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民用建筑節能現場檢驗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試 行DBJ/T01-44-2000主編單位: 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北京中建建筑科學技術研究院參編單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批準部門: 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實行日期: 2000 年 07月01 日前 言為配合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北京地區實施細則DBJ01-602-97的實施,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依據有關國家行業標準和北京市地方標準,對民用居住建筑進行現場節能檢驗。本標準由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提出。本標
2、準由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歸口管理。本標準由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和北京中建建筑科學技術研究院負責解釋。本標準起草人: 張元勃、段愷、白健紅、曲洪波、費慧慧、蔣志強、梁晶、高山。目 次1總則 12引用標準 23術語、符號 34檢測項目 541室內、外空氣溫度測定 542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測定 543房間氣密性測定 844實測建筑物耗熱量 105建筑物耗熱量計算 1351直接法 1352間接法 136評定方法 1561民用建筑節能現場檢測評定依據 1562民用建筑
3、節能現場檢測評定方法 15附:條文說明 11 總 則1.0.1 為了貫徹國家節約能源的政策,加強北京地區居住建筑節能工程的質量管理,制定本標準。1.0.2 本標準適用于北京地區居住建筑的節能現場檢測評定。1.0.3 節能建筑檢測除遵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2 引 用 標 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50176-93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J
4、GJ 26-95 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DBJ01-602-97 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北京地區實施細則3 術語、符號3.0.1 圍護結構傳熱系數(K)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為1K,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圍護結構的傳熱量,單位:W/(m2·K)。3.0.2 圍護結構傳熱阻(R)overall heat transfer resistance of building envelope表征圍護結構(包括兩側表面
5、空氣邊界層)阻抗傳熱能力的物理量,為其傳熱系數的倒數,單位:m2·K/W。3.0.3 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i)correction factor for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不同地區、不同朝向的圍護結構,因受太陽輻射的影響,使得其在兩側空氣溫差同樣為1K 情況下,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圍護結構的傳熱量要改變。這個改變后的傳熱量與未受太陽輻射和天空輻射影響的原有傳熱量的比值,即為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3.0.4 建筑物體形系數(S)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
6、ing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表面積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樓梯間隔墻和戶門的面積。3.0.5 房間氣密性(空氣滲透性)air tightness of room表征空氣通過房間縫隙滲透的性能,用換氣次數表示。3.0.6 換氣次數(N)air exchanges per hour建筑物單位時間內通過縫隙,滲入室內的空氣量與換氣體積的比值,單位:l/h。3.0.7 建筑體積(V0)volume of building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層地面圍成的體積,單位:m3。3.0.8 建筑物的耗熱量指標(qH)index of heat loss of building在采暖期室
7、外平均溫度條件下,為保持室內計算溫度,單位建筑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需由室內采暖設備供給的熱量,單位W/m2。3.0.9 采暖能耗(Q)energy consumed for heating建筑物測試期消耗的總熱量,單位:J。3.0.10 內表面換熱系數(i)interior surface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之差為1K, 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表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W/(m2·K)。3.0.11 外表面換熱系數(e)exterior surface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圍護結
8、構外表面溫度與室外空氣溫度之差為1K, 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表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W/(m2·K)。4 檢 測 項 目4.1 室內、外空氣溫度測定4.1.1 測試儀器:熱電偶、玻璃溫度計及溫度傳感器、數據采集儀等。4.1.2 測試方法室內、外空氣溫度應按下列方法測定:(1)室內空氣溫度測試點或感溫元件設在被測房間中央,距地面1.5m處,并安防輻射罩;(2)室外空氣溫度測試點或感溫元件應放在離墻面(窗口)0.1m0.2m的陰影下,并安防輻射罩;或放置在百葉箱內,將百葉箱置于建筑物附近的陰影下,避免陽光直射;(3)采集數據,每一時間間隔記錄一個溫度,間隔時間應不大于1h;(
9、4)測試總時間宜大于72h。4.1.3 計算室內、外平均空氣溫度Ti(e)(),應按下列公式計算:Ti(e)= Tin(en) / n (4.1.3)式中:Tin(en) 每次實測的室內(外)空氣溫度()n 采集的有效次數(24h的整倍數)4.2 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測定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應按下列方法之一測定。測試的允許誤差控制在11%以內。4.2
10、.1 熱流計法4.2.1.1 測試儀器:熱流計、溫度計、溫度傳感器等。4.2.1.2 測試條件:應連續采暖至少7d的房屋,在冬季無風或微風的陰寒天氣,避開寒潮期。測試時室內溫度應保持穩定。熱流計周圍溫度穩定后,至少連續觀測3d,否則應大于7d。圍護結構被測區域的外表面應避免雨雪和陽光直射,否則需臨時遮擋。4.2.1.3 測試內容:熱流密度,室內、外空氣溫度,圍護結構的內、外表面溫度。4.2.1.4 測試方法(1)熱流計法應按下列方法測試:熱流計測點應設在圍護結構內表面上,測點位置不應靠近熱橋、裂縫和有空氣滲透的部位,不應受加熱、制冷裝置和風扇的直接影響。(2)安裝熱流計:熱流計直接安裝在被測圍
11、護結構的內表面,使熱流計表面與被測表面充分接觸。(3)被測部位內外表面安裝感溫元件。(4)累積式測法,每3060min記錄一次;所測數據采用算術平均法進行數據分析。4.2.1.5 計算熱流計法應按以下公式計算:圍護結構熱流密度平均值q(W/m2):q = qin / n (4.2.1.5
12、-1)式中:qin 每次時間間隔的圍護結構實測熱流密度(W/m2)圍護結構熱阻Rt (m2·K)/W和熱導率 W/(m2·K):Rt =(TiB - TeB)/q (4.2.1.5-2) = d / Rt
13、160; (4.2.1.5-3)式中: TiB 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算術平均值()TeB 圍護結構外表面溫度算術平均值()圍護結構傳熱系數 K W/(m2·K):(4.2.1.5-4)式中:i 內表面換熱系數W/(m2·K)e 外表面換熱系數W/(m2·K)4.2.2 熱箱法4.2.2.1 測試儀器:熱箱儀、加熱器等。4.2.2.2 測試條件
14、:在自然條件下,實測2d3d;(宜在無風或微風的陰天)室外平均空氣溫度在25以下,相對濕度在60%以下,室內外平均溫差控制在10以上,熱箱內溫度應大于室外最高溫度8以上。4.2.2.3 測試內容:室內、外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圍護結構內、外表面溫度,熱箱溫度,傳熱量,熱箱開口面積;4.2.2.4 測試方法熱箱法應按下列方法測試:(1)用紅外溫度計測試被測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場分布情況,并作記錄;(2)選擇測試部位進行布點,測試位置不應靠近熱橋、裂縫和有空氣滲透的部位;(3)安置熱箱使之與被測表面充分接觸;(4)設定熱箱空氣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控制二者溫度相同。(5)采集數據,用傳熱穩定后的數據進行
15、計算。4.2.2.5 熱箱法應按以下公式計算:圍護結構傳熱系數K W/(m2·K):Kn= Qn / A1·(Ti-Te) (4.2.2.5-1)K = Kn / n (4.2.2.5-2)式中:Qn-單位測試時間的熱流
16、量(W)A1-熱箱開口面積(m2)Kn-單位測試時間的傳熱系數值W/(m2·K)Ti-室內(熱箱)空氣溫度()Te-室外空氣溫度()4.3 房間氣密性測定房間氣密性按下列方法之一測試,一般情況下宜用氣壓法。測試時室外風力小于3級。4.3.1 氣壓法4.3.1.1 測試儀器:鼓風門氣密性測定儀。4.3.1.2 測試方法氣壓法應按下列方法測試:(1)把帶尼龍罩的活動門安裝在被測房間的門框上;(2)在活動門上安裝風機,使風機穿過尼龍罩,并保持其穩固;(3)將儀表盤安裝在房間門的側邊,相對高度與操作人眼睛平齊,風機調速器掛在儀表盤下部;(4)連接壓力表;(5)連接流量表;(6)檢查儀器安裝是
17、否正確;(7)接通電源,調節風速控制器,對室內加壓(減壓),使室內外形成正(負)壓差達到60Pa穩定后,停止加壓(減壓),從流量表上讀數。(8)壓差每遞減5Pa時,記錄一次;記錄空氣流量變化過程。4.3.1.3 計算氣壓法應按下列公式計算:當壓差為50Pa時,換氣次數N50 (l/h):N50= L / V &
18、#160;(4.3.1.3-1)式中:L 壓差50Pa時正壓和負壓下流量的平均值(m3/h)V 被測房間換氣體積(m3)自然條件下的房間換氣次數N(l/h)(換算系數為17):N=N50 / 17 (4.3.1.3-2)4.3.2 示蹤氣體法4.3.2.1 測試儀器:SF6氣體瓶、紅外氣
19、體分析儀、電扇、風速儀等。4.3.2.2 測試方法示蹤氣體法應按下列方法測試:(1)記錄室內、室外風速、風向、空氣溫度及測量被測房間的體積;(2)接通電源,打開紅外氣體分析儀開關,調整零點;(3)向室內釋放SF6氣體,使其分散均勻;待分析儀讀數穩定后,每分鐘記錄一次數值;(4)獲得不少于50組數據后,關閉儀器開關。4.3.2.3 計算示蹤氣體法應按下列公式計算:自然條件下房間的換氣次數N (l/h):Ct = Co e-Nt
20、160; (7)式中:Ct 測試時的示蹤氣體濃度(vpm)Co 測試初始時示蹤氣體濃度(vpm)t 測試時間(h)4.4 實測建筑物耗熱量4.4.1 測試條件:應在正常采暖情況下,測試期間不得開外窗。4.4.2 測試時間:測試工作應在采暖穩定期進行;有效連續觀測時間不少于7d。4.4.3 超聲波熱量計法4.4.3.1 測試儀器:超聲波熱量計,測量準確度為2% 。4.4.3.2 測試內容:室內、
21、外空氣溫度,供回水熱流量;4.4.3.3 測試方法超聲波熱量計法應按下列方法測試:(1)安裝超聲波熱量計;(2)每小時記錄一次數據;4.4.3.4 計算建筑物耗熱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實測室內外平均溫度并計算溫差 T ():T = Tn/n (4.4.3.4-1)Tn = Tin - Ten
22、; (4.4.3.4-2)式中:Tn 室內、外空氣溫度差()
23、實測建筑物耗熱量qs (W/m2):qs = Q/(t·A2) (4.4.3.4-3)式中:Q 測試期采暖消耗總熱量(Wh)t 檢測時間(h)A2 被測采暖面積(m2)計算標準條件下建筑物耗熱量qJ(W/m2):qJ = qs·T / T標 &
24、#160; (4.4.3.4-4)式中:T標 -標準規定的室內外計算溫差()注:T標 取值見DBJ01-602-97。4.4.4 流量計法4.4.4.1測試儀器:超聲波、渦街或渦輪流量計、溫度傳感器、數據采集儀、熱量計量儀表等;流量測量準確度為2% 。4.4.4.2 測試內容:室內、外空氣溫度,供、回水溫度及流量;4.4.4.3 測試方
25、法流量計法應按下列方法測試:(1)安裝溫度和流量測試儀表、數據采集儀、熱量計量儀表;(2)每一時間間隔記錄一次數據。4.4.4.4 計算流量計法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建筑物供熱量Qg(W):Qg = 1.163Gi(tgn-thn) (4.4.4.4-1)式中: Gi 每一時間間隔的供水流量(kg/h)tgn 每一時間間隔的供水溫度()thn 每一時間間隔的回水溫度()實測建筑物耗熱量qs (W/m2):qs = Qg
26、/ A0 (4.4.4.4-2)式中: A0 被測建筑面積(m2)計算標準條件下建筑物耗熱量qJ(W/m2):qJ = qS·T / T標 (4.
27、4.4.4-3)5 建筑物耗熱量計算實測建筑物耗熱量指標qH(W/m2)應按下列方法之一計算:5.1 直接法5.1.1 正常居住條件下實測建筑物耗熱量指標:qH = qJ (5.1.1-1)5.1.2 無人居住的條件下實測建筑物
28、耗熱量指標:qH = qJ - qI.H (5.1.2-1)式中:qI.H- 單位建筑面積的建筑物內部得熱,按JGJ26-95取3.80 W/m2。5.2 間接法5.2.1間接法計算建筑物耗熱量是通過實測建筑物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和房間的氣密性,計算建筑物傳熱耗熱量與空氣滲透耗熱量,再計算建筑物耗熱量指標。5.2.2 建筑物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建筑物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應按下式計算:mqH.T =T標( i·Ki·Fi)/A。 (5.2.2-1)i=1式中:qH.T 單位建筑面積通過圍護結構傳熱耗熱量(W/m2)Ki 圍護結構各部分的平均傳熱系數W/(m2·K),計算方法見(JGJ26-95)附錄F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采購合同技術標準糾紛解決重點基礎知識點
- 采購合同合同管理培訓課程開發重點基礎知識點
- 采購合同風險財務處理重點基礎知識點
- 餐廳承包經營合同書模板二零二五年
- 2025年征信考試題庫:征信國際合作與交流政策法規試題匯編
- 2025年大學輔導員考試題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心理輔導案例分析試題解析
- 私立醫院轉讓合同范本
- 室內油漆裝璜合同范本
- 共享保姆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城市更新項目拆遷安置合同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一)標準檢測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內蒙古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銀行案件防控課件
- 吉林省長春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質量監測(二)數學試題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磁鐵怎樣吸引物體(課件)-二年級科學下冊教科版
- 線束培訓計劃方案模板
- 2025年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分析報告
-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知識清單:八年級下冊古詩詞梳理(原卷版+解析)
- 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組織機構設置,部門及崗位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