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潤滑油回收與再生利用技術導則(GBT_第1頁
廢潤滑油回收與再生利用技術導則(GBT_第2頁
廢潤滑油回收與再生利用技術導則(GBT_第3頁
廢潤滑油回收與再生利用技術導則(GBT_第4頁
廢潤滑油回收與再生利用技術導則(GBT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廢潤滑油回收與再生利用技術導則(GB/T 17145-1997)(國家技術監督局1997年12月12日批準 1998年7月1日實施)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廢潤滑油的定義、分級、回收與管理、再生與利用。本標準適用于油單位和個人更換下來的廢潤滑油和廢潤滑油的回收、再生、銷售及管理。2 引用標準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61-1983 石油產品閃點測定法(閉口杯法)GB/T 3536-1987 石油閃點和燃點測定法(克利夫開口杯法)GB/T 7631.1

2、-1987 潤滑劑和有關產品(L類)的分類第一部分總分組GB/T 8030-1987 潤滑油現場檢驗法GB/T 8978-198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T 16297-1996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3 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3.1 廢潤滑油 used oil潤滑油在各種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由于受的氧化、熱分解作用和雜技污染,其理化性能達到各自的換油指標,被換下來的油統稱廢潤滑油(以下簡稱廢油)。3.2 廢油再生re-refining of used oil將廢油經處理或精制,除去變質的和混入的雜技,根據需要,加入適量的添加劑,使其達到一定種類新油標準的過程。3.3 廢油回收率rate

3、of recovery廢潤滑油回收量與原用油量的百分比。4 分類更換下來的廢油按GB/T 7631.1 進行對應的分類和命名。回收利用的廢油包括:a) 廢內燃機油;b) 廢齒輪油;c) 廢液壓油;d) 廢專用油(包括廢變壓器油1)、廢壓縮機油、廢汽輪機油、廢熱處理油等)。5 分級5.1根據廢油的變質程度、被污染情況、水分含量及輕組分含量等來劃分等級。1) 對含有多氯聯苯的廢變壓器油,應按有關環保要求集中處置。5.2廢油分級指標見表1,一級廢油變質程度低,包括因積壓變質及混油事故而不能使用的油,二級廢油變質較高,本表所列油品外的各類廢油可按蒸后損失的百分比劃分等級,3%為一級,5%為二級。表1廢

4、油分級類別 檢測項目 一級 二級 試驗方法 廢內燃機油外觀 油質均勻,色棕黃,手捻稠滑無微粒感,無明水、異物。 油質均勻,色黑,手捻稠滑無微粒感,無刺激性異味,無明水、異物。 感觀測試 濾紙斑點試驗(值)1) 擴散環呈淺灰色,油環透明到淺黃色。1值1.5 擴散環呈灰黑色,油環呈黃色至黃褐色。2值3.5 GB/T 8030濾紙斑點試驗法。 比較粘度試驗溫度40試樣中鋼球落下的速度慢于下限參比油,快于上限參比油。下限參比油 10018(mm)2/s上限參比油 1008 (mm)2/s試樣中鋼球落下的速度快于下限參比油,慢于上限參比油。下限參比油 10018(mm)2/s上限參比油 1008 (mm

5、)2/sGB/T 8030采用滾動落球比較粘度計。閃點(開口)(閉口)120708050GB/T 3536GB/T 261蒸后損失(%)2) 3 5 廢 齒輪油外觀 油質粘稠均勻,色棕黑,手捻無微粒感,無明水、異物。 油質粘稠均勻,色黑,手捻有微粒感,無明水、異物。 感觀測試 比較粘度試驗溫度40試樣中鋼球落下的速度慢于下限參比油,快于上限參比油。下限參比油 1005 (mm)2/s上限參比油 10025(mm)2/s試樣中鋼球落下的速度快于下限參比油,慢于上限參比油。下限參比油 1005 (mm)2/s上限參比油 10025(mm)2/sGB/T 8030采用滾動落球比較粘度計。蒸后損失(%

6、)2) 3 5 廢 液壓油外觀 油質均勻,色黃稍混濁,手捻無微粒感,無明水、異物。 油質均勻,色棕黃,混濁,手捻無微粒感,無異物。 感觀測試 比較粘度試驗溫度30試樣中鋼球落下的速度慢于下限參比油,快于上限參比油。下限參比油 10010(mm)2/s上限參比油 10050(mm)2/s試樣中鋼球落下的速度快于下限參比油,慢于上限參比油。下限參比油 10010(mm)2/s上限參比油 10050(mm)2/sGB/T 8030采用滾動落球比較粘度計。蒸后損失(%)2) 3 5 2) 斑點試驗值為油環直徑D與擴散環直徑d的比值,即D/d。當油環顏色明顯加深呈褐色、值也明顯增大時,說明混有較多重柴油

7、和齒輪油,應列為廢混雜油。3) 蒸后損失(%)是廢油經室溫靜置24 h,除去容器底部明水以后的油為試油進行測定的。測定方法是取試油1 L,充分攪動后取100g(準確至0.01g)盛在干燥清潔的200 mL燒杯中,用控溫電爐緩緩加熱并攪拌,控制油溫緩慢升至160,待油面由沸騰狀逐漸轉為平靜為止。此時,試油所減少的重量(克數)與充分攪動后量取重量的比,即為該油的蒸后損失(%)。因蒸出物中含有輕質可燃組分,測定時應注意防火安全。5.3二級以下的廢油稱為廢混雜油。6 回收與管理6.1 各產生廢油單位應指定專人專職或兼職管理廢油的回收工作。6.2 回收的廢油要集中分類存放管理,定期交售給有關部門認可的廢油再生廠或回收廢油的部門,不得交售無證單位和個人。6.3 廢油回收率見表2。表2廢油回收率(%)廢油種類 內燃機油 齒輪油 液壓油 專用油 回收率 35 50 80 90 6.4 回收的廢油按第4、5章要求分類分級并妥善存放,防止混入泥沙、雨水或其他雜物。嚴禁人為混雜或摻水。6.5 廢油回收部門和廢油管理部門都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