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亞麻的品質鑒別Linen亞麻的品質劃分,技術鑒定,生產亞麻的加工設備,從原材料到亞麻線的工藝流程市場上出售的優質純亞麻布價格較高。價格也能體現亞麻布的質量廉價的亞麻布大都以麻絮織成,纖維較短。個別商家把半亞麻布、棉麻布混同亞麻布出售,我們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加以區分。(1)透光檢看經緯線的粗細是否均勻。如果經緯線過于均勻,可能是棉類織物。(2)拉緊布紋檢看編織的密實度。(3)優質原色亞麻布呈棕色,有光澤感,吸水均勻。麻質不好,被處理成柔順纖維的亞麻布,吸水不均勻,弄濕后會變黑。(4)外精紡亞麻布,表面毛絨越少越好。 (5)半亞麻布的縱橫松緊度不同。(6)扯一根線頭,如果兩端有彎曲和分叉現象,該線為
2、棉線。被扯斷的亞麻線,兩端應是平滑的,否則不純。(7)如把燒堿水涂于畫布,那么亞麻會呈現棕黃色,棉布呈淺黃色蘭 西 亞 麻在人們的記憶中,蘭西這個農業縣份,除了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瓜菜外,特別突出的就是種植亞麻和加工亞麻制品。亞麻是這個縣的支柱產業,而且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顯著。蘭西縣處于黑龍江省松嫩平原東南部,幅員面積為2489.5平方公里,可耕地216萬畝。屬于大陸季風氣候,寒溫帶,晝夜溫差小,日照時間長,適宜亞麻生長。自1937年以來,在種植、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亞麻收獲、良種繁育、生產加工等方面,都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據史料記載,亞麻種植與利用
3、是從非洲古埃及開始的。10世紀初,亞麻纖維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在市場上流通;1810年,法國人發明的濕紡細擴機,人類紡織史上出現了第一次亞麻紡織業的興盛時期。1906年,清政府在黑龍江的蘭西、哈爾濱、雙城一帶進行試種,而且蘭西這個地方種植面積最大、質地最優、產量最高。亞麻屬亞麻科,別稱胡麻,亞麻科、亞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亞麻籽可榨油,油色青綠,燃燈甚明,入蔬香美,秸可作薪,粕可肥田。 亞麻經過人類的長期栽培和選擇,使它從野生窄葉亞麻進化成具有多種用途的經濟作物了。亞麻喜歡涼爽溫潤氣候,同屬植物有二百余種,大多是野生植物。亞麻經過人類的長期栽培和選擇,目前已經具有一定經濟價值。蘭西縣亞麻
4、栽培歷史悠久,從1937年起引進種植,廣大勞動人民和科技人員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原莖產量、纖維質量不斷得到逐步提高。1943年,蘭西亞麻種植面積達到29200畝。特別是建國后,發展很快,東北紡織管理局指令發展蘭西亞麻生產,將其列為重點產麻縣,1988年發展到265791畝。每到瓜秋時節,蘭西縣城的亞麻廠門前送亞麻的車就排起了長龍,都是鄉下來送亞麻的農民們。亞麻春天種上一般不用過多的管理,就是怕干旱,遇上春旱就得用車拉水澆。他們從地里把亞麻撥出來,經過晾曬,這個時候一定防止雨澆,打上捆裝上車。以前是馬車來送,現在全是四輪子或者是大掛車了。蘭西亞麻原料廠,史建于偽康德4年(1937年)6月。日本侵
5、略者占領我東北三省以后,為進一步加緊我國實行政治壓迫的經濟掠奪。日本人派倉到蘭西,在縣城東劉家窩堡屯東路南建起亞麻廠,面積這708235平方米。生產亞麻纖維,運往外地紡織。1945年,日本投降,國家收回蘭西亞麻原料廠。由龍南地區直接管理。可是,把持原料廠的日本人狼狽逃竄時將他們廠內生產技術資料全部帶走,一些設備被毀壞,只留下破爛不堪的廠房和殘缺不全的陳舊設備。亞麻廠一度處于關停狀態。解放后。高為同志擔任第一任廠長,亞麻廠于1938年1月正式投產,1966年亞麻廠劃歸蘭西縣。當時有職工1287人,有漚麻、制麻、梳麻等十個生產車間。1970年,建立麻棉紡織廠,從哈爾濱亞麻廠進紗,生產亞麻帆布、麻紗
6、、包皮布,有職工78人。到1990年前后,蘭西縣已辦起16個亞麻原料廠,從業人員3636人,固定資產值達992萬元,成為鄉鎮經濟的骨干力量。站在亞麻地邊上,望去那長高的一片片亞麻,就象綠波奔流的大海。特別是亞麻花開的季節,那一朵朵小花組成金光點點,真是如詩如畫!淡蘭色的花朵鏈接在一起,在廣袤的平原上波浪起伏,仿佛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海。亞麻成為蘭西縣的特色產業,是這里的創收發家主要途徑。其實亞麻從種到收、再從收到紡,要經過好多道的工序。前些年,亞麻廠車間里工人緊張勞動的場景令人難忘,他們捂著幾乎變黑的口罩,在亞麻堆的煙塵中不停地勞作,有的還要把亞麻浸到水里漚麻。這個過程現在都機械化了,工人的環保
7、條件也改善了很多,效率也大大提升了。黑蘭麻紡公司,在蘭西城東區路北建廠。當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長榮毅仁、時任省長陳雷和地縣領導參加了奠基儀式。1984年10月投入生產。這是一家擁有2400工人的現代化紡織廠,是蘭西縣里最有生命力最有前景的骨干企業,工程技術人員90人,管理人員150人。它的規模僅次五十年代建成的哈爾濱亞麻廠。它的主要設備都是從意大利、法國、蘇聯等地引進的,生產設備1085臺(套),第一期投產的五千錠面積可年產寬幅亞麻布二百萬米。總投資4883萬元,1988年9月第三期全面開工;又投資6487萬元。年生產亞麻紗達到600噸,亞麻細布240萬米,麻紗8
8、00噸,產品大部銷往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當年,黑蘭麻紡公司年創產值1400萬元,利稅1150萬元創匯400萬美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34%,實現利潤423萬美元。隨著鄉鎮亞麻業不斷發展壯大,工人的勞動強度,特別是手輪打麻工人的勞動逐漸增加。勞動環境比較惡劣。1985年,臨江鎮和遠大鄉亞麻棧機械剝麻設備分別投產。隨后,康榮、平山、燎原、移新等鄉鎮亞麻廠安裝生產,增加了機械剝麻設備,取代了人工手輪打剝。1988年,臨江鎮亞麻廠研究出“高效快速漚麻法”。到1990年初,蘭西城鄉已發展了23家亞麻加工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麻城”蘭西一度創造了亞麻產業經濟的光榮與輝煌。
9、90年代中期。由于政治、經濟方面原因,亞麻產品銷售曾一度跌入最低谷。生產停滯,工人放假,好端端原亞麻企業幾乎破產。亞麻經濟一時“斷了線”,但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沒有丟失。特別是一些高級技術人才并沒有外流,成為亞麻產業經濟再次崛起、再造輝煌的強勢支撐力。2001年,蘭西縣亞麻業一躍而起,迅速發展壯大,形成規模集團化產業。家庭作坊式亞麻制品工廠車間如雨春筍遍布蘭西城鄉。亞麻業的發展不僅使蘭西縣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為這里的工業振興、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帶來了更大活力和美好前景。蘭西縣將亞麻產業經濟定位在“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路子上,創造了“蜂群經濟”效應。以資源為依托,以資產和技術為支撐,蘭西亞麻產
10、業經濟重獲市場生機和活力。尤其是蘭西人以亞麻節為平臺,以省級亞麻大市場為載體,不斷壯大經濟陣營,拉長產業鏈條,制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神話”!蘭西縣域內外種麻40多萬畝,開辟了“第一車間”,亞麻加工廠企業延伸到許多鄉村屯。近兩年,蘭西年加工亞麻原莖能力達到7萬噸,紡紗4.3萬錠,織布2300萬米,紡織制品達630萬套(件),已經真正成為國內亞麻紡織業的龍頭老大。蘭西已經呈現出鏈索式發展態勢,產品有亞麻纖維、亞麻紗、亞麻坯布、亞麻汽車坐墊、亞麻服裝、亞麻工藝品等六大類別,170多個花色品種。亞麻手編加工業蓬勃興起,鄉村各家的炕頭上都變成了麻編車間,編成了全民創業的一條致富之路,麻類企業發展到300
11、多家。蘭西被中國行業協會授予“中國亞麻之鄉”和“全國亞麻名城”;“蘭亞”品牌被國家評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在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亞麻原產地”和“亞麻綠色用品標識”。蘭西縣已連續五年成功地舉辦了“中國(蘭西)亞麻節”和“全國亞麻紡織品訂貨會”,有力地提升了蘭西知名度,蘭西麻城在全國乃至國外叫響,打出了獨具特色的地方品牌,成為呼蘭河畔一顆璀璨瑰麗的明珠!之所以蘭西麻城越來越火,產品日益走俏,就是因為亞麻的天然優質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和青睞。亞麻中提煉的纖維以其天然、古樸、稀有、色彩自然而高貴,被譽為:“天然纖維中的纖維皇后”,是現代化新生活的首選高檔次高品位綠色佳品!我國中醫學專家認為:亞麻服飾的優
12、點,還在于能及時調節人體皮膚表層的生態溫度環境,吸收營養和氧氣的活動,防止皮膚老化。亞麻纖維制作的產品,具有吸濕、散熱、透氣、抗菌、防蟲蛀、抗靜電、不粘皮膚、挺栝大方、粗獷自然的一系列特點。蘭西亞麻大市場為南來北往及前來旅游的人們,提供了一處選購亞麻精品感受亞麻文化的最佳商站。蘭西縣亞麻紡織品,是星級賓館等級和水平的標志。亞麻布是精裝書籍、藝術品、畫冊,紀念冊封面的高檔裝幀。蘭西縣突出挖掘蘭西亞麻文化的豐富內涵,相繼開發了亞麻旅游、亞麻美食、亞麻風情等系列。在全縣各地的特色餐館里,從室內外裝飾,到餐飲用品、菜肴造型,到美味名稱,都能找到亞麻的影子,突出了蘭西亞麻的“金字招牌”。
13、160;被稱為亞麻城的黑龍江省蘭西縣,曾因出口而陡然繁榮而陡然困頓,被戲稱患上了出口依賴癥。一度走投無路的蘭西人,驀然發現原來身邊就有一個吐納自如的內需市場。在今年外貿再次突變時,亞麻城卻繁榮依舊。 那時候廠子一個接一個倒閉 地處松嫩平原腹地的蘭西縣,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加上肥美的黑土,非常適合亞麻種植。蘭西亞麻纖維程度高、色澤純正、柔韌性好,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優質亞麻原料生產基地。 到了上個世紀后期,全縣亞麻種植戶發展到萬余戶,種植面積達20多萬畝。全縣亞麻加工廠達300多家,出口創匯在全省占據
14、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東方亞麻城也一度名噪海內外市場。 然而,當蘭西人沉浸在亞麻帶來的繁榮時,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由于種種原因,國際市場發生突變,一直被稱為“纖維皇后”亞麻原料出口受阻,亞麻原料和初加工的麻紗、麻布堆積如山。 緊接著陷入困難的是企業。曾任縣亞麻辦主任的那成馳告訴記者:“那時真是亂成了一團麻,幾乎所有的企業都癱瘓了,接著又一個一個地倒閉了。”他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1米亞麻布的成本是19.5元,可賣19塊錢也沒人要。有位叫李井和的老板辦了個廠,以前連續幾年都納稅過百萬元,好好的廠子眼看著就
15、黃了。 困難接著向城鄉每一個角落傳導。企業發不出工資,好的也只能發點布代替。鄉鎮普遍完不成稅收任務,干部沒錢開工資。農民把亞麻交到廠里,得到的只是白條,成群結隊地到鎮里、縣里上訪。在2003年最困難時,數百名情緒激烈的工人打著“我要吃飯”的橫幅,到省政府群體上訪。那成馳回憶說:“那時干部可遭罪了,一上訪干部就得去接,連哄帶騙辦法用盡,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蘭西曾擁有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麻紡廠,因其生產規模大而被不無自豪地稱為“5000錠”,當地的姑娘小伙都以能進廠工作為榮。老職工王曉棠回憶說:曾那
16、么紅火的廠里突然都找不到人了,不是放假就是去上訪了。更讓她不堪回首的是,整個蘭西縣仿佛突然停了下來,原來上下班的人流都不見了。那幾年春節時,年貨大街顯得格外冷清。同樣陷入冷清的還有許多家庭,男人紛紛外出打工,夸張一點說,留守的女人想吵架都找不到人。 亞麻產業專家肖云峰說:“這種困難其實一直伴著亞麻生產而周期性出現,只不過是那幾年表現得更突出罷了。表面上看,是因為國際市場的周期性變化,但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蘭西人幾代人種了70多年的亞麻,除了出口創匯,竟同蘭西人、甚至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基本沒啥關系。”
17、0; 對此,蘭西縣縣長王秀平分析說,這是一種因內需缺失而患上的出口依賴癥。蘭西一直在簡單地出口麻原料、麻紗、麻布,當時的工藝水平連亞麻布染色都解決不了,更別說生產適合國人消費的多種產品。患上這種出口依賴癥,國際市場打個噴嚏,蘭西縣經濟社會就得感冒發燒。另外,這種內需缺失也嚴重抑制了產業鏈開發,一旦國家對外匯不再饑渴,蘭西亞麻就找不到定位了。而這種原材料出口,即使在市場好時也就是賺點小錢,在一定程度上,簡直就是在賣血。 原來身邊就有吐納自如的內需市場 蘭西人在焦慮地尋找出路。“5000錠”廠里有個門衛叫于長富,當時每月工資只有200多元,
18、還經常欠發。心靈手巧的他用亞麻紗下腳料,為自家編了個沙發墊子,坐上去很舒服。他靈機一動,眼看著汽車多了起來,如果編個汽車靠墊咋樣?他背著兩套墊子來到了哈爾濱市汽配一條街。這種吸汗透氣抑菌的亞麻靠墊,一下吸引了商家,出價800元一套。又驚又喜的于長富說什么也只收了400元。 當時連于長富都沒想到,從這兩個汽車靠墊開始,后來發展起一個壯觀的產業。于長富的進城奇遇,很快在蘭西縣傳開。蘭西縣委縣政府也發現賣亞麻不必非得漂洋過海,一個巨大的市場原來就在身邊,很快出臺多項扶植政策。一開始缺少資本金,蘭西縣就推進“小規模大群體”,正規軍與游擊隊齊上。引導企業與
19、農戶結成聯合體,企業把原料分發給農戶編織靠墊,回收精加工后再銷售。這樣民房就變成了廠房,農民足不出戶變成了農工。 現在,蘭西形成了集群式規模發展,重新擁有了麻類加工企業300多家。在廢墟上重新站起產業,已不再是昨天那個跛足的巨人。于長富建起了當地最大的亞麻靠墊廠,自己創意研發了近百個花色品種的產品。在產品展示室里,立著“禁止拍照”的牌子。于長富的妻子說,新款式就是效益,當然就是商業機密。當被問及今年的市場如何,她說:“稍有一點影響,但問題不大。因為現在雖然也出口,但一套高檔汽車靠墊在國內也能賣到5000元左右,價格相差不大且市場大著呢。”
20、60; 啟動內需不但讓蘭西亞麻產業起死回生,還日益顯現出吐納自如的巨大回旋余地,蘭西亞麻由此跳出了起起落落的周期率。目前亞麻產品由過去的“麻紗布老三樣”,拓展到高中檔汽車坐墊、床上用品、服裝、鞋襪等7大類、170多個花色品種,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終端產品暢銷國內20多個省份。紅光鄉的亞麻種植戶宋連和說,老輩種了一輩子麻,也沒享用過它,現在鄉親們不但也穿起了這種高檔東西,有人還冬天一套夏天一套。 有一位名叫何立娟的美術愛好者,干脆賣起了創意。從鄂倫春人發明的樺樹皮畫受到啟發,創作了亞麻粘貼畫。在面向俄羅斯、東歐等國的哈
21、爾濱市經濟貿易洽談會上,新奇的創意 與濃郁的地方風情,吸引了來自俄羅斯的客商,賣出的第一幅畫就賺了1.8萬元。目前,她的藝術工坊已擁有60多名員工。最近,一位丹東客商一次就訂購了1665幅作品,一筆生意就達60多萬元。 啟動內需還破解發展難題 據蘭西縣委書記楊文波介紹,打開內需市場的亞麻產業不消耗資源不傷環境,發展工業不傷農業,勞動力轉移人卻不流動,還表現出很強的城鄉互補性,為破解困擾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難題,找到了科學發展的辦法。 不征地不建房,農房就
22、地變廠房。蘭西亞麻產業的復興與擴張,基本沒有新占耕地。企業與農戶組成聯合體,企業相當于研發中心和銷售中心。發明亞麻汽車靠墊的于長富辦的企業,聯系著8000多農戶。目前,該縣15個鄉鎮182個村屯有超過6萬農戶從事編織加工。而蘭西作為產糧大縣也不斷增產,目前年產優質商品糧達12億斤以上。 農村剩余勞力、剩余勞動時間就地轉化。亞麻加工業一般是秋后到來年春耕前是生產旺季,不與農時爭嘴。一位名叫張立華的女工告訴記者,即使像她這樣的正式工,農忙時節也可請2至4個月的農忙假。夫妻倆種著責任田算是“工資”,每人每年從廠里輕松掙回1萬多元,相當于“獎金”。
23、160; 破解增收難,家家有錢賺。亞麻產業衰落時,不少農戶改種大田后增收緩慢,于是有農戶編了個順口溜:“老農種玉米,就是鍛煉身體。”現任紅光鄉黨委書記的那成馳說:現在是“家家有項目,天天有活干,人人有錢賺”。農村勞動力的概念甚至發生了改變,70多歲的老太太坐在炕頭上,編編縫縫就能賺幾斤大米。 勞動力值錢,城市就業不再難。產業發展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勞動力變得越來越金貴了。過去城里的飯店每月400元工資就行,現在每月800元還很難招到人。一位縣政府的干部說,他的妻妹開了個飯店,黃金周時招不到人,兩口子無奈去給當了好幾
24、天臨時工。 城鄉社會穩定,風氣為之一變。編織戶崔秀華說,以前種麻打白條,上班欠工資,老得堵門去要,弄不好還得上訪。現在工廠把活送家來,把錢也送家來才能取走,大家處得好著呢。在紅光鄉東姚起屯,以前打架吵嘴不斷。現在家家戶戶忙著掙錢,想找人打打牌都湊不足人手,整個村子總是靜悄悄的。亞麻單紗出口歐盟增長迅猛 海關提醒應及時調整-出口出處:杭州日報 時間: 評論(0) 設置字體:大 中 小 今年頭五個月,我省亞麻單紗對歐盟出口的數量大增,海關等有關部門提醒出口企業,應及時調整出口策略,避免遭遇退運危機。據杭州海關最新統計,今年1-5月,浙江省累計出口亞麻單紗4300噸,價值2998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0%和120%,其中5月份出口989.6噸,價值688.5萬美元,出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湖北武漢長汛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陜西西安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青島城投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初級會計師考試2025年新政策解讀試題及答案
- 入隊前考核試題及答案
- 中藥三基培訓試題及答案
- 二級計算機考試常見考點解釋與理解深化試題及答案
- 護士資格證考試護理觀察技巧介紹試題及答案
- 木材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淘寶售后考試試題及答案
- 眼科護理中的病患安全與風險評估
- 2024年中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四年級童年的快樂作文【五篇】
- 華為公司跨部門合作
- 2023年上海市楊浦區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中國旅游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護理課件
-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哭泣的咸海主題探究中亞
- “擁抱大自然”班會課件
- 六年級簡便計算課件
- (完整word版)勞動合同書(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