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創設靈活、多變的小學語文課堂的嘗試和實踐_第1頁
淺談創設靈活、多變的小學語文課堂的嘗試和實踐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創設靈活、多變的小學語文課堂的嘗試和實踐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 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小學生學習語文,課堂是體現學 生主體的主要陣地,也是讓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展開豐富多 彩的活動場所。只有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其主體作用,才能真正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體現把課堂交 還給學生的教學思想,真正落實學生主體參與、主動學習的 主體意識。為此,創設靈活多變的語文課堂應是提高小學生 學習語文的質量,激發學生學

2、習語文興趣的主要方法。關鍵詞:靈活 課堂 嘗試 實踐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206-02如何創設靈活多變的課堂,提高學生主動意識,具體的 實踐做法可從以下開展:1移情體驗,讓小學語文課堂更活潑 小學語文課堂如同生活中的舞臺,學生是舞臺的主角,教師則導演與策劃。一臺好戲需要導演的精心策劃,一堂好 的語文課也需要老師精心的導演,才能有活潑、寬松的課堂 氣氛,才能熏陶、感染學生,讓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 正達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的 移情體驗和角色激情扮演,以達到“演出”中內化文體,移 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內涵內化

3、于胸,產生共鳴。教學詹天佑一文,詹天佑設計了“人”字形鐵路。 學生對于“人”字形鐵路,只流于表面,未曾通過文字形成 具體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來批文入情,讓學生一是 當小畫家;二是當小司機。先根據課文中插圖, 引導學生動 手畫“人”字形鐵路示意圖、 練習講清圖意;然后,在班級 中開展“小司機賽車” ,看看哪位小司機第一個順利地把 “小 火車”開上山去。 這樣學生一個個地動手操作, 不少高明的 “司機”成功登頂。這樣幾個簡單的動作表演,不僅讓學生 立即從中領悟到詹天佑設計的意圖,還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 力,對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再如,教學海倫凱勒 一課,首先,上課伊始教師還是采用移情體驗的

4、方法和同學 們作個小游戲:蒙上學生雙眼讓其去抓另一個學生。 同時要 求既不允許被蒙眼的學生說話, 還不允許被蒙眼的學生求助,看誰抓住另個學生的速度快;其次,對被蒙眼的?W生進行 采訪,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被蒙眼后的感受。從孤獨無助、害 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學生們議得熱烈,生活感受 深刻。最后,教師導入課文,移情體驗: “現在,海倫凱勒 就像你們剛才被蒙上眼睛一樣,而且是終生如此”通過 這種游戲扮演,這種移情扮演,使學生對本文中海倫凱勒的 處境及其難受理解理深刻,內化了文本,為后文理解海倫不 屈不撓精神,作了完美的鋪墊。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們 從實踐中體現學習的樂趣,比我們空洞的講解更有創

5、意也更 有效,同時,也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學得更主動更積極,使 課堂更具活力。2融于生活,讓小學語文課堂更開放 語文原本來源于生活,自然也應回歸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把課堂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 系起來。只有學生親身經歷、耳濡目染事物,他們才能在熟 知中凝煉感性認識,從而上升成理性認識。因此,教師在教 學中應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點,揣摩好知識與生活經驗的 銜接,讓學生在學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時也把課堂中的知 識帶入課外生活中去應用,從而達到教學相長,教為應用的 具體目的。如:教學黃鶴樓送別 ,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首先出示幾幅圖片,幾個送別的場景: (1)涕淚交加; (2)

6、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頭; (3)瀟灑拱手、飲酒告別; (4)送 完就走。讓學生體悟,根據自己生活體驗,你喜歡哪種送別 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選哪種?為什么?如果是兩個大 男人,兩個大詩人應是哪一種? 選完后,讓我們來看書,學文。其次,與學生 交流,你們與朋友送別時會說什么,心情如何?再與文中李 白與孟浩然的送別場景對比: 體悟豪情。 你還想起了幾種送 別或有關送別的詩?積累一下。 最后,你是即將畢業六年級 同學如何與好朋友、好同學告別?具體有什么想法和做法? 這幾個環節目的只有一個, 把送別詩和生活中送別情景融為 一體,學文更是應用,拓展更是熏陶。運用生活中的經驗與 文本交織,互相融合、互相滲

7、透的方法,會形成了一種開放 式的課堂,讓學生暢所欲言,真正把學文的積極性、主動性 調動了起來。3多重想像,讓語文課堂更加豐富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 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是知識源泉。教學中,教師 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只有這樣才能填補教材的空白,拓展 教學資源,豐富文本表達的內涵,使教學活動更創新,更具 生氣。如教學嫦娥奔月一文。嫦娥奔月,大家為紀念這 件事,即產生了中秋節。為什么要紀念嫦娥?文中只說了其 美麗善良, 經常接濟貧苦鄉親。 但如何接濟, 文中只字未提, 試想大家思念嫦娥,紀念嫦娥,其本來就應是“接濟鄉親” 的結果。于是,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練習:讓

8、學生想象嫦 娥是如何接濟鄉親的?“XXX病了,嫦娥;XX家里沒有吃的了,嫦娥_ ;XX家蓋房缺錢,嫦娥_ ;XXX,嫦娥_ ;無論眾鄉親家誰 _ ,嫦娥都_。”這種引導式想像其目的就是拓展文本內涵,豐富 嫦娥善良接濟鄉親形象, 也是補足教材中對嫦娥被人思念的 原因。 這一系列想像,既達到了讓語文課堂更豐富的目的,又加深了課文理解。其實,這種想像我們還可以經常應用, 也有多種應用的空間。4讀寫結合,讓語文課堂更有效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 。這其中除了強調要注重圈 點勾畫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動筆寫。讀能陶冶性情,寫方 能抒其心態,光讀不寫,學生往往猶如蜻蜓點水,只能獲得浮光掠影的粗淺認識。只有

9、讀寫結合,學生才能在主動思維 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和體驗,才能有感悟和 思考,獲得思想啟迪和獨特感受, 從而享受讀書和審美樂趣。 記得幾年前,有一位教師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當 學生沉痛而悲傷地結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 后,學生對小女孩的悲慘命運的同情,以及對黑暗社會的憤 怒溢于言表, 而那位老師沒有說一句話, 只是輕輕用電腦投 影一首,劉倩倩小女孩寫的詩你別問這是什么 。讓學生 在配樂的情景中聆聽誦讀,再輕聲跟讀,讀著讀著,有的淚 流滿面,有的輕輕抽泣,老師沒有勸阻,沒有評價,只是輕 輕說了一句: “同學們,此時,你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些 什么呢?拿出筆寫寫,讓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學生“情到深處自然濃”,有不少學生仿寫出一首 首送給小女孩的詩,也有不少學生議論熱烈,也有的想像小 女孩來到我們身邊的歡樂情景等,學生寫得真摯動人!緊接 著,那位教師又適時推薦 安徒生童話學生讀得動情,寫得高興,議得熱烈抓住了這個讀訓練點又達到了寫的 目的,在潛移默化中還告訴了學生學語文,寫作文就是要表 達真情實感,讀書就是要有自己的經驗等等。這種讀寫自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