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電解質溶液試題分類_第1頁
高中化學電解質溶液試題分類_第2頁
高中化學電解質溶液試題分類_第3頁
高中化學電解質溶液試題分類_第4頁
高中化學電解質溶液試題分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高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電解質溶液1(2010全國卷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醋酸溶液的,將此溶液稀釋1倍后,溶液的,則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至溶液恰好無色,則此時溶液的C鹽酸的,鹽酸的D若1mL的鹽酸與100m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則溶液的【解析】A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釋則C(H+)減小,pH增大,ba,故A錯誤;B酚酞的變色范圍是pH= 8.010.0(無色紅色),現在使紅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間,故B錯誤;C常溫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無限的接近7;D正確,直接代入計算可得是正確,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設強酸pH=a,體積為V1;強堿的pH=b,體積為V2,則有10

2、-aV1=10-(14-b)V2,現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答案】D【命題意圖】考查弱電解質的稀釋,強酸的無限稀釋,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強酸與強堿的混合pH的計算等基本概念【點評】本題在第一輪復習至第三輪復習無時不在強調的基本問題考查就是第二冊第三章的問題,這次居然沒有考離子濃度大小比較,而考這些,很簡單,大家都喜歡!(2010全國2)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醋酸溶液的,將此溶液稀釋1倍后,溶液的,則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至溶液恰好無色,則此時溶液的C鹽酸的,鹽酸的D若1mL的鹽酸與100m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則溶液的【解析】A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釋則C(H+)減小,

3、pH增大,ba,故A錯誤;B酚酞的變色范圍是pH= 8.010.0(無色紅色),現在使紅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間,故B錯誤;C常溫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無限的接近7;D正確,直接代入計算可得是正確,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設強酸pH=a,體積為V1;強堿的pH=b,體積為V2,則有10-aV1=10-(14-b)V2,現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答案】D【命題意圖】考查弱電解質的稀釋,強酸的無限稀釋,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強酸與強堿的混合pH的計算等基本概念【點評】本題在第一輪復習至第三輪復習無時不在強調的基本問題考查就是第二冊第三章的問題,這次居然沒有考

4、離子濃度大小比較,而考這些,很簡單,大家都喜歡!(2010山東卷)15.某溫度下,分別在溶液中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變溶液,金屬陽離子濃度的辯護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 B.加適量固體可使溶液由點變到點C.兩點代表的溶液中與乘積相等D.、分別在、兩點代表的溶液中達到飽和解析:b、c兩點金屬陽離子的濃度相等,都設為x,則,故,A正確;a點到b點的堿性增強,而溶解于水后顯酸性,故B錯;只要溫度一定,就一定,故C正確;溶度積曲線上的點代表的溶液都已飽和,曲線左下方的點都不飽和,右上方的點都是,沉淀要析出,故D正確。答案:B(2010天津卷)4下列液體均處于25,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某物

5、質的溶液pH < 7,則該物質一定是酸或強酸弱堿鹽 BpH 4.5的番茄汁中c(H+)是pH 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CAgCl在同濃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pH 5.6的CH3COOH與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解析:某些強酸的酸式鹽pH7,如NaHSO4,故A錯;pH=4.5,c(H+)=10-4.5 mol·L-1,pH=6.5,其c(H+)=10-6.5 mol·L-1,故B正確;同濃度的CaCl2溶液的c(Cl-)是NaCl的兩倍,它們對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抑制程度不同,故C錯;混合

6、溶液顯酸性,則c(H+)>c(OH-),根據電荷守恒,c(CH3COO-)>c(Na+),故D錯。答案:B命題立意:綜合考查了電解質溶液中的有關知識,包括鹽類的水解、溶液的pH與c(H+)的關系、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和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2010廣東理綜卷)12HA為酸性略強與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Ac(Na)c(A)c(H+)c(OH)Bc(Na)c(OH)c(A)c(H+)Cc(Na)+ c(OH)= c(A)+ c(H+)Dc(Na)+ c(H+) = c(A)+ c(OH)解析:A明顯錯誤,因為陽離子濃度

7、都大于陰離子濃度,電荷不守恒;D是電荷守恒,明顯正確。NaA的水解是微弱的,故c(A)c(OH),B錯;C的等式不符合任何一個守恒關系,是錯誤的;答案:D(2010福建卷)10下列關于電解質溶液的正確判斷是KS*5U.C#O%A在pH = 12的溶液中,、可以常量共存B在pH 0的溶液中,、可以常量共存C由01 mol·一元堿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D由01 mol·一元堿HA溶液的pH3, 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 + H2OHA + OH-【解析】答案:D本題考查常見離子的共存、弱電解質溶液的電離和水解A. pH=12的溶液呈堿性含有比較多的OH

8、-,不能與HCO3-共存B. pH=0的溶液呈酸性含有較多的H+,在NO3-離子存在的情況下,亞硫酸根離子容易被氧化成硫酸根離子,無法共存C. 01mol/L的一元堿的pH=10表明該一元堿是弱堿,在溶液中不能完全電離D. 由題意可得該酸是弱酸,在NaA溶液中A-會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堿性(2010上海卷)14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時,灼燒至固體發黑,測定值小于理論值B相同條件下,2mol氫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氫分子所具有的能量C0.1 mol·L-1的碳酸鈉溶液的pH大于0.1 mol·L-1的醋酸鈉溶液的pHD1L 1 mol·L-

9、1的碳酸鈉溶液吸收SO2的量大于1L mol·L-1硫化鈉溶液吸收SO2的量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了實驗操作、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溶液的pH、元素化合物等知識。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時,灼燒至固體發黑,說明部分硫酸銅分解生成了氧化銅,測定值大于理論值,A錯;氫原子轉化為氫分子,形成化學鍵放出能量,說明2mol氫原子的能量大于1molH2,B錯;碳酸的酸性弱于醋酸,故此相同濃度的碳酸鈉溶液的pH大于醋酸鈉溶液,C對;1L 1mol.L-1的溶液中含有溶質1mol,前者發生:Na2CO3+SO2+H2O=2NaHSO3+CO2;后者發生:2Na2S+5SO2+2H2O=4NaHSO

10、3+3S;分析可知,很明顯后者大于前者,D錯。易錯警示:此題解答是的易錯點有二:一是對化學鍵的形成斷開和吸熱放熱的關系不清,要能夠準確理解斷鍵吸熱成鍵放熱;二是忽視亞硫酸的酸性強于氫硫酸,不能準確判斷硫化鈉中通入二氧化硫時要生成氫硫酸,造成氫硫酸和亞硫酸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單質硫。(2010上海卷)16下列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一定正確的是A氨水與氯化銨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l->NH4+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強堿等體積混合: OH-= H+C0.1 mol·L-1的硫酸銨溶液中:NH4+>SO42->H+D0.1 mol·L-1的硫化鈉溶

11、液中:OH-=H+HS-+H2S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了溶液中的微粒濃度的大小比較。氨水和氯化銨混合溶液的pH=7時,溶液中H+=OH-,則Cl-=NH4+,A錯;由于pH=2的酸的強弱未知,當其是強酸正確,當其是弱酸時,酸過量則溶液中H+>OH-,B錯;1mol.L-1的硫酸銨溶液中,銨根離子部分水解,根據物質的組成,可知:NH4+>SO42->H+,C對;1mol.L-1的硫化鈉溶液中,根據物料守恒,可知OH-=H+HS-+2H2S,D錯。技巧點撥:在解答溶液中微粒濃度的大小比較類的題目時,核心是抓住守恒,其包括:電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質子(氫離子)守恒。其中電荷守恒是指溶

12、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物料守恒是指原子個數守恒或質量守恒;質子守恒:是指在強堿弱酸鹽或強酸弱堿鹽溶液中,由水所電離的H與OH量相等。(2010四川理綜卷)10.有關100ml 0.1 mol/L 、100ml 0.1 mol/L 兩種溶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溶液中水電離出的個數:> B.溶液中陰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C.溶液中: D.溶液中: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查鹽類水解知識;鹽類水解促進水的電離,且Na2CO3的水解程度更大,堿性更強,故水中電離出的H+個數更多,A項正確;B鈉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 mol/L而鈉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13、 mol/L根據物料守恒及電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陰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B項正確;C項水解程度大于電離所以C(H2CO3)C(CO32-)D項 C032-分步水解第一步水解占主要地位且水解大于電離。判斷D正確。C、D兩項只要寫出它們的水解及電離方程式即可判斷。(2010江蘇卷)12常溫下,用 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點所示溶液中:B點所示溶液中:C點所示溶液中:D滴定過程中可能出現:【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粒子濃度大小的比較。A項,處于點時,酸過量,根據電荷守恒,則有B項,在點時,pH=7。仍沒有完全反應,酸

14、過量,;C項。當時,兩者完全反應,此時由于的水解,溶液呈堿性,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D項,在滴定過程中,當的量少時,不能完全中和醋酸,則有綜上分析可知,本題選D項。(2010浙江卷)26. (15分)已知:25時弱電解質電離平衡數:Ka(CH3COOH),Ka(HSCN)0.13;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Kap(CaF2)25時,mol·L-1氫氟酸水溶液中,調節溶液pH(忽略體積變化),得到c(HF)、c(F-)與溶液pH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請根據以下信息回答下旬問題: 圖2(1)25時,將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

15、l·L-1HSCN溶液分別與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實驗測得產生的氣體體積(V)隨時間(t)變化的示意圖為圖2所示:反應初始階段,兩種溶液產生CO2氣體的速率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是 ,反應結束后所得兩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2)25時,HF電離平衡常數的數值Ka ,列式并說明得出該常數的理由 。(3) mol·L-1HF溶液與 mol·L-1 CaCl2溶液等體積混合,調節混合液pH為4.0(忽略調節混合液體積的變化),通過列式計算說明是否有沉淀產生。試題解析:給信息多,可以對信息

16、進行初步分析,也可以根據問題再去取舍信息。信息分析:HSCN比CH3COOH易電離,CaF2難溶。F-PH=6,PH=0時以HF存在。F-與HF總量不變。問題引導分析(解題分析與答案):(1)相同的起始條件,只能是因為兩種酸的電離度不同導致溶液中起始反應時H+濃度不同引起反應速率的不同。反應結束后,溶質為CH3COONa和NaSCN,因CH3COOH酸性弱于HSCN,故CH3COONa水解程度大,c(CH3COO-)c(SCN-)。 (2)HF電離平衡常數Ka= 【c(H+)* c(F-)】/ c(HF),其中c(H+)、 c(F-)、 c(HF)都是電離達到平衡時的濃度,選擇中間段圖像求解。

17、根據圖像:PH=4時,c(H+)=10-4, c(F-)=1.6×10-3、 c(HF)=4.0×10-4。Ka=0.4×10-3。(3)PH=4.0,則c(H+)=10-4,此時:根據HF電離,產生的c(F-)=1.6×10-3,而溶液中的c(Ca2+)=2.0×10-4。c2(F-)×c(Ca2+)=5.12×10-10,5.12×10-10大于Kap(CaF2),此時有少量沉淀產生。教與學提示:本題比較全面地考察了電離平衡常數與溶解平衡常數的知識內容。要求學生會讀圖,要掌握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和含義:平衡時的溶液中的各種相關離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