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井通風與防塵習題集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安全工程教研室2008 年 9 月 2 日目 錄目 錄.2第一章 礦內大氣.3第二章 礦內風流的基本性質.4第三章 礦內風流運動的能量方程式.6第四章 井巷通風阻力.9第五章 礦井自然通風.10第六章 機械通風.12第七章 礦井通風網路中風流基本定律和風量自然分配.14第八章 礦井風量調節.17第九章 計算機在礦井通風中的應用.19第十章 礦井通風系統.20第十一章 局部通風.22第十二章 礦井通風設計.24第十三章 礦井通風管理與監測.26第十四章 礦井通風中的其他問題.28第十五章 礦井防塵.29第一章第一章 礦內大氣礦內大氣1、引起礦內空氣溫度變化的
2、主要原因是什么?2、試說明礦井進風段(沒有滴水)為什么會出現冬季空氣干燥,而夏季空氣潮濕?3、礦井總的排風量 Q=2500 米3/分,入風溫度 t1=+5,空氣相對溫度 1=70%,排風溫度 t2=+20,相對溫度 2=90%,求每晝夜風流由礦井中帶走的水蒸氣量。4、某采場一次爆破火藥量為 150 公斤,采場斷面積為 150 米2,采場長度為 40 米,求爆破后采場內的平均一氧化碳濃度(按體積計算)為多少?是允許濃度的多少倍?5、某礦地溫的測定值如下:跨地表深度 Zi=30,60,90,120,180,210,240 米對應的地溫 ti=7.8,8.4,9.1,9.5,10.5,11.0,12
3、求該礦地熱增深率平均值為多少?6、某礦恒溫帶的深度為30 米,恒溫帶的溫度為 7.5。測量60米處巖石的溫度為 8.1,90 米處的巖石溫度為 8.8。試作增溫線圖,求井下200 米處巖石的溫度。7、某礦由于井下人員呼吸及其它作業產生的 CO2量為 5.52 米3/分,求稀釋 CO2到允許濃度所需的風量。8、某礦井下局部采空區域,由于酸性水對石灰巖的作用及通風不良積蓄了大量 CO2氣體。已測知 CO2的含量為 20%(體積比)求空氣中氧的含量降低到多少?9、某采場用深孔爆破,一次爆破爆下礦石 200 噸,礦石為含鈾品位0.1%的褐鐵礦,射氣系數 50%,求氡氣析出量;欲使氡氣不超過最大允許濃度
4、,通風量應為多少?第二章第二章 礦內風流的基本性質礦內風流的基本性質1、在壓入式通風的管道中,風流的相對靜壓在什么情況下能出現負值?在抽出式通風的管道中,相對靜壓能否出現正值?2、紊流擴散系數的概念是什么?3、已知大氣壓力為 760 毫米水銀柱,空氣溫度 t=27,求溫空氣密度為多少?4、某豎井井口大氣壓力為 760 毫米水銀柱,若井筒中空氣的平均重率 =1.293 公斤/米3,在無風流情況下,求300 米處大氣壓力為多少?5、用皮托管和 U 型管壓差計測得某通風管道中壓力的結果分別如圖2-1 所示。問靜壓、動壓及全壓各為多少?并判斷其通風方式。6、某一段垂直通風管道如圖 2-2 所示,管外
5、2 點標高處的大氣壓為P0=760 毫米水銀柱,壓差計 A 測得的相對靜壓為 68 毫米水柱,問 2 點的大氣壓力為多少?又如 12 點間的標高差為 30 米,風流方向由 12,壓差計 B 放在管外 1 點所在標高處,求壓差計 B 測得的讀數為多少?7、某通風巷道斷面 S=4 米2,v=0.15 米/秒,空氣溫度是 15。試判斷巷道內風流的運動狀態;該巷道內風流在臨界雷諾數時的速度為多大? 圖 2-1 圖 2-28、有兩梯形巷道,其幾何形狀完全相似,甲巷道斷面為4 米2,其風速為6 米/秒,乙巷道斷面為1 米2,欲使兩巷道中的風流達到動力相似,求乙巷道中的風速。9、某礦井在標高為+400 米處
6、沒量 aa 斷面相對靜壓 hs=226 毫米水柱,如圖 2-3 所示(風峒距地表很近) ,在下部平峒+253 米 A 點處測量大氣壓力 Pa=737 毫米水銀柱。氣溫為 t=25,求扇風機風峒內的絕對靜壓多大。圖 2-3第三章第三章 礦內風流運動的能量方程式礦內風流運動的能量方程式 1、非壓縮性流體能量方程式為什么可以應用于礦內風流?應用時需考慮哪些問題?2、動能校正系數 K 值的意義是什么?3、主扇有效靜壓的含義是什么?4、在一段斷面不相同的水平巷道中,用皮托管和壓差計測得兩斷面間的靜壓差為 6 毫米水柱如圖 3-1 所示。斷面處的平均風速為 4 米/秒,斷面處的平均風速為 8 米/秒,空氣
7、的平均重率 =1.20 公斤/米3。求該段巷道的通風阻力。圖 3-15、在圖 3-2 中(a) 、 (b) 、 (c)三種情況下,用空盒氣壓計測得 1 點的氣壓為 P1=750 毫米水銀柱,2 點的氣壓為 P2=755 毫米水銀柱,空氣重率 =1.2 公斤/米3,求在三種不同情況下 1、2 兩點之間的阻力,并判斷巷道中的風流方向。圖 3-26、在一段斷面相同的傾斜巷道中,用皮托管的靜壓端和壓差計相連接,測量兩斷面間的壓差為h,如圖 3-3 所示,求證h 是否等于巷道、兩斷面間的通風阻力? 圖 3-3 圖 3-47、在圖 3-4 所示的水平等斷面風筒中,用壓差計連接設在、斷面上的兩個皮托管的靜壓
8、端,測量h=5 毫米水柱,如果將該風筒豎立起來(斷面在下, 、在上,其他條件不變) ,說明壓差計上的讀數有無變化。8、某礦通風系統如圖 3-5 所示,井深 200 米,采用壓入式通風。已經風峒內與地表的靜壓差為 150 毫米水柱,入風井空氣的平均重率為 1.25公斤/米3,出風井空氣的平均重率為 1.20 公斤/米3,風峒中平均風速為 8米/秒,出風井口的平均風速為 4 米/秒,求算該礦井的通風阻力。 圖 3-5 圖 3-69、抽出式扇風機的風峒與地表間的靜壓差為 220 毫米水柱,風峒中的風速 v2=8 米/秒,擴散器出口的風速 v3=4 米/秒,空氣重率 2、3均為 1.20 公斤/米3,
9、如圖 3-6 所示,求算扇風機的全壓為多少?10、在如圖 3-7 所示的通風系統中,測得風機兩端靜壓差 h2-3=180 毫米水柱,風速 v2=v3=12 米/秒,v4=8 米/秒,空氣平均重率 =1.20 公斤/米3,求全礦通風阻力及扇風機全壓。圖 3-7第四章第四章 井巷通風阻力井巷通風阻力 1、通風阻力和風壓損失在概念上是否相同?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2、尼古拉茨實驗揭示了哪些流體流動阻力的規律性?3、井巷等積孔的意義是什么?它與井巷風阻有什么關系?4、某運輸平巷長 300 米,用不完全棚架支護,支柱的直徑為 20 厘米,柱子中心間的距離為 80 厘米。平巷的凈斷面積按巷道頂部寬度為 2.
10、1 米,底部寬度為 2.6 米,高度為 2.1 米計算。試求該運輸平巷的風阻值。5、已知某巷道的風阻為 46.6 繆,通過的風量為 16 米3/秒,試求該巷道的通風阻力。6、某梯形巷道用木支架支護全長 L 米,摩擦阻力系數 a0=0.0016,現將 l 米巷道的支架改為抹面的混凝土砌旋,并使全巷道的風壓損失由 50毫米水柱降到 30 毫米水柱,求長度 l 為巷道全長 L 的多少倍?7、井筒的凈直徑為 6 米,井深 500 米,井壁為混凝土砌旋,井筒中沿兩排金屬罐道梁有固定的罐道,縱口徑=16,有兩個罐籠間。井筒中的風速為 5 米/秒。試求井筒的通風阻力。8、某通風巷道的斷面由 2 米2,突然擴
11、大到 10 米2,若巷道中流過的風量為 20 米3/秒,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數為 0.0016,求巷道突然擴大處的通風阻力。9、巷道斷面由 10 米2突然收縮到 2 米2,若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數為0.0016,流過的風量為 20 米3/秒,求巷道突然收縮處的通風阻力。10、在 100 米長的平巷中,測得通風阻力為 5.95 毫米水柱,巷道斷面 5 米2,周界 9.3 米,測定時巷道的風量為 20 米3/秒,求該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數?若在此巷道中停放一列礦車,風量仍保持不變,測得此段巷道的總風壓損失為 7.32 毫米水柱,求礦車的局部阻力系數。11、某礦利用自然通風,自然風壓為 40 毫米水柱時,礦井總
12、風量為20 米3/秒,若自然風壓降為 30 毫米水柱,但礦井風量仍要保持不小于 20米3/秒,問該礦井風阻應降低多少?礦井等積孔是多少?12、已知巷道風阻 R1=0.05,R2=0.02,R3=0.006 千繆,試做風阻R1、R2和 R3的特性曲線。第五章第五章 礦井自然通風礦井自然通風1、一個礦井,一年中自然風壓的大小和作用方向有哪些變化?其變化對礦井通風與安全生產有什么影響?2、能否用人為的方法產生或加強自然風壓?3、有自然風壓作用的各個礦井,并采用不同的測定方法如圖 5-1 所示,試分析每一種情況所測得的密閉兩側靜壓差 h 及其所表示的意義,它是否等于礦井自然風壓。圖 5-14、某自然通
13、風礦井如圖 5-2 所示,已知 P0=750 毫米水銀柱,t0=10、t1=12.5、t2=12.1、t3=11.5,求 ADEC、BEC 及 ADEB風路的自然風壓各是多少? 圖 5-2 圖 5-35、某自然通風礦井,如圖 5-3 所示,已知各段井巷中的平均氣溫為t1=8,t2=10,t3=12,地表大氣壓力 P0=760 毫米水銀柱,求礦井自然風壓。6、某礦通風系統如圖 5-4 所示,已知各巷道風阻R1=R2=0.02、R3=0.036、R4=R5=0.01 千繆。今使主扇停止運轉,并在風峒中隔斷風流,用壓差計測得密閉兩側的靜壓差h=PBPC=52 毫米水柱,同時測得風量 Q1=20、Q2
14、=5、Q3=15 米3/秒,各巷道風流方向如圖所示。試求 A1BC、A2BC 及 A3BC 各風路的自然風壓。 圖 5-4 圖 5-57、通風系統如圖 5-5 所示,已知地表大氣平均溫度高于礦內空氣平均溫度,在 ADC 與 BDC 風路間都存在著與主扇作用方向相反的自然風壓,試求出 AD 巷道無風流流動的條件。第六章第六章 機械通風機械通風1、扇風機的工作性能,由哪些參數表示?表示這些參數的特性曲線有哪些?2、一臺幾何尺寸固定的扇風機,其特性曲線是否固定不變?用什么方法可以改變其特性曲線?3、何謂扇風機非穩定運轉?在什么條件下扇風機可能出現非穩定運轉?4、某礦主扇為 70B2-21 型.12,
15、n=1000 轉/分,=30,扇風機的風量 Q=16 米3/秒,風壓 H=80 毫米水柱。當轉數不變,葉片角調到=40和 =45時(參考附錄扇風機特性曲線圖) ,求扇風機的風量,風壓和功率分別為多少?5、礦井通風系統如圖 6-1 所示,各巷道的風阻為R1=R2=0.20,R3=0.05 千繆,扇風機的特性如表 6-1,求正常通風時各巷道的風量及扇風機的工況。若其中一翼因發生事故,全部隔絕無風流通過,求此時扇風機的工況,并提出改善扇風機工作狀況的措施。 圖 6-1 圖 6-2表 6-1 風機特性表風量,米3/秒511202530354555風壓,毫米水柱100841001201351257720
16、效率,%2340506369526、通風系統如圖 6-2,已知巷道風阻 R1=0.05,R2=0.10,R3=0.013 千繆,扇風機、的特性如表 6-2,求扇風機、的工況及巷道1、2、3 的風量為多少?表 6-2 風機特性表Q,米3/秒15202530H,毫米水柱544532H,毫米水柱9584677、礦井通風系統如圖 6-3,已知巷道 1、3 的風阻 R1=0.15,R3=0.02千繆,扇風機的特性如表 6-3,要求巷道 2 的風量 Q2=20 米3/秒,求扇風機的工況及巷道 2 的風阻應為多少?表 6-3 風機特性表Q,米3/秒30405060H,毫米水柱19217214095 圖 6-
17、3 圖 6-48、某礦混合式通風系統如圖 6-4,扇風機、的風壓特性如表 6-4,巷道風阻 R1=0.10,R2=0.15 千繆,井巷 3 為箕斗井。求巷道 3 出風量為 5 米3/秒時,巷道 3 的風阻應增加到多少?并求各扇風機和各巷道的風量,風壓為多少?若使巷道 3 的風量為零時,巷道 1 的風阻應增加到多少?表 6-4 風機特性表Q,米3/秒1520303540H,毫米水柱16215511655H,毫米水柱90806040第七章第七章 礦井通風網路中風流基本定律和風量自然分配礦井通風網路中風流基本定律和風量自然分配1、解算礦井通風網路應依據哪些風流運動定律?寫出它們的表達式。2、某自然分
18、風的通風網路,由入風口到排風口存在若干條通風路線,各條風路的總風壓損失之間有什么關系?3、某并聯通風網路,若在兩并聯巷道之間開鑿一條對角巷道,構成角聯網路,其總風阻與原來并聯網路相比,大小如何?4、通風網路如圖 7-1,已知巷道的阻力 h1=18,h2=10 毫米水柱,巷道 3 的風阻 R3=0.02 千繆,求巷道 3 的風量及風流方向。圖 7-15、某局部通風網路如圖 7-2,已知各巷道的風阻R1=0.12,R2=0.25,R3=0.30,R4=0.06 千繆,AB 間的總風壓為 50 毫米水柱,求各巷道的風量及 AB 間的總風阻為多少? 圖 7-2 圖 7-3 6、通風網路如圖 7-3,已
19、知各巷道的阻力h1=8,h2=10,h3=3,h5=14,h6=10 毫米水柱,求巷道 4、7、8 的阻力及巷道 7、8 的風流方向。 圖 7-4 圖 7-57、某壓入式通風系統的排風風路如圖 7-4,已知各巷道的風阻R1=0.08,R2=0.15,R3=0.04,R4=0.12,R5=0.10 千繆,巷道的風量QA=60,QC=80 米3/秒,求各巷道自然分配的風量與風壓為多少?并求巷道 2、4 的風流方向。8、某通風網路如圖 7-5,總風量 Q0=30 米 3/秒,各巷道風阻R1=0.080,R2=0.020,R3=0.100,R4=0.040,R5=0.020,R6=0.040,R7=0
20、.050 千繆,求各巷道自然分配的風量和風壓為多少?9、角聯通風網路如圖 7-6,已知總風量 Q0=60 米3/秒,各巷道的風阻R1=0.0472,R2=0.0916,R3=0.0163,R4=0.0717,R5=0.0404,R6=0.124,R7=0.088,R8=0.0545 千繆,求各巷道自然分配的風量、風壓及巷道 7、8的風流方向(向上或向下) 。10、某通風系統如圖 7-7,已知各巷道的風阻R1=0.020,R3=0.017,R4=0.071,R5=0.024 千繆,井筒 2 的出風量 Q2=32米3/秒,扇風機 f 的特性如表 7-1,求扇風機 f 的風量、風壓,各巷道的風量、風
21、壓及巷道 4 的風流方向。 圖 7-6 圖 7-7表 7-1 風機特性表Qf,米3/秒4555647380Hf,毫米水柱151147140130120第八章第八章 礦井風量調節礦井風量調節1、風窗調節與輔扇調節兩種不同的風量調節法在礦井通風能耗方面有何差別?2、復雜通風網路中,欲使各巷道的風量都能滿足按需分風的要求,調節裝置(包括調節風窗、輔扇及主扇調節裝置)的數量一般不能少于多少個?3、某巷道長度及支架形式保持不變時,欲使其風阻值降低 1/2,巷道斷面需擴大多少倍?4、一并聯通風系統如圖 8-1 所示,已知 Q0=40 米3/秒,R1=0.121,R2=0.081 千繆,巷道 1、2 中的風
22、量將如何分配?若巷道 1、2所需風量分別為 10 米3/秒,30 米3/秒,將如何調節? 圖 8-1 圖 8-2 圖 8-35、并聯通風系統如圖 8-2 所示。各巷道的風阻值為R1=0.12,R2=0.25,R3=0.30,R4=0.06 千繆,各巷道需要的風量為Q1=Q2=Q3=10 米3/秒,問在哪些巷道上應加風窗調節?調節的風阻值RW各為多少?6、某通風系統如圖 8-3 所示,各巷道的風阻值為R1=0.008,R2=0.160,R3=0.080,R4=0.150,R5=0.013 千繆,系統的總風量 Q=45 米3/秒,各分流需要的風量為 Q2=15,Q3=10,Q4=20 米3/秒,用
23、風窗調節時(設風窗處巷道斷面 S=4 米2)求風窗的面積和位置,調節后全系統的總風阻為多少?圖 8-47、某局部通風網如圖 8-4 所示,要求巷道 2 的風量 Q220 米3/秒,總風量 Q0=30 米3/秒不變,在巷道 2 中加輔扇時,求輔扇的風壓最小應大于多少?最大不能超過多少?圖 8-48、若某礦原主扇是 70B2-21 型 24 號,轉數 600 轉/分,葉片安裝角30 度時,該主扇的風量 Qf=70 米3/秒,有效靜壓 HS=200 毫米水柱。現礦井需風量增到 80 米3/秒,首先采取降低礦井風阻的措施,降阻值R=0.006 千繆,求降阻后,扇風機的風量是否滿足生產要求?如不能滿足要
24、求,再采取增大扇風機葉片安裝角度的方法,問葉片安裝角最低限度要調到多少度方能滿足生產要求,此時扇風機的實際風量、風壓為多少?9、某自然通風的礦井,用無風墻輔扇加強通風,輔扇未開動前測得礦井風量為 10 米3/秒,開動輔扇后,風量增到 16 米3/秒。無風墻輔扇的出口風速為 50 米/秒,出風口斷面 S0=0.05 米2,系數 K=1.6,巷道斷面S=4 米2,求礦井總風阻和自然風壓各為多少?第九章第九章 計算機在礦井通風中的應用計算機在礦井通風中的應用1、已由電算機求得兩臺扇風機的風壓曲線方程如下:H=230+19.2Q0.118Q2(1)H=6238.2Q0.00864Q2(2)為了將風壓曲
25、線準確地畫在 H-Q 圖上,設風量Q=0,5,10,15,2060 米3/秒,分別代入(1) 、 (2)式求風壓值,試編寫電算程序并將計算結果打印成表格(H 為負值時不再計算或不打印)。2、礦井并聯通風網路如圖 9-1,已知總風量,試編寫解算 AB 間并聯總風阻及風量分配的電算程序。圖 9-13、計算巷道調節風窗面積的公式為當 SW/S0.5 時263. 265. 0米WWRSSS當 SW/S0.5 時238. 21米WWRSSS計算 S=6,8,10 米2,RW=0.01,0.02,0.030.10 千繆的風窗面積,試編寫電算程序并將計算結果打印成表格。第十章第十章 礦井通風系統礦井通風系統
26、 1、中央式,對角式和中央對角混合式三種不同井筒布置方式,在通風上有何區別?選擇井筒布置方式時,從礦井通風的角度,應注意那些影響因素?2、在什么條件下,主扇安裝在井下較為有利?主扇安裝在井下時,應注意一些什么技術問題?3、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開采時,在采場通風上存在什么困難?有哪幾種解決方案?4、扇風機的擴散器及擴散塔有什么用途?良好的擴散器及擴散塔應滿足哪些技術要求?5、礦井漏風有哪些危害性?在礦井通風系統中,哪些地方容易產生漏風?6、下列各平面圖中(圖 10-1) ,在入排風井布置上存在哪些缺欠?哪些區段通風比較困難?應如何改進?圖 10-17、某礦開采密集薄礦脈群,共有 4 層礦體,相互間水
27、平距離不超過30 米。采用淺孔留礦法開采,采場長 55 米,每層礦脈有 3 個采場。擬采用穿脈假巷梳式通風網路,試繪出通風網路圖,并計算穿脈假巷和回風天井的總長度。8、某礦采用抽出式通風,由于回風道與地表塌陷區相通,漏風量較大。為提高礦井有效風量率,對塌隱區進行處理后,在主扇正常工作情況下,其漏風量為 Qe=20 米3/秒。已知礦井入風段風阻 RAB=0.05 千繆,排風段風阻 RBC=0.02 千繆,主扇特性曲性如圖 10-2 之曲線。求扇風機的風量及礦井風量,并計算有效風量率及塌陷區的風阻。圖 10-2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局部通風局部通風1、掘進獨頭巷道時,采用壓入式、抽出式、混合式通風方式
28、,應注意哪些事項?2、某獨頭掘進巷道長 200 米,斷面為 6.5 米2,用火雷管起爆,一次爆破火藥量為 20 公斤。若采用抽出式通風,其有效吸程和所需風量各為多少?3、某礦掘進一條長為 400 米的獨頭巷道,斷面為 4.4 米2,一次爆破火藥量為 10 公斤,通風時間為 15 分鐘。采用壓抽混合式通風,用一臺環隙式壓氣引射器作壓入式工作,配直徑為 400 毫米,長為 60 米的膠皮風筒。在距工作面 40 米處,另用一臺局扇作抽出式工作,將污風經 60轉彎送入回風巷。膠皮風筒的摩擦阻力系數 =0.0004,漏風風量備用系數=1.1。試確定引射器和局扇型號。4、某獨頭巷道長 700 米,斷面 6
29、 米2,一次爆破火藥的消耗量為 12公斤,通風時間 t=20 分鐘。試選擇通風方式、計算工作面所需要的風量、并選擇適當的風筒和局扇。5、某獨頭巷道利用總風壓通風,風筒長 100 米(不考慮漏風) ,摩擦阻力系數 =0.0004,直徑為 0.4 米。有貫通風流巷道的風量為 Q1=Q3=10米3/秒,欲使獨頭工作面的風量為 Q2=1 米3/秒,用風窗調節,設風窗后的 Q1不變。問調節風窗 F(圖 11-1)所造成的風阻。圖 11-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礦井通風設計礦井通風設計1、進行礦井通風設計之前,應收集哪些必要的原始資料?2、大爆破后煙塵產生和涌出特點如何?大爆破時,在通風技術上應注意哪些問題?
30、3、如何計算礦井通風阻力?4、什么叫通風井巷經濟斷面?如何確定?5、某礦通風系統如圖 12-3,各巷道的風流方向及編號如圖所示。其中 4-6、5-7、10-13、11-14 和 12-15 為需風工作面,各工作面需風量均為5 米3/秒。在回風道的 8 號點由地表漏風 8 米3/秒。試標出各段巷道的需風量。圖 12-16、礦井通風設計的已知條件:礦體走向長430 米,礦體最大厚度32 米,平均厚28 米。平峒、豎井開拓,對角式通風系統,扇風機做抽出式工作。采礦方法為有底部結構的分段崩落法,分段高15 米,階段高45 米。電耙道垂直走向布置,由分段平巷入風,電耙道水平專用集中回風道回風。圖 12-
31、2 是礦井通風系統示意圖。圖 12-2礦井設計年產量 70 萬噸,電耗道日出礦量 300 噸/日,二次破碎最大火藥量 3 公斤,通風時間 5 分鐘。掘進工作風的風量可按排塵風速計算。第一階段設計開采深度 500 米,最困難時期各工作面分配如表 12-1。各類巷道規格如表 12-2。夏季自然風壓與扇風機工作方向相反,自然風壓值 Hn=13 毫米水柱。風峒阻力 15 毫米水柱。試計算礦井總風量、總阻力、選擇扇風機、計算電動機功率。表 12-1 工作面分配表作業面類別一分段二分段三分段開拓合計電耙道268回采天井鑿巖224采準,切割3429放礦平巷101012-2 各類井巷規格序號井巷名稱支架形式斷
32、面米2周長米巷道長米1-2主平峒混凝土砌旋12.814.41402-3副井(入風井)吊框木支架、雙罐籠、梯子間15.416.05003-4石門混凝土砌旋12.814.4704-5主要運輸平巷無支架11.212.81005-6主要運輸平巷無支架/129-10人行通風天井梯子、臺板481510-11電耗道無支架5.39.24011-12回風平巷無支架11.212.81216-17回風平巷無支架/32017-18排風井無支架12.612.61518-19排風井無支架/48019-20排風平巷無支架11.212.88020-21排風井無支架12.612.6120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礦井通風管理與監測礦井
33、通風管理與監測 1、在進行礦井風量分配測定時,布置測點的原則是什么?2、利用壓差計、皮托管(或靜壓管)和膠皮管測定礦井通風阻力分布時,需注意哪些問題?3、礦井主扇的全壓性能曲線與靜壓性能曲線有何不同?兩者能否換算?4、如圖 13-1 所示,利用壓差計測定巷道通風阻力,測點布置及距離如圖所示。已知巷道斷面相同 S=10 米2,周長 P=13 米,風速 v=4 米/秒,平均氣溫 t=10,大氣壓力為 818.5 毫米水銀柱。壓差計讀值h1-4=11 毫米水柱,h2-3=0.6 毫米水柱,試求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數和轉彎處局部阻力系數。5、已知某扇風機的靜壓特性曲線 1 及靜壓效率曲線 2 如圖 13-
34、10 所示,擴散器排風口斷面 S=3 米 2,空氣重率 =1.2 公斤/米3。試求作該扇風機的全壓特性曲線及全壓效率曲線。圖 13-1 圖 13-26、某礦主扇設于地表,壓入式工作,已測知,風峒中相對靜壓HS=200 毫米水柱,風峒中測風斷面 S1=6 米2,風速 v1=8 米/秒,排風井斷面 S2=8 米2,空氣重率 =1.2 公斤/米3,自然風壓 Hn=0,電機供電線電壓 U=3000 伏,線電流 I=40 安,功率因數 COS=0.85,電機效率e=0.95。試求主扇的工作風量與全壓、主扇的全壓效率、礦井阻力及礦井總風阻。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礦井通風中的其他問題礦井通風中的其他問題 1、海拔高度對礦井扇風機工況有什么影響?2、從選擇通風方式和建立通風系統方面,說明怎樣抑制或減少氡的析出。3、某礦山在海拔 1000 米高度處測得的大氣壓力為 670 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函數信號發生器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考勤設備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連接器及組件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單筒望遠鏡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懸錠粗紗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彈跳試驗臺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半潛式鉆井-生產-儲卸平臺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節能型真空干燥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紡織品、針織品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超、高速離心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填寫樣表
- 級配碎石旁站監理記錄表.模板
- 管道機器人畢業設計正文
- 國電南自PSL 641U線路保護測控裝置技術說明書V1.1
- 2022年國網輸變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術措施[1]
- 出口退運貨物追溯調查情況說明表
- 皮秒激光培訓講解PPT課件
- 49.5MW風電場變電所電氣部分設計
- 加工貿易業務批準證
- 翻書效果PPT模板
- 硫代硫酸鈉滴定液配制與標定操作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