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的制備及體外溶出特性研究_第1頁
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的制備及體外溶出特性研究_第2頁
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的制備及體外溶出特性研究_第3頁
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的制備及體外溶出特性研究_第4頁
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的制備及體外溶出特性研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的制備及體外溶出特性研究         【摘要】  目的制備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考察輔料對其崩解時限、混懸液穩定性的影響。方法以可壓成型性和崩解時限為指標進行單因素考察,以選擇適宜的填充劑、崩解劑和潤滑劑及其用量,以及適宜的壓力;以崩解時限及混懸液穩定性為指標從正交實驗設計中確定最佳處方,并與普通片劑進行體外溶出比較。結果 所選處方工藝制得分散片,外觀光潔,在15 s內完全崩解,并通過內徑為710 m的篩。分散片溶出速度遠快于普通片劑。結論 輔料的選擇和用量,對于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

2、片的性質有明顯影響,混懸液穩定性受原藥、輔料粒度的影響較大。 【關鍵詞】  氫溴酸高烏甲素; 分散片; 崩解時限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lappaconitine Hydrobromide dispersible tablets, investigate additions that affected disintegration time and suspensibility. MethodsSingle factor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to choose suitable kinds and amount

3、of filler, disinter grants, lubricants and proper press by using disintegration time and compressibility as indices. The best formulation was optimized by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which took the disintegration time and the suspensibility as indices. The in vitro dissolution rate of the dispersible ta

4、blets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tablets.ResultsThe tablets prepared were fine in appearance, disintegrated within 15s, the suspension screened through the 710 m mesh.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the dispersible tablets is more rapidly than common tablets.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the dispersib

5、le tablets is mostly related to the kind and the amount of the additions. The stability of the suspension is affected greatly by the powder size of lappaconitine Hydrobromide and additions.Key words:Lappaconitine hydrobromide;   Dispersible tablets;   Disintegration time 

6、60; 氫溴酸高烏甲素是從毛茛科植物高烏頭Aconitum simontanum Naki根中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拉帕烏頭堿(lappaconitine)的氫溴酸鹽,經藥理臨床研究表明具有較強的鎮痛及消腫、解熱、局麻作用,對惡性腫瘤疼痛及其他頑固性疼痛的療效尤為顯著。其鎮痛作用為解熱鎮痛藥氨基比林的7倍1,與哌替啶鎮痛效果相當,但維持時間更長,是一種優良的非成癮性鎮痛藥,無致畸胎致突變作用,也不會發生蓄積中毒,但起效時間較慢。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勻分散,除了具備普通片穩定性好、便于攜帶,服用方便等優點外,還有生物利用度較高的優點,既可直接吞服或含于

7、口中吮服,也可投入水中迅速崩解,形成均勻的混懸液,特別適用于吞服困難的患者,可提高病人的順應性2,兼有片劑和液體制劑的優點。因此,有必要進行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制劑的研究,使其能夠迅速釋藥,迅速起效,且便于服用,提高患者順應性。本實驗以氫溴酸高烏甲素為模型藥物研制高烏甲素分散片,并對該制劑的質量指標進行了考察。1  儀器與試藥   UV-170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KQ5200DB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BS110型電子天平(塞多利斯公司);RC-610型智能溶出儀(天津市醫療器械研究所);DP-120型單沖壓片機(江蘇泰興制藥機械廠

8、);78X-2型片劑四用測定儀(上海華巖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脆碎度測定儀(上海黃海藥監儀器有限公司);硬度計(上海黃海藥監儀器有限公司);ZB-IB智能崩解儀(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廠)。   氫溴酸高烏甲素(蘭州制藥廠);乳糖(上海化學試劑二廠);甘露醇(上海試劑二廠);羧甲基淀粉鈉(CMS-Na,湖州食品化工聯合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上海厚誠精細化工廠)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L-HPC);微晶纖維素(MCC,德國JRS公司);氫溴酸高烏甲素市售片(蘭州制藥廠,5 mg/片,產品批號:20060401);分析純鹽酸(中國萊陽市雙雙化工有限公司);其他輔料均為藥用規格。2

9、  方法與結果2.1  處方的初步篩選將主藥與各輔料研細,過100目篩,按處方比例稱取,混和均勻,于一定壓力下壓片,平均片重為137.5 mg,每片主藥含量為10 mg。參照有關文獻35,以崩解時限和可壓成型性為指標,篩選填充劑、崩解劑、和潤滑劑。   填充劑的選擇:本實驗擬采用干法壓片,因此選擇可壓性較好的乳糖為填充劑,考慮到分散片在服用上的特點及烏頭堿口感很苦的缺陷,故加入部分甘露醇作為混合填充劑,以矯正口感,采用MCC為干法壓片的黏合劑。處方明細及篩選結果見表1。表1  填充劑篩選實驗結果(略)   實驗結果顯示,處方

10、2和處方3均較處方1易壓成片,但由處方3制得的分散片外觀最為光潔,參照中國藥典2000年版部附錄崩解時限項下的方法測定崩解時間,最終排除處方1。            崩解劑的選擇:以乳糖和甘露醇(41) 為填充劑,分別加入等量的L-HPC,CMS-Na和PVPP,3者所占處方比例相同,均為3.6%,依制備工藝項下壓片,分別測其崩解時限,處方明細及篩選結果詳見表2。表2  崩解劑種類篩選實驗結果(略)   實驗結果顯示,加入PVPP的崩解時限最短,為(20±

11、;3)s,故選擇PVPP為崩解劑,其用量將在正交實驗安排中進一步考察。   潤滑劑用量的選擇:由于硬脂酸鎂為疏水性材料,不用或用量過小則粉末流動性差,易黏沖,可壓成型性差;用量過大則減小水對主藥及輔料的潤濕性,延長崩解時限,因此采用硬脂酸鎂和微粉硅膠為混合潤滑劑,處方明細及篩選結果見表3。表3  潤滑劑篩選實驗結果(略)   實驗結果顯示,僅加入5%微粉硅膠時,壓片時頂裂現象嚴重,再加入1%硬脂酸鎂時可壓成型性良好,當硬脂酸鎂用量減至0.5%時,壓出的片面光潔美觀,且崩解時限較用量為1%時縮短15 s。因此本實驗采用同時加入0.5%微粉硅膠和0

12、.5%硬脂酸鎂為混合潤滑劑。按照初選處方于不同壓力下壓片。測定其崩解時限。處方明細及篩選結果見表4。表4  壓力的選擇實驗結果(略)   顯然隨硬度的增加,孔隙率減小,水分不易透入片劑內部,使得崩解時限延長。硬度在23時,分散片雖然崩解迅速,但脆碎度差,在運輸和貯存過程中容易破碎,硬度高時,雖然脆碎度好,但崩解時限相對較長。硬度在56時,既可使其迅速崩解,又能保證有一定的抗碎裂能力,故選擇硬度為56為基本條件。2.2  處方的優化在處方初步篩選的基礎上,采用L9(34)正交設計法,考察A:乳糖與甘露醇之比;B:PVPP用量(占處方總量的百分數);C:MC

13、C用量(占處方總量的百分數)3個因素對分散片質量的影響,正交設計的因素水平見表5。表5  正交設計的因素水平(略)   按照正交設計進行9組實驗,以崩解時限及混懸液穩定性為指標,確定最優處方為A3B1C3,即混合填充劑乳糖與甘露醇比例為3:1,崩解劑PVPP用量為4%,MCC用量為35%。其他輔料及用量:硬脂酸鎂0.5%,微粉硅膠0.5%。實驗安排及結果見表3。表6  正交實驗安排及實驗結果(略)   t為片劑平均崩解時限(n=6);K為測得透光率方程斜率(n=6);Y為實驗結果綜合評分,Y=0.5t+0.5(100K)2.3

14、0; 制備工藝優化按照優選處方將原藥及輔料均過200目篩混勻壓片,測透光率,與上述過100目篩混勻壓片相比,K值有所減小(K=0.012 31),崩解時限無明顯變化。可見原、輔料的粒度對混懸液穩定性有顯著影響。2.4  優化處方的性質考察取優選處方分散片2片,置100 ml水中,充分攪拌分散均勻,3 min 內顆粒能全部通過2號篩(710 m),符合中國藥典規定。   標準曲線的繪制:精密稱取氫溴酸高烏甲素6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0.1 mol/L的HCl溶液溶解定容至刻度,得到60 g/ml的標準儲備液,精密吸取儲備液0.7,1.0, 3.0,

15、5.0, 7.0, 9.0,10.0 ml于已編號的10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相應的溶出介質稀釋至刻度,得到質量濃度為4.2,6,18,30,42,54,60 g/ml的溶液,以相應的溶出介質為空白,在波長252nm處測定吸收值A,以A值對濃度C(g/ml)作線形回歸,得標準方程:A=4.900×10-3C+9.993×10-3(r= 0.999 9)   溶出測定條件:采用中國藥典(2000年版)小杯法測定,釋放介質為200 ml 的0.1 mol/L的鹽酸溶液,預熱至(37±0.5),轉速調至100 r/min,在預定的時間內,分別取樣5

16、ml,0.8 m微孔濾膜濾過,并迅速補充等溫的溶出介質5 ml,于252 nm處測定紫外吸收值,通過標準曲線計算不同時間取樣的藥物濃度,求藥物累積釋放百分率。      優選處方分散片和市售普通片溶出測定:兩者分別在上述條件下進行溶出測定,并比較兩者的釋藥曲線。結果見圖1。3 討論微晶纖維素(MCC)8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輔料,它具有海綿狀的多孔管狀結構。受壓時,MCC的多孔結構由雜亂無章而成為線形排列,再加之塑性變形,使MCC遇水后,水分子進入片劑內部,破壞微晶之間的氫鍵,促使片劑速崩。MCC可壓性好,適用于直接壓片法。因此本實驗采用MCC為干法壓片的

17、黏合劑,同時作為CMS-Na的協同崩解劑,且MCC具有助懸作用,由實驗可見, 采用粉末直接壓片,以崩解時限和混懸液穩定性為指標進行綜合評判時,MCC對于分散片的性質有最大影響。   分散片其處方篩選過程中,不僅要求有良好的崩解性能,而且要求水中分散后能形成較均一的混懸液,并有良好的外觀,比較混懸液的穩定性,常可簡單地通過測定沉降容積比來評價其優劣,而分散片形成的混懸液常不易觀察其沉降界面而使該法難以實現,因此本實驗參考文獻,采用透光率的變化來評價混懸液的穩定性。由于透光率隨時間變化較快,為減小操作誤差,攪拌至分散均勻后應立即測定T0值,從試樣置比色皿中到記錄0時T值控制在5

18、 s之內,并嚴格控制每次測定的攪拌強度和攪拌時間。   本實驗表明,氫溴酸高烏甲素分散片在體外的溶出速度遠快于市售普通片,且制備工藝簡單,適合工業化大生產。為克服普通片起效時間慢,使該藥通過制劑手段成為一種便于患者服用且能夠迅速起效的優良鎮痛藥物,將進一步進行體內實驗。【參考文獻】  1陳選明. HPLC法測定氫溴酸高烏甲素片含量J.西北藥學雜志,1994,9(2):59.2葉虹,鄭超一,張 勇.分散片的處方設計J.齊魯藥事,2005,24(3):176.3買爾旦·馬合木提,阿不都克依木.布洛芬分散片的處方篩選J.中國藥學雜志,2003,38(1):37.4李健和,許樹梧,唐 芳.分散片及其處方設計J.藥學實踐雜志,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