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經濟發展計劃_第1頁
村級經濟發展計劃_第2頁
村級經濟發展計劃_第3頁
村級經濟發展計劃_第4頁
村級經濟發展計劃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村級經濟發展計劃村級經濟發展計劃為落實市委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加快我村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根據建設社會主義 新農村的總體部署,制定本發展規劃。一、基本情況東風村位于清浦東區,里運河、京杭運河之間,延安路、解放路、天津路貫穿我村。全村總人口為2731人,面積一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450畝,15個村民小組,1135戶,;現 有黨員人數134人。2008年人均收入達9010元,村集體經 濟收入280萬元,集體資產經營性純收入100.7余萬元。二、發展規劃目標1 、2008-2010 年,村集體經濟三年實現每年遞增35%,到2010年達到14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 11000元以上,

2、 每年遞增10% 2、擴充集體資產,盤活現有資產的租賃,增 加集體收入。3、加強村(組)道路建設和塘堰、水渠等水利 設施整治,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四、保障措施1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農業及農村各項政 策。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要通過各種形式深入學習宣傳十 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讓所有村民都深入了解、 領會全會精神, 自覺貫徹全會精神。、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村領導班子必須高度重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切實承擔起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的責任。、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農業投入機制,加 快村域經濟發展的投入力度,并積極編報項目,爭取上級有 關

3、部門的大力支持。、建設“村信息服務中心”平臺,為村民收集發布農產 品信息,村信息服務中心實行對外公開,讓村民及時了解產 品供求信息,便于村民發展種養業,為村民提供一條科技致 富的道路。村級經濟發展計劃一、基本村情自去年兩委換屆工作結束以來,現我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人口 1300多人。黨員51人(預備黨員3名),耕地面積 1584畝,山場面積2800畝。近一年來,我村在鎮黨委政府 的領導和縣直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村兩委一班人緊緊圍繞建 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思路,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努力 做好“三農”工作。二、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由于我村受橫江、慈張線以及鐵路的地理狀況限制,村 級集體經濟的發展一直受

4、到制約,沒有經營性收入。三、下一步發展思路村兩委在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入股蘭渡建筑材料廠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通過項目實施,今后5年,每年可以給村集體帶來 5000元的收益。伴隨著蘭渡綠色質 量提升行動的一步步開展,改造點的房屋租賃每年也可給村 級集體經濟帶來15000元的收入。四、預期集體經濟收入、發展計劃1 、隨著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增加,村兩委將不斷提高 帶領村民致富的能力和本領。繼續做好蘭渡苗木基地的后續 工作,發展村里由地、投資方由錢的運營模式入股蘭渡苗木 基地,建立特色產業的生產模式,加大自身發展,提升造血 功能,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因地制宜發展新的集體經濟,使資源優勢變為

5、經濟優 勢。我村下一步將充分挖掘潛力,利用自身的區位交通優勢 (省道、高速路由口),在西上西下組山場處規劃農民新村建 設用地,收取一定的基本費用。運用市場經濟的手段壯大集 體經濟,增強村級服務功能。、我村建筑隊伍很多,但缺乏統一的管理,沒有規范性 也形成不了大的規模,村兩委初步決定將這些建筑隊伍聯合 起來,以蘭渡村兩委的名義成立蘭渡村專業建筑合作社,并 從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下窯組的下窯水庫為村級集體資產,下一步決定盤活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集垂釣、觀光、娛樂、吃住為一體的農 家樂休閑模式。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我村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廣大村民的幫助下,會迎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 預期的村

6、級集體經濟收入將達到10萬元,村兩委將齊心協力,共謀發展大計,一如既往地扎實 苦干,穩步推進黨支部和村委會工作健康持續發展,使蘭渡 村的各項事業大跨步前進。村級經濟發展計劃為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美好安徽戰略和市委、市政府以及縣委、縣政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部署,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特制定 如下我村2016年村級集體經濟建設規劃。一、基本村情塘田村位于宏潭鄉東北部,南與本鄉余溪村搭界,東、西、北與黃山區接壤,距宏潭鄉政府 15公里,距夥縣縣城 53公里。全村轄5個村民組、12個自然村落,243戶766人。 全村面積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00畝,茶園面積2000 余

7、畝,山林面積 31000余畝。2015年度人均純收入為 10300 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茶葉和山場及外由務工,是一個典型的以茶、林為主的深山農業村。2015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為3.5萬元。二、集體經濟發展現狀我村目前經濟發展現狀:一是產業結構簡單,村內主導經濟產業為茶葉,但受資金、觀念、人力等因素影響,茶葉 并沒有發揮產業效應。二是農業種植原來主要是水稻和油菜,效益低下,現在面臨全村400余畝水田拋荒。三是是人力資源極度匱乏,勞動力僅為全村人口的1/3 ,且青壯年勞動力全部外由務工,導致留守在家的“老小”務農種養水平 低下。四是地理位置處于劣勢狀態。離鄉政府所在地16公里,交通極不便。地理

8、狀況限制,村級集體經濟受到制約發 展緩慢。導致全村經濟社會發展處于較為落后狀態。三、下一步發展思路村兩委在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加大對茶產業 的發展和香檻基地建設扶持力度,通過項目實施,力爭茶產 業與香槌基地早日得到經濟效益。我村多次召開黨員大會及 村民代表大會,積極研究分析,利用市級扶貧村機遇,發展 村集體經濟。四、村集體經濟收入、發展計劃加大集體經濟扶持力度,進一步服務好林場土地由租開 發項目(香檻和黑茶種植基地),爭取村級扶貧資金注入塘田 村茶葉合作社共同合作建設茶廠項目,進一步理順茶葉合作 社與村委會關系,達到合作社盈利與村集體經濟增收的雙贏 局面。力爭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全鄉上

9、游水平。1 、香槌和黑茶套種基地:主要是加大與天房集團的合 作與服務,共流轉山場460畝,目前已完成煉山、栽苗階段。 基地以土地由租方式流轉給天房集團建設。前5年投資階段,無償給予使用,5年后每畝山場每年租金為 100元,每5年 每畝山場增加租金 50元。就此基地建成 5后村集體土地流 轉租金收入每年可達 5萬元。塘田村茶葉合作社建設:項目建于塘田村徐婆組與辛羅組之間,距離宏潭鄉政府 10公里,項目區共有茶園 2000余 畝。將項目區打造成為:茶葉生產加工銷售(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加工+市場的模式)、生態特色養殖為一體的綜 合示范基地。因我村主導經濟產業為茶葉,如何發揮自身優 勢加快新

10、農村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而現代農民致富意 愿強烈,都想改變原來白天采摘鮮葉,晚上加工茶葉,起早 上市場賣茶,每戶不僅添置茶葉加工設備,而且茶葉季人搞 的累死;另外沒有勞力加工的農戶只能買點鮮葉,價格及為 低廉的傳統模式。發展新型農業,真正從土地中解放由來, 同時達到增收致富,構建和諧社會目的。因此,本項目的實 施可以起到以點帶面,讓全村農戶均衡發展,又可以積極推 動我村新農村建設步伐,迎合當前社會發展要求和農民意愿,項目建設非常必要。項目建設共有以下內容:1、茶葉加工項目:按照清潔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加工要求,建設標準化茶葉加工廠房 800平方米以及冷藏庫、辦公、生活 住房等420平方米

11、,同時,購置一套茶葉加工生產流水線加 工設備,計劃年(茶葉季)加工名優茶30噸。共計建筑面積 1270平方米。2、特色養殖項目:利用已流轉的低洼田改建 10余畝魚塘,養殖特色冷水魚;利用魚塘周邊空閑地養殖特 色禽類,形成復合式特色養殖。通過建設標準示范茶園及標 準統一加工茶葉,不僅可以為農民增收,同時爭取扶貧資金 入股,產生效益后按比例分成, 又可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還可以大幅減輕茶農勞動負荷;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 新農村建設;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村兩委將不斷提高帶領村民致富的能力和本領。充分 開發利用拋荒地,做好土地流轉工作。豉勵村里能人發展特 色種、養殖業,或利用村里由地、投資方由錢的運營模式入 股建立特色產業的生產模式,加大自身發展,提升造血功能,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使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 勢。我村下一步將充分挖掘潛力,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運 用市場經濟的手段,通過招商開發村域內20多公里的河道資源,壯大集體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