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脈綜合征與CRP(1)_第1頁
急性冠脈綜合征與CRP(1)_第2頁
急性冠脈綜合征與CRP(1)_第3頁
急性冠脈綜合征與CRP(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急性冠脈綜合征與CRP(1)    】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P)濃度水平并與對照組比較,探討CRP是否為ACS的一種危險因子。方法 測定ACS患者和對照組血清CRP濃度作統計分析。結果 (1)ACS患者CRP濃度(42.13±47.17mg/L,n41)顯著高于對照組(7.59±9.74mg/L,n48),P0.01。(2)UAP(9.46±11.22mg/L)和AMI(54.11±49.73mg/L)患者CRP濃度顯著高于SA

2、P(7.73±7.55mg/L),P0.01。SAP組與非冠心病組之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AMI組與UAP組之間CRP濃度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3)非冠心病組CRP濃度(7.53±10.67mg/L,n33)顯著低于冠心病組(48.34±52.38mg/L,n56),P0.01。結論 血清CRP濃度升高與ACS有極大的相關性,并提出CRP是ACS的一種新的危險因子。     【關鍵詞】 C反應蛋白(CRP);急性冠脈綜合征;危險因子;心絞痛;心肌梗死    近年來

3、的研究表明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存在炎癥反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持續的炎癥反應是冠心病 (CHD)患者臨床進程的關鍵性決定因素,由粥樣斑塊內局 部炎癥反應所產生的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及其誘導的急性期蛋白組成了循環中的炎性標志1。因此尋找有足夠敏感性和特異性的血清炎性指標以監測動脈粥樣斑塊的穩定性和預測CHD進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以除冠心病外其他類型心臟疾病患者和穩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作為對照,研究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本文中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RP濃度,分析CRP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關系。進一步探討ACS

4、臨床識別和預測的炎癥指標。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均為2003年112月在本院心血管科及CCU住院病人。冠心病入選根據1979年WHO診斷缺血性心臟病標準,UAP入選根據Braunwald標準2,AMI根據臨床癥狀、心電圖變化及血清酶學檢查均符合1979年WHO診斷AMI標準。有明確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急慢性炎癥及免疫性疾病者除外。研究對象分為兩組。    1.1.1 非ACS組(對照組) 共48例,男23例,女25例。其中除冠心病外其他類型心臟疾病患者33例,男13例,女20例;SAP患者15例,

5、男7例,女8例。    1.1.2 ACS組 共41例,男20例,女2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男15例,女15例;UAP患者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    1.2 方法    1.2.1 CRP測定 所有患者均在基礎狀態下早晨空腹抽血送驗,應用速率散射比濁法(DADE BEHRING公司Immunochemistry Systems)定量測定血清CRP濃度。    1.2.2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for Window處理。

6、測定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2 結果    3 討論    C-反應蛋白由肝臟制造,是常用的一種炎癥指標,為全身性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指標。它的出現比其他急性期的反應物質早,所以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很有幫助。當疾病好轉或緩解時,CRP可減低或消失。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冠狀動脈硬化具有許多慢性炎癥性疾病的特征,其發病過程中有許多炎性細胞的參與,炎癥可能為一種重的觸發機制3。故作為炎性標記物之一

7、的CRP與冠心病的關系受到人們重視。CRP也被作為一種CHD的獨立預測指標,已由許多研究所證實。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 根據他們的研究, CRP本身其實不只是一個指標, 他們根本就直接參與血管內皮細胞的數種附著蛋白質的基因表達過程, CRP會影響到這些血管內皮細胞的特性, 更明確地說, 它會直接引起動脈硬化4。在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中CRP是升高的。CRP也是UAP患者發生心肌缺血5、心絞痛患者發生心肌梗死6的預測因子。美國波士頓心血管病預防中心Albert等報告,C反應蛋白(CRP)對識別心臟性猝死高危男性有幫助7。德國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的Koenig W博士及其同事在大量中

8、年男性中對測定C-反應蛋白是否有助于以Framingham危險評分(FRS)為基礎的危險預測進行了研究。顯示C-反應蛋白是獨立于FRS的冠脈疾病危險預測指標。    本文研究結果證實,冠心病患者CRP濃度明顯高于非冠心病患者,而ACS患者CRP濃度明顯高于非ACS患者,提示CRP為冠心病的一個較明確危險因素,同時在預測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及心血管意外事件方面有意義。本研究中有3例在住院期間發生猝死,CRP均100mg/L。雖然心臟破裂為AMI左心衰后第2位常見死因,但人們通常無法提前預測,血清高CRP水平可以預測AMI后心臟破裂的發生,當CRP200mg/L

9、,其敏感性是89,特異性是96,尤其是CRP持續升高且>200mg/L的患者AMI后心臟破裂的發生率非常高8。本文結果顯示,在臨床上CRP作為AMI、UAP和心血管意外事件(猝死)的預報因子是比較敏感和可靠的。當然由于各種急性炎癥均可引起CRP升高,結合臨床、體征具體分析以準確鑒別假陽性的出現。    然而,尚不清楚CRP升高的水平是與炎癥刺激類型有關,還是與個體反應的強度有關。缺血誘導的內皮損傷、免疫復合物以及潛伏的巨細胞病毒或衣原體感染都是血管損傷和急性期反應的可能原因9,因此有關CRP增高與ACS發生的確切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緟⒖嘉墨I】&#

10、160;   1 Saadeddin SM, Habbab MA,Ferns GA.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wd Sci Monit, 2002,8(1):5.    2 Cersh BJ, Braunwald E, Rutherford JD. 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 Braunwald E, editor.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

11、ar Medicine. 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97,1289-1365.            【摘】目的研究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P)濃度水平并與對照組比較,探討CRP是否為ACS的一         本篇論文是由3COME文檔頻道的網友為您在網絡上收集整理餅投稿至本站的,論文版權屬原作者,請不用于商業用途或者抄襲,僅供參

12、考學習之用,否者后果自負,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3 Haverkate F, Thompson SG, Pyke SDM, et al. Produ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in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Lancet, 1997,349:4462-466.    4 Circulation, 2000,102:2165-2168.    

13、5 Liuzzo G, Biasucci LM,Gallimore JR, 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myloid A protein in severe unstable angina . N Engl J Med, 1994,331:417-424.    6 Thompson SG, Kienast J,Pyke SDM, et al. Hemostatic factors and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of

14、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N Engl J Med, 1995,332:635-641.    7 Circulation, 2002,105:2595.    8 Ueda S,Ikeda U, Yamamoto K, et al.C-reactive protein as a predictor of cardiac rupt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Heart J,1996,131:857-8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