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碳化塔吊裝方案_第1頁
五彩碳化塔吊裝方案_第2頁
五彩碳化塔吊裝方案_第3頁
五彩碳化塔吊裝方案_第4頁
五彩碳化塔吊裝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 . XX五彩堿業110萬噸/年純堿工程碳化塔吊裝方案校核: 會簽質量: 安全: 二一二年六月17 / 19目 錄一 、編制說明1二 、工程概況1三 、編制依據1四 、吊裝前的準備工作1五 、吊裝方法與吊裝順序2六 、吊裝機、索具的選用4七 、施工程序5八 、施工技術要求6九 、安全技術措施7十 、勞動組織8十一 、主要施工機索具材料一覽表8十二 、突發事件應急措施9十三 、危險源辨識11十四 、吊裝附圖13一.編制說明1.1.本方案僅適用于五彩堿業110萬噸/年純堿工程,碳化工段碳化塔的吊裝作業;1.2.本方案容包括廠區道路鋪墊、場地平整、臨時平臺制作安裝與拆除、吊裝作業,設備運輸時

2、道路上鋪設的鋼板等。二.工程概況2.1.五彩堿業110萬噸/年純堿工程位于省柴達木盆地循環經濟試驗區飲馬峽工業園區南端,依托海西州原鹽和石灰石資源,采用傳統氨堿法制堿工藝,產品質量國領先。2.2.五彩堿業110萬噸/年純堿工程碳化工段碳化塔共計15臺,設備參數見下表:設備名稱設備位號設備規格(mm)設備單重(Kg)數量(臺)安裝標高(m)備注碳化塔T0401AO3000/3400×2989530500015EL+0.300分段吊裝2.3.碳化工段碳化框架南北長79.2米,東西寬41米,高度為35.5米,共分6層。一層標高為EL+0.300EL+6.000;二層標高為EL+6.000E

3、L+10.000;三層標高為EL+10.000EL+17.500;四層標高為EL+17.500EL+23.500;五層標高為EL+23.500EL+29.000;六層標高為EL+29.000EL+35.500。5臺碳化塔(T0401KO)位于框架DE軸之間中心軸線上,距離框架最東側G軸20米;10臺碳化塔(T0401AJ)位于框架FG軸之間中心軸線上,距離框架最東側G軸5米。三.編制依據3.1.我公司吊裝類似工程施工經驗;3.2.碳化工段設備布置圖與設備裝配圖;3.3.工程建設安裝工程起重施工規HG202012000;3.4.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術規程SH35051999;3.5.石油化工吊裝工

4、作手冊;3.6.施工組織設計SH3005-1999;3.7.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99;3.8.吊車性能表(三一重工400t履帶吊車性能表與50t汽車吊性能表)。四.吊裝前的準備工作4.1.必須具備設備圖、設備平立面布置圖、技術要求、安裝標準規等必要的資料。4.2.與設備安裝有關的基礎經檢驗合格,滿足安裝要求,并已辦理中間交接手續。4.3.設備經檢查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并已辦理好吊裝前的有關手續。4.4.墊鐵、預留地腳螺栓均已準備好,預埋地腳螺栓與設備對應的螺栓孔經過測量,偏差調到允許圍。4.5.設備基礎墊鐵窩已經處理找平,墊鐵按照設備底座筋板布置方位擺放完畢;4.6.基礎周圍的土方,

5、已按要求回填并夯實平整。4.7.現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決定對設備運輸車輛、設備組裝位置、大型吊車進出廠路線、吊車站位與場地進行路基處理。 路基處理方法:1、地基原土碾壓三遍應先鋪碴石,后碾壓;2、鋪設碴石,分三層壓至600800mm厚。達到所有車輛行走路線與停車位置,均應壓實,使耐壓力達到20噸/以上,履帶吊車作業路徑鋪設=30mm鋼板。4.8.施工場地平整,影響吊裝的障礙物已清除,設備進場道路已經修好,轉彎處有足夠的轉彎半徑。4.9.吊裝索具已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備好并應有合格證明。4.10.起重機的機械和安全裝置,經檢查符合安全操作要求。4.11.質量保證體系運行正常。5. 吊裝方法和吊裝順序5.

6、1.碳化工段碳化塔吊裝方法400噸吊車從北到南依次進行吊裝作業,首先吊裝DE軸碳化塔,同時按照FG軸的碳化塔分組表組裝FG軸的碳化塔。吊裝DE軸碳化塔時,400噸吊車站位于吊車中心距碳化框架G軸24.3米的南北軸線上,掛設155t配重,工作半徑為44.5m,臂桿長65.5m,額定吊重為22t,吊桿頂部距框架距離為22米。首先將碳化塔底座預先安放于基礎之上,待找平并將地腳螺栓緊固后再進行水箱與塔圈的吊裝,碳化框架DE軸的碳化塔水箱分一節進行組裝,塔圈按照樓層分配進行組裝。DE軸的碳化塔分組表序號碳化塔分組分組長度重量/噸安裝標高/米樓層備注11#(底座)單節1.04米12.5EL+0.300一層

7、找平并緊固地腳螺栓22#水箱單節1.6米18.7EL+1.340一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33#水箱單節1.6米18.7EL+2.940一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44#水箱單節1.6米18.7EL+4.540一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55#水箱單節1.6米18.7EL+6.140二層二層樓層施工66#水箱單節1.6米18.7EL+7.740二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77#水箱單節0.8米6.4EL+8.540二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88#水箱單節1.6米18.7EL+10.140三層三層樓層施工99#水箱單節1.6米18.7EL+11.740三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1010#水箱單節1.6米18.7EL+13.3

8、40三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1111#12#二節共1.8米15.63EL+14.940三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1213#14#二節共1.53米14.3EL+16.740三層四層樓層施工1315#16#二節共1.53米14.3EL+18.270四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1417#18#二節共1.53米14.3EL+19.800四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1519#21#三節共2.3米18.6EL+21.330四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1622#24#三節共1.83米16.2EL+23.630五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1725#27#三節共1.83米16.25EL+25.460五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1828#頂蓋四節共

9、3.11米14.3EL+27.290五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碳化框架FG軸的碳化塔的吊裝:吊裝FG軸碳化塔時,400噸吊車站位于吊車中心距碳化框架G軸15.3米的南北軸線上,掛設155t配重,工作半徑為20.3m,臂桿長40.5m,額定吊重為82t,吊桿頂部距框架距離為8.7米。碳化塔底座預先安放于基礎之上,待找平并將地腳螺栓緊固后再進行水箱與塔圈的吊裝,碳化框架FG軸的碳化塔按照FG軸的碳化塔分組表進行吊裝。FG軸的碳化塔分組表序號碳化塔分組組裝長度重量/噸安裝標高/米樓層備注11#(底座)單節1.04米12.5EL+0.300一層找平并緊固地腳螺栓22#4#水箱三節4.8米56.1EL+1.

10、340二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35#7#水箱三節4米43.8EL+6.140三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48#10#水箱三節4.8米56.1EL+10.140三層三層樓層施工511#16#六節4.04米37.02EL+14.940三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617#23#七節5.11米45.39EL+18.980四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724#頂蓋八節6.16米41.18EL+24.090五層搭設活動架緊固螺栓5.1.2.碳化工段碳化塔吊裝作業步驟:Ø 碳化塔水箱進行鈦管安裝,并進行水壓試驗;Ø 碳化塔分段運至現場并卸到指定的位置,避免設備再次搬運;Ø 碳化塔按照預定方案用50噸

11、吊車進行預組裝,并放于指定位置;Ø 400噸履帶吊組裝完畢后進入吊裝現場站位并掛設配重,準備碳化塔吊裝;Ø 掛設主吊與溜尾索具;Ø 按照預定方案中碳化塔分組表進行分段吊裝;Ø 首先吊裝碳化塔底座,對底座進行找平、調整設備墊鐵并測量設備垂直度,待符合要求后預緊地腳螺栓;Ø 底座吊裝完畢后,按照分組表吊裝剩余分段設備;Ø 整個碳化塔吊裝完畢后,測量設備垂直度,調整設備墊鐵調整設備垂直度,達到要求后緊固地腳螺栓并電焊設備墊鐵,準備二次灌漿;Ø 設備吊裝完畢收車退場。6. 吊裝機、索具的選用6.1.吊裝DE軸碳化塔時,吊車工作半徑為

12、44.5m,吊車臂桿出桿長度為65.5m,根據水箱單節最小重量為18.7噸。根據以上參數結合工地所在地吊車市場實際情況選用吊車:主吊車為三一重工400t履帶吊,組裝用吊車為50t汽車吊。(附主吊車性能表)。6.2.碳化塔單體重量為305000Kg,按照方案分段組裝中最重一段分組為FG軸2#4#水箱總重為56.1t,對其進行受力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對機索具進行選用。 吊裝荷重的計算 Q =(G+g)K1×K2 =(56.1+1.1)×104×1.1×1.1 =69.2×104N 式中:G-設備凈重; g-機、索具重量; K1-動載系數;K2-不均衡系

13、數。6.3.主吊鋼絲繩的安全系數K選用:K=6,設備采用6×37(b)類圓股纖維芯鋼絲繩捆綁進行吊裝,吊裝設備時鋼絲繩夾角不得大于60º,以鋼絲繩最大夾角60º計算鋼絲繩的破斷力為:PP=KQ/nSin =6×69.2×104/4×Sin60 =119.9×104N式中:PP-鋼絲繩最小破斷拉力/KN; Q-吊裝設備荷載;-鋼絲繩之間最大夾角60º; n-吊裝設備時鋼絲繩根數為4;K-鋼絲繩安全系數。 根據計算結果PP=119.9×104N,選用6×37(b)類圓股纖維芯鋼絲繩的規格為:48-N

14、AT-6×37+FC-1770-SS-1200。6.4.碳化塔單節最大重量為18.7t,對此進行受力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對機索具進行選用。 吊裝荷重的計算 Q =(G+g)K1×K2 =(18.7+0.5)×104×1.1×1.1 =23.2×104N 式中:G-設備凈重; g-機、索具重量; K1-動載系數;K2-不均衡系數。6.5.50噸吊車鋼絲繩的安全系數K選用:K=6,設備采用6×37(b)類圓股纖維芯鋼絲繩捆綁進行吊裝,吊裝設備時鋼絲繩夾角不得大于60º,以鋼絲繩最大夾角60º計算鋼絲繩的破斷力為:

15、PP=KQ/nSin =6×23.9×104/4×Sin60 =41.4×104N式中:PP-鋼絲繩最小破斷拉力/KN; Q-吊裝設備荷載;-鋼絲繩之間最大夾角60º; n-吊裝設備時鋼絲繩根數為2;K-鋼絲繩安全系數。根據計算結果PP=41.4×104N,選用6×37(b)類圓股纖維芯鋼絲繩的規格為:32-NAT-6×37+FC-1570-SS-474。7. 施工程序 方案編制、報批 方 案 審 批場地清理并夯實平整基礎復檢驗收合格被吊物件進入現場指定地點 機、索具進入現場起重機就位掛設索具技術交底、崗位分工安全

16、聯合大檢查 試吊、正式吊裝、設備就位索具拆除起重機離開現場8. 施工技術要求8.1. 設備吊裝前,施工負責人應與技術人員與有關部門的人員核實設備重量、方位?;A經檢驗合格具備安裝條件后方可組織指揮吊裝。8.2.根據設備的重量、體積、安裝標高、現場條件與施工進度,起重機的規格、型號與時向起重施工的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均熟悉吊裝全過程。8.3.施工負責人應按吊裝方案要求,指揮設備的擺放與起重機的準確站位。8.4.起重機吊裝前,參加起重施工的全體人員應熟悉該起重機性能。8.5.指揮起重機使用時,信號要做到統一、清楚、正確和與時。8.6.起重機工作時,除操作人員外,其他無關人員不

17、得進入操作室,以免影響操作或引起誤操作。8.7.起重機吊裝時,在吊裝回轉圍,無關人員不準停留,吊物下面嚴禁行人通過,更不允許在吊物下面進行工作。8.8.一般禁止起重機進入帶電區域和高壓線路下面工作,必須進入時,須辦理相關手續和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8.9.起重機的行走道路與站位位置,設備運輸所經過的路線,均應查清地下設施和土質耐壓等情況,必要時鋪設鋼板進行加固。8.10.吊車工作時,支腿必須有足夠的承壓面積,堅實可靠。8.11.起重機嚴禁斜吊,以防止鋼絲繩卷出滑輪槽外發生事故。8.12.起重機的荷重在滿負載時,應盡量避免離地太高。8.13.起吊重物提升的速度要均勻平穩,不許忽快忽慢,忽上忽下

18、,以免重物在空中搖晃發生危險。8.14.鋼絲繩使用中,不準超負荷并盡量避免沖擊力,不要與帶電導線接觸,與金屬構件或構筑物棱角接觸處要采取保護措施。有棱角的物件起吊時,應在綁扎鋼絲繩處加以包墊,以防止鋼絲繩磨損和滑脫。8.15.用鋼絲繩多圈繞扎吊物時,要順序繞綁平坦,不應有壓疊、打結和扭轉等現象產生。8.16.高空吊物時,一定要在吊物上扣系溜繩,以防止吊物在空間發生旋轉而碰撞其它設備和建筑物。8.17.施工前應對所有的機索具進行認真檢查,如發現磨損、銹蝕等現象時,應考慮降低其受力或不用。8.18.設備倒運時,鋼絲繩、卡環等機索具的規格、數量與使用部位必須按要求配置。8.19.各機索具的連接固定,

19、必須分工明確,專人負責,并做好自檢記錄和專人檢查驗收。8.20.采用起重機遞送設備尾部時,吊離地面距離不宜過高,一般情況下控制在200mm以。9. 安全技術措施9.1.本次吊裝作業為框架設備吊裝,吊裝作業時必須對框架預留空洞進行防護。9.2.吊裝前技術負責人必須依據吊裝方案向參加方案實施的全體人員進行認真仔細的技術安全交底,做到各崗位人員均熟悉方案容,明確單項作業職責和任務。9.3.凡參與吊裝作業的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9.4.在施工的全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做到分工具體,明確職責在整個吊裝過程中,要切實遵守現場秩序,服從命令,聽指揮,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9.5.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

20、帽,凡參加登高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身體檢查合格,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帶,并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安全帶要做到高掛低用。9.6.吊裝過程中,應統一信號,施工人員均須熟悉此信號,以便各崗位協調動作。9.7.帶電的電焊線要遠離鋼絲繩,以免連電損傷,工作鋼絲繩在與金屬構件銳角、建筑物夾角接觸時應加墊付保護,以防損傷。9.8.吊裝前應提前了解天氣情況,嚴禁在雨天、夜間與四級風以上的情況下吊裝作業。 9.9.在吊裝過程中,未經現場指揮人員許可不得在塔體底部和周圍以與受力索具附近停留或通過。吊裝區域用三角旗維護,并設專人看護。9.10.施工過程中,如需利用構筑物系結索具者,必須經過驗算并能安全承受,經有關方面同意

21、后,方可使用,同時要墊以木板等保護物,以保證構筑物和索具不致損傷。9.11.機械設備要安排專人檢查、試驗和操作,并認真按照崗位責任制作好維護工作。9.12.吊裝前應組織有關部門共同進行全面檢查,經檢查合格后,簽發“吊裝許可證”后,方可起吊。9.13.施工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JGJ46-05中的要求執行,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a、 電氣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b、 施工用電源線應采用絕緣良好的軟導線,不得靠近熱源敷設,嚴禁亂掛、亂扯,不得用金屬絲直接綁扎電線。c、 臨時用電電線,如鋪設在地面或埋入地下時,應用橡皮護套電纜,在通過交通道路處應加設鋼套管進行保護。d

22、、 露天配電與配電開關應有防雨措施,外露帶電部分,必須有絕緣防護措施,并應掛“帶電危險”警告牌。e、電器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具必須按規定接零接地,并設置單一開關;遇有臨時停電或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f、施工機械和電器設備不得帶病運轉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不得在運轉中修理。9.14.方案實施過程中,必須講究科學態度,嚴格執行本方案,在沒有征得有關人員同意的前提下,不得任意更改方案。9.15.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執行。十.勞動組織施工勞動組織一覽表序號崗 位人數職 責1施工負責人1負責現場協調調配安全等工作2執行指

23、揮1負責現場人員安排,具體指揮吊裝工藝操作,包括起重機站位、索具的安裝,吊裝程序,指揮現場各崗位人員,處理意外事件等。3調度長1負責現場人員、材料、機具等的調度工作4技術員1吊裝技術支持5質量檢查員1質量檢查6安全檢查員1監督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工作7起重組6吊車吊裝前施工準備,執行指揮命令,進行吊裝工作。8安裝組10設備基礎處理,設備安裝找正 9物資供應2負責現場用水用電與材料供應工作十一.主要施工機索具材料一覽表主要施工機索具材料一覽表 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履帶吊車400t臺160臺班2汽車吊車50t臺160臺班3鋼絲繩48-NAT-6×37+FC-1770-SS-120

24、0米/根28/24鋼絲繩32-NAT-6×37+FC-1570-SS-474米/根22/25卡環50t 個2個6卡環20t 個2個7鋼板=30 寬1.8m,長2m10履帶吊用8道木200×150×2500根509活動腳手架副10安裝設備吊裝作業通訊工具一覽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對講機個42個備用2彩旗面43口哨個2十二.突發事件應急措施12.1.成立應急小組 為保證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此緊急預案。施工現場若在惡劣環境中,發生火災、人員受傷等突發性事故,現場施工人員立即打給應急領導小組成員,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啟動工作程序,在組長帶領下前往事故現場,指揮搶救

25、工作,并立即向建設單位匯報相關情況。應急小組成員與聯系方式序號名稱聯系1組長王文升2副組長杜菊平3鐘如前4組員裴兆華5春杰6仁和7尚玉超12.2.應急小組管理措施容12.2.1.預測應急事項的發生類型、特性和危害程度與影響圍;12.2.2.預測應急事項發生后的報告和救援聯系方式;12.2.3.預測應急狀態下的自救與補救措施;12.2.4.預測應急事件的救護、處置的組織與管理。12.3.應急事項的處置12.3.1.應急事項的報告12.3.1.1.當應急事項發生時,應急事項的發現人員應立即向應急事項發現現場的最高職務負責人進行報告,由應急事項發生現場的最高職務負責人指揮搶救工作并向應急小組報告。1

26、2.3.1.2.應急領導小組接到應急事項報告后,應根據事項情況采取措施,立即向業主、監理單位匯報。12.3.2.應急事項的現場處置12.3.2.1.應急事項發生后,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應急事項擴大,并采取相應措施對應急事項發生現場進行保護。12.3.2.2.應急事項發生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并由專人負責對在應急事項發生現場人員按單位進行核對。12.3.2.3.人員撤離應急事項發生現場,并對應急事項進行控制后,由應急管理小組做好善后處理;12.4.應急管理培訓和演練12.4.1.為確保有關單位和人員熟悉、了解應急管理措施要求,項目部應根據施工生產階段的應急管理實際組織一次相應應急管理知識培訓。1

27、2.4.2.為提高各級人員的應急反應能力,項目部應根據應急管理實際需要,組織一次相應急管理演練。12.4.3.經演練證實應急管理措施不能滿足相應應急管理需要,需進行修改完善時,應急管理措施的修訂和修訂審批程序,應按原應急管理措施的編制、審批程序進行。修訂后的應急管理措施,應與時下發有關單位和人員,必要時,應組織相應的培訓或演練。十三危險源辨識危險源辨識與控制計劃序號作業活動危險因素危害方式可能導致的事故控制計劃負責人一高處作業1作業人員未系安全帶高空墜落人員傷亡安全交底,安全教育裴兆華2上下拋擲物件打擊人員傷亡按規程施工裴兆華3高處作業防護用品不全墜落高處墜落見安全工作規程裴兆華4作業人員精神狀態不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人員傷亡班前安全交底裴兆華二交叉作業1無防護措施各種危險和危害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