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完美WORD格式編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說專業稿一、專業基本情況(一)行業背景及發展現狀1、我國醫學檢驗專業行業背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檢驗教育在我國的完善,醫學檢驗行業有了很大發展。展示十年變化2、檢驗技術專業人力資源現狀 從2009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來看: 全國范圍內,檢驗專業技術人員分布不均衡,社區、衛生院等基層衛生部門所占比例較低,合計約占20%, 從學歷構成來說,兩類衛生機構檢驗技術人員學歷構成截然不同,鄉鎮衛生院的檢驗技術人員,中專學歷占絕對優勢,中專及以下學歷總計占84.3%;醫院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相對增多,中專及以下學歷總計占53.9%, 3、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育現
2、狀與趨勢我國檢驗醫學高等教育起步較晚,直到1984年才正式確定醫學檢驗專業屬于臨床醫學類,其5年制本科畢業生授予醫學學士學位。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具備本科教育資質的學校已由最初的 4 所發展到現在的 64 所,形成了涵蓋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和博士多個層次的教育體系。4、高等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需求 在問卷調查的用人單位中,受訪的醫院一半以上的單位表示有用人需求,企業也展現了更旺盛的用工需求。其中,醫院級別越高,有用人需求的比例越高。這可能是由于高級別醫院,病源相對較多,工作量大,同時分工較細,需要不同層次的人才來完成不同的工作項目。而低級別醫院中,雖然有用人需求的單位比例較低,但其總量大,就
3、業容量依然可觀。同時,我們發現無論是醫院或者是企業,對熟練檢驗技術人員的需求量遠高于學術研究型人員,其中基層醫院的需求最為迫切。用人單位對職業素質的要求,調研發現醫學檢驗技術專科畢業生在各級醫院及企業工作時,扎實的基礎功操作能力依然是最為看重的環節。崗位能力要求,在對本專業兩個就業方向的充分調研下,分別整理各自的崗位能力需求,見圖 3,4。圖 3 醫院方向崗位能力分析圖4 公司方向崗位能力分析畢業生質量評價,據調查,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專科畢業生可能的就業崗位有醫院的檢驗科、管理部門、行政后勤、研究助理等以及企業的技術操作部門、銷售部門、行政后勤部門、管理部門等。被調查單位表示,檢驗專業專科畢業生
4、在進行崗位分配時,主要進入專業技術部門。 畢業生就業去向,通過調研2012級學生,就業意愿與實際就業狀況見圖5。 圖 5 就業意愿與實際就業狀況對比 注:醫院包括各級衛生機構、體檢中心;公司包括檢驗相關生產、銷售企業及商業實驗室。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首選去醫院工作。截止當前,我校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已達100%,其中多數學生就業崗位符合自身意愿,但有相當比例的學生是被動進入企業崗位。畢業生市場認可度 (1)總體認可度 圖6 用人單位對大專畢業生的認可度 如圖4所示, 無論醫院和企業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大專畢業生的認可程度均較高。而且,企業的認可度高于醫院。據此,在指導學生就業方向時,應該提高對企
5、業方面的關注。(2)醫院認可度 調研發現,級別越高、經濟越發達地區的醫院對專科畢業生的認可度越低。可能意味著該領域就業競爭激烈,大專學歷不具備優勢。但在省內縣級以下及省外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衛生醫療機構還是有較廣泛的就業機會。(二)專業設置及定位我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設置為三年制大專培養層次,從2004年面向全國招生。是學校的四個重點專業和江西省示范性建設專業之一,根據對學校歷屆畢業生就業去向調查,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服務面向主要是臨床醫療機構各級醫院檢驗科、體檢中心、醫學檢驗中心以及醫學檢驗相關行業等。主要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本專業的基
6、礎知識、基本技能,具備綜合職業技術應用能力、全面素質和創新精神,能夠從事醫學檢驗第一線、組織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臨床醫療機構醫院檢驗科的工作,分工較細,工作崗位相對穩定;醫學檢驗相關企業的工作,一般工作面較寬,工作任務變動較大。不同工作單位對畢業生的職業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不同工作崗位要求的職業核心能力有所差異。基于這樣的調查分析,本專業確定的專業定位如表1所示。表1專業定位服務面向各級醫院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醫學檢驗相關行業等就業部門各級衛生醫療機構醫學檢驗中心(科) 血站 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就業崗位化驗員 培養目標掌握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具有較強實
7、踐能力、新技術應用及組織管理能力、經營能力等,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崗位證書檢驗士(師)資格證 主管技師證等相關專業方向臨床檢驗 生物化學檢驗 微生物檢驗 免疫學檢驗 血液學檢驗 衛生檢驗二、專業培養目標該專業立足于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與時代特征,培養適應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相關基礎醫學、醫學檢驗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科研能力和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能在各級醫院及衛生醫療單位從事臨床醫學檢驗技術的具備較強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醫學檢驗技術人才。 1.人才培養規格 (1)知識要求1) 具備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
8、科學的基本知識。2)掌握英語、計算機和法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3)掌握醫學基礎知識及臨床疾病知識。4)掌握常用的化學分析方法。5)掌握醫學檢驗項目的原理、方法學評價、注意事項、質量控制、臨床意義。 (2)能力要求1)具有較強的實驗操作能力,能正確進行標本采集及標本處理。2)能正確的將檢驗項目與臨床疾病相聯系,合理選擇檢驗方法,規范操作各類檢驗儀器,對醫學檢驗結果進行合理分析。具有質量控制的能力。3)具有合理安排實驗流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4)具有查閱資料、利用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5)具備對職業生涯進行規劃的能力;具備與人溝通及組織協調的能力。6)具有輔助相關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
9、能力。7)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3)職業素質1)樹立質量第一、患者之上的職業觀念。2) 確立牢固的生物安全意識。3)具有誠實守信、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4)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細心和耐心,真心熱愛檢驗工作。5)具有嚴肅認真、規范條例的工作作風。 2、畢業資格與要求(1)畢業時應取得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合格證書(2)通過學院組織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或取得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等級考試證書。(3)學分要求:學生在規定年限內修完規定課程,總學時達到基本要求的課時量,經考試(核)成績合格,總學分不得少于157分。三、專業培養模式以職業能力需求為總抓手,適應現代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為此,本專業
10、以崗位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校內實驗實訓中心及附屬醫院檢驗科為平臺,以加強院校合作,促進就業為發展動力,以培養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緊缺的檢驗人才為主旨,實施“梯進式144”的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崗位為中心,按“基本素質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專業拓展模塊”開展教學,按照“崗位認知仿崗實訓崗位實踐定崗實習”梯次推進能力提升的培養途徑,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見下圖7)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專業拓展模塊塊基本素質模塊崗位認知仿崗實訓崗位實踐頂崗實習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將知識、能力、素質三大體系有機地構成醫學檢驗技術完整的教學體系。2)強調專
11、業職業能力,在強調學好專門技術能力的同時更強調學生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畢業后不僅具備專門技術能力,同時具備適應性更廣的綜合能力。3)強調知識的交融性,在專業知識結構中包括了基本素質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專業拓展模塊。4)特別強調應用能力,尤其是學生畢業后應獲得的技能等級證書(包括英語、計算機等技能等級證)。“梯進式144”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實施辦法:第一學年,學生主要在校內學習基本素質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并到醫院進行崗位認知性見習,對所學專業和將來崗位有初步的感性認識。第二學年,主要學習專業核心課程,進行專業素質培養,其中專業核心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
12、在校內實訓中心進行仿崗實訓,并到醫院真實工作環境中實踐。第三學年,進入醫院檢驗科頂崗實習。使學生“學習在就業崗位上,就業于學習環境中”,走出一條“崗位認知仿崗實訓崗位實踐頂崗實習”校院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之路。(見下圖8)仿崗實訓崗位實踐專業基礎課程基本素質課程專業拓展課專業技能課崗位實踐頂崗實習畢業論文到醫院真實環境下實踐,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在校內實訓中心進行仿崗實訓到醫院進行崗位認知見習,對崗位產生初步的感性認識崗位認知頂崗實習進入醫院檢驗科頂崗實習升提升力能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托行業、產業優勢,重點選擇了宜春市第一、二、三人民醫院深度合作,共建校院合作示范基地。以校院共建專業
13、為載體,以技能教育培養計劃為基點,將技師職業資格標準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三分之一教學任務在醫院或企業完成,專業課程分別由學校和醫院專、兼職教師共同承擔。通過“學院對接地方產業、專業對接行業企業、課程對接職業崗位”實現與區域內行業企業深度融合。推行以專業建設為載體的合作辦學機制,合作體共分“三個層面”,一個是“核心層”,由學院和醫院組成的專業建設委員會;二是“緊密層”,各合作醫院或相關醫藥行業;三是“松散層”指學校與各合作醫院等單位有關人員。通過校院合作,醫院為學校提供實訓場地、器材、設備、技術師資、管理經驗、實習和就業機會等;學校為醫院提供員工學歷培訓、輸送畢業生等服務,最大限度地共享教育和
14、實踐資源,形成“雙向互動、校院雙贏”的滲透式辦學特色。共同組建專業教育教學培訓團隊,開發專業培訓課程、設計培訓項目等;合作開發技能培訓實踐課程,再造基于真實工作環境的育人模式。具體合作內容與成效包括:(1)醫院參與專業建設 工學結合的教育核心就是醫院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包括學校管理、專業設置、師資培養、教學計劃、課程改革、教學條件建設等,如醫院的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研究并按行業的崗位群制定教學計劃,醫院文化被列入教學計劃成為必修課,并承擔指導學生實訓、實習,這樣學校就能適應行業需求,向醫院輸送技能應用型人才。(2)學校加強對定崗實習的管理和監控 學校建立健全實習領導機構;建設一支優秀的指導教
15、師隊伍,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加強學生生產安全、人身安全和法紀教育;搭建優質服務平臺,及時向學生發布各類信息,為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3)實行“預就業“培養 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及用人規劃,從實習生中選拔一批優秀學生作為自己的人才儲備與培養對象,以協議的方式明確學生畢業時應具備的知識結構、能力和綜合素質。(4)建立與合作相關的制度 校院合作是學校與醫院的合作,教學與實踐的合作,更是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合作,應有相應的制度來調節、規范和推動,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工作章程作為權威性綱領文件進行調控和指導性實施 。四、專業課程體系按照“雙線并行、三位一體、四步推進”原則,緊
16、扣“人文素質、職業素質”培養兩條主線,大力推行“合作互利共建”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和提高采用“雙基訓練專業能力訓練 崗前培訓頂崗實習”四步推進的方式。按工學結合的要求,全面推進課程改革。改革傳統的課程體系,構建基于崗位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一)課程體系的構建1、構建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以崗位為中心的課程模塊體系根據崗位能力需求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課程構建為4個模塊, 即崗位素質課程、崗位專業課程、崗位技能課程、崗位拓展課程。4個模塊的課程涵蓋了高職醫學檢驗人才培養目標所要求的知識與技能。見下圖9臨床實驗室管理、醫學文獻檢索、醫學美學,具體有衛生檢驗、實驗室管理與質量控制、
17、論文的撰寫等專業拓展能力 思政課、形勢與政策、體育、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人際溝通與交流、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Visual FoxPro、軍事訓練、藝術教育、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具備適應現代社會的基本素質與職業能力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藥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醫用物理學、醫學統計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臨床醫學概要,使學生具有輔助臨床診斷的基本知識與能力臨床檢驗基礎、血液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臨床輸血與檢驗、衛生理化檢驗技術培養學生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基本知識及應用能力崗位素質課程崗位專業課程崗位拓展課程崗
18、位技能課程課 程 體 系2、依據行業標準、精選教學內容打破學科體系結構,根據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和工作規范要求,整合課程,精選教課程內容改革思路職 業 標 準模塊知識選取原則:服從醫學檢驗專業職業問題取向 支撐后續課程:應用實例、項目任務 支撐技能證書考核應會應知內容 符合心理與學習動機發展規律實踐技能選取原則:服從職業問題取向 檢驗專業基本技能 支撐技能證書考核應會技能 符合心理與學習動機發展規律素質要求選取原則:服從職業問題取向 支撐檢驗師(士)職業崗位應具能力 支撐可持續發展、自主學習 符合心理與學習動機發展規律教學內容,強化就業導向,將項目課程考核評價與社會、醫院(企業)認可的職業資格證考
19、試接軌。見下圖10 3、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建設以檢驗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工作任務、項目為載體,設計學習領域的學習情境,并進行課程實施方案的設計開發。在課程建設中,組織行業專家、專業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共同組建課程建設團隊,強化4門優質核心課程即臨床檢驗基礎、寄生蟲學檢驗、血液學檢驗、分析化學的建設。基于工作過程,實現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培養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高度融合。見表2表2醫學檢驗專業核心課程一覽表課程名稱課程負責人臨床檢驗基礎王江南寄生蟲學檢驗吳惠英血液學檢驗萬發瑞分析化學秦劍4、以能為為本位、體現工學結合的精品課程為了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建成了一批
20、院級、省級精品課程。見表3表3 醫學檢驗專業精品課程一覽表課程名稱建設目標課程建設責任人技術指導專家姓名單位微生物學檢驗省級廖曉林張敏宜春市第一人民醫院生物化學檢驗校級劉軍崔江龍宜春市第一人民醫院免疫學檢驗校級舒文謝晉宜春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檢驗基礎校級王江南陶萍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5、特色教材及教學課件編寫專業課校本教材:以體現工作過程,強化操作技能為目的,修訂和完善圍繞精品課程、核心課程的校本教材。見表4 表4校本教材建設一覽表 教材名稱負責人合作單位負責人生物化學檢驗實訓指導陳秀容宜春市第一人民醫院崔江龍微生物學檢驗實訓指導廖曉林宜春市第一人民醫院張敏臨床檢驗基礎實訓指導王江南宜春市第一人民
21、醫院劉喜龍血液學檢驗實訓指導萬發瑞宜春市血液中心王四利免疫學檢驗實訓指導舒文宜春市第一人民醫院謝瑾寄生蟲學檢驗實訓指導朱炳生宜春市第三人民醫院姜東常規檢驗項目技能實訓指導王江南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陶平教學課件建設為了發揮多媒體在形態學方面的教學優勢,制作微生物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臨床檢驗基礎、免疫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血液學檢驗等6門專業課的教學課件,從理論教學到實驗實訓課件教學使用率占80%以上。6、專業教學文件資源庫采用與行業緊密合作、引進與自主開發相結合、動態更新積累的方式,整合各種優質資源,開發和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由專業教師、行業專家共同參與,根據檢驗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要求,制定
22、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課程體系、課程模塊、課程內容等要素;梯次完成以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課程標準,主要包括課程定位、課程設計、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時安排、教學條件、教學組織與手段、學習評價等。7、課程網絡資源庫由本專業教學團隊自行采集、制作了包括微生物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臨床檢驗基礎、免疫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5門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及網絡資源。內容涵蓋了課程教學方案設計、課程教學標準、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設計、試題庫、在線答疑與輔導平臺、自測評價設計等。見下圖11實驗實訓指導書電子課件試題試卷庫課程輔導電子教案網絡課程資料網絡參考資料在線指導、在線測試學生老師師紙質資源課程標準
23、學習指導書理論教材電子資源網絡資源資源(二)課程體系的實施與管理借鑒國內其它院校的成熟經驗,定位于檢驗技術型人才培養;同時對專業培養目標進行解釋細化,即明確學生經過三、五年學習所能達到的能力要求,最終滿足國家和地方經濟快速發展需要的實踐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1、修訂教學計劃,編寫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目前國內尚無可供檢驗技術專業使用的統一的教學要求,參照國內外著名院校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借鑒國內其他院校的辦學經驗,從人才培養目標、主干學科、課程、畢業實習等各方面進行界定。2、課程調整,并增加實習課比重增加實驗課學時數,讓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中能夠打下堅實的基本功。同時增加了輸血與檢驗
24、課程,現代檢驗技術課程,介紹國內外檢驗技術最新進展,使檢驗教學具有前沿性,實驗課安排學生直接到醫院檢驗科親自動手操作儀器。為彌補檢驗專業學生臨床知識比較薄弱的情況,增加內科學、外科學的比重和見習、生產實習時間。3、教學方法改革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等課程采取了“以問題為基礎的學導式教學法”,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受到學生歡迎和積極響應。4、 教學評估每學期均有教學反饋調查,有院系兩級進行教學督導,并與學生和教師座談, 由學生對理論課教師和實驗課指導老師進行十個方面的評估,作為教學評優依據,并對成績優秀者給予獎勵, 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5、考試考核臨床檢驗工作不僅要求學生
25、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同時要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持續學習的能力。因此,在考試形式上部分科目采取開卷考試,試題內容為開放性試題,要求學生運用各種資源(圖書館、網絡等)對題目進行解答。通過鍛煉,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和畢業工作后均表現了很強的適應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6、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在學生上專業課期間,安排學生到檢驗科參觀,并到急診化驗室進行短期見習,讓學生有感性認識,從而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重點和學習方向。7、加強專業實習管理,保證畢業論文質量各實習單位設有專門的科教科,學生實習考核采取實際操作結合筆試,并設有開放性試題;畢業論文由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指導,綜述、科研設
26、計、畢業論文要求參照本科生要求,開題答辯、畢業論文答辯均外請5名專家進行評審。8、 建立畢業生質量追蹤和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包括知識與能力評價、社會交往能力、審美能力(藝術鑒賞)的評價,詳見“檢驗專業畢業生反饋調查表”。該體系的建立對于評價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持續提高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五、專業教學團隊(一)教師結構目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職教師共13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 8人,占專職教師的61.5%,中級職稱3名,占23%,均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雙師素質教師11人,占84.6%;兼職教師5-6名,專兼教師比為21。見表5、6、7,圖12表5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專職師資結構統計表年齡結構年
27、齡3031-4041-5051人數3352比例()23233915職稱結構職稱正高副高中級初級人數4432比例()3131231515%31%31%25%正高職稱副高職稱初級職稱中級職稱圖12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專職師資結構統計圖表6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專職教師一覽表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畢業學校所學專業學位職稱備注楊云山男1963.10研究生杭州商學院食品衛生學士教授主任技師雙師舒 文女1966.06本科江西醫學院臨床醫學學士主任技師副教授雙師萬發瑞女1964.12本科宜春學院臨床醫學副教授副主任技師雙師趙佩君女1954.03本科湖南醫大臨床醫學學士教授副主任技師雙師吳惠英女1957.07本科南華大學
28、臨床醫學教授副主任技師雙師劉 軍男1969.11本科南華大學臨床醫學學士副主任技師講師雙師廖曉林男1963.08本科宜春學院臨床醫學副主任技師副教授雙師王江南女1983.01本科南昌大學醫學檢驗碩士在讀講師、技師雙師范 群女1967.09本科江西醫學院醫學檢驗高級實驗師成朝暉男1969.09本科南昌大學公共衛生講師主管技師雙師陳秀榮女1983.12本科南昌大學醫學檢驗學士講師、技師雙師朱炳生男1978.11本科江西醫學院預防醫學學士助講雙師秦劍男1981.07研究生華中師范大學動物學碩士助講表7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兼職教師一覽表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畢業學校所學專業學位職稱備注 譚為 男 1971.
29、02 本科南華大學公衛醫學學士副主任技師 張敏 女 1976.05 本科宜春學院醫學檢驗學士副主任技師 張起 男 1974.02 本科江西醫學院醫學檢驗學士主管技師 施清蓉 女 1975.06 本科江西醫學院醫學檢驗學士主管技師 余海根 男 1970.03 本科宜春學院醫學檢驗 主管技師 謝瑾 女 1978.09 本科宜春學院臨床醫學 主管技師教師的專業結構、職稱結構、能力素質結構合理,大部分教師具備學士以上學位,師資力量雄厚。兼職教師均來自臨床醫院等單位。本教學團隊中省、院兩級骨干教師有三名,醫學檢驗技術教研室2010年被教育廳授予“江西省高校教學團隊”稱號。(二)任課情況本專業專職教師圍繞
30、人才培養目標,依照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結合學院的各種教研活動,在教育理念、專業設置、師資隊伍、教學基地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和內容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探索。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初步建立了科學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學觀,建立了以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為主線,理論和實踐雙向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基礎課及主干課由高級職稱教師主持的比例為80%。兼職教師主要來自臨床一線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檢驗技術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并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基礎。他們能緊密的結合臨床實踐,開展案例式教學,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評教中全部達到優良水平,促進了醫學檢驗
31、技術專業產、學、研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人數每學年維持在5-6人,占專業課和實踐指導教師總數的比例為39%-46%。(三)師資建設措施按照“一對接、三掛靠”教師培養機制,堅持“校院聯動、雙崗交替、雙向培養”的思路,采取內培外引相結合的方式,優化師資結構,提升師資隊伍素質,通過全員培訓,提高教學團隊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充分發揮校內外專家和專業人員的作用,建立一支穩定的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較強教學能力、具有雙師素質、梯隊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1)培養專業帶頭人到全國相關高校或示范性高職院校培訓、學習專業建設經驗,參加國內重要專業學術會議;參加臨床實踐每年不少于2個月;與
32、臨床檢驗專家共同開展科研活動。(2)培養骨干教師通過進修培訓、實踐鍛煉及參加學術會議等方式培養。如:骨干教師由專業帶頭人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培養;參加國內新的檢驗技術應用及推廣的培訓;骨干教師每年到三甲醫院進修1個月或者在附屬醫院參加臨床實踐2個月。(3)專業教師雙師化建立專業教師到醫院檢驗科頂崗實踐的制度,利用寒暑假期每年安排2-3名專業教師深入醫院頂崗實踐及(或)派出2-3名中青年教師外出參加“雙師“培訓,確保教學過程與臨床過程的“有效對接”,并將此作為教師的進修經歷,與職稱評聘、崗位津貼、年終考核獎勵等直接掛鉤。專業教師每年在醫院檢驗科學習檢驗技術、檢驗科的管理、指導學生見習和實習、進行畢業
33、技能考核等,實踐的時間累計不少于2個月。在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的同時,使教師適應專業的進步和技術的更新。要求專業教師獲取醫學檢驗類資格證書或醫學檢驗專業技術類職稱資格證書。為了讓新引進教師掌握過硬的臨床檢驗技術,盡快步入課堂,保證教學質量,針對新引進教師制定出嚴格的培養計劃。為新教師指定指導教師,作好“傳幫帶”的工作;新教師要求隨堂聽課,下實驗室指導實驗實訓,帶教半年; 要求新進教師在兩年內完成教師資格培訓,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參加衛生技術資格考試,取得技術資格證書,盡快實現青年教師“雙師型”; 要求青年教師參與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工作。(4)兼職教師教學規范化按照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選聘
34、臨床一線的檢驗人員作兼職教師,參與教學過程,兼職教師所承擔的教學任務必須達總課時的百分之四十,學院督導組對其教學組織選擇性聽課,檢查課堂教學和實驗實訓指導情況,使兼職教師教學規范化。在兼職教師具備較為規范的教學能力和較高教學水平后,經考核予以正式聘任,并頒發聘書。鼓勵兼職教師參加教師資格培訓學習,取得教師資格證書。通過以上各項措施,將逐步使兼職教師站穩課堂,具有教師資格證書,專職教師不脫離臨床,具有執業資格證書,促進雙師結構的教師隊伍建設。見表8表8 師資隊伍建設計劃建設項目建設內容與進度安排20011年2012年2013年專業帶頭人培養培養1名專業帶頭人外聘1名專業帶頭人專業帶頭人綜合素質提
35、升骨干教師培養培養微生物學檢驗、生化檢驗、免疫學檢驗、臨床基礎檢驗骨干教師各1名 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引進或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從重點本科院校引進畢業生1名引進或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從重點本科院校引進畢業生2名引進或培養碩士研究生3名;從重點本科院校引進畢業生2名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從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聘請5-6名中級以上職稱檢驗師 充實教師隊伍從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聘請5-6名中級以上職稱檢驗師充實教師隊伍從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聘請5-6名中級以上職稱檢驗師充實教師隊伍六、專業實踐條件1、專項經費投入增長情況 2009年投資460萬對實訓室進行改造和購置儀器設備。2011年投資18萬元進行專業
36、建設,其中11.4萬元購置設備、4.1萬元用于師資隊伍建設、2.5萬元用于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2、實踐教學條件(1)功能完備的校內實驗實訓中心目前校內實驗實訓基地面積為3700m2,設有“微生物學檢驗與免疫學檢驗實訓室”、“生物化學檢驗實訓室”、“臨床檢驗及血液學檢驗實訓室”、“寄生蟲學檢驗實訓室”等。實訓室儀器、設備齊全、先進,現代技術含量高,具有仿真的職業氛圍和產學研一體化的功能,能滿足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實踐能力訓練需要。主要儀器設備有:電子分析天平、全自動菌落計數儀、特定蛋白分析儀、酶免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醫學功能仿真實驗系統、UV-765、UV-754、UV-120
37、2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熒光分析儀、尿液自動分析儀、熒光顯微鏡、血細胞分析儀、酶標儀、BS224半自動生化分析儀、DSI-903B鉀鈉氯分析儀、火焰光密計、厭氧培養箱、血液粘度計等各種精密儀器,總價值580萬元,各種必修實訓課開出率達到100%。(2)合作緊密的校外實訓基地學院在與附屬醫院(宜春市第二、三、五人民醫院)緊密聯系、深入合作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基地,滿足了學生頂崗實習要求。到目前為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與省內外45家各級醫院簽訂了學生頂崗實習協議,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各個實習點均能夠滿足專業實習教學要求,臨床帶教教師經驗豐富、責任心強。見表9表9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校外
38、實訓基地一覽表序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名稱簽約時間實習專業實習項目接收人數1宜春市人民醫院1978-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162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1978-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83宜春市第四人民醫院198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4宜春市第五人民醫院200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5宜春市第六人民醫院1980-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6宜春市浙贛友好醫院2005-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47豐城市人民醫院1960-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58高安市人民醫院1958-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49樟樹市人民醫院1960-60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10萬載縣人民醫院1958-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11上高縣人民醫院1958
39、-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12南昌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985-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413南昌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1985-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514江西省人民醫院1995-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615江西省胸科醫院1985-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516江西省腫瘤醫院1985-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617萍鄉礦務局職工總醫院197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18萍鄉市中醫院199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419萍鄉市人民醫院2003-09檢驗專業頂崗實習320新余鋼鐵公司職工總醫院197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21新余市人民醫院199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722新余市中醫院1983-06檢驗專業頂
40、崗實習323新余市婦幼保健院1989-02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24深圳寶田醫院200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425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2006-11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26深圳市遠東婦兒醫院2010-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27深圳龍崗區中心醫院200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28深圳市萬豐醫院200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29深圳市鹽港醫院2006-11檢驗專業頂崗實習130深圳市橫崗人民醫院2005-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31廣州市荔灣第二人民醫院檢驗專業頂崗實習32廣東省第二中醫院2002-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33廣東省從化中心醫院200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34廣東省新塘人民醫院200
41、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135惠州市人民醫院200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1036惠州市惠陽區人民醫院200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37東莞市同濟醫院2006-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38中山市博愛醫院2003-11檢驗專業頂崗實習139南方醫科大學北滘人民醫院20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1040浙江義烏稠州醫院2006-05檢驗專業頂崗實習141浙江金華廣福醫院2006-11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42解放軍第九五醫院2003-06檢驗專業頂崗實習343解放軍第一七五醫院2003-11檢驗專業頂崗實習243解放軍第四四二醫院2007-04檢驗專業頂崗實習145解放軍第四二二醫院2002-03檢驗專業頂
42、崗實習63、實驗、實訓基地建設規劃建立與“梯進式144”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校內、外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強儀器、設備等硬件設施建設,通過改擴建,打造一個與崗位環境相似、“教學做”一體的醫學檢驗實驗實訓中心。新建真實場景生產性仿真門診室,總面積預期達300平方米。各實訓室購置與崗位需求相匹配的儀器設備,如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五分類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尿液沉渣儀等,使其達到與醫院真實崗位相近的操作環境。同時加強實訓教學過程的管理及帶教人員培訓,提高實訓指導教師素質,通過充分的、反復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開辟新的實習基地,在2013年以后逐年
43、新增一定數量的二乙以上醫院作為校外實習基地,使校外實習基地總數保持在50個以上。在硬件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實訓基地內涵建設。完善實驗實訓中心實驗安全操作規程、實訓管理實施細則、設備管理和維護保養制度等各種管理制度。通過營造崗位氛圍,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敬業精神,提高師生的實驗室質量意識,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增強學生的適崗能力。采用過程監控、出科考核、畢業論文等方式強化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接受學校和醫院的雙重指導,對其頂崗實習實行雙重監控與考核。要求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書寫實習小結等材料,在校院雙方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畢業頂崗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七、專業社會服務(
44、1)技術服務利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科研活動;為本地區社區人員提供常規醫學檢驗技術服務;每學期組織教師及相關技術人員深入社區、街道和鄉村進行健康咨詢服務。(2)科研活動 見表10、11、12表10近兩年本專業教師發表的論文一覽表姓名論文雜志、出版社時間陳秀榮高職院校微生物學檢驗教學改革初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2王江南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初探教與學2010-03陳秀榮新時期的高職藥學教育改革科技信息2010-04萬發瑞護生差錯事故發生率調查及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11萬發瑞高職院校職業觀教育的內容與途徑分析大家2011-01范 群現代醫學檢驗中寄生蟲檢驗發展
45、現狀與趨勢中國醫學信息雜志2011-04廖曉林PBL教學法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應用貴州中醫學院學報2012-10廖曉林高職護生病院生物與免疫學實驗課程問題式教學法嘗試教育教學論壇2012-11廖曉林沙門菌感染血清型鑒與藥敏試驗西部醫學2013-2廖曉林基于“過程性評價”的高職檢驗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教育學文摘2012-10表11近兩年本專業教師課題一覽表姓名課題名稱來源時間廖曉林PBL教學法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江西省教育廳2009年楊云山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改革初探江西省教育廳2009年趙佩君改變教育觀-創職業技術教育特色江西省教育廳2009年萬發瑞護生差錯
46、事故的防范與研究宜春市科技局立項課題2009年楊云山P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探索江西省教育廳2010年表12近三年本專業教師出版教材一覽表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日期楊云山人際溝通江西科技2008-07萬發瑞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教程北京出版社2010-05廖曉林微生物學北京科技2009-05劉軍生物化學科學出版社2010-07楊云山衛生法律法規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9劉軍生物化學檢驗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04舒文免疫學檢驗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04八、專業建設成效(一)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聲譽得到提高1、學生基礎知識與綜合素質學生在校接受了強烈的“生命高于一切”的
47、醫德教育,學到了必須夠用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操作技能,崗位上所需要的計算機能力及英語應用能力基本具備,能很快勝任檢驗崗位工作。2、職業技能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學生必須理論及實訓、實習均合格才能獲取畢業證書。本專業畢業生均按期獲得畢業證。本專業特別注重對學生的技能培訓,技能考核成績單列,考核內容注意與“檢驗士”資格證書接軌。學生畢業后畢業后三年內學生大多能通過“檢驗士”的資格考試。3、社會聲譽 本專業開辦歷史悠久,有著良好的社會聲譽,招生人數逐年增多,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好評。行業專家對本專業評價:專業定位準確,培養目標符合實際,課程體系設計合理,師資力量雄厚,實驗實訓設備先進,實習基地眾多,學
48、生基本功扎實、動手能力強、勝任工作快。見表13表13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統計表畢業生人數初次就業人數初次就業率平均就業率2009屆14110775.9%84.7%2010屆16514990.3%2011屆837388.0%4、示范輻射(1)形成了一種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按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崗位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思路,改革傳統的“2+1”培養模式,創立“1個中心、4個模塊、4個階段”的“梯進式144”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崗位為中心,按“崗位素質課程”、“崗位專業課程”、“崗位技能課程”、“崗位拓展課程”開展教學,按照“崗位認知仿崗實訓崗位實踐頂崗實
49、習”梯次推進能力提升的培養路徑,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2)打造了一支高素質、高責任感、高凝聚力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以老帶新是這個團隊的優良傳統,老教師從實驗設計、實驗規模、器材藥品的準備等方面一一傳授,大大縮短了年輕教師成長的時間,使得年輕教師迅速獨當一面。同時年輕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在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現。另外聘請了醫院檢驗科在職人員來學校任教,這些兼職教師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周末還帶著學生到醫院見習,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們師資不足、儀器相對落后的缺陷。(3)建設了一個省內領先的實驗室檢驗專業能否開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訓室的強弱。我院醫學檢驗技術專
50、業辦學歷史有近40年,實訓室儀器、設備較齊全。為創建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學院對醫學類投資460萬進行實訓室建設,改建、擴建總面積達3700平方米。實訓室現有實訓設備總值580萬。為加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建設,突出學科特色,已經把醫學檢驗專業和醫學基礎實驗室分離,更大程度地滿足了實驗教學。(4)強化了一個融素質教育于專業教育之中的教學理念學生在學習期間要接受老師的實驗操作考核、在找工作的時候要面臨用人單位的考試、在工作期間要正對病人的各種刁難,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我們的專業老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比如課間主動與學生交流、盡最大可能多安排實驗課、實驗操作時隨時對學生進行提問及點評、全體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單獨實驗操作考核等等,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接受了各種鍛煉。(5)組建了一個有實效的專業建設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市場供需現狀與未來競爭力對策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氬刀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氣肥煤市場銷售格局與投資前景需求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民用建筑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棉毯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機械式停車設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有機芋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智能小區建設行業商業模式分析與投資策略建議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昆蟲蛋白市場盈利模式與投資價值評估分析研究報告
- 知識產權交易及保護服務協議
- 地勘查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鉆探工程
-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課件
- Access2016數據庫應用技術教程
- 2024安全與韌性術語
- 腳手架工程安全管理風險辨識及防范措施
- 縣文工團組建方案
- 胸腹主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換術術前宣教
- 固定式起重機每月定期檢查表
- 光的直線傳播-說課
- 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數學試題
- 氣體檢測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