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氮水平對烤煙碳氮代謝及煙葉品質的影響_第1頁
不同供氮水平對烤煙碳氮代謝及煙葉品質的影響_第2頁
不同供氮水平對烤煙碳氮代謝及煙葉品質的影響_第3頁
不同供氮水平對烤煙碳氮代謝及煙葉品質的影響_第4頁
不同供氮水平對烤煙碳氮代謝及煙葉品質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營養學專業畢業論文 精品論文 不同供氮水平對烤煙碳氮代謝及煙葉品質的影響關鍵詞:烤煙 土壤有效氮 氮肥 碳氮代謝 煙葉品質摘要:目前福建煙區在不同有效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烤煙專用肥的氮肥量基本相同,易造成煙株碳氮代謝不協調,近80的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偏高,工業可用性較低。本試驗采取盆栽試驗、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堿解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氮肥用量對煙株的碳氮代謝以及煙葉品質的影響,提出不同堿解氮水平植煙土壤上優質煙葉適宜的氮肥用量,為指導煙農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煙葉品質提供參考。 1.盆栽試驗結果表明,煙株移栽25天后,在堿解氮105.45/的潮砂田上,N5處理(施氮1.90g/盆)烤煙

2、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增加6.25-31.78;在堿解氮127.27/的灰黃泥田上,N4處理(施氮1.35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高10.61-38.61,平均葉片數多0.5-2片/株;在堿解氮184.31/的灰泥田上N3處理(施氮0.90g/盆)的煙株長勢良好,而N5處理的長勢較差。移栽后75天,潮砂田以N5處理,灰黃泥田以N4處理,灰泥田以N3-N5處理的煙株長勢最好。潮砂田不施氮肥處理煙株未出現團棵期和現蕾期,施氮0.45-0.90g/盆時,煙苗團棵期推遲10-15天,現蕾期推遲10-19天;N5處理煙株采收后生物產量比其它處理的高28.99-397.65。灰黃泥田上N4-N5處理煙株

3、的生長發育正常,生育期達106-113天;施氮0.45g/盆以下,煙苗在栽后38-41天進入團棵期,70天以后才現蕾,煙株出現早衰;施氮0.90g/盆處理比N5處理早20天采收;N5處理煙葉干重最大(48.1171g/株)。灰泥田N4-N5處理間煙株的生物量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它處理,但由于施氮量過多導致煙株貪青晚熟,生育期達122-131天;不施氮肥處理在煙苗生長后期氮素供應不足,導致中、上部煙葉落黃偏早;施氮0.45-0.90g/盆時,煙株生長發育良好。 2.在潮砂田(堿解氮105.45/)上,施氮0-0.45g/盆的煙株在整個生育期煙葉的NR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

4、的含量均呈較低水平;煙苗生長前期碳水化合物積累多,后期積累少,表現出明顯的氮素不足;施氮1.35-1.90g/盆的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還原糖含量在后期較高;N5處理煙葉的還原糖含量最高,有利于其后期合成較多的淀粉,采收時其煙葉的含氮量為1.45-1.98。灰黃泥田和灰泥田上在移栽后30天,不同施氮處理煙葉的轉化酶活性差異不顯著;在移栽后55天,灰黃泥田N5處理和灰泥田N4、N5處理煙株葉片的轉化酶活性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分別達29.4822*g-1Fw.h-1、29.8196*g-1Fw. h-1、24.1300*g-1Fw. h-1。灰黃泥田上施氮1.35-1.90g/盆時,煙葉的葉綠素

5、含量在移栽后75天為1.995*g-1Fw,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其煙葉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積累小于N1-N3處理,而后期大于N1-N3處理;在煙株移栽后55天,其煙株葉片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高于其它處理,較多的游離氨基酸合成可溶性蛋白質。N1-N3處理煙株采收后下部煙葉和N1處理中部煙葉的含氮量偏低,分別為1.22、1.32、1.44、1.43。在煙株移栽后55天,灰泥田施氮1.35-1.90g/盆處理煙葉的淀粉含量很低;施氮0.45g/盆時,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其它處理高38.23-103.19,其還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也高于其它處理;施氮1.90g/盆時,移栽后75天煙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仍

6、然很高(2.095*g-1Fw),煙葉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含量也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3.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不施氮處理煙株的長勢以及產量、產值都顯著低于其它處理;且各部位煙葉的單葉重低于5g,煙葉品質差。黃泥田(堿解氮105.61/)上施氮165.0-192.0/h(E-F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其產量、產值分別在2300/h、25000元/h以上。在此氮肥用量范圍內,上部煙葉、中部煙葉、下部煙葉的氮/堿比值分別為0.54:1、0.81:1、1.66:1;0.63:1、1.06:1、1.05:

7、1,其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11.64:1、12.09:1;較符合國際優質煙葉所要求的氮/堿0.5-1:1,總糖/煙堿10-15:1,碳氮代謝較協調;當施氮量97.5/h,各部位煙葉的煙堿和氮含量過低,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達164.32:1、114.76:1,碳氮化合物比例嚴重失調;施氮量120.0-142.5/h時,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73.08:1、52.38:1,碳氮化合物比例失調。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42.29/)上施氮97.5-165.0/h(B-E處理)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F處理煙株株高為47.83cm,比B-E處理煙株的株高小16左右;施氮142.5-192.0/

8、h處理(D-F)烤煙的產量、產值以及均價高于其它處理,分別在2300/h、25000元/h、11.00元/以上。E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及F處理各部位煙葉的氮/堿比值在0.5-1:1范圍內;E處理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為11.72:1、14.34:1,符合優質煙葉的要求;F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9.68:1、18.20:1。在青格灰泥田(堿解氮168.37/)上,煙株的長勢、產量、產值、均價以施氮量165.0/h(E處理)處理最好;C、D處理煙株與E處理差異不顯著,中上等煙比例高于E處理。E、F處理烤煙上部葉片的煙堿含量高于3.5,導致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偏低,分別

9、為7.44:1、7.21:1:A、B處理烤煙中下部葉片的煙堿含量低于1,糖含量偏高;其氮/堿比值分別為1.99:1、2.33:1;1.58:1、2.23:1,總糖/堿比值在46:1以上,碳氮化合物比例不當;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煙堿含量和總氮含量較為適宜,總糖和還原糖含量也較適宜,碳氮化合物比例適當。 綜合考慮田間試驗各處理烤煙的產量、產值、均價、單葉重、煙株長勢以及不同部位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初步提出: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上施氮165.0-192.0/h,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上施氮165.0/h,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施氮120.0

10、-142.5/h時,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及比例較為合理,利于煙株的生長發育以及優質煙葉的形成。正文內容 目前福建煙區在不同有效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烤煙專用肥的氮肥量基本相同,易造成煙株碳氮代謝不協調,近80的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偏高,工業可用性較低。本試驗采取盆栽試驗、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堿解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氮肥用量對煙株的碳氮代謝以及煙葉品質的影響,提出不同堿解氮水平植煙土壤上優質煙葉適宜的氮肥用量,為指導煙農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煙葉品質提供參考。 1.盆栽試驗結果表明,煙株移栽25天后,在堿解氮105.45/的潮砂田上,N5處理(施氮1.90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增加6.2

11、5-31.78;在堿解氮127.27/的灰黃泥田上,N4處理(施氮1.35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高10.61-38.61,平均葉片數多0.5-2片/株;在堿解氮184.31/的灰泥田上N3處理(施氮0.90g/盆)的煙株長勢良好,而N5處理的長勢較差。移栽后75天,潮砂田以N5處理,灰黃泥田以N4處理,灰泥田以N3-N5處理的煙株長勢最好。潮砂田不施氮肥處理煙株未出現團棵期和現蕾期,施氮0.45-0.90g/盆時,煙苗團棵期推遲10-15天,現蕾期推遲10-19天;N5處理煙株采收后生物產量比其它處理的高28.99-397.65。灰黃泥田上N4-N5處理煙株的生長發育正常,生育期達10

12、6-113天;施氮0.45g/盆以下,煙苗在栽后38-41天進入團棵期,70天以后才現蕾,煙株出現早衰;施氮0.90g/盆處理比N5處理早20天采收;N5處理煙葉干重最大(48.1171g/株)。灰泥田N4-N5處理間煙株的生物量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它處理,但由于施氮量過多導致煙株貪青晚熟,生育期達122-131天;不施氮肥處理在煙苗生長后期氮素供應不足,導致中、上部煙葉落黃偏早;施氮0.45-0.90g/盆時,煙株生長發育良好。 2.在潮砂田(堿解氮105.45/)上,施氮0-0.45g/盆的煙株在整個生育期煙葉的NR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均呈較低水平;煙苗生長

13、前期碳水化合物積累多,后期積累少,表現出明顯的氮素不足;施氮1.35-1.90g/盆的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還原糖含量在后期較高;N5處理煙葉的還原糖含量最高,有利于其后期合成較多的淀粉,采收時其煙葉的含氮量為1.45-1.98。灰黃泥田和灰泥田上在移栽后30天,不同施氮處理煙葉的轉化酶活性差異不顯著;在移栽后55天,灰黃泥田N5處理和灰泥田N4、N5處理煙株葉片的轉化酶活性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分別達29.4822*g-1Fw.h-1、29.8196*g-1Fw. h-1、24.1300*g-1Fw. h-1。灰黃泥田上施氮1.35-1.90g/盆時,煙葉的葉綠素含量在移栽后75天為1.99

14、5*g-1Fw,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其煙葉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積累小于N1-N3處理,而后期大于N1-N3處理;在煙株移栽后55天,其煙株葉片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高于其它處理,較多的游離氨基酸合成可溶性蛋白質。N1-N3處理煙株采收后下部煙葉和N1處理中部煙葉的含氮量偏低,分別為1.22、1.32、1.44、1.43。在煙株移栽后55天,灰泥田施氮1.35-1.90g/盆處理煙葉的淀粉含量很低;施氮0.45g/盆時,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其它處理高38.23-103.19,其還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也高于其它處理;施氮1.90g/盆時,移栽后75天煙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仍然很高(2.095*g-1F

15、w),煙葉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含量也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3.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不施氮處理煙株的長勢以及產量、產值都顯著低于其它處理;且各部位煙葉的單葉重低于5g,煙葉品質差。黃泥田(堿解氮105.61/)上施氮165.0-192.0/h(E-F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其產量、產值分別在2300/h、25000元/h以上。在此氮肥用量范圍內,上部煙葉、中部煙葉、下部煙葉的氮/堿比值分別為0.54:1、0.81:1、1.66:1;0.63:1、1.06:1、1.05:1,其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

16、為11.64:1、12.09:1;較符合國際優質煙葉所要求的氮/堿0.5-1:1,總糖/煙堿10-15:1,碳氮代謝較協調;當施氮量97.5/h,各部位煙葉的煙堿和氮含量過低,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達164.32:1、114.76:1,碳氮化合物比例嚴重失調;施氮量120.0-142.5/h時,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73.08:1、52.38:1,碳氮化合物比例失調。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42.29/)上施氮97.5-165.0/h(B-E處理)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F處理煙株株高為47.83cm,比B-E處理煙株的株高小16左右;施氮142.5-192.0/h處理(D-F)烤煙的產量、

17、產值以及均價高于其它處理,分別在2300/h、25000元/h、11.00元/以上。E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及F處理各部位煙葉的氮/堿比值在0.5-1:1范圍內;E處理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為11.72:1、14.34:1,符合優質煙葉的要求;F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9.68:1、18.20:1。在青格灰泥田(堿解氮168.37/)上,煙株的長勢、產量、產值、均價以施氮量165.0/h(E處理)處理最好;C、D處理煙株與E處理差異不顯著,中上等煙比例高于E處理。E、F處理烤煙上部葉片的煙堿含量高于3.5,導致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偏低,分別為7.44:1、7.21:1

18、:A、B處理烤煙中下部葉片的煙堿含量低于1,糖含量偏高;其氮/堿比值分別為1.99:1、2.33:1;1.58:1、2.23:1,總糖/堿比值在46:1以上,碳氮化合物比例不當;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煙堿含量和總氮含量較為適宜,總糖和還原糖含量也較適宜,碳氮化合物比例適當。 綜合考慮田間試驗各處理烤煙的產量、產值、均價、單葉重、煙株長勢以及不同部位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初步提出: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上施氮165.0-192.0/h,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上施氮165.0/h,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碳

19、氮化合物含量及比例較為合理,利于煙株的生長發育以及優質煙葉的形成。目前福建煙區在不同有效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烤煙專用肥的氮肥量基本相同,易造成煙株碳氮代謝不協調,近80的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偏高,工業可用性較低。本試驗采取盆栽試驗、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堿解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氮肥用量對煙株的碳氮代謝以及煙葉品質的影響,提出不同堿解氮水平植煙土壤上優質煙葉適宜的氮肥用量,為指導煙農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煙葉品質提供參考。 1.盆栽試驗結果表明,煙株移栽25天后,在堿解氮105.45/的潮砂田上,N5處理(施氮1.90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增加6.25-31.78;在堿解氮127.27/

20、的灰黃泥田上,N4處理(施氮1.35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高10.61-38.61,平均葉片數多0.5-2片/株;在堿解氮184.31/的灰泥田上N3處理(施氮0.90g/盆)的煙株長勢良好,而N5處理的長勢較差。移栽后75天,潮砂田以N5處理,灰黃泥田以N4處理,灰泥田以N3-N5處理的煙株長勢最好。潮砂田不施氮肥處理煙株未出現團棵期和現蕾期,施氮0.45-0.90g/盆時,煙苗團棵期推遲10-15天,現蕾期推遲10-19天;N5處理煙株采收后生物產量比其它處理的高28.99-397.65。灰黃泥田上N4-N5處理煙株的生長發育正常,生育期達106-113天;施氮0.45g/盆以下,

21、煙苗在栽后38-41天進入團棵期,70天以后才現蕾,煙株出現早衰;施氮0.90g/盆處理比N5處理早20天采收;N5處理煙葉干重最大(48.1171g/株)。灰泥田N4-N5處理間煙株的生物量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它處理,但由于施氮量過多導致煙株貪青晚熟,生育期達122-131天;不施氮肥處理在煙苗生長后期氮素供應不足,導致中、上部煙葉落黃偏早;施氮0.45-0.90g/盆時,煙株生長發育良好。 2.在潮砂田(堿解氮105.45/)上,施氮0-0.45g/盆的煙株在整個生育期煙葉的NR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均呈較低水平;煙苗生長前期碳水化合物積累多,后期積累少,表現

22、出明顯的氮素不足;施氮1.35-1.90g/盆的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還原糖含量在后期較高;N5處理煙葉的還原糖含量最高,有利于其后期合成較多的淀粉,采收時其煙葉的含氮量為1.45-1.98。灰黃泥田和灰泥田上在移栽后30天,不同施氮處理煙葉的轉化酶活性差異不顯著;在移栽后55天,灰黃泥田N5處理和灰泥田N4、N5處理煙株葉片的轉化酶活性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分別達29.4822*g-1Fw.h-1、29.8196*g-1Fw. h-1、24.1300*g-1Fw. h-1。灰黃泥田上施氮1.35-1.90g/盆時,煙葉的葉綠素含量在移栽后75天為1.995*g-1Fw,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其

23、煙葉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積累小于N1-N3處理,而后期大于N1-N3處理;在煙株移栽后55天,其煙株葉片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高于其它處理,較多的游離氨基酸合成可溶性蛋白質。N1-N3處理煙株采收后下部煙葉和N1處理中部煙葉的含氮量偏低,分別為1.22、1.32、1.44、1.43。在煙株移栽后55天,灰泥田施氮1.35-1.90g/盆處理煙葉的淀粉含量很低;施氮0.45g/盆時,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其它處理高38.23-103.19,其還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也高于其它處理;施氮1.90g/盆時,移栽后75天煙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仍然很高(2.095*g-1Fw),煙葉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含量

24、也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3.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不施氮處理煙株的長勢以及產量、產值都顯著低于其它處理;且各部位煙葉的單葉重低于5g,煙葉品質差。黃泥田(堿解氮105.61/)上施氮165.0-192.0/h(E-F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其產量、產值分別在2300/h、25000元/h以上。在此氮肥用量范圍內,上部煙葉、中部煙葉、下部煙葉的氮/堿比值分別為0.54:1、0.81:1、1.66:1;0.63:1、1.06:1、1.05:1,其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11.64:1、12.09:1;較符

25、合國際優質煙葉所要求的氮/堿0.5-1:1,總糖/煙堿10-15:1,碳氮代謝較協調;當施氮量97.5/h,各部位煙葉的煙堿和氮含量過低,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達164.32:1、114.76:1,碳氮化合物比例嚴重失調;施氮量120.0-142.5/h時,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73.08:1、52.38:1,碳氮化合物比例失調。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42.29/)上施氮97.5-165.0/h(B-E處理)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F處理煙株株高為47.83cm,比B-E處理煙株的株高小16左右;施氮142.5-192.0/h處理(D-F)烤煙的產量、產值以及均價高于其它處理,分別在230

26、0/h、25000元/h、11.00元/以上。E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及F處理各部位煙葉的氮/堿比值在0.5-1:1范圍內;E處理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為11.72:1、14.34:1,符合優質煙葉的要求;F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9.68:1、18.20:1。在青格灰泥田(堿解氮168.37/)上,煙株的長勢、產量、產值、均價以施氮量165.0/h(E處理)處理最好;C、D處理煙株與E處理差異不顯著,中上等煙比例高于E處理。E、F處理烤煙上部葉片的煙堿含量高于3.5,導致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偏低,分別為7.44:1、7.21:1:A、B處理烤煙中下部葉片的煙堿含量低

27、于1,糖含量偏高;其氮/堿比值分別為1.99:1、2.33:1;1.58:1、2.23:1,總糖/堿比值在46:1以上,碳氮化合物比例不當;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煙堿含量和總氮含量較為適宜,總糖和還原糖含量也較適宜,碳氮化合物比例適當。 綜合考慮田間試驗各處理烤煙的產量、產值、均價、單葉重、煙株長勢以及不同部位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初步提出: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上施氮165.0-192.0/h,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上施氮165.0/h,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及比例較為合理,利于煙株的

28、生長發育以及優質煙葉的形成。目前福建煙區在不同有效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烤煙專用肥的氮肥量基本相同,易造成煙株碳氮代謝不協調,近80的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偏高,工業可用性較低。本試驗采取盆栽試驗、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堿解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氮肥用量對煙株的碳氮代謝以及煙葉品質的影響,提出不同堿解氮水平植煙土壤上優質煙葉適宜的氮肥用量,為指導煙農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煙葉品質提供參考。 1.盆栽試驗結果表明,煙株移栽25天后,在堿解氮105.45/的潮砂田上,N5處理(施氮1.90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增加6.25-31.78;在堿解氮127.27/的灰黃泥田上,N4處理(施氮1.35g

29、/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高10.61-38.61,平均葉片數多0.5-2片/株;在堿解氮184.31/的灰泥田上N3處理(施氮0.90g/盆)的煙株長勢良好,而N5處理的長勢較差。移栽后75天,潮砂田以N5處理,灰黃泥田以N4處理,灰泥田以N3-N5處理的煙株長勢最好。潮砂田不施氮肥處理煙株未出現團棵期和現蕾期,施氮0.45-0.90g/盆時,煙苗團棵期推遲10-15天,現蕾期推遲10-19天;N5處理煙株采收后生物產量比其它處理的高28.99-397.65。灰黃泥田上N4-N5處理煙株的生長發育正常,生育期達106-113天;施氮0.45g/盆以下,煙苗在栽后38-41天進入團棵期,70

30、天以后才現蕾,煙株出現早衰;施氮0.90g/盆處理比N5處理早20天采收;N5處理煙葉干重最大(48.1171g/株)。灰泥田N4-N5處理間煙株的生物量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它處理,但由于施氮量過多導致煙株貪青晚熟,生育期達122-131天;不施氮肥處理在煙苗生長后期氮素供應不足,導致中、上部煙葉落黃偏早;施氮0.45-0.90g/盆時,煙株生長發育良好。 2.在潮砂田(堿解氮105.45/)上,施氮0-0.45g/盆的煙株在整個生育期煙葉的NR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均呈較低水平;煙苗生長前期碳水化合物積累多,后期積累少,表現出明顯的氮素不足;施氮1.35-1.9

31、0g/盆的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還原糖含量在后期較高;N5處理煙葉的還原糖含量最高,有利于其后期合成較多的淀粉,采收時其煙葉的含氮量為1.45-1.98。灰黃泥田和灰泥田上在移栽后30天,不同施氮處理煙葉的轉化酶活性差異不顯著;在移栽后55天,灰黃泥田N5處理和灰泥田N4、N5處理煙株葉片的轉化酶活性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分別達29.4822*g-1Fw.h-1、29.8196*g-1Fw. h-1、24.1300*g-1Fw. h-1。灰黃泥田上施氮1.35-1.90g/盆時,煙葉的葉綠素含量在移栽后75天為1.995*g-1Fw,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其煙葉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積累小于N1-

32、N3處理,而后期大于N1-N3處理;在煙株移栽后55天,其煙株葉片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高于其它處理,較多的游離氨基酸合成可溶性蛋白質。N1-N3處理煙株采收后下部煙葉和N1處理中部煙葉的含氮量偏低,分別為1.22、1.32、1.44、1.43。在煙株移栽后55天,灰泥田施氮1.35-1.90g/盆處理煙葉的淀粉含量很低;施氮0.45g/盆時,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其它處理高38.23-103.19,其還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也高于其它處理;施氮1.90g/盆時,移栽后75天煙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仍然很高(2.095*g-1Fw),煙葉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含量也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3.田間試驗結果

33、表明,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不施氮處理煙株的長勢以及產量、產值都顯著低于其它處理;且各部位煙葉的單葉重低于5g,煙葉品質差。黃泥田(堿解氮105.61/)上施氮165.0-192.0/h(E-F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其產量、產值分別在2300/h、25000元/h以上。在此氮肥用量范圍內,上部煙葉、中部煙葉、下部煙葉的氮/堿比值分別為0.54:1、0.81:1、1.66:1;0.63:1、1.06:1、1.05:1,其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11.64:1、12.09:1;較符合國際優質煙葉所要求的氮/堿0.5-1

34、:1,總糖/煙堿10-15:1,碳氮代謝較協調;當施氮量97.5/h,各部位煙葉的煙堿和氮含量過低,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達164.32:1、114.76:1,碳氮化合物比例嚴重失調;施氮量120.0-142.5/h時,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73.08:1、52.38:1,碳氮化合物比例失調。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42.29/)上施氮97.5-165.0/h(B-E處理)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F處理煙株株高為47.83cm,比B-E處理煙株的株高小16左右;施氮142.5-192.0/h處理(D-F)烤煙的產量、產值以及均價高于其它處理,分別在2300/h、25000元/h、11.00元

35、/以上。E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及F處理各部位煙葉的氮/堿比值在0.5-1:1范圍內;E處理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為11.72:1、14.34:1,符合優質煙葉的要求;F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9.68:1、18.20:1。在青格灰泥田(堿解氮168.37/)上,煙株的長勢、產量、產值、均價以施氮量165.0/h(E處理)處理最好;C、D處理煙株與E處理差異不顯著,中上等煙比例高于E處理。E、F處理烤煙上部葉片的煙堿含量高于3.5,導致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偏低,分別為7.44:1、7.21:1:A、B處理烤煙中下部葉片的煙堿含量低于1,糖含量偏高;其氮/堿比值分別為1

36、.99:1、2.33:1;1.58:1、2.23:1,總糖/堿比值在46:1以上,碳氮化合物比例不當;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煙堿含量和總氮含量較為適宜,總糖和還原糖含量也較適宜,碳氮化合物比例適當。 綜合考慮田間試驗各處理烤煙的產量、產值、均價、單葉重、煙株長勢以及不同部位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初步提出: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上施氮165.0-192.0/h,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上施氮165.0/h,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及比例較為合理,利于煙株的生長發育以及優質煙葉的形成。目前福建煙

37、區在不同有效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烤煙專用肥的氮肥量基本相同,易造成煙株碳氮代謝不協調,近80的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偏高,工業可用性較低。本試驗采取盆栽試驗、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堿解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氮肥用量對煙株的碳氮代謝以及煙葉品質的影響,提出不同堿解氮水平植煙土壤上優質煙葉適宜的氮肥用量,為指導煙農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煙葉品質提供參考。 1.盆栽試驗結果表明,煙株移栽25天后,在堿解氮105.45/的潮砂田上,N5處理(施氮1.90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增加6.25-31.78;在堿解氮127.27/的灰黃泥田上,N4處理(施氮1.35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高10.6

38、1-38.61,平均葉片數多0.5-2片/株;在堿解氮184.31/的灰泥田上N3處理(施氮0.90g/盆)的煙株長勢良好,而N5處理的長勢較差。移栽后75天,潮砂田以N5處理,灰黃泥田以N4處理,灰泥田以N3-N5處理的煙株長勢最好。潮砂田不施氮肥處理煙株未出現團棵期和現蕾期,施氮0.45-0.90g/盆時,煙苗團棵期推遲10-15天,現蕾期推遲10-19天;N5處理煙株采收后生物產量比其它處理的高28.99-397.65。灰黃泥田上N4-N5處理煙株的生長發育正常,生育期達106-113天;施氮0.45g/盆以下,煙苗在栽后38-41天進入團棵期,70天以后才現蕾,煙株出現早衰;施氮0.9

39、0g/盆處理比N5處理早20天采收;N5處理煙葉干重最大(48.1171g/株)。灰泥田N4-N5處理間煙株的生物量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它處理,但由于施氮量過多導致煙株貪青晚熟,生育期達122-131天;不施氮肥處理在煙苗生長后期氮素供應不足,導致中、上部煙葉落黃偏早;施氮0.45-0.90g/盆時,煙株生長發育良好。 2.在潮砂田(堿解氮105.45/)上,施氮0-0.45g/盆的煙株在整個生育期煙葉的NR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均呈較低水平;煙苗生長前期碳水化合物積累多,后期積累少,表現出明顯的氮素不足;施氮1.35-1.90g/盆的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還原

40、糖含量在后期較高;N5處理煙葉的還原糖含量最高,有利于其后期合成較多的淀粉,采收時其煙葉的含氮量為1.45-1.98。灰黃泥田和灰泥田上在移栽后30天,不同施氮處理煙葉的轉化酶活性差異不顯著;在移栽后55天,灰黃泥田N5處理和灰泥田N4、N5處理煙株葉片的轉化酶活性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分別達29.4822*g-1Fw.h-1、29.8196*g-1Fw. h-1、24.1300*g-1Fw. h-1。灰黃泥田上施氮1.35-1.90g/盆時,煙葉的葉綠素含量在移栽后75天為1.995*g-1Fw,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其煙葉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積累小于N1-N3處理,而后期大于N1-N3處理;在

41、煙株移栽后55天,其煙株葉片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高于其它處理,較多的游離氨基酸合成可溶性蛋白質。N1-N3處理煙株采收后下部煙葉和N1處理中部煙葉的含氮量偏低,分別為1.22、1.32、1.44、1.43。在煙株移栽后55天,灰泥田施氮1.35-1.90g/盆處理煙葉的淀粉含量很低;施氮0.45g/盆時,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其它處理高38.23-103.19,其還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也高于其它處理;施氮1.90g/盆時,移栽后75天煙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仍然很高(2.095*g-1Fw),煙葉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含量也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3.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

42、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不施氮處理煙株的長勢以及產量、產值都顯著低于其它處理;且各部位煙葉的單葉重低于5g,煙葉品質差。黃泥田(堿解氮105.61/)上施氮165.0-192.0/h(E-F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其產量、產值分別在2300/h、25000元/h以上。在此氮肥用量范圍內,上部煙葉、中部煙葉、下部煙葉的氮/堿比值分別為0.54:1、0.81:1、1.66:1;0.63:1、1.06:1、1.05:1,其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11.64:1、12.09:1;較符合國際優質煙葉所要求的氮/堿0.5-1:1,總糖/煙堿10-15:1,碳氮代

43、謝較協調;當施氮量97.5/h,各部位煙葉的煙堿和氮含量過低,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達164.32:1、114.76:1,碳氮化合物比例嚴重失調;施氮量120.0-142.5/h時,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73.08:1、52.38:1,碳氮化合物比例失調。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42.29/)上施氮97.5-165.0/h(B-E處理)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F處理煙株株高為47.83cm,比B-E處理煙株的株高小16左右;施氮142.5-192.0/h處理(D-F)烤煙的產量、產值以及均價高于其它處理,分別在2300/h、25000元/h、11.00元/以上。E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及F處

44、理各部位煙葉的氮/堿比值在0.5-1:1范圍內;E處理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為11.72:1、14.34:1,符合優質煙葉的要求;F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9.68:1、18.20:1。在青格灰泥田(堿解氮168.37/)上,煙株的長勢、產量、產值、均價以施氮量165.0/h(E處理)處理最好;C、D處理煙株與E處理差異不顯著,中上等煙比例高于E處理。E、F處理烤煙上部葉片的煙堿含量高于3.5,導致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偏低,分別為7.44:1、7.21:1:A、B處理烤煙中下部葉片的煙堿含量低于1,糖含量偏高;其氮/堿比值分別為1.99:1、2.33:1;1.58:1

45、、2.23:1,總糖/堿比值在46:1以上,碳氮化合物比例不當;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煙堿含量和總氮含量較為適宜,總糖和還原糖含量也較適宜,碳氮化合物比例適當。 綜合考慮田間試驗各處理烤煙的產量、產值、均價、單葉重、煙株長勢以及不同部位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初步提出: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上施氮165.0-192.0/h,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上施氮165.0/h,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及比例較為合理,利于煙株的生長發育以及優質煙葉的形成。目前福建煙區在不同有效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烤煙專

46、用肥的氮肥量基本相同,易造成煙株碳氮代謝不協調,近80的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偏高,工業可用性較低。本試驗采取盆栽試驗、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堿解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氮肥用量對煙株的碳氮代謝以及煙葉品質的影響,提出不同堿解氮水平植煙土壤上優質煙葉適宜的氮肥用量,為指導煙農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煙葉品質提供參考。 1.盆栽試驗結果表明,煙株移栽25天后,在堿解氮105.45/的潮砂田上,N5處理(施氮1.90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增加6.25-31.78;在堿解氮127.27/的灰黃泥田上,N4處理(施氮1.35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高10.61-38.61,平均葉片數多0.5-2

47、片/株;在堿解氮184.31/的灰泥田上N3處理(施氮0.90g/盆)的煙株長勢良好,而N5處理的長勢較差。移栽后75天,潮砂田以N5處理,灰黃泥田以N4處理,灰泥田以N3-N5處理的煙株長勢最好。潮砂田不施氮肥處理煙株未出現團棵期和現蕾期,施氮0.45-0.90g/盆時,煙苗團棵期推遲10-15天,現蕾期推遲10-19天;N5處理煙株采收后生物產量比其它處理的高28.99-397.65。灰黃泥田上N4-N5處理煙株的生長發育正常,生育期達106-113天;施氮0.45g/盆以下,煙苗在栽后38-41天進入團棵期,70天以后才現蕾,煙株出現早衰;施氮0.90g/盆處理比N5處理早20天采收;N

48、5處理煙葉干重最大(48.1171g/株)。灰泥田N4-N5處理間煙株的生物量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它處理,但由于施氮量過多導致煙株貪青晚熟,生育期達122-131天;不施氮肥處理在煙苗生長后期氮素供應不足,導致中、上部煙葉落黃偏早;施氮0.45-0.90g/盆時,煙株生長發育良好。 2.在潮砂田(堿解氮105.45/)上,施氮0-0.45g/盆的煙株在整個生育期煙葉的NR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均呈較低水平;煙苗生長前期碳水化合物積累多,后期積累少,表現出明顯的氮素不足;施氮1.35-1.90g/盆的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還原糖含量在后期較高;N5處理煙葉的還原糖

49、含量最高,有利于其后期合成較多的淀粉,采收時其煙葉的含氮量為1.45-1.98。灰黃泥田和灰泥田上在移栽后30天,不同施氮處理煙葉的轉化酶活性差異不顯著;在移栽后55天,灰黃泥田N5處理和灰泥田N4、N5處理煙株葉片的轉化酶活性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分別達29.4822*g-1Fw.h-1、29.8196*g-1Fw. h-1、24.1300*g-1Fw. h-1。灰黃泥田上施氮1.35-1.90g/盆時,煙葉的葉綠素含量在移栽后75天為1.995*g-1Fw,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其煙葉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積累小于N1-N3處理,而后期大于N1-N3處理;在煙株移栽后55天,其煙株葉片的可溶性蛋

50、白質含量高于其它處理,較多的游離氨基酸合成可溶性蛋白質。N1-N3處理煙株采收后下部煙葉和N1處理中部煙葉的含氮量偏低,分別為1.22、1.32、1.44、1.43。在煙株移栽后55天,灰泥田施氮1.35-1.90g/盆處理煙葉的淀粉含量很低;施氮0.45g/盆時,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其它處理高38.23-103.19,其還原糖含量、淀粉含量也高于其它處理;施氮1.90g/盆時,移栽后75天煙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仍然很高(2.095*g-1Fw),煙葉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含量也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3.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堿解

51、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不施氮處理煙株的長勢以及產量、產值都顯著低于其它處理;且各部位煙葉的單葉重低于5g,煙葉品質差。黃泥田(堿解氮105.61/)上施氮165.0-192.0/h(E-F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其產量、產值分別在2300/h、25000元/h以上。在此氮肥用量范圍內,上部煙葉、中部煙葉、下部煙葉的氮/堿比值分別為0.54:1、0.81:1、1.66:1;0.63:1、1.06:1、1.05:1,其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11.64:1、12.09:1;較符合國際優質煙葉所要求的氮/堿0.5-1:1,總糖/煙堿10-15:1,碳氮代謝較協調;當施氮量97.5/h,各部位

52、煙葉的煙堿和氮含量過低,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達164.32:1、114.76:1,碳氮化合物比例嚴重失調;施氮量120.0-142.5/h時,其下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73.08:1、52.38:1,碳氮化合物比例失調。灰黃泥砂田(堿解氮142.29/)上施氮97.5-165.0/h(B-E處理)處理煙株的長勢較好,F處理煙株株高為47.83cm,比B-E處理煙株的株高小16左右;施氮142.5-192.0/h處理(D-F)烤煙的產量、產值以及均價高于其它處理,分別在2300/h、25000元/h、11.00元/以上。E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及F處理各部位煙葉的氮/堿比值在0.5-1:

53、1范圍內;E處理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分別為11.72:1、14.34:1,符合優質煙葉的要求;F處理烤煙的中、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為9.68:1、18.20:1。在青格灰泥田(堿解氮168.37/)上,煙株的長勢、產量、產值、均價以施氮量165.0/h(E處理)處理最好;C、D處理煙株與E處理差異不顯著,中上等煙比例高于E處理。E、F處理烤煙上部葉片的煙堿含量高于3.5,導致上部煙葉的總糖/堿比值偏低,分別為7.44:1、7.21:1:A、B處理烤煙中下部葉片的煙堿含量低于1,糖含量偏高;其氮/堿比值分別為1.99:1、2.33:1;1.58:1、2.23:1,總糖/堿比值在46:1

54、以上,碳氮化合物比例不當;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煙堿含量和總氮含量較為適宜,總糖和還原糖含量也較適宜,碳氮化合物比例適當。 綜合考慮田間試驗各處理烤煙的產量、產值、均價、單葉重、煙株長勢以及不同部位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初步提出:在堿解氮105.61/的黃泥田上施氮165.0-192.0/h,堿解氮142.29/的灰黃泥砂田上施氮165.0/h,堿解氮168.37/的青格灰泥田上施氮120.0-142.5/h時,煙葉的碳氮化合物含量及比例較為合理,利于煙株的生長發育以及優質煙葉的形成。目前福建煙區在不同有效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烤煙專用肥的氮肥量基本相同,易造成煙株碳氮代

55、謝不協調,近80的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偏高,工業可用性較低。本試驗采取盆栽試驗、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堿解氮水平的植煙土壤上氮肥用量對煙株的碳氮代謝以及煙葉品質的影響,提出不同堿解氮水平植煙土壤上優質煙葉適宜的氮肥用量,為指導煙農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煙葉品質提供參考。 1.盆栽試驗結果表明,煙株移栽25天后,在堿解氮105.45/的潮砂田上,N5處理(施氮1.90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增加6.25-31.78;在堿解氮127.27/的灰黃泥田上,N4處理(施氮1.35g/盆)烤煙的株高比其它處理的高10.61-38.61,平均葉片數多0.5-2片/株;在堿解氮184.31/的灰泥田

56、上N3處理(施氮0.90g/盆)的煙株長勢良好,而N5處理的長勢較差。移栽后75天,潮砂田以N5處理,灰黃泥田以N4處理,灰泥田以N3-N5處理的煙株長勢最好。潮砂田不施氮肥處理煙株未出現團棵期和現蕾期,施氮0.45-0.90g/盆時,煙苗團棵期推遲10-15天,現蕾期推遲10-19天;N5處理煙株采收后生物產量比其它處理的高28.99-397.65。灰黃泥田上N4-N5處理煙株的生長發育正常,生育期達106-113天;施氮0.45g/盆以下,煙苗在栽后38-41天進入團棵期,70天以后才現蕾,煙株出現早衰;施氮0.90g/盆處理比N5處理早20天采收;N5處理煙葉干重最大(48.1171g/

57、株)。灰泥田N4-N5處理間煙株的生物量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它處理,但由于施氮量過多導致煙株貪青晚熟,生育期達122-131天;不施氮肥處理在煙苗生長后期氮素供應不足,導致中、上部煙葉落黃偏早;施氮0.45-0.90g/盆時,煙株生長發育良好。 2.在潮砂田(堿解氮105.45/)上,施氮0-0.45g/盆的煙株在整個生育期煙葉的NR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均呈較低水平;煙苗生長前期碳水化合物積累多,后期積累少,表現出明顯的氮素不足;施氮1.35-1.90g/盆的煙株葉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還原糖含量在后期較高;N5處理煙葉的還原糖含量最高,有利于其后期合成較多的淀粉,

58、采收時其煙葉的含氮量為1.45-1.98。灰黃泥田和灰泥田上在移栽后30天,不同施氮處理煙葉的轉化酶活性差異不顯著;在移栽后55天,灰黃泥田N5處理和灰泥田N4、N5處理煙株葉片的轉化酶活性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分別達29.4822*g-1Fw.h-1、29.8196*g-1Fw. h-1、24.1300*g-1Fw. h-1。灰黃泥田上施氮1.35-1.90g/盆時,煙葉的葉綠素含量在移栽后75天為1.995*g-1Fw,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其煙葉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積累小于N1-N3處理,而后期大于N1-N3處理;在煙株移栽后55天,其煙株葉片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高于其它處理,較多的游離氨基酸合成可溶性蛋白質。N1-N3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