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蕓洗手帕教學案例_第1頁
蔣小蕓洗手帕教學案例_第2頁
蔣小蕓洗手帕教學案例_第3頁
蔣小蕓洗手帕教學案例_第4頁
蔣小蕓洗手帕教學案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愛育愛以愛育人蔣小蕓洗手帕教學案例【案例背景】蔣小蕓洗手帕 是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語文第五冊的一篇看圖學文, 這是一篇生活常識類課文。 課文中共有兩幅圖, 三段話,主要講了蔣小蕓洗手帕的全過程。課文旨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 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并提高自理能力。這種與生活聯系緊密的課文, 對于正常孩子來說是通俗易懂的。 而聽障學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在理解字詞、句子等方面有很大的困難,如: “浸、擦、搓、漂”等動詞的含義、運用及合理的表達,對他們來說都是難點,他們無法將自己看到的和自己做的事用邏輯性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 再加上他們身患殘疾, 家長都加倍的溺愛、遷就,生活經驗缺乏,很難將學習內容

2、和生活聯系起來。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置新穎、激趣的提問,創設情境,通過演示操作,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 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設計理念】新課改精神指出:要改變課程內容的“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 聾生因為聽不到聲音,導致語言發展遲緩, 所以無法用語言正確表達, 如:聾生在表述 “擦、搓”等動詞時,一味的用“洗、洗一洗”來表述。語文課堂是聾生習得語言,理解語言的最佳場所。 我采用“教扶放” 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一做,同桌互相演一演,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通過演示、練習

3、,親手操作,將知識進行實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豐富,學會自主學習,從而真正明白、理解本課內容,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片段】片段一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生齊讀課文。教師逐步演示,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話說一說。師:演示端來一盆水。同學們,誰來說一說我剛才在做什么。生:老師端來一盆水。師:板書:端來一盆水師:繼續演示把手帕放在水里浸濕。誰來說一說我剛才在做什么。生:手帕、水里。師:當學生說出這兩個詞后,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學生的特點又顯現出來了,他們會把自己看到的,很本能的一些動作說出來, 但不會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這時,我就將手帕拿在手里,讓學生仔細地觀察,看老師在做什么,當引導學生說出“手帕

4、放在水里”時,我繼續演示,讓學生聯想以前學過的句式“誰把什么放在哪里”,用這個句式說一說老師演示的動作。生:老師把手帕放在水里。師:說的非常好,誰還能說的再詳細點?這時,同學們有的互相張望,有的用手撓頭,有的一邊打著手語嘴里還不時的“碎碎念”,看的出孩子們在努力思考。突然,一個學生舉起了他的小手,他顯的有些興奮,我趕忙叫他回答。生:老師把手帕放在水里浸濕。師:哦,你觀察的真仔細,表達的也很清楚,你是怎么想到的?生:我通過讀課文知道的。師:太棒了,這就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同學們都要向這位同學學習!板書:浸濕其他學生似乎受到了這位同學的激勵,課堂氣氛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師:接下來,我們該干什么了?運用

5、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在課文中找一找。(學生非常踴躍)生:再在手帕上擦肥皂師:板書:擦肥皂。剩下的句子,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分工學習,一個同學演示,其他同學說一說。學生都爭先演示,我穿梭在小組之間,適時的給予指導。師:現在來匯報一下大家學習的成果。一組生:板書:用力搓手帕師:為什么要用力搓?生:因為手帕臟了,用力搓才能把手帕洗干凈師:請你來演示一下“用力搓”好嗎?生:將手帕反復揉了揉。我意識到學生還是沒有理解“搓”的意思。于是我一邊講解“搓”的意思,一邊演示搓與揉的區別。 在看到學生頻頻點頭表示明白之后, 我請第二組的同學繼續匯報。二組生:板書:用清水漂洗干凈師:我們洗衣服時,有時漂洗一次不能漂洗

6、干凈,我們可以多漂洗幾次,漂洗的水留下可以用來擦地,沖馬桶,千萬不要浪費水。三組生:板書:將手帕擰干師:小組完成的非常好!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共用了幾個動詞來寫洗手帕的過程?生:六個師:對,課文中用了六個動詞(指板書)將洗手帕的過程生動、具體地表現出來,其順序可以顛倒嗎?生:不可以。師:如果顛倒順序會怎么樣呢?師演示錯誤順序(先漂洗,再擦肥皂)。生:手帕上好多泡沫,沒洗干凈。師:我們做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順序,如果顛倒了,就不能達到好的效果。順序在語文中可以用 “先 再 然后 最后” 來表達,現在我們一起用這些詞把洗手帕的過程串起來說一說。師生共同看板書復述課文內容。片段二:為了鞏固學生知識,通

7、過實踐練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設計了以下過程:師:學習完課文,同學們知道怎樣洗手帕了嗎?生:知道了!師:好,現在誰能連貫地演示并說說洗手帕的過程?學生小手林立, 躍躍欲試,看來掌握的不錯。 這時,我發現平時總是很安靜、內向的秦倩倩也悄悄地舉起了小手,我既意外又開心: “倩倩,你來吧!”在其他同學的注視下, 倩倩紅著臉走到了講臺前, 用課堂上學習的步驟認認真真地洗完了手帕。師:倩倩同學做的好不好?生:好!學生豎起大拇指以示贊賞。師:倩倩真棒!表述的準確,洗的也干凈。好了,現在請你回到座位吧!師:誰還愿意來演示?正當我準備再叫一名學生上來演示的時候, 倩倩卻羞澀地用手語對我說:“老師,您的袖套臟了

8、,我想幫您洗袖套” 。然后一臉真誠的看著我。其他同學愣了一下,紛紛放下了舉著的小手。生:老師,我也學會了,我幫老師洗手帕。生:我也會了,我幫老師洗圍巾。生:我也會了,老師每天戴著袖套給我們上課、批改作業,袖套很容易就磨臟了,以后我給老師洗袖套!看著孩子們飛快表達著的雙手, 我的淚水止也止不住的流淌, 滴在我的胸口,升騰起股股暖流。【教學反思】采取適合聾生特點的教學方式, 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把聾生真正吸引到教學中來, 這是我教學的根本。 我們知道,正常人的很多知識來源于直接的聽知覺,而更多知識來源于言語材料。 聾生由于聽力殘疾, 他們聽不到聲音,很難對身邊豐富多彩的生活形成聽感覺、

9、 聽知覺的表象, 這會直接影響到聾生對各種知識信息的獲取, 使他們學習能力較差。 在實際教學中, 我們要對聾生進行聽力補償,廣泛運用聾生的視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感覺器官去感知事物,片段一中,我通過“教扶放“的方法,設置情境,讓學生先動手實際做一做,再用學到的詞說一說, 這樣有助于聾生對動詞及課文的理解,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這也很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課堂應生動有趣,空洞的講解課文,一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會讓學生厭煩。我結合學生特點精心構思,把一句句、一段段呆板的文字,變成“活故事” ,讓學生在快樂的表演中理解課文,懂得道理。“以愛育愛 以愛育人” 是我們特校的校訓, 也是我們特教的教育理念, 片段二中,當聾孩子用他們剛剛學到的本領, 首先想到要幫我洗袖套, 這種愛的回饋與傳遞,讓我動容,更讓我體會到了這八個字包含的所有意義。我想,只有對自己的工作懷有一份責任、 一份自豪,才會在看似枯燥的無數次重復中感受到工作的幸福,也只有內心孕育著“愛”的特教人,才會自發地散發出人性的光輝,才能自然、真誠地帶給學生細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