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論 文 圖3 當代溫室氣體背景下 LUCC 引起的氣溫變化(RGL-RG 空心點表示通過 95%的信度檢驗 3 結論和討論 基于 NCAR CAM4.0 模式 , 通過 4 組敏感性試驗 , 考慮包含年際變化的氣候因子強迫 (溫室氣體含量和 土地利用變化的貢獻, 探討不同背景場下大尺度 LUCC 的氣候效應 . 研究表明 , 在兩種溫室氣體含量 背景下 , LUCC 引起全球平均的地表溫度符號相反 , 造成 LUCC 的氣候敏感性不同 . 進一步證實了氣候 圖 4 LUCC 引起的溫度差值的緯向分布 實線表示 1850 年溫室氣體含量背景(RL-ctl, 虛線表示當代溫室氣體 含量背景(RG
2、L-RG 背景在 LUCC 影響區域氣候中的重要性 . 為了討論這種影響的可能機制 , 本文通過 4 個典 型 LUCC 變化區域來分析 . 眾所周知 , 森林的反照率 比農作物低 , 當原來的森林變成農作物以后將增加 地表反照率 , 尤其是當有雪存在的中高緯度地區 , 將 大大地增加地表反照率 , 減少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吸 收 . 通過兩個典型區域 ( 北美和歐亞大陸 分析發現 , 在當代氣候背景下 , 冰雪減少 , 導致地表反照率的變 化 , 造成地表凈輻射的增加 , 溫度升高 , 這種作用在 冬春季節明顯 . 另一方面 , 暖氣候背景下中緯度的降 a 得后期降水增加持續 , 會引起潛熱增加
3、 , 有降溫作 用 . 但是反照率變化在偏低緯度的變化不是很明顯 , 所以在低緯度地區水文過程對 LUCC 的氣候效應起 主要作用 , 即在氣候變暖背景下 , LUCC 引起的氣候 效應在低緯度更加容易出現差異 , 甚至信號相反的 情況 . 表2 氣溫 ( 1850 年 北美 歐亞 印度 東亞 -0.40 -0.22 0.20 -0.01 當代 -0.19 -0.02 -0.09 0.04 1850 年 -9.24 -3.76 -28.71 10.64 LUCC 引起的區域平均氣候要素的變化 潛熱 (W/m2 1850 年 -0.98 -0.43 -0.89 -0.08 當代 -0.35 -0
4、.09 1.12 -0.05 當代 1.47 -2.54 91.21 -49.25 降水 (mm 凈輻射 (W/m2 1850 年 -1.78 -1.15 -0.64 -1.39 當代 -1.23 -0.73 -1.62 -0.80 反照率 (×10-2 1850 年 0.96 0.77 0.22 0.53 當代 0.73 0.55 0.30 0.50 a 1850 年試驗指 : RL-ctl; 當代試驗指 : RGL-RG 2837 2013 年 9 月 第 58 卷 第 27 期 水是增加的 , 降水也影響地表凈輻射在感熱和潛熱 之間的分配 , 蒸發潛熱的變化會有降溫的效應 .
5、但是 從我們的結果上看 , 在中高緯度主要是由于地表反 照率變化主導溫度的響應 . 熱帶和副熱帶地區 ( 印度 和東亞 , 當代溫室氣體含量背景下 , 印度地區溫度 偏低 , 但是在東亞區域偏高 . 這是因為全球變暖不僅 會使得區域降水增多 , 也會使干旱化加劇 , 這種機制 尤其在低緯度有顯著的區域差別 . 所以土壤濕度和 降水的變化在低緯度決定了 LUCC 的氣候效應 . Pitman 等人 29 中 , 并不是全球變暖下降水都偏多 41,42, 土壤濕度對 降水存在正反饋作用 , 所以在利用模式模擬 LUCC 對區域影響的問題時 , 模式對暖氣候的模擬要具備 可靠的能力 , Pitman
6、 等人 43利用 7 個氣候模式 , 相同 的試驗方案討論夏季 LUCC 對氣候的影響 , 發現模 式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 另外 , 選取不同的強迫條件 對 LUCC 的氣候效應研究也存在顯著的差異 , 就本 文的結果表明 , 不同的氣候背景 , LUCC 的氣候敏感 性就是相反的信號 , 這是特別值得注意的問題 . 因為 氣候背景的不同 , 可能就會造成 LUCC 引起的氣候 效應存在差異 , 本文通過考慮年際氣候因子變化的 數值試驗 , 為以后的 LUCC 氣候影響研究提供了一 定的參考依據 . 另外 , 本文的試驗只是一個初步的結 果 , 還需要設計更為合理仔細的試驗 , 尚存在許多值
7、 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和不確定性 , 例如 , 考慮 LUCC 的年際變化和只給定固定的土地覆蓋對氣候的影響 問題 , 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 由于模擬結果對模式本 身、以及初始場和側邊界的依賴 , 需要做更深入的 工作 . 指出氣候背景在 LUCC 對區域氣 候影響的重要性 . 但是 , 目前大多數的 GCMs 都采用 固定的氣候態海溫強迫 , 只考慮 LUCC 的平衡態模 擬 , 忽略對氣候系統的反饋作用 . 我們通過瞬變試驗 , 考慮溫室氣體含量和 LUCC 年際變化情況下 , LUCC 引起的氣候效應的可能原因 . 從我們的試驗中認為 , 并不是土地利用變化直接影響 LUCC 的氣候效應
8、, 而是由于土地利用變化導致的地表反照率和水文過 程主導的 . 在 Pitman 等人 29 的試驗中 , 發現加倍的 CO2 情況下會使得降水增多 , 但是在我們的瞬變試驗 參考文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748845 Foley J A, DeFries R, Asner G P, et al. Globa
9、l consequences of land use. Science, 2005, 309: 570573 Xue Y. Biosphere feedback on regional climate in tropical North Africa. Quart J Roy Meteorol Soc, 1997, 123: 14831515 Hasler N, Werth D, Avissar R. Effects of tropical deforestation on global hydroclimate: A multi-model ensemble analysis. J Clim
10、, 2009, 22: 11241141 Davin E L, de Noblet-Ducoudré N. Climatic impact of global-scale deforestation: Radiative versus nonradiative processes. J Clim, 2010, 23: 97112 van der Molen M K, van den Hurk B J J M, Hazeleger W. A dampened land use change climate response towards the tropics. Clim Dyn,
11、2011, 37: 20352043 陳海山 , 張葉 . 大規模城市化影響東亞冬季風的敏感性試驗 . 科學通報 , 2013, 58: 12211227 符淙斌 , 袁慧玲 . 恢復自然植被對東亞夏季氣候和環境影響的一個虛擬試驗 . 科學通報 , 2001, 46: 691695 Bounoua L, Defries R, CollaTz G J, et al. Effects of land cover conversion on surface climate. Clim Change, 2002, 52: 2964 石正國 , 延曉冬 , 尹崇華 , 等 . 人類土地利用的歷史變化對氣
12、候的影響 . 科學通報 , 2007, 52: 14361444 高學杰 , 張冬峰 , 陳仲新 , 等 . 中國當代土地利用對區域氣候影響的數值模擬 . 中國科學 D 輯 : 地球科學 , 2007, 37: 397404 de Noblet-Ducoudré N, Boisier J, Pitman A, et al. Determining robust impacts of land-use-induced land cover changes on surface climate over North America and Eurasia: Results from th
13、e first set of LUCID experiments. J Clim, 2012, 25: 32613281 Betts R A, Falloon P D, Goldewijk K K, et al. Biogeophysical effects of land use on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of radiative forcing and large-scale temperature change. Agric Forest Meteorol, 2007, 142: 216233 華文劍 , 陳海山 . 大尺度土地利用 /土地覆蓋變化對氣溫
14、日較差的影響 .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 2013, 9: 117122 Pongratz J, Reick C H, Raddatz T, et al. Biogeophysical versus biogeochemical climate response to historical anthropogenic land cover change. Geophys Res Lett, 2010, 37: L08702, doi: 10.1029/2010GL043010 Kalnay E, Cai M. Impact of urbanization and land-use change
15、in climate. Nature, 2003, 423: 528531 Zhang J, Dong W, Wu L, et al.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surface warming in China. Adv Atmos Sci, 2005, 22: 343348 2838 論 文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Bathiany S, Claussen M, Brovkin V, et al. Combined biogeo
16、physical and biogeochemical effects of large-scale forest cover changes in the MPI earth system model. Biogeosciences, 2010, 7: 13831399 Bonan G B, Pollard D, Thompson S L. Effects of boreal forest vegetation on global climate. Nature, 1992, 359: 716718 Lee X, Goulden M L, Hollinger D Y, et al. Obse
17、rved increase in local cooling effect of deforestation at higher latitudes. Nature, 2011, 479: 384387 Swann A L S, Fung I Y, Chiang J C H. Mid-latitude afforestation shifts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tropical precipit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2, 109: 712716 Chase T N, Pielke Sr R A, Kittel T G
18、F, et al. Relative climatic effects of landcover change and elevated carbon dioxide combined with aerosols: A comparison of model results and observations. J Geophys Res, 2001, 106: 3168531691 Gao X J, Zhao Z C, Ding Y H, et al. Climate change due to greenhouse effects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
19、ional climate model. Adv Atmos Sci, 2001, 18: 12241230 Zhao M, Pitman A J. The relative impact of regional scale land cover change and increasing CO2 over China. Adv Atmos Sci, 2005, 22: 5868 Pitman A J, Zhao M. The relative impact of observed change in land cover and carbon dioxide as simulated by
20、a climate model. Geophys Res Lett, 2000, 27: 12671270 Lohila A, Minkkinen K, Laine J, et al. Forestation of boreal peatlands: Impacts of changing albedo and greenhouse gas fluxes on radiative forcing. J Geophys Res, 2010, 115: G04011, doi: 10.1029/2010JG001327 Lee J E, Lintner B R, Boyce C K, et al.
21、 Land use change exacerbates tropical South American drought b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Geophys Res Lett, 2011, 38: L19706, doi: 10.1029/2011GL049066 Voldoire A.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future land-use changes against increases in GHG concentrations. Geophys Res Lett, 2006, 33: L04701
22、, doi: 10.1029/2005GL024354 Pitman A J, Avila F B, Abramowitz G, et al. Importance of background climate in determining impact of land-cover change on regional climate. Nat Clim Chang, 2011, doi: 10.1038/NCLIMATE1294 Neale R B, Richter J H, Conley A J, et al. Description of the NCAR Community Atmosp
23、here Model (CAM 4.0. Technical Note NCAR/TN-485+STR. 2010 Oleson K W, Lawrence D M, Bonan G B, et al. Technical Description of version 4.0 of 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 NCAR Technical Note NCAR/TN-478+STR. 2010 Gent P R, Danabasoglu G, Donner L J, et al. The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
24、n 4. J Clim, 2011, 24: 49734991 Lawrence D M, Oleson K W, Flanner M G, et al. The CCSM4 land simulations, 18502005: Assessment of surface climate and new capabilities. J Clim, 2011, 25: 22402260 Lawrence P J, Feddema J J, Bonan G B, et al. Simulating the biogeochemical and biogeophysical impacts of
25、transient land cover change and wood harvest in the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CCSM4 from 1850 to 2100. J Clim, 2012, 25: 30713095 Ramankutty N, Foley J A. Estimating historical changes in global land cover: Croplands from 1700 to 1992. Glob Biogeochem Cycles, 1999, 13: 9971027 Hurtt G C, Chini
26、 L P, Frolking S, et al. Harmonization of global land-use scenarios for the period 15002100 for IPCC-AR5. iLEAPS Newslett, 2009, 7: 68 Matthews H D, Weaver A J, Eby M, et al. Radiative forcing of climate by historical land cover change. Geophys Res Lett, 2003, 30: 1055, doi: 10.1029/2002GL016098 Davin E L, de Noblet-Ducoudré N, Friedlingstein P. Impact of land cover change on surface climate: Relevance of the radiative 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轉讓及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協議
- 精神??谱o理門診規范化建設
- 蘇州變更離婚協議書
- 道路工程轉讓協議書
- 事故認定書和解協議書
- 超市鞋架轉讓協議書
- 蘿卜書摘婚后協議書
- 邊貿生意轉讓協議書
- 項目自負盈虧協議書
- 公司給員工社保協議書
- 駐足思考瞬間整理思路并有力表達完整版
- 《藝術概論》章節測試及答案
- 普通診所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及周邊環境情況說明
- 闌尾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護理查房
- QC小組培訓教材流程
- 青島科技大學Python程序設計期末復習題
- 無菌技術操作培訓-課件
- 開曼群島公司章程
- 結合工作實際談如何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工作方法六篇
- 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表格模版(共3個)
- 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年產14000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建設項目環評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