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療藥物(按作用機制劃分)(共5頁)_第1頁
肺癌靶向治療藥物(按作用機制劃分)(共5頁)_第2頁
肺癌靶向治療藥物(按作用機制劃分)(共5頁)_第3頁
肺癌靶向治療藥物(按作用機制劃分)(共5頁)_第4頁
肺癌靶向治療藥物(按作用機制劃分)(共5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肺癌靶向藥物(靶點機制劃分)EGFR 突變EGFR又叫 HER1 或者 ErbB1,是 ErbB 受體家族四大成員之一。EGFR 過分頻繁表達能激活下游重要的信號通路(如 ALK),從而導致細胞增殖,存活,轉移及血管生成等。因此,在 NSCLC 的研究中,EGFR 一直是一個熱點。像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這樣早期的小分子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在剛問世時是面向所有既往接受過化療的 NSCLC 患者的。而像阿法替尼(afatinib)和達克替尼(dacomitinib)這樣新推出的 EGFR TKI 則在此基礎上有了長足的發展。回顧性研究顯示,亞裔、女性、腺癌

2、、既往少量 / 無吸煙史等臨床特點可以增加 EGFR TKI 治療的敏感率。這個結論的分子基礎是,18-21 號外顯子突變(最常見的是 19 號外顯子的缺失和 21 號外顯子上的 L858R 位點突變)能編碼出大量 EGFR 酪氨酸激酶,上述突變分別占總突變情況的 45% 和 40%。另外還有 18 號外顯子的突變及 20 號外顯子的插入突變,占總突變情況的 5%-10%。18 號外顯子的突變能增加 EGFR TKI 的敏感性,而 20 號外顯子的突變卻會導致 EGFR TKI 原發耐藥。EGFR 突變在擁有前述臨床特征的患者中更加常見。肺腺癌患者中,大約有 15% 的白種人和 30-50%

3、的東亞人擁有 EGFR 基因突變。而對于那些無吸煙史的東亞人,這項比例高達 50-60%。多項研究表明,對于初發的敏感性 EGFR 突變的 NSCLC 患者,應用 TKI 治療在反應率(ORR)、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質量上均優于化療。易瑞沙泛亞洲研究(IPASS)結果表明,對于經選擇的 NSCLC 患者,吉非替尼效果優于紫杉醇 + 卡鉑的化療。但對于 EGFR 野生型患者,TKI 治療效果并不理想,1.5 個月的 PFS 完敗于化療組的 6.5 個月。在其他隨機研究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及阿法替尼均能改善有 EGFR 基因突變患者的 ORR 和 PFS。這些研究為晚期 NSCLC 的合

4、理治療提供了依據。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應常規進行 EGFR 基因檢測,并根據突變情況選擇是否行 EGFR TKI 一線治療。一般情況下患者對 EGFR TKI 耐受性良好。EGFR TKI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痤瘡形式皮疹,皮膚瘙癢和腹瀉。相比化療,很少出現 3 級 -4 級不良反應,故較少出現調整劑量和停藥。壞消息是,所有接受 TKI 治療的患者最終會出現耐藥,并最終導致腫瘤進展和死亡。好消息是,人們經過反復活檢已經發現了 TKI 治療耐藥的部分分子機制。比如,大約有 50% 的獲得性耐藥患者身上出現了前文提及的 20 號外顯子(T790M)變異。此外,MET 擴增(5%)、HER-2

5、擴增(8%)、PI3K 突變(5%)及 NSCLC 轉變為小細胞肺癌(18%)等也是常見的耐藥機制。基于此,新一代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開始針對上述獲得性耐藥的途徑,如 T790M、HER2、MET 及 PI3KCA 等。比如第二代的不可逆 EGFR TKI 阿法替尼和達克替尼是泛 ErbB 抑制劑。這意味著他們能在抑制 EGFR 突變表達的同時還能抑制 T790M 耐藥變異。雖然臨床前研究顯示成果喜人,不過阿法替尼和達克替尼治療一代 EGFR TKI 耐藥的臨床研究卻并不盡如人意。一項隨機研究表明阿法替尼對經一代 EGFR TKI 治療過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OS 與安慰劑相當。另一項研究證明

6、達克替尼也一樣。但在最新的指南中,阿法替尼已被推薦作為 EGFR 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方案。第三代 EGFR TKI(CO-1686 和 AZD9291)對 T790M 的選擇性更高,臨床效果更佳且毒性更小。早期的研究表明,CO-1686 和 AZD9291 對經一代 EGFR TKI 治療過,且 T790M 變異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ORR 分別達到 58% 和 64%。這些結果進一步證明了在 疾病進展階段及時的進行分子分析以選擇最佳治療方案的重要性。棘皮動物微管相關蛋白樣 4 與間變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ML4-ALK)基因重組EML4和ALK兩個基因分別位于人類 2號染色體的 p

7、21 和 p23 上。這兩個基因片段的倒位融合能夠使得組織表達新的融合蛋白 EML4-ALK,這種融合基因能通過 PI3K-AKT,MAPK 和 JAKSTAT 途徑導致腫瘤的發生。因此,EML4-ALK 是新發現的肺腺癌驅動基因。ALK 基因重組并不多見,僅占非小細胞肺癌的 4%-7%。它更容易出現在既往少量 / 無吸煙史和年輕的患者身上。其病理類型常常是腺癌,更具體而言是腺泡癌和印戒細胞癌。約 33% 非 EGFR 和 KRAS 突變的 NSCLC 患者會出現 EML4-ALK 突變。而且,EML4-ALK 突變有很強的排他性,即當它突變時,其他驅動基因往往不會發生變異。ALK 抑制劑包括

8、克唑替尼(crizotinib)、色瑞替尼(ceritinib)和 alectinib。在一項 III 期研究中,與化療相比,克唑替尼用于初治的 ALK 基因突變的晚期 NSCLC 患者,其 ORR(45%:74%)和 PFS(7 個月:10.9 個月)均有顯著提高。在另一項 III 期研究中,克唑替尼用于經治的 ALK 基因突變的晚期 NSCLC 患者的臨床療效也明顯優于單藥化療(ORR 65%:20%;PFS 7.7 個月:3 個月)。克唑替尼的多種耐藥機制也慢慢被報道。如二次突變的 ALK 酪氨酸激酶結構域(最常見的是 L1196M 突變),ALK 拷貝數增加,以及新的驅動基因出現(如

9、EGFR 和 KRAS 突變)等。對耐藥機制的理解決定著未來靶向藥物發展的方向。色瑞替尼是第二代的 ALK 抑制劑,可用于初治的或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 ALK 陽性腫瘤。其對初治和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患者的 ORR 分別為 66% 和 55%。最近,美國藥品食品管理局(FDA)批準色瑞替尼用于 ALK 陽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和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另一項臨床試驗里,alectinib 治療 ALK 陽性的初治患者,ORR 可達驚人的 93.5%。ROS1染色體易位ROS1全稱 c-ros 原癌基因,是一種跨膜的受體酪氨酸激酶基因。ROS1 染色體的易位可以激活 ROS1 激酶活性

10、。ROS1 常常出現在從不吸煙的年輕人身上。通常的病理類型為腺癌。突變者約占 NSCLC 總數的 3%。臨床研究顯示,克唑替尼對 ROS1 陽性的 NSCLC 有效,其 ORR 達 56%。BRAF基因突變BRAF基因能編碼絲氨酸 / 蘇氨酸蛋白激酶,是 RAF 家族的一員。BRAF 能通過磷酸化 MEK 和激活下游的 ERK 信號通路介導腫瘤發生。只有 1%-3% 的非小細胞肺癌會出現 BRAF 基因突變,這其中有 50% 是 BRAF V600E 位點突變。BRAF 基因突變更容易出現腺癌中,而 BRAF V600E 在女性和不吸煙的患者中更常見。BRAF 抑制劑有達拉菲尼(dabrafe

11、nib)和威羅菲尼(vemurafenib),他們對 BRAF V600E 突變的 NSCLC 患者有效。在 I/II 期研究中,達拉菲尼用于經治的 BRAF V600E 基因突變的 NSCLC 患者可以有 40% 的反應率和 60% 的疾病控制率。基于如此令人震驚的結果,FDA 授予達拉菲尼突破性療法認定,用于既往接受過至少一次含鉑化療方案的 BRAF V600E 突變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MET過表達MET是一種絡氨酸激酶受體,它的過度激活與腫瘤發生、發展、預后與轉歸密切相關,酪氨酸激酶的過度激活,導致其下游信號途徑的激活,最終導致細胞的轉化、增殖和抵抗細胞凋亡、促進細胞生存、引起腫

12、瘤轉移、血管生成及上皮 - 間充質轉化(EMT)等。大約 7% 的 NSCLC 患者可出現 MET 的過表達。初步數據表明,克唑替尼治療 MET 過表達的非小細胞肺癌可有 33% 的反應率。而對于那些 MET 高度過表達的患者,反應率為 67%。KRAS基因突變KRAS是 RAS 家族的一員。KRAS 的突變會持續刺激細胞生長,并阻止細胞死亡,從而導致腫瘤的發生。伴有 KRAS 基因突變的 NSCLC 患者會有更高的復發和轉移幾率。腺癌、吸煙史及白色人種是 KRAS 突變的危險因素。目前并沒有治療 KRAS 基因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藥物,各大公司的研究重點也都集中在 KRAS 的下游通路上,

13、如 MEK。在一項隨機研究中,口服的 MEK 抑制劑司美替尼(selumetinib)聯合化療用于經治的 KRAS 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與單純化療相比,其 ORR(37%:0%)、PFS(5.3 個月:2.1 個月)、OS(9.4 個月:5.2 個月)均有了長足的進步。HER-2基因突變HER-2(又名 ErbB2)和 EGFR 一樣,也是 ErbB 受體家族四大成員之一。HER-2 是一個增殖驅動,它在 NSCLC 中的異常表現為擴增、過表達和突變。在 NSCLC 中,HER-2 擴增和 HER-2 過表達大約占 20% 和 6%-35%,HER-2 突變占 1%-2%。大部分出現 HER

14、-2 基因突變的 NSCLC 患者是女性、不吸煙者和腺癌患者。雖然在乳腺癌中,HER-2 抑制劑(如曲妥珠單抗、帕托珠單抗和拉帕替尼等)對于 HER-2 陽性的患者有效,但是這并不適用于肺癌。一項研究對比了單獨化療與化療聯合曲妥珠單抗治療 HER-2 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結果差異并沒有統計學意義。目前仍有曲妥珠單抗和阿法替尼治療 HER-2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研究在進行,我們只能拭目以待。RET易位RET基因可以與 CCDC6,KIF5B,NCOA4 和 TRIM33 等易位融合。這種現象可以在 1% 的腺癌患者中發生。但對于年輕的,不吸煙的患者來說,概率可以提升到 7%-17%。卡博替尼

15、(cabozantinib)、凡德他尼(vandetanib)、舒尼替尼(sunitinib)和普納替尼(ponatinib)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早已被批準應用于 RET 陽性的其他腫瘤。而對于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另外,瑞戈非尼(regorafenib)和 lenvatinib 也是 RET 抑制劑。NTRK1(神經營養酪氨酸激酶 1 型受體)基因融合NTRK1基因能編碼高親和力的神經生長因子受體(TRKA),從而促進細胞分化。MRRIP-NTRK1 及 CD74-NTRK1 融合都可以導致結構性的 TRKA 激酶活性的改變,從而發揮癌基因的作用。據報道,約有 3%

16、的沒有其他已知癌基因突變的 NSCLC 患者腫瘤中可以發現 NTRK1 基因融合現象。NTRK1 抑制劑正在臨床試驗階段,如克唑替尼、ARRY-470 和來他替尼(lestaurtinib)。FGFR1(成纖維生長因子受體 1)擴增FGFR1是一種受體型酪氨酸激酶,它通過 MAPK 和 PI3K 通路介導腫瘤發生。13%-25% 的肺鱗癌可以檢測出該種突變,肺腺癌中罕見。吸煙史 FGFR1 突變的危險因素。FGFR1 突變對預后的影響仍不可知,因為各項報道的結論并不一致。用 FGFR 抑制劑來治療肺鱗癌的研究剛剛起步。初步研究的數據表明,用 BGJ398(一種廣泛的 FGFR 抑制劑)來治療

17、FGFR1 陽性的肺鱗癌,反應率為 11.7%。DDR2(盤狀死亡受體 2)基因突變DDR2是一種只能被膠原激活而非肽類生長因子激活的酪氨酸激酶受體,它能促進細胞遷移、增殖和存活。4%-5% 的肺鱗狀細胞癌中可以出現 DDR2 突變。達沙替尼(dasatinib)是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曾經被用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最新研究發現,達沙替尼治療 DDR2 突變的肺鱗癌同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有效。而達沙替尼治療 DDR2 突變的肺鱗癌的臨床研究仍在進行中。PI3K信號通路異常PI3K信號通路是腫瘤存活和增殖的核心通路。PI3KCA 和 AKT1 基因功能的放大、PTEN 基因功能的喪失都會引起 P

18、I3K 信號通路的改變。據報道,PI3KCA 擴增和突變分別占非小細胞肺癌的 37% 和 9%。PI3KCA 突變是肺鱗狀細胞癌的不良預后因素。PI3KCA 抑制劑Buparlisib(BKM120)、GDC-0941治療晚期轉移性非小細胞癌癥已進入II期臨床試驗。重組人源化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單克隆抗體貝伐單抗(bevacizumab)是一種重組人源化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單克隆抗體。它能與VEGF受體1和受體2特異性結合,阻礙VEGF生物活性形式產生,進而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高血壓、蛋白尿、血栓癥、鼻出血,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腫瘤相關性出血,如咯血和嘔血。

19、研究顯示,鱗型細胞癌最易發生嚴重出血。最近一項關于貝伐單抗聯合化療的大樣本多中心期臨床試驗ECOG-E4599結果已公布,878例晚期NSCLC(不含鱗癌)患者入組,在卡鉑+紫杉醇治療基礎上聯合貝伐單抗或安慰劑治療組的中位生存期分別是12.5個月和10.2個月,緩解率分別為27%和10%(P值均<0.001)。最嚴重的不良事件是肺部致命性大出血,發生率為1.2%。本研究結果可能改變目前NSCLC一線治療的標準方案,意義深遠,因而引起廣泛關注。另一項期臨床研究中,Herbst等報告了40例治療后復發的NSCLC病人接受厄洛替尼聯合貝伐單抗的研究結果,8例(20%)部分緩解,26例(65%)疾病穩定,中位生存期12.6個月,無疾病進展生存期6.2個月。這項研究提示,貝伐單抗和厄洛替尼兩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靶向藥物聯合,用于難治性晚期NSCLC安全有效,但需更大樣本的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本研究也是兩種靶向藥物聯合應用在肺癌中的首個成功報道。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是一種完全的人源性單克隆抗體,主要用于治療實體瘤。它是一種血管內皮生長因子2(VEGFR)的抑制劑,可特異性地與受體結合并阻止受體活化。最初Ramucirumab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可單獨或與紫杉醇聯合應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