的點位, 有效日均值按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 的規定進行,每月不少于 21 個有效日均值。因儀器故障或管理不善等原因不能獲得有效日均值的,一律視為API 超過 100 ,各項污染物的濃度值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三級標準的日均值計。2、地級及地級以上城市所有考核監測點位必須全部采用空氣自動監測系統, 縣級城市至少有兩個
11、以上(含兩個)監測點位,8縣、區至少有一個以上(含一個)監測點位,且采用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全年 API 指數100的天數全年天數的 90% 。3、城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濃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4、地級市要按照有關要求對臭氧和一氧化碳開展監測。5、按照四川省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管理辦法(川環發2007121 號),規范數據采集、 質量保證、傳輸與發布管理,比對檢測,保障有效正常運行。6、建成區內的飲食業單位安裝油煙凈化設施,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7、按照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技術規范( HJ/T393-2007),防治各類城市揚塵污染。(四)資料要求1、上
12、一級環保局關于點位認證的批復文件(國家環保重點城市由環境保護部批復,地級城市及都江堰、峨眉山、江油市由省環保局批復,其它縣級市、縣、區由市(州)環保局批復);2、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建設與規范管理情況報告(含自動站管理制度、比對實驗報告) ;93、考核年度每日的空氣污染指數(列表,不得計算年度平均 API );4、飲食業單位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及排放監測數據一覽表;5、防治各類城市揚塵污染的措施及實施情況;6、空氣質量監測和質控原始數據。四、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6% (監測站)(一)指標解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是指城區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取得的水中,其地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
13、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標準和地下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類標準。1、監測點位。( 1)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應包括所有正常供水的水源地,不包括備用水源。( 2)以河流為飲用水源者 ,應在取水口上游 100 米處設監測斷面。( 3)以湖泊、水庫為飲用水源者,原則上按常規監測點位監測,但每個水源地的監測點位至少應在2 個以上。10(4 )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者,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供水廠的匯水區(未加氯)布設1點,不按取水井采樣。2 、監測項目。( 1)地表水源:監測 28 個項目,必測項目 10 項:水溫、pH 、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氟化
14、物、揮發酚、石油類、糞大腸菌群(不參加評價),每月監測一次;選測項目18 項:硫酸鹽、總氮(不參加評價)、五日生化需氧量、 氯化物、鐵、錳、硝酸鹽、銅、鋅、硒、砷、汞、鎘、鉻(六價) 、鉛、氰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硫化物,每年 1 月和 7 月各監測一次,凡超過地表水類標準的項目 ,每月監測。( 2)地下水源:監測 23 個項目,必測項目 8 項: pH 、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高錳酸鹽指數、氨氮、氟化物、總大腸菌群,每月監測一次;選測項目 15 項:揮發酚、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鐵、錳、銅、鋅、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氰化物、汞、砷、硒、鎘、六價鉻和鉛, 每年 1 月和 7 月各監測一次,凡
15、超過地下水類標準的項目 ,每月監測。( 3)設市城市及 15 萬人以上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考核年度要做一次全分析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 和地下水11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所列的所有項目) ,非常規項目(有機物或重金屬)如有檢出,則應納入常規監測。(二)數據來源環境監測部門和供水企業。(三)考核要求(1 )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應達到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的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 )、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14848-93 )中的類標準要求,單因子評價,即達標率為100% 。(2 )嚴格執行各項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水源
16、地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劃、標準、監測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地下水質量標準)等要求。(3 )有完備、完善的飲用水水源應急體系(包括備用及應急水源)。(4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建設保護區內的隔離設施,拆出保護區內的排污口。(5 )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要求( HJ/T12433-2008)設置保護區的標識、標牌。(四)資料要求1、考核年度“城考”的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基表;2、供水部門供水情況年度報表、實驗室分析和質控原始記錄;3、各月取水和供水總量,水量平衡表(與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市政用水、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量的關系)和人
17、均日用水量的合理性;4、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文件,說明保護區的標識、標牌及隔離設施建設和排污口的取締情況。5、轄區內未發生重大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事故等;6、建立污染來源預警、水質安全應急處理和水廠應急處理的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7、具有與城市集中飲用水需求量相匹配的備用水源地。如因地質原因或上游來水影響不能達標, 進行第二或多個水源地建設。五、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且市區無劣類水體,跨界斷面出境水質達到要求(監測站)(一)指標解釋13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指轄區內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相應功能水體要求,跨界斷面出境水質達到國家或省考核目標。1 、監測點位轄區內水環境功能
18、區控制斷面和出境斷面(包括所有國控、省控和市控斷面及“城考”斷面);轄區內所有的主要地表水體(含 32 條小流域);市區(建成區)內的水體(未劃功能區的小河流)。2 、監測項目(1 )水環境功能區控制斷面和出境斷面,提供常規監測數據。河流每年監測不少于6次,隔月監測;湖泊水庫每年監測不少于 2次;每次有一項以上(含1項)不達標,即本次不達標,缺測項目按不達標計。(2 )其它地表水體,監測:pH 、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和氨氮,每半年1次。3 、評價標準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評價,其中:漁業用水:按類標準評價;工業14用水:按類標準評價;農業用
19、水:按類標準評價;與人體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 按類標準評價; 與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按類標準評價;一般景觀用水:按類標準評價。各水環境功能區劃以地方政府文件為準。(二)數據來源環境監測部門。(三)考核要求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規范、辦法進行水質全達標核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轄區內水環境功能區控制斷面和出境斷面的水質監測結果達到劃定的相應水體功能標準。重點流域水體跨界斷面達到上級政府或環保局確定的責任制考核目標;轄區內其他地表水應無劣類水體和無黑臭現象。(四)資料要求1、當地政府批復地表水功能劃分文件;上一級環保局關于地表水考核水體、功能、斷面、點位的認定批復文
20、件;2、考核水體的類別、達標情況一覽表;3、對跨界斷面,由上級環境監測機構提供監測數據。154、考核年度“城考” 地表水功能達標率基表 ;5、提供實驗室分析和質控原始記錄。六、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率 100% ,工業企業排污申報登記執行率 100% (污控科)(一)指標解釋“重點工業企業” 指標是指環境統計中的“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按 “環境統計報表制度說明”的解釋界定。排放穩定達標:濃度穩定達到排放標準,執行排污許可證的規定,不超過排污總量指標要求,并實現了污染物排放口自動監控。(二)數據來源環境統計部門和環境監測站。(三)考核要求1、重點工業企業(包括國控、省控、市控、縣控)及醫
21、療機構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濃度穩定達到國家規定的行業排放標準或綜合排放標準,穩定達標率大于 98% 。有行業排放標準的要求對標準中所列的所有污染物進行監測并穩定達標,包括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有無組織排放的要對無組織排放進行監測。162、按照環境保護部和省環保局的要求,重點工業污染企業排放口自動監控設施(包括廢水排放和廢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要全部安裝到位,聯網并通過環保部門的考核驗收。3、排污口進行了規范化整治,包括標牌和采樣口等。4、建立完成污染源監控信息系統及動態數據庫。5、按期完成強制淘汰落后工藝、設備與產品任務的要求。6、考核排污許可證制度施行情況,排污單位應依法申領排污許可證,持證
22、排污,按證排污,禁止無證排污。7、按期完成各級限期治理工業項目。(四)資料要求。1、重點污染源數據庫和每個企業檔案(要求一企一檔);2、考核年度“城考”和環統報表;3 、有資質的環境監測部門對各企業的定期監督性監測報告和質控原始記錄 (國控和省控企業每季度監測一次, 市控和縣控企業每半年監測一次) ;4 、自動監控設施的考核驗收資料及安裝、聯網、使用的情況、比對監測報告;5、重點工業企業的排污申報表和許可證;176、重點工業企業的監察記錄。七、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90% (污控科)(一)指標解釋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指地區各工業企業當年處置及綜合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量(包括處置利用往年量)之和
23、占當年各工業企業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量之和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當年處置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量(萬噸)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 100%當年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量之和(萬噸)1、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狀、半固體狀和高濃度液體狀廢棄物的總量,包括危險廢物、 冶煉廢渣、粉煤灰、爐渣、煤矸石、尾礦、不排入水體的液態廢物和其它廢物等;不包括礦山開采的剝離廢石和掘進廢石(煤矸石和呈酸、堿性廢石除外),酸性和堿性廢石是指采掘的廢石,其流經水、雨淋水 pH 值小于 4 或pH 值大于 10.5 者。2、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指通過回收、
24、加工、循環、交換等方式,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轉化為可以利用的資源、能源18和其他原材料的固體廢物量(包括當年利用往年的工業固體廢物累計貯存量 )。如用作農業肥料、生產建筑材料、筑路等。3、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指將工業固體廢物焚燒或者最終處置于符合環境保護規定的場所并不再會回取的工業固體廢物量(包括當年處置往年的工業固體廢物累計貯存量)。處置方式如:填埋(其中危險廢物應安全填埋)、焚燒、專業貯存場 (庫)封場處理、深層灌注、回填廢礦井等。(二)數據來源環境統計年報。(三)考核要求。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90 。(四)資料要求。1、考核前兩年“城考” 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基
25、表;2、考核年度環境統計報表 ;3、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處置情況明細表,注明每一種固體廢物的產生單位、 固廢名稱、產生量和處置單位、 利用方式、利用量、創造的產值等;194、定期發布固體廢物的種類、產生量、處置狀況等信息;5、工業固體廢物渣場的運行情況及環保監管情況。八、工業危險廢物依法100% 安全處置(污控科)(一)指標解釋該項指標分別考核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工業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危險廢物處置率是指危險廢物(包括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等)的處置量占總產生量的百分比。1、醫療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和國家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的廢物。計算公式: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量(噸)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
26、#215; 100%醫療廢物產生總量(噸)醫療廢物產生總量可按醫院床位數每床0.5 公斤 / 日產生量核算。2、工業危險廢物,是指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或液態廢物。計算公式:工業危險廢物廢物處置量(噸)工業危險廢物處置率×100%工業危險廢物產生總量(噸)203、危險廢物處置,是指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處置。處置場的建設和管理應執行有關的環境保護規定和要求,如需經過環境影響評價, 辦理“三同時” 審批手續, 具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備的記錄等資料。(二)數據來源衛生部門和環境統
27、計年報。(三)考核要求危險廢物處置率 100 ,危險廢物(包括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等,詳見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符合國家規范要求,且運行正常。1、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 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和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2、轄區內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單位,均已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3、現有遺留危險廢物處置已列入專項經費計劃和時間進度,21并開始實施。4、廢舊放射源、放射性廢物依法安全處置。放射性同位素與射
28、線裝置輻射安全許可證持證率100% 。5、城市“限塑令”宣傳到位、執行有力。6、醫療廢物和工業危險廢物焚燒要達到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GB18484-2001)。(四)資料要求。1、提供危險廢物處置情況明細表,注明每一種危險廢物的名稱、產生單位、產生量和處置單位、處置方式、處置量;2、各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的申報登記表;3、危險廢物轉移聯單;4、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的經營許可證;5、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的煙氣監測報告;6、地方政府采取的具體限塑政策、措施、開展的宣傳活動、取得的實際效果。九、制定創模規劃并分解實施(污控科)一、環保目標責任制落實到位,環境指標已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制定創模規劃并
29、分解實施, 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重點項目落實22(一)指標解釋環保目標責任制落實到位, 環境指標已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是指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將環境指標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環保參與綜合決策, 建立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 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評優創先活動要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定創模規劃并分解實施,是指在創建工作初期,要組織制定創模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以目標責任制方式分解落實,按期完成。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是指:地方人民政府通過媒體定期公布有關環境保護指標,發布城市空氣質量、城市噪聲、飲用水水源水質、流域水質等環境信息,及時發布污染事故信息。主要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30、1、發布者:地方人民政府;2、發布內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環境狀況公報等規定地方政府應當發布的環境信息;3、發布形式:媒體公布(電視、報紙、政府網站、公益廣23告等);4、發布頻率:履行法定義務發布的信息,定期發布環境質量信息,及時發布污染事故信息。重點項目落實是指創模規劃中確定的創模重點工程項目按實施計劃得到落實。(二)資料來源城市政府、環保部門或有關媒體。(三)考核要求環保目標責任制落實到位, 將環境指標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環保參與綜合決策,建立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制定創模規劃并分解實施;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創模規劃已通過評審, 并經政府公布實施, 但在新指標實施后才申請技術核查的城市(縣、區),創模規劃可不重新編寫、評審,但需要按照新指標要求補充相關規劃內容,報政府批準實施;尚未通過評審的規劃,應按新指標體系要求編寫。環境質量公告發布者為地方人民政府或城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重點項目落實率 80% 。24(四)資料要求。1、有關環境保護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債務清償協議書的條款設計
- 2025至2030年針織物熱定型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藍狐皮大衣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臂式電子血壓計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2030自由潛水面罩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建筑施工單位財務科崗位職責與合同管理
- 企業信息登記備案協議
- 大數據產業應用開發合同
- 泥工工程分包合同
- 網絡智能化改造升級協議
-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精選課件
- 頂管工程頂進記錄表
- (中職中專)汽車修理基本技能完整版課件匯總全書電子教案(最新)
- 人員進出潔凈區更衣流程圖
- 林業政策法規考試題庫(含答案)
- 機械、設備掛靠協議范本、合同、合約
- 管理前沿理論試題總結
- 馬坑鐵礦450-200鉬礦床的地下開采方案設計采礦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畢業論
- 高三英語教研組建設(課堂PPT)
- 排水管道非開挖預防性修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 讀書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