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中途停靠站設計PPT課件_第1頁
公交中途停靠站設計PPT課件_第2頁
公交中途停靠站設計PPT課件_第3頁
公交中途停靠站設計PPT課件_第4頁
公交中途停靠站設計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公交中途停靠站設計 設置原則設置原則 站點位置、站點位置、換乘銜接換乘銜接、線路配載、站點港灣及渠化、線路配載、站點港灣及渠化第1頁/共62頁公交停靠站的功能?公交停靠站的功能?l方便車輛停靠方便車輛停靠l方便乘客上下車方便乘客上下車l方便乘客換乘方便乘客換乘l 提供舒適的候車環境提供舒適的候車環境l提供可靠的公交信息提供可靠的公交信息第2頁/共62頁換 乘 公交換乘的環節 家公交車站 步行 自行車 :存放 汽車 :停放 公交線路之間的換乘:以就地換乘最好 公交換乘涉及到的因素 站點站位選擇 公交線路安排 停車換乘設施第3頁/共62頁一、站點位置的選擇四、新型公交站牌的設置四、新型公交站牌的

2、設置三、公交站候車廳設計三、公交站候車廳設計五、公交停靠站秩序管理五、公交停靠站秩序管理二、設置類型的選擇二、設置類型的選擇第4頁/共62頁一、站點位置的選擇一、站點位置的選擇3、交叉口附近公交站點 上游、下游4、站點合并設計策略5、上、下行對稱公交停靠站相對位置的確定2、站點位置的選擇標準 路段、交叉口 1 1、站距規定、站距規定第5頁/共62頁第6頁/共62頁1、站距規定 同向換乘同向換乘距離應不大于距離應不大于50m50m,異向換乘異向換乘距離應不大于距離應不大于100m100m在道路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平面交叉口和和立體交叉口立體交叉口上設置的車站,換乘距離不上設置的車站,換乘距離不宜大于

3、宜大于150m150m,并不得大于,并不得大于200m200m第7頁/共62頁300m站點覆蓋率站點覆蓋率50%500m站點覆蓋率站點覆蓋率90%第8頁/共62頁優優點點缺點缺點交交叉叉口口的的公公交交站站點點多條公交線路交叉匯集,公交乘客換乘方便,有利于提高公交吸引力;能充分利用交叉口的行人過街通道,乘客通過交叉口步行距離短;提高了行人和乘客的安全性;由于公交車輛通過交叉口速度不高,而且可以利用交叉口減速,能有效縮短公交停靠的減速距離;對于設置在進口的公交站點,公交車輛能有效利用紅燈時間上下客,減少了公交車輛的停靠延誤;對于設置在出口的公交站點,公交司機能充分利用交叉口信號控制產生的車流中斷

4、間隙出站,減少車輛延誤。交叉口車道通行能力低于路段,設置公交停靠站尤其是直線式停靠站,容易造成交叉口通行能力不足,產生堵塞交叉口一般用地比較緊張,設站條件往往不如路段容易引發交叉口司機和行人的視距問題路路段段公公交交站站點點減少了交叉口停靠站所導致的車輛和行人的視距問題容易導致行人直接穿越街道,阻礙交通流正常運行,存在安全隱患增加了行人通過交叉口的步行距離乘客換乘不便2、站點位置的比較分析 路段、交叉口 第9頁/共62頁3、交叉口附近公交站點的位置選擇 A 在交叉口下游設置公交站點B 在交叉口上游設置公交站點C 上、下游設置公交站點的綜合比較第10頁/共62頁公交站點宜設置在交叉口什么位置上公

5、交站點宜設置在交叉口什么位置上? ?設置在路口的出口處,離路口越遠,對路口的影響就越小,但乘客換乘的步行距離也就越遠 避免因公交停站排隊引起機動車、非機動車在路口進得來而出不去設在路口進口處,為保證路口導向車道的長度,距離路口會太遠一般規定:在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應設在離交叉口50m以外處第11頁/共62頁A 在交叉口下游設置公交站點 設置條件 離對向停車線的距離第12頁/共62頁第13頁/共62頁l 設置條件 ?l存在視距問題;l機非混行的道路,公交車頻繁使用右側非機動車道;l機非分隔道路或機動車專用道路,右側不是公交車專用道,高峰期間公交車頻繁使用;l高峰期間上游右轉車流量超過250輛h

6、;l公交車為左轉的情況。第14頁/共62頁公交車為左轉的情況公交車為左轉的情況第15頁/共62頁l 離對向停車線的距離對向停車線的距離離 公交站點距路口的距離多遠為合適?公交站點距路口的距離多遠為合適?l 停靠站必須在停靠站必須在視距三角視距三角之外之外l 下游(出口)右側拓寬增加車道時,應在右側車下游(出口)右側拓寬增加車道時,應在右側車道分岔點向前道分岔點向前151520m20ml 新建交叉口,對于非港灣站,按道路等級:新建交叉口,對于非港灣站,按道路等級:主主干道上距停車線至少干道上距停車線至少80m80m,次干道,次干道50m50m,支路,支路30m30ml 公交站點處各線路的高峰配車

7、數公交站點處各線路的高峰配車數第16頁/共62頁l 公交站點處各線路的高峰配車數公交站點處各線路的高峰配車數 以高峰時各線路來車數的站臺占用時間以高峰時各線路來車數的站臺占用時間算同時停靠站臺的車輛數算同時停靠站臺的車輛數確定站臺長度即確定站臺長度即公交站點距路口的最小距離。公交站點距路口的最小距離。 例如對于路口出口加寬的站臺有例如對于路口出口加寬的站臺有l0l0條條線路線路公交車停靠上下乘客,則公交站點距路口的最小公交車停靠上下乘客,則公交站點距路口的最小距離距離100m100m。第17頁/共62頁 要通過該站點發車高峰調查來確定實際要通過該站點發車高峰調查來確定實際站點長度,以進站排隊不

8、排到路口為原則。站點長度,以進站排隊不排到路口為原則。 出現排隊停車進入路口現象,則公交車站還要遠移。出現排隊停車進入路口現象,則公交車站還要遠移。 因此因此乘客換乘距離遠近,實際上是受公乘客換乘距離遠近,實際上是受公交站點來車數影響的交站點來車數影響的,即公交也存在飽和問題。,即公交也存在飽和問題。公交來車越多,則換乘距離就越遠。公交來車越多,則換乘距離就越遠。公交站點距路口的最小距離公交站點距路口的最小距離100m100m?第18頁/共62頁公交站點的公交車流量調公交站點的公交車流量調查查 以以5min5min為一個統計時段,劃分調查車種。為一個統計時段,劃分調查車種。 如如6m6m、8m

9、8m、I0mI0m、13m (13m (即鉸接式公交車即鉸接式公交車) )、18m18m 安排兩組調查安排兩組調查 從各公交調度室調查高峰發車頻率及公交車的車身從各公交調度室調查高峰發車頻率及公交車的車身長度長度 在公交站點調查單車在公交站點調查單車( (配線路號配線路號) )占用站臺時間和站占用站臺時間和站臺排隊長度情況。臺排隊長度情況。 必要時抽查各線路車輛的滿載率,以確定是否用調整發車間隔來確定站臺必要時抽查各線路車輛的滿載率,以確定是否用調整發車間隔來確定站臺長度。長度。 第19頁/共62頁若路口沒有展寬若路口沒有展寬在同樣公交線路配載(在同樣公交線路配載(1010條)的情況下,公交站

10、點條)的情況下,公交站點應遠移至路口出口應遠移至路口出口150m150m以外,以外,避免因公交停靠站排隊至路口時出現路口出口的時避免因公交停靠站排隊至路口時出現路口出口的時間瓶頸,引起機動車、非機動車在路口進得來而出間瓶頸,引起機動車、非機動車在路口進得來而出不去得秩序混亂。不去得秩序混亂。第20頁/共62頁l 設置條件l 離停車線的距離B B 在交叉口上游設置公交站點在交叉口上游設置公交站點第21頁/共62頁 公車流量大,車輛停靠不產生沖突危險公車流量大,車輛停靠不產生沖突危險 右轉車道公交車占主要比例右轉車道公交車占主要比例l 設置條件第22頁/共62頁l 離停車線的距離 邊側邊側有拓寬增

11、加的車道時有拓寬增加的車道時,停靠站應設在該車道分岔,停靠站應設在該車道分岔點之后至少點之后至少151520m 20m 并將拓寬車道加上公交站臺長并將拓寬車道加上公交站臺長度后做一體化設計;度后做一體化設計; 邊側邊側無拓寬增加車道時無拓寬增加車道時,停靠站位置應在外側車道最,停靠站位置應在外側車道最大排隊長度的基礎上再加大排隊長度的基礎上再加151520m20m處,停靠站長度另外處,停靠站長度另外確定;確定; 新建交叉口,且非港灣停靠站時新建交叉口,且非港灣停靠站時,按道路等級:主十,按道路等級:主十道上距停車線至少道上距停車線至少100m100m;次干道至少;次干道至少70m70m,支路至

12、少,支路至少50m50m。第23頁/共62頁第24頁/共62頁A 在交叉口下游設置公交站點B 在交叉口上游設置公交站點C 上、下游設置公交站點的綜合比較第25頁/共62頁上下游公交停靠站的綜合比較一覽表上下游公交停靠站的綜合比較一覽表 設站考慮指標設站考慮指標上游公交站點上游公交站點下游公交站點下游公交站點公交車輛實際停靠延誤公交車輛實際停靠延誤大大小小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折減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折減大大小小對通流的干擾程度對通流的干擾程度大大小小對行人安全性的影響對行人安全性的影響大大小小對車輛安全性的影響對車輛安全性的影響大大小小 對于對于港灣式公交停靠站港灣式公交停靠站,在道路及用地條件均允

13、許,在道路及用地條件均允許的情況下,應該設置在的情況下,應該設置在交叉口下游。交叉口下游。第26頁/共62頁4、站點合并設計策略D 合并站點的停車設施A 站點合并與換乘的關系B 站點線路專用停靠位置的相對位置C 固定不同線路公交車的停車線第27頁/共62頁 從方便快捷的角度來講,希望公交車站從方便快捷的角度來講,希望公交車站集集中中 從公交站臺分布來講,希望固定線路的停從公交站臺分布來講,希望固定線路的停靠位置,乘客選擇最方便靠位置,乘客選擇最方便 如何將等車時間與換乘行走時間結合起來如何將等車時間與換乘行走時間結合起來考慮,減少總的換乘時間?考慮,減少總的換乘時間?A 站點合并與換乘的關系第

14、28頁/共62頁設專用停靠位置時公交站臺會很長,故線路數一般不宜超過5條,特殊情況不應超過7。到站頻率站臺類型長度一般應將上下乘客少、車輛密度小的線路設在前方(電車), 反之設在后方(汽車) 。B 站點線路專用停靠位置的相對位置第29頁/共62頁以交叉口出口處公交站點為例以交叉口出口處公交站點為例 在公交站臺的最前端設置在公交站臺的最前端設置首車停止線首車停止線,不管哪條線路來,不管哪條線路來車,都要駛到車,都要駛到首車停止線首車停止線后停車上下乘客,后續來車在該后停車上下乘客,后續來車在該車后順序停靠。車后順序停靠。 這樣做在站點這樣做在站點線路不多線路不多的情況下效果很好。的情況下效果很好

15、。 根據站臺長度,根據站臺長度,設置幾條停車線設置幾條停車線,每條停車線只設定,每條停車線只設定3 3或或4 4條公交線路定點停靠,如停靠段占滿時可以借用相鄰停靠條公交線路定點停靠,如停靠段占滿時可以借用相鄰停靠段。段。C 固定不同線路公交車的停車線第30頁/共62頁l設置幾條停車線設置幾條停車線優點優點l形成了形成了不同公交線路的專用候車區不同公交線路的專用候車區l減少了減少了公交停靠時乘客換乘的盲目流動公交停靠時乘客換乘的盲目流動l減少減少了公交靠站時間了公交靠站時間第31頁/共62頁 公交樞紐、軌道站點等乘客相對集中的站點 專用的自行車存車處 專人負責管理 一般公交車站 專用車棚 專用的

16、自行車存放點,專人巡視管理 利用便道護欄、機非隔離帶或綠化帶(樹間隙設置自行車存放車架) 在便道上畫出專門的自行車存放區D 合并站點的停車設施第32頁/共62頁 目前,公交車站自行車亂停亂放已目前,公交車站自行車亂停亂放已成為社會問題,不僅阻斷行人便道,而且成為社會問題,不僅阻斷行人便道,而且引發了破舊自行車亂丟亂棄問題,也為盜引發了破舊自行車亂丟亂棄問題,也為盜賊賊 偷車創造了條件。偷車創造了條件。 停車換乘做得好,公交就會出現穩停車換乘做得好,公交就會出現穩定的客流,有利于促進公交發展。定的客流,有利于促進公交發展。第33頁/共62頁 為方便乘客過街換乘,錯開距離以為方便乘客過街換乘,錯開

17、距離以30m30m為宜。為宜。 迎面錯開背向錯開5 5、上、下行對稱公交停靠站相對位置的確定、上、下行對稱公交停靠站相對位置的確定第34頁/共62頁第35頁/共62頁第36頁/共62頁 迎面錯開迎面錯開如果錯開距離很小,又需要在二者之間設置行如果錯開距離很小,又需要在二者之間設置行人過街橫道,以至于公交車在行人過街橫道前人過街橫道,以至于公交車在行人過街橫道前形成排隊;形成排隊;由于公交車體積較大,很容易阻擋其左側機動由于公交車體積較大,很容易阻擋其左側機動車司機和右側過街行人的視線。車司機和右側過街行人的視線。第37頁/共62頁背向錯開背向錯開對于三塊板或一塊板道路上的對于三塊板或一塊板道路

18、上的非港灣式公交站非港灣式公交站,如果兩站點間的距離太近,易現如果兩站點間的距離太近,易現“雙重瓶頸雙重瓶頸” 。對于港灣式公交站對于港灣式公交站,如果站臺長度不足而產生,如果站臺長度不足而產生排隊溢出,則也會出現排隊溢出,則也會出現“雙重瓶頸雙重瓶頸” 。四塊板或兩塊板道路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四塊板或兩塊板道路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第38頁/共62頁一、站點位置的選擇四、新型公交站牌的設置三、公交站候車廳設計五、公交停靠站秩序管理二、設置類型的選擇第39頁/共62頁二、設置類型的選擇第40頁/共62頁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 (Near-side bus stopsNear-sid

19、e bus stops,NSNS)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ar-side bus stops,FSFS)路段公交停靠站路段公交停靠站 (Mid-block Stops, MSMid-block Stops, MS) 沿機非分隔帶設置的公交停靠站沿機非分隔帶設置的公交停靠站沿中央分隔帶設置的公交停靠站沿中央分隔帶設置的公交停靠站沿人行道設置的公交停靠站沿人行道設置的公交停靠站直線式公交停靠站直線式公交停靠站港灣式公交停靠站港灣式公交停靠站第41頁/共62頁 公交停靠站候車站臺的高度取公交停靠站候車站臺的高度取151520cm20cm;站臺

20、的;站臺的寬度應取寬度應取2.0m2.0m,改建及治理交叉口附近不小于,改建及治理交叉口附近不小于1.25m1.25m 一輛公交車停車長度以一輛公交車停車長度以151520m20m為準為準 多輛公交車停靠的站臺長度多輛公交車停靠的站臺長度 公交停靠站車道寬度:公交停靠站車道寬度:3.03.0(2.752.75);相鄰車道);相鄰車道3.253.25 人行道寬度有多余時,可考慮壓縮人行道設置公交人行道寬度有多余時,可考慮壓縮人行道設置公交停靠站,最小寬度不小于停靠站,最小寬度不小于2.5m2.5m第42頁/共62頁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區的雙車道道路,公交停靠站不應占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區的雙車道道

21、路,公交停靠站不應占用車行道,應采用港灣式布置;用車行道,應采用港灣式布置; 市區的港灣式停靠站長度,應至少有兩個車位;市區的港灣式停靠站長度,應至少有兩個車位; 對于主干路,如兩側路網比較發達,可以考慮結合附近大對于主干路,如兩側路網比較發達,可以考慮結合附近大型交通集散點將公交站點設在相鄰支路上。型交通集散點將公交站點設在相鄰支路上。第43頁/共62頁港灣站設置條件 機非混行的道路,且機動車只有一車道,非機動車的流量較大機非混行的道路,且機動車只有一車道,非機動車的流量較大(10001000輛輛/m.h/m.h),人行道寬度),人行道寬度=7.0m=7.0m時;時; 機非混行的道路,高峰期

22、間機動車、非機動車交通飽和度皆大機非混行的道路,高峰期間機動車、非機動車交通飽和度皆大于于0.60.6,且人行道寬度,且人行道寬度=7.0m=7.0m,可設外凸式港灣停靠站(非機,可設外凸式港灣停靠站(非機動車交通流在駛近公交停靠站時上人行道行駛);動車交通流在駛近公交停靠站時上人行道行駛); 機動車專用道路,外測流量較大(不小于該車道通行能力一機動車專用道路,外測流量較大(不小于該車道通行能力一半),且外測機動車道寬度加人行道寬度半),且外測機動車道寬度加人行道寬度=8.25m=8.25m; 沿分隔帶設置的公交停靠站,最外側機動車道寬度加分隔帶寬沿分隔帶設置的公交停靠站,最外側機動車道寬度加

23、分隔帶寬度度=7.0m=7.0m。第44頁/共62頁路段車道數路段車道數路口車道數路口車道數停靠站類型選擇停靠站類型選擇1 1人行道寬度足夠時設港灣式停靠站人行道寬度足夠時設港灣式停靠站2 22 2盡量創造條件設置港灣式停靠站盡量創造條件設置港灣式停靠站2 23 3,4 4設港灣式停靠站設港灣式停靠站3 33 3,4 4路段交通負荷較大時設港灣式停靠站,較小時路段交通負荷較大時設港灣式停靠站,較小時可不設港灣式停靠站可不設港灣式停靠站3 33 3,4 4路段交通負荷大時設港灣式停靠站,較小時可路段交通負荷大時設港灣式停靠站,較小時可不設港灣式停靠站。不設港灣式停靠站。4 45 5,6 6設港灣

24、式停靠站設港灣式停靠站第45頁/共62頁機非混行道路間局部壓縮人行道設置機非混行道路間局部壓縮人行道設置機非混行道路、機動車專用道路:局部壓縮人行道設置機非混行道路、機動車專用道路:局部壓縮人行道設置第46頁/共62頁沿機非分隔帶設置公交停靠站沿機非分隔帶設置公交停靠站4米第47頁/共62頁 當人行道或者機非分隔帶寬度不足,而機動車當人行道或者機非分隔帶寬度不足,而機動車道寬度又較大時,可以通過適當壓縮機動車道、偏道寬度又較大時,可以通過適當壓縮機動車道、偏移道路中心線來設置外凸式港灣停靠站移道路中心線來設置外凸式港灣停靠站第48頁/共62頁港灣站尺寸第49頁/共62頁 非港灣式公交停靠站為非

25、港灣式公交停靠站為占道式(直線式)占道式(直線式)停靠停靠站站 公交進口與出口之間的距離不宜太短;否則可公交進口與出口之間的距離不宜太短;否則可以讓公交車利用路口進出主線交通。以讓公交車利用路口進出主線交通。第50頁/共62頁l考慮讓自行車上人行道行駛,將分隔帶外側的非機動車道盡量考慮讓自行車上人行道行駛,將分隔帶外側的非機動車道盡量設置雙車道設置雙車道一條用來供機動車通行,另一條供公交車、出一條用來供機動車通行,另一條供公交車、出租車及社會車輛臨時停靠。租車及社會車輛臨時停靠。l如果保持分隔帶外側為機非混行,則應在進出口附近做緩坡無如果保持分隔帶外側為機非混行,則應在進出口附近做緩坡無障礙設

26、計,以便于自行車在停靠站附近上人行道行駛。障礙設計,以便于自行車在停靠站附近上人行道行駛。第51頁/共62頁三、公交站候車廳設計 位置設定位置設定 當公交站設在機非分隔帶且分隔帶寬度只當公交站設在機非分隔帶且分隔帶寬度只1m1m左右左右時,將候車廳設在公交站臺對應的人行道邊緣。時,將候車廳設在公交站臺對應的人行道邊緣。 頂棚設計頂棚設計 當候車廳設在人行道上時,頂棚宜采用懸臂式當候車廳設在人行道上時,頂棚宜采用懸臂式第52頁/共62頁四、新型公交站牌的設置 站牌接收調度指揮中心以無線廣播方式傳送站牌接收調度指揮中心以無線廣播方式傳送的公交車輛位置和預計到站時間等信息,并以的公交車輛位置和預計到

27、站時間等信息,并以LEDLED方式方式在站牌上直觀地顯示整條線路所有車輛的運行在站牌上直觀地顯示整條線路所有車輛的運行區間狀況,使人們等車變得靈活而方便。區間狀況,使人們等車變得靈活而方便。 第53頁/共62頁第54頁/共62頁(1)(1)面向車道側:面向車道側: 用大字標題醒目的標出本站站名用大字標題醒目的標出本站站名及下站站名,讓乘客在車上能看清及下站站名,讓乘客在車上能看清站名;站名; (2)(2)面向人行道側:面向人行道側: 各條線路的到站信息,前后站的各條線路的到站信息,前后站的站名;各條線路之間的換乘關系;站名;各條線路之間的換乘關系; (3)(3)左側:左側: 各條線路到達本站的時間表;從各條線路到達本站的時間表;從本站出發到達主要節點的大概行程本站出發到達主要節點的大概行程時間;時間; (4)(4)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