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加固與檢測鑒定._第1頁
辦公樓加固與檢測鑒定._第2頁
辦公樓加固與檢測鑒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辦公樓加固與檢測鑒定論文題目: 辦公樓加固與檢測鑒定 Detection,Appraisal and Reinforcement of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for an Office Building摘 要:房屋結構經過長時間使用后 , 建筑材料、構件和結構均會存在 不同程度的破損。文章通過一例工程實踐 , 介紹一幢上世紀 60 年代的磚混結構 辦公樓檢測鑒定加固的全過程 , 提出相應的加固建議。關鍵詞: 磚混結構 ;檢測;鑒定;加固Abstract: After buildings have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the constr

2、uction material,members and structure will deteriorate in varying degreeds.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whole process of detection,appraisal and reinforcement of a brick-and-concrete building which was built in 60s of last century.Key words:brick-and-concrete construction;detection;appraisal;reinforc

3、ement建筑結構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 , 其材料、構件的性代寫碩士論文能均會 產生不同程度的老化損傷。當損傷累積到一定程度后 , 將會對建筑結構安全性、 適用性和耐久性產生不利影響。對處于腐蝕環境和遭受意外損傷 ( 如火災、撞擊 和地震等 )的建筑結構 ,應進行及時的檢測鑒定 ; 對處于一般環境但使用時間比較 長, 建筑結構在裝修改造時也應進行相應的檢測鑒定。建筑物經過合理的檢測鑒 定和加固后 , 可保證建筑結構的正常繼續使用。1 工程概況 包頭某辦公樓建于 1964年,為 3層(局部 4層)磚混結構,屋面、樓面均為全現澆 鋼筋砼結構 , 磚墻承重。該辦公樓 70年代曾進行過抗震加固。經過 4

4、0多年的使 用后, 甲方對該辦公樓進行裝修改造過程中 ,發現部分墻體受損。為確保該辦公 樓今后的使用安全 ,對該辦公樓的結構安全進行檢測鑒定 , 提出相應的加固建 議。2 使用情況調查2.1 使用情況該辦公樓于 1964年建成即投入使用 , 早期作為試驗樓使用 ,期間 使用功能未變 , 現甲方將該樓改為辦公樓。 70年代末曾對該樓進行過局部抗震 加固, 僅對外墻采用增加構造柱和外包鋼絲網墻進行加固 , 增設了部分抗震橫 墻。 1996年包頭發生地震后 , 該樓部分墻體又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2.2 結構上的作用該辦公樓原設計樓面作法為70 mm厚爐渣墊層、20 m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20 mn

5、厚水磨石面層。樓面活載按當時試驗樓的標準為2.0 kN/m2。本次改造擬保留爐渣墊層 , 拆除水磨石面層及水泥砂漿找平層 , 改鋪地磚地面。雖使用功能由 試驗樓變更為辦公樓 , 屋面保溫、防水保持原樣 , 荷載無較大變動。3 現場檢測結果3.1 基礎檢測該樓原設計為毛石砼基礎 , 現場對該樓基礎進行局部開挖抽檢檢 測?,F場檢測可見 ,毛石砼基礎施工質量較好 ,無明顯缺陷 ,實測毛石砼基礎砼推 定強度均大于20.0 MPa。從上部砌體及臺階、散水等部位檢查未發現該樓基礎 存在不均勻沉降現象。3.2 磚砌體強度、砌筑砂漿強度檢測該樓砌體所用粘土磚為普通機制磚 , 現場 在磚墻次要部位取磚進行檢驗,

6、實測該樓目前磚的強度指標可參照 MU7.5級機制 紅磚的各項指標使用。該樓砌體砌筑砂漿為混合砂漿。現場采用貫入法對各層 砌筑砂漿抗壓強度進行檢測。實測 1層、 2層砌筑砂漿抗壓強度在 5.05.3 MPa,3層、4層砌筑砂漿抗壓強度在 2.53.0 MPa。3.3 強度檢測結果該樓原設計梁、板、柱砼強度標號為 200#(C18), 現場采用 回彈法進行強度檢測 , 實測各層梁、板、柱砼強度均滿足 20.0 MPa。3.4 圍護系統功能現場對該辦樓屋面防水及門、窗進行檢查 , 發現屋面防水已 老化 , 大部分屋面存在漏水現象。木門、窗老化損傷現象比較普遍 , 個別木窗框 存在腐朽現象。4 鑒定和

7、評估4.1 地基基礎部分由以上檢測結果可知 , 該樓的地基基礎部分較好 , 試驗和工程 實踐證明,荷載作用時間愈長 ,地基土壓實效應愈好。該樓經過 40年使用基礎的 變形均已經穩定。繼續使用 , 在不增加較大荷載的情況下可不采取任何措施。4.2 結構布置形式及整體抗震構造措施評定該樓為 3層(局部4層)磚混結構, 全現澆鋼筋砼樓、屋面板、外墻厚 490 mm內墻厚240 mm(370 mm)后加固外 包鋼筋砼構造柱及外墻單面鋼絲網墻面。層高均為 4.20 m, 房屋總高 18.20 m。 由以上檢測結果可知 , 該樓的層高已超過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1 中對多層磚 混結構房屋的要求。雖然抗震加

8、固增設了部分構造柱 , 但構造柱的設置數量、設 置位置仍不符合現行規范要求。由于歷史的原因 , 局部內框架部分的梁柱節點處 箍筋無構造加密區 , 后來的抗震加固對此也未做處理。受上述問題的影響 , 該樓 的整體抗震能力、結構的延性等均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 , 繼續使用應采取必要的 加固措施。4.3 結構質量的主要問題 (1) 砌體部分。現場檢查發現 ,14 層砌體有不同程度 的裂縫,普遍裂縫寬度在0?21?5 mm之間,局部4層東西山墻斜裂縫寬達5.0 mm。 (2) 各層樓、屋蓋及內框架柱?,F場檢測可見該樓的樓蓋、屋蓋結構砼質量 普遍較好。砼表面平整光滑 , 無蜂窩、麻面等現象。除 3、 4

9、層屋面板部分有漏 雨、開裂現象外其余各層未見開裂現象。4.4 結構計算根據檢測結果 , 采用電算和手算結合的方法對該辦公樓的砌體抗 震及個別梁、板承載力進行驗算。計算結果表明該辦公樓墻體抗震不足。梁、 板承載能力略低于現行規范要求。5 加固建議 通過以上檢測結果 , 各結構構件功能尚可以 , 在不改變其結構體系下仍繼續使 用。該樓經過 40多年的使用 , 由于歷史的原因造成先天缺陷 ,曾經后來加固改造 但加固效果及加固措施仍不符合現行規范要求。繼續使用必須按現行建筑抗震 設計規范 1 和建筑抗震鑒定標準 2 進行加固 , 在加固過程中不宜改變其結構體 系。據現場檢測結果 , 提出以下加固建議。(1) 鑒于該樓抗震構造措施較差 , 層高超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