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1頁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2頁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3頁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4頁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 習 報 告(2015-2016學年第4學期)課程名稱: 工程地質 學生姓名: 劉帥東 專業班級: 水利二班 學 院: 水利學院 學 號: 180540033 學生成績: 實習(設計)項目地質實習指導教師周林飛參與指導教師劉丹實習類型畢業實習 教學實習 課程實習 生產實習 其他目的與要求: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是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教學地質實習,使學生掌握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的基礎知識,包括三大巖類及主要礦物的肉眼鑒定,學會分析野外常見的各種地質現象及巖石的鑒別基,結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評價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為今后學習其他專業課打下基礎。實習內容:(實習期間各階

2、段基本內容)1、地點:沈陽市森林公園。具體內容:地質構造的野外識別;實習區域內的巖石及礦物的肉眼鑒定及標本的采集;了解各種層面構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觀察沉積巖的層理構造;巖石風化的不同風化程度及巖石風化帶的觀察;熟悉丘陵地貌等。2、地點:棋盤山水庫。具體內容:水庫壩址與壩型選擇等的工程地質條件。(1)明確水庫的構成,了解水庫的整體情況;(2)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3)庫區選擇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3)土壩的防滲措施:(4)了解護岸的類型等;(5)了解庫區內的主要巖石的性質。3、地點:石佛寺水庫。具體內容:石佛寺為平原式水庫。(1)明確水庫的構成,了解水庫的整體情況;(2)壩

3、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3)庫區選擇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4)土壩的防滲措施;(5)了解護岸的類型等。4、三大類巖石、常見礦物的肉眼鑒定,包括顏色、成分、結構、構造等。實 習 日 記日 期實 習 內 容 6月66月76月8 我們的實習分為三天,6月6日、7日、8日,分別去沈陽森林公園、棋盤山、石佛寺水庫實習,目的是了解沈陽森林公園和棋盤山的巖石和地質構造和石佛寺水庫的詳情。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我們的目的地是沈陽森林公園,天氣晴朗,伴隨著徐徐清風。因為是第一次實習,每個人都滿懷著熱情激動不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了解森林公園的地質,連車上1小時的等待都仿佛眨眼就過了。 剛到沈陽森林公園老師

4、便讓我們向山上爬,說在山腰再給我們講解,大家聽完就像脫韁的野馬一般向山上奔去。山并不高,但坡度挺大的,才十分八分的時間便有同學累的氣喘吁吁。大概花了15分鐘左右我們就到了山腰位置,又等了5分鐘的時間,老師才與我們匯合。然后老師便開始與我們講裸露出的山體巖石,老師說那些巖石大部分都是沉積巖,又跟我們講了沉積巖的性質。就這樣一邊爬一邊講解到了中午,然后我們便解散了,老師說下午1點半集合剩下的時間自由活動。我便和幾個要好的朋友一直往上爬,最終我們還征服了沈陽第一峰,吃過飯后我們便心滿意足的踏上了規程。 今天是實習的第二天,我們將前往棋盤山,了解棋盤山水庫。在到達水庫之前我看到了不少釣魚的群眾,看來這

5、個水庫的生態挺不錯的。第一天的疲憊還沒有緩過勁來,大家的狀態較之第一天偏安靜一些,可當看到龐大的壩體我還是忍不住小激動了一下。老師跟我們講了水庫的歷史,是1974年10月所修,攔截的是蒲河。之后又帶著我們四處參觀,水庫附近的景色真的很不錯,這一天的實習就這樣告一段落了。今天是最后一天的實習,老師說請了另外一位老師給我們詳細講解石佛寺水庫及周邊地區,懷著期待我們開始了最后一次實習。剛到石佛寺水庫嚇了我一跳,這里真的只是水庫嗎?景色太美了天空中飛著白鷺與燕子,水下的魚兒嬉戲著,高高的蘆葦隨風擺動著,分明是一片世外桃源嘛。后來在老師的講解下我才知道剛進入水庫看到的正是石佛寺水庫的濕地區。石佛寺水庫是

6、遼河下游干流上的大型平原滯洪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新城子區、法庫縣和鐵嶺市鐵嶺縣境內,水庫按l00年一遇洪水設計,300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1.85億立方米。滯洪庫容1.6億立方米;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6.48萬平方千米,壩址距沈陽市區約40千米。在進行了對水庫的了解后我們啟程返回,卻在路上停了下來,原來老師要帶我們看看更美的石佛寺水庫風景,那是一片淺水區,像極了荷塘月色里描繪的荷塘,雖然并未綻放但我已經可以想象它綻放時的美麗了。走在小木橋上看著蜻蜓在荷葉上嬉戲,我仿佛走入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帶著不舍我們最終還是踏上了歸途。實習報告:沈陽市森林公園地質勘查方法手段:場地踏勘材料設備:無過

7、程: 巖石是天然產出的具穩定外型的礦物或玻璃集合體,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而成。是構成地殼和上地幔的物質基礎。按成因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其中巖漿巖是由高溫熔融的巖漿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巖石,也稱火成巖或噴出巖;沉積巖是在地表條件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產物經水、空氣和冰川等外力的搬運、沉積和成巖固結而形成的巖石;變質巖是由先成的巖漿巖、沉積巖或變質巖,由于其所處地質環境的改變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巖石。我們觀察山上的巖石,發現大多為砂巖,由石英顆粒構成,結構穩定,通常呈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或氧化鐵。砂巖是一種沉積鹽是由石粒經過水沖蝕沉淀于河床上,經千百年的堆積變得堅固而成。

8、后因地殼運動而形成今日的礦山。主要成分:石英石52%,黏土15%,針鐵礦18%左右,其他物質。10%以上砂巖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建筑石材。最近幾年砂巖作為一種自然建筑材料,被追逐建筑時尚與自然的建筑師所推崇,廣泛的應用在家庭與商業裝潢上。目前世界上已被開采和利用的有澳洲砂巖,西班牙砂巖,中國砂巖等。通過觀察我發現不同的巖石可以分別用來做不同的用途例如:1) 大理巖:大理巖的巖面質感細致,常用來作為劈面或地板。由于大理巖是由石灰巖變質而成,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因此也是制造水泥的原料。大理巖材質軟而細致,是很好的雕塑石材,許多有名的雕像都是由大理巖做成的,如著名的維納斯像。其它如墻面或擺飾,也常是由大

9、理石加工琢磨而成,如花瓶、煙灰缸、桌子等家用品。2) 花崗巖:本土的花崗巖只有在金門才看得到,因此金門的老房子幾乎都是用花崗巖做成的。臺灣的寺廟所用的花崗巖,是來自福建,多用于寺廟里的龍柱、地磚、石獅。 在爬山的過程中老師還跟我們講了各種層面結構如泥裂和波痕及雨痕。泥裂又稱干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干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波痕是由風、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層面上留下的一種波狀起伏痕跡。波痕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雨痕則是雨滴打擊未固結的細粒沉積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跡,。但比較少見。這些特征反映了沉積巖的生成條件和形成環境的特殊性,同時也是我們研究古地理地貌

10、的標志。 在接近山頂的地方,老師讓我們眺望,看到了斷層,讓我們感受到了明顯的丘陵地帶地貌特征。參觀棋盤山水庫方法手段:場地踏勘材料設備:無過程: 今天老師主要給我們講解了關于棋盤山水庫的選址以及大壩特點。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棋盤山水庫東西長3.63公里,南北寬容 1.5公里,面積為5.0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為三千萬立方米,大壩壩頂正常水位達94.5米,庫區平均水深達六米以上。同時它是一座山區水庫,因此對于壩址的選址需要相當的嚴格,既要考慮壩基滲漏問題,又要考慮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周邊巖石的結構與構造 。同時棋盤山水庫采用的是土石壩結構,不能夠堰頂過水。因此,對于攔河大壩選址也相當的重要,適當

11、的選址可以大量的減少工程造價。而護岸則要采取加固保護措施,增加防浪墻。 老師告訴我們棋盤山水庫是攔截蒲河所修建的人工湖。蒲河發源于鐵嶺東南部的想見山,在遼中縣南匯人渾河入海、全長410華里,是沈陽第四大河流。參觀石佛寺水庫方法手段:分析已有資料,實地踏勘 材料設備:無過程: 老師請了一位石佛寺水庫的工作人員為我們講解石佛寺水庫,石佛寺水庫工程是遼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國內流域干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庫,控制流域面積為 164786 平方公里,工程壩型為均質土壩,樞紐為二等工程,永久性建筑物為二級。其主要功能是擔負遼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任務。工程的建設使遼河中下游地區防洪標準由 30年一遇提高到

12、1XX年一遇,遠期滿足“北水南調”工程反調節水庫的要求。主要建筑物由42.7km長的主副壩和泄洪閘16孔總寬248.5米、凈寬 200m的泄洪閘組成,水庫最大庫容1.85億m3,跨越沈陽和鐵嶺。石佛寺水庫的設計目標就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也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它的出現,不僅能提供向沈陽市日供水20萬噸的能力,同時也在解決遼河的洪水災害、改善遼河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將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在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石佛寺水庫的調水控制中心控制著整個水庫的調水情況,泄洪閘的閘門起落控制系統有兩套控制系統。它可以由位于閘門上方的手動控制器控制,也可以由控制中心發出信

13、號進行控制,這兩套系統都能精確地控制閘門被拉起的高度,從而控制水流向下游的流量。而閘門采用的是雙層閘門,只有當下層的閘門被提起到一定的高度后才能同時提起上面的閘門,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了攔河大壩的整體高度,節約了建設成本,而且也使得壩基更加的牢固,大大的提高了最大蓄水位。通過安裝在不同地方的攝像機傳回的圖像可以完整的反映水庫的水位情況以及是否外滲的情況,確保整個水庫的正常運行。同時我也知道了水庫之所以選擇在是佛是這樣的平原地區,主要考慮因素有地形地貌、以及對經濟產生影響等因素考慮,最終選址在石佛寺,并以地名命名此水庫。 實習總結: 工程地質的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能使我們在課堂

14、所學得到升華,得到實踐的檢驗。通過對基本地質的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讓我們更深刻的理解我們所學何物,讓我們提前思考未來從業的方向,還可以為我們畢業以后的工作提供寶貴的的經驗,使我們工作以后不至于停留與理論而不懂得實際操作。 在這短短的三天里我們上午跟隨老師野外觀察,聽老師梳理課堂所學,看不同的課堂上提過的基本地貌,回顧所學知識,下午思考上午所得所獲,讓我對工程地質的了解得到了質的提升。不再只是過去的紙上談兵,只是能“看圖說話”說說什么是斷層,什么是節理,而是能夠應用與實際,正確迅速地區分節理和斷層,用羅盤儀測產狀從而判斷褶曲是向斜還是背斜。 對我而言通過本次野外地質實習,加深了我對三大類巖石的認

15、識和不同巖石的一些區別,對一些地質現象作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水利水電工程對不同地質的處理方法,進一步加強了對課本知識的認識。對沿途地貌的觀察使我對地區的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加了感性認識,擴大了視野,提高了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地質博物館的觀察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千變萬化的大自然的認識,增長了見識,充實了知識。對一些工程在經常遇到的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我以后參加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使我更加熱愛水利水電這個行業,增強了對國家水利事業作貢獻的決心。 不得不感嘆實習結束的如此之快,他給了我們一次實地考察地形地貌以及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讓我們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我們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