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_第1頁
高一語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_第2頁
高一語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_第3頁
高一語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教學目標】1。品味文中寫景的詩情畫意特征。2。鑒賞文中語言淡雅優美,有情韻的特點。3。指導學生背誦與理解文中的情意。【教學設想】運用多媒體教學。設置王維之詩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面,引出本文的”書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在銀屏中打開王維的詩:<<鳥鳴澗>>和<<鹿柴>>。然后讓學生總結王維的詩歌創作的風格。接著引入本文所描寫的畫面。并在屏幕上呈現出”書中有畫,畫中有書”的境界。【教學過程】一。由王維之詩而引入其書播放課件1。王維之詩<<鳥鳴澗>>和<<鹿柴>>的配樂配畫錄像。

2、然后關閉錄像,又讓學生背誦這兩首詩。1。要求學生思考:蘇軾是如何評價王維的詩歌?然后讓學生介紹王維及其作品。2。讓學生聽本文的配樂錄音。然又讓學生朗讀。二。整體感知1。讓學生借助工具書,注釋及印發的參考資料,閱讀全文。2。要求學生畫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話概括其寫景的特點。3。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寫景所體現作者的情感。三。討論研究,歸納寫景的特征,及語言特點。1。作為一篇書信,本文在內容上有什么體現?提示:書信是直接與接受者對話的一種文體,或敘事,或表情,或寫景。這些都與對方有密切的聯系。然而作者在這封信中有大部分內容是寫景的,為什么整篇書信是以寫景為止呢?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

3、,琢磨,然后,再提示,最后,由教師歸納。2。作為一篇書信,作者為什么把主要內容放在寫景上?提示:作者寫景是為了讓”山中”美景與美好的生活,借助這封信傳給自己朋友,并且想讓朋友也來共享”情懷”。在此同時,也有對朋友勸說和邀請之意。作者還通過寫景來表現一種閑適山水之情,及追求一種田園的生活。所有這些都表現作者借景抒情或借景傳情的特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讓他們歸納出要點,然后,再集中起來,最后再由教師歸納出寫景方法。以及給學生分析寫景緣由。3。作者為什么稱自己為”山中人”?而在”非子天機清妙算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中的”天機妙算”是什么意思?為何這樣說?提示指導:既指出詩人所在位置在山

4、中,又說明自己的隱居生活,自己住在山中。而”天機妙算”,指的是性情之遠,超塵脫俗。這也是對朋友的高度贊許。是因為他想提醒朋友春游的趣味。這將加重懇切相邀之情和誠摯相知之意。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再由小組長集中起意見,又讓同學來討論, 后由教師來解決難點四。品味語言特點,寫作特點和書信中的意境。1。播放課件2。<<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指導學生學會概括:(1)學會概括書信中的語言特點。這篇古代書信:文字凝練,語言優美,在句法上,以四字句為主,猶如四言詩;。而中間也有散行。其中寫景部分,鮮明生動,聲韻和諧。(2)。接著又引導學生結合銀屏中的詩的特點,詩畫合一;。情與

5、景相融。接著又談一談兩者的異同點。也許,一個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表情古代名詩;。另一個是”書中有畫,畫中有書。”的古代著名山水游記散文。于是我們也由此說明王維的寫作風格:不管寫詩或寫文都表現一種以畫面為主的借景抒情的寫作風格了。于是他就被后人稱為山水田園詩人了。 2。讓學生完成課件2中的練習,便于消化和深化。(1)。對這首詩的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寒山轉蒼翠”,一個”轉”字,憑借顏色的漸變而寫出它的動態。B。”秋水日潺湲 ”,”日”就是天天,每日每時,令人感覺它始如一的守恒。C。”墟里上孤煙”,”墟里”指村里,一個”上”字,寫出炊煙悠然上升的動態。D。”狂歌五柳前”,”五

6、柳”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輞川別墅前中的五棵柳樹。(2)。選出對這首詩的內容和表現方法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首聯寫山中秋景。山是靜的,水是流的,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響,動靜結合的畫面。B。頷聯寫出了詩人的形象,柴門之外,依伏臨風,看渡頭落日,墟里孤煙,神態安逸,閑適瀟灑,與隱逸詩人陶淵明的形象十分相似。C。頸聯寫落日,孤煙等富有時間特征的景物,與首聯構成一幅和諧的山水田園風景畫,表現出詩人不愿意和統治者合作的反抗精神。D。這首詩很好地體現了蘇軾說的”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的特征,是一首詩,畫,音樂完美結合的古詩。3。(播放課件3)讓學生閱讀書信中第二段,完成下列各題。(1)。這一段文字描繪了一幅_圖。(2)這段文字,從視覺角度描寫了_,_,_;。_;。又從聽覺角度描寫了_,_,_;。整幅圖,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像一幅寫意傳神的水墨畫,可謂”文如詩,詩如畫”。五。歸納全文的主要內容。1。讓學生概括全文的內容,找出文中的主旨句。2。結構圖解。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圖解。播放課件4:內容板書。先提出”故山殊可過”的中心論點。對山中冬夜清靜優美景色具體描寫。山中與裴秀才迪 展望明春山中生機勃勃的景象。邀請裴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