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復習資料_第1頁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復習資料_第2頁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復習資料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復習資料第一章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1、什么是計算機網絡?答:計算機網絡是利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將分布在不同地點、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聯起來,有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從而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2、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資源共享。網絡資源有三種: 硬件、軟件、數據。3、一個計算機網絡由 通信子網 和資源子網 構成。4、通信子網:由網絡節點和通信鏈路組成,承擔計算機網絡中數據傳輸、交換、加工和 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5、資源子網: 提供資源的計算機和申請資源的終端共同構成。6、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分為哪三個階段?答:第一階段: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絡;第二階段:

2、計算機對計算機 的網絡;第三階段:網際網階段;第四階段:開放式網格化計算機網絡;7、計算機網絡拓撲類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答: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有:星型、樹型、網狀型、環型、總線型和無線型; 星型:由一個根結點和若干個葉節點構成,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和便于管理,缺點:一 旦中心結點出現故障就會造成全網癱瘓。樹型:只有一個根節點,其他節點有且只有一個父節點;缺點:不能在相鄰或同層節點 之間進行傳遞數據。網狀型:至少有一個以上的根節點,至少有一個以上的父節點;優點:一條線路發生 故障不會影響正常通信;缺點:構造復雜,不便于維護。環型:所有節點通過通信線路連成了一個環,每個節點有且只有一個父節點和

3、子節點, 不存在根節點;優點:每個站點所獲得的時間是相等的,比較公平;缺點:有一個節點發生 故障其它節點就不能通信。總線型:總線型結構是只有葉節點沒有根節點的拓撲類型,優點: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易于擴展和可靠性好;缺點:每個站點數據的發出是“隨機競爭型”的,最大等待時間不確無線型:優點:不需好通信線路,節約成本;缺點:抗干擾能力差,不適合遠距離傳輸。& 計算機網絡按照地理分布范圍的大小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三類。根據傳輸技術分為廣播式網絡和點到點網絡。9、什么是計算機網絡協議,并說明計算機網絡協議的三要素及內容。答:計算機網絡協議 是為完成計算機網絡工作和通信而制定的規則、約

4、定和標準,是有 關計算機網絡的一整套規則。計算機網絡協議由: 語法、語義、時序 三要素組成;語法:通信數據和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語義:對具體事件應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應答。 時序:對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第二章數據通信基礎第一節:數據通信基本概念1、數據:在計算機系統中,各種字母、數據、符號的組合和語音、圖形、圖像等統稱為數據。2、信息:是對數據進行加工以后所得到的有助于人們消除對某一方面的不確定性,經過加工的數據3、信號:數據在通信線路中進行傳輸時表現為一定變化的物理量稱為信號。4、信源:最初發送信號的地方;5、信宿:最終的接收信號的站點;6、信道:信號所經過的通路

5、稱為信道;7、串行信號: 每一瞬間只能傳遞一個或一位信號稱為串行信號;8、并行信號:同時傳送若干位二進制信號稱為并行信號;9、報文:一次通信所要傳輸的所有數據;10、報文分組: 將報文按照一定大小劃分就稱為報文分組;11、數據通信: 傳輸非語音信號的過程稱為數據通信;12、模擬通信: 在通信線路上傳輸的信號是模擬信號就稱為模擬通信;13、數字通信: 傳輸數字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通信;14、串行通信與并行通信的區別串行通信通信效率低,適合遠距離傳輸,通信線路少;并行通信效率高,通信線路 多,適合近距離通信;15、 依據信道可以通過信號的頻率分布,將信道分為:低通、高通、帶通三種。16、 信號增益分

6、貝的含義:信號增益=10*lg (通過信道以后的功率/信號的原有功率)17、帶寬:信道允許通過的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之差稱為信道的帶寬。18、基帶信號:發出的直接表達了要傳輸的信息的信號或沒有經過變換的原始信號;19、位同步:取得發送方的時鐘信號來調整接收方計算機的時鐘信號叫位同步;20、字符同步: 利用誤差還沒有大到影響接收正確性的時間段內進行數據傳送,這種 方法就是字符同步;第二節數據編碼技術1、 模擬數據數字信號編碼技術典型方法是:脈沖編碼調制方法(PCM ),其三個步驟 是:米樣、量化、編碼;2、 數字數據的數據信號編碼方案有:不歸零碼、歸零碼、曼徹斯特編碼、差分曼徹斯 特編碼;第三節調

7、制與頻帶傳輸1、調制:把一種信號加載于另一種信號之上稱為調制;數字變成模擬用調制;2、解調:從一種信號中把載于其中的信號提取出來稱為解調;模擬變成數字用解調;3、 常見數字數據調制編碼方法:振幅鍵控方式(ASK )、移頻鍵控方式(FSK )、移相 鍵控方式(PSK)4、頻帶傳輸:傳輸頻帶信號的傳輸方式;5、 調制速率與數據傳輸率的關系:S=B*log 2K即:數據傳輸速率=調制速率*每個波形所 代表的二進制數據位數。第四節數據交換技術和差錯控制技術1、常見傳輸介質及其特點2、會計算數據傳輸率、循環冗余編碼、海明碼;第五節廣域網上的通信技術1、廣域網上的交換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答:線路交換

8、方式:在信源和信宿之間建立一條實際的物理線路來傳輸信號; 存儲轉發技術交換方式:一路信號同時傳送幾個用戶的數據; 廣播交換方式:一個站點發送數據所有的相關站點都可以接收到;2、多用復用技術的概念及分類答:多用復用技術:在一條通信線路上建立多條邏輯通信信道,同進傳輸若干路信號的 技術稱為多路復用技術。多路復用技術分為:頻分多路復用(波分多路復用技術)、時分多路復用技術、空分多路復用技術三種。3、同步時分多路復用技術與異步時分多路復用技術的區別同步時分多路復用技術:是指每一路信號按照其所取得的通信信號得到信道的通信時間, 發信方對同一信號所發出的時間片之間的時間間隔是確定的。發送時間固定。異步時分

9、多路復用技術:用戶的數據不按照固定的次序進行發送,所以到達用戶端的時 間間隔也不確定。4、 虛電路技術:是指位于兩臺網絡設備之間的連接,是由OSI網絡層為發送和接收數據而 建立的邏輯通信路徑。第三章網絡體系結構與網絡協議第二節 ISO/OSI RM1、 ISO (國際標準化組織)OSI (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2、OSI RM七層及其功能物理層:作為系統和通信介質的接口,用來在數據鏈路實體中傳輸比特流,提供用于建 立、保持和斷開的物理連接的,以完成 DET和DCE之間的比特傳輸為目的的通信線路 所具有的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過程的條件。數據鏈路層:利用物理層的服務,在通信的實體間傳輸以“幀”

10、為單位的數據包, 并采用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方法建議可靠的數據傳輸鏈路。網絡層:在信源和信宿之間建立邏輯鏈路,為報文或報文分組的傳遞選擇合適的路由以實現網絡互聯。傳輸層:處理數據包錯誤、數據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關鍵的傳輸問題,并向用戶 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服務。會話層:保證會話順利進行。表示層:處理OSI系統內不同類型網絡(用戶)信息的表示問題,包括數據的語義和語法。應用層: 為用戶的應用進程訪問 OSI環境提供服務。第三節 TCP/IP 協議1、TCP/IP協議是一個協議簇,由很多協議構成。2、IP協議:稱為網際互聯協議,是 TCP/IP協議簇的基礎協議。它運行于網絡層,為高層協議提供不可靠的數據

11、投遞服務、面向無連接的傳輸服務和盡最大努力投遞服務。IP協議書有兩個主要的版本:IPV4和IPV6 ;3、IP協議屬點到點的、無連接的、不可靠的通信協議。4、 IP地址:進入in ternet網上的每一臺主機和通信設備都必須分配一個惟一的32位二進制數的地址作為標志,稱為IP地址。5、IPV4的地址結構:IPV4由32位二進制表示,分成四段,每段八位,各段中間用一個“”分隔,IP 地址分為 A 類(1 127) , B 類(128 191 ) , C 類(192 223) , D 類(224 239) , E 類(240 247);6、 IPV6的地址結構:IPv6由128位二進制表示, 分成

12、八段,每段16位,各段之間用“:” 號隔開,允許零壓縮。7、 域名的格式:主機名.機構名.網絡名.最高層域名,其中CN代表中國,com為商業機構,EDU為教育機構,網絡服務供應商NET , GOV為政府機構;&會計算機子網掩碼;9、 TC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是一個基于IP協議的、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傳輸協議。10、 UDP協議:用戶數據報協議也是一個基于IP協議的,但它是無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傳 輸協議;11、IP協議和UDP協議的異同?答:IP協議和UDP協議都是無連接的和不可靠的協議;IP協議管理的是數據報本身結構,這樣的一個結構本身提供的就是無連接的和不可靠的協議,而 UDP協議管理

13、的是 數據報的傳輸過程。TCP協議則在利用IP協議的基礎上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12、TCP/IP參考模型及功能網絡接口層:對應 OSI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負責對上接收網際層下傳的IP數據報并通過物理網絡予以發送。對下接收物理網絡傳來的數據幀,并進行差錯控制;網際層:對應 OSI的網絡層,負責互聯網絡中的基本通信。傳輸層:對應OSI的傳輸層,任務是信息流的格式化、保證可靠傳輸、處理流量控制;應用層:為用戶提供盡可能多的高質量服務。13、 SLIP :串行線路因特網協議,PPP :點對點協議;SMTP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Tel net : 遠程登錄;FTP文件傳輸協議;DNS :域名系統;HTT

14、P :超文本傳輸協議;SNMP :簡單網絡 管理協議;RIP :路由信息協議;14、TCP/IP協議的特點開放性,高層協議標準化,它的IP地址具有惟一性,由系統統一分配。15、TCP/IP與OSI的異同相同點:都采用了層次模型;都要為廣域網通信服務;不同點:TCP/IP是在網絡發展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起來的,側重于協議,而OSI不側重于協議;TCP/IP是實際工業標準,而 OSI巨有指導意義;TCP/IP建立之初就遇到網絡 管理問題并要加以解決,而OSI是后來才考慮這個問題;TCP/IP支持無連接服務, 而OSI不支持無連接服務;TCP/IP只有四層,而OSI有七層;第四章網絡操作系統1、計算

15、機操作系統:調用各種資源并協調計算機的各種硬件、數據及其他軟件工作來 完成主人所下達的命令。2、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是一種系統軟件,它是網絡用戶和計算機網絡的接口,它要 管理計算機的軟件、硬件和數據資源,為用戶提供各種網絡服務及專項服務。面向任務型(專用型)3、網絡操作系統的分類:對等型:加入網絡的計算機處理 平等地位通用型非對等型:至少有一臺計算機作為 專職的網絡服務器4、局域網的幾種類型:共享共盤型和共享文件服務型5、局域網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 通信服務 協調用戶需求與分布式服務 文件服務 打印服務 數據庫服務 in ternet/l ntra net月服務 網絡管理和安全服務6、常見的網

16、絡操作系統及特點Unix:穩定性好,是一個大型機的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使用的界面是字符命令;Linux :源代碼公開;缺乏統一規劃;NetWare:提供四級安全保密機制和三級容錯機制;對互聯網缺乏敏感性; Windows :提供良好的界面,易于掌握,適用面廣;7、什么是進程?進程是程序及相關數據在CPU上的一次執行,進程也是操作系統可以調度的一個實體。 一個進程包括相應的程序段、 相關的數據段和操作系統分配給該進行的專用數據結構(進行控制塊PCB)8、進行的三種基本狀態:運行狀態,就緒狀態,等待狀態,運行狀態和就緒狀態可以相 互轉化,運行狀態可以轉化為等待狀態,等待狀態只能轉化為就緒狀態。9

17、、進程的作用:提高程序的并發性。10、線程:指進程中可以單獨運行的相對獨立部分。第五章局域網基本工作原理1、局域網的技術特性主要包括哪幾方面?答:覆蓋比較小的地理范圍; 數據傳輸速率高; 主要技術要素是:網絡拓撲結構、傳輸介質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2 、局域網的拓擴結構有哪幾種?答:總線型拓撲結構,環型拓撲結構局域網,星型拓撲結構局域網,樹型拓撲結構局域網;3、以太網的工作原理答:以太網采用總線型拓撲結構,核心原理是隨機爭用型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即采用帶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方法(CSMA/CD )即(載波偵聽,沖突檢測和多路訪問 三方面)4、令牌總線網的工作原理答:令牌總線網在拓撲結構上屬

18、于總結型網絡,在令牌的傳遞上是環型,在介質訪問控 制方法上具有發送信息要求的節點必須持有“令牌”才有資格發送信息數據。5、令牌環網的工作原理答:令牌環網在拓撲結構上是環型的,在令牌的傳遞上也是環型的。在網絡正常工作時, 令牌按某一方向沿看環路經過環路中的各個節點單方向傳遞。握有令牌的站點具有發送信 息的權利。6、比較三種拓撲結構的特點及應用場合。答:總線型局域網構造簡單,組網容易,每個節點上網與退網對其他站點幾乎沒有 影響。但由于采用隨便機競爭型通信方式所以不適于重負荷以及有較高實時要求的工作 場合。環型(包括令牌總線型)網絡組網和維護都比較復雜,每個節點的工作狀態對整 個網絡都有影響。但是由

19、于有固定的最大傳輸延遲時間可以保證每個站點在一定的時間 段內可以傳輸數據,所以適合于重負荷以及有較高實時要求的工作場合。7、IEEE 802 協議IEEE 802標準是關于局域網的標準組,由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在 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網標準委員會并制定。它們包括:(1)IEEE 802.1標準,包含局域網體系結構、網絡管理、性能測試、網絡互聯以及接口原語等內容。(2) IEEE 802.2標準,定義了邏輯鏈路控制(LLC )協議的功能及其服務。(3)IEEE 802.3標準,定義了 CSMA/CD總線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和物理層的規范。(4)IEEE 802.4標準,定義了令牌總結線介質訪問

20、控制子層和物理層的規范。(5)IEEE 802.5標準,定義了令牌環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和物理層的規范。(6)IEEE 802.6標準,定義了城域網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和物理層的規范。(7)IEEE 802.7標準,定義了寬帶技術。(8)IEEE 802.8標準,定義了光纖技術。(9)IEEE 802.9標準,定義了語音和數據綜合局域網技術。(10)IEEE 802.10標準,定義了局域網安全性規范。(11)IEEE 802.11標準,定義了無線局域網技術。一、局域網組網所需的設備及其特點1 傳輸介質:(1)雙絞線:(2)同軸電纜:傳輸高頻信號時具有優良的特性;(3)光纖:帶寬大,抗干擾能力強,主要用

21、于遠距離傳輸,成本高;(4)微波和無線電波:在小范圍內組成無線局域網比較方便;2 網絡適配卡:(1)數據傳輸率;(2)傳輸介質;(3)自適應狀況;3 中繼器:把收到的電信號加以放大、整形后再轉發出去。作用主要包括:(1)信號恢復;(2)網絡隔離;4 集線器:使聯網的計算機以廣播的方式發布數據。5 局域網交換機:通信速度快,可以容納多對用戶同進進行通信。二、局域網結構化布線技術1、設計原則:標準性、開放性、前瞻性;2、智能大廈的功能:辦公自動化(OAS)、通訊自動化(CAS)、樓宇自動化(BAS )、消防自動化(FAS )、 信息管理自動化(MAS)3、結構化布線系統的組成建筑物主干子系統、設備

22、間子系統、垂直主干子系統、管理子系統、水平支干子系統、工作 區子系統;三、典型的網絡互聯設備及功能1、中繼器:中繼器工作在物理層;2、網橋:對數據鏈路層的幀進行接收、存儲、分析和轉發的功能。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3、路由器:在不同協議、不同體系結構的網絡之間進行傳輸時,器不僅可以進行路由選擇, 還可以進行數據包的大小的轉換以適應不同器的要求;工作在網絡層;4、網關:用網橋連接網絡高層協議不同的時候;主要是進行報文格式轉換、地址映射、 協議轉換和原語連接等。四、常見的網絡系統計算模式及其特點1、客戶機/服務器計算模式(C/S):主要針對數據庫服務器;2、 瀏覽器/服務器計算模式(B/S):工作過

23、程包含了三個工作層次:客戶機,應用服務器 (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3、分布式計算模式(含分布式數據庫)(1)并行處理技術:是在一臺計算機內部配備有多個 CPU,在并行操作協調之下各個 CPU協 同工作共同完成計算任務;(2)分布式處理技術:在分布式操作系統的協調之下,把需要完成的任務依據任務的性 質運用一整套相關規則分解成若干子任務分配到各個自治由這些計算機分別完成。五、高速局域網和交換局域網1、提高帶寬的方法:總線型局域網提高帶寬的方法可以采用提高通信設備和線路性能的方法,網段分隔法和中心交換計算機的方法;環型局域網只能采用提高通信設備和線路性能的方法。2、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 FD

24、DI )的原理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是一種利用光纖構成的雙環型局域網絡。假設一條光纖為內環,另一條為外環,如果沒有故障則使用其中內環作為數據通信的通道,而外環作為備用。一旦內環路光纖線路發生故障造成信號阻斷,可以立即把外環線路投入運行。一旦環路中某個站點發生故障造成信號阻斷, 可以通過把故障點兩端的無故障工作站點上的兩條光纖線路閉合,使得數據延內環傳輸到這個站點后再延外環反相回傳。3、 快速以太網:指的是傳輸速率為100Mb/s的以太網。4、交換式局域網的基本結構交換式局域網采用以太網交換機為中心的星型結構。5、局域網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存儲轉發交換方式和改進直接交換方式。六、虛擬局域網(VLAN虛擬

25、局域網:就是按照工作性質和通信的需要把節點分成若干個“邏輯工作組”,每個邏輯工作組對應一個部門或類似的單位。七、局域網的組網技術1、局域網組網應注意的基本觀點系統工程的觀點、開放性的觀點、標準性的觀點、前瞻性的觀點、適用性的觀點2、局域網組網步驟(1)網絡設計:需求分析、網絡結構設計、設備選型、軟件選型(2)網絡施工:結構化布線設計、設備組合、軟件安裝調試(3)網絡調試、試運行:原則:由小至大、分段調試、功能與應用分開。第六章In ternet基礎知識1、In ternet的形成和發展ARPANET(阿帕網)>NSFNET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 >ANSnet2、ARPA網的特點

26、(1)支持資源共享(2)采用分布式控制技術(3)使用通信控制技術(4 )支持異種計算機 網絡互聯(5)采用了分組交換技術(6)安全性差(7 )層次性差3、In ternet體系結構由三個層次構成:主干網、中間層網和底層網。4、In ternet接入方法有哪幾種?答:通過局域網直接連接,通過局域網間接連接,通過電話撥號連接,通過寬帶體系進行連接。5、調制解調器的種類有哪些?(1)電話語音調制解調器(2) ADSL調制解調器(3)同軸電纜調制解調器(4)光纖調制解 調器6、Internet的基本服務有哪些?(1)電子郵件服務(E-mail )( 2)文件傳輸服務(FTP )( 3)萬維網服務(WW

27、W )( 4)遠程登錄服務(Tel net )( 5)電子公告牌服務(BBS )( 6)新聞組服務(News)7、電子郵件服務的特點答:傳輸速度快,傳輸可靠性高,傳輸的數據量大,發送不受對方是否在線的影響,傳輸容 易受用戶所開設的信箱的大小限制,保密性差。8、 電子郵件的格式:用戶名電子郵件服務器域名;9、電子郵件的工作過程:(1)用戶上網的計算機登錄到電子郵件系統,并發送到電子郵件服務器中;(2)發送方電子郵件服務器將郵件入到緩沖區中等待發送;(3) 發送方服務器發送一個請求給接收方服務器以連通TCP傳輸確保可靠地傳輸電子郵件;(4)接收方服務器啟動 MTA服務進程準備接收;(5)發送方發送

28、電子郵件;(6)接收方正確接收后發回確認信息,不正確則發回錯誤信息;(7)發送方服務器把反回信息傳給發送用戶的計算機顯示;(8)傳輸電子郵件送到接書方客戶的電子信箱中。10、相關協議SMTP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MIME (多用途in ternet郵件擴充),屬傳輸協議;POP3 (郵局協議第3版本),IMAP (交互式郵件存取協議),屬接收、閱讀協議。11、WWW服務的相關概念/ / 文書文件:只能給人看的 ;(1)文本文件(給人看)文件非文書文件:即可以給人閱讀還可以給計算機閱讀 ;非文本文件:給計算機讀取和執行 ;(2)超文本文件:包含程序選項的一個文本文件;(3)超鏈接:系統由執行原

29、有的超文本文件顯示轉移到另一個超文本文件的執行過程。(4) 超文本標注語言(HTML ):是一種標準化的文本解釋語言;XML (可擴展標注語言)(5)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統一資源定位器(URL )(6) WWW的工作方式:在超文本傳輸協議的支持下以客戶機/服務器模式進行。(7)WWW的應用:Internet信息服務企業內部網12、文件傳輸服務(FTP)13、Intranet 與 EXtranet 基本概念(1) intran et的概念:是利用In ternet技術為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系統服務的計算機網絡;(2)Intranet的特點:是一個企業內部的計算機網絡,是為企業的利益服務的;

30、系統為用戶提供友好的、統一的用戶界面;由于內聯網和互聯網彩的是相同的通信技術;第七章網絡安全與管理基礎一、計算機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技術安全性1、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性管理安全性政策法律安全性D級:最小保護C1級:自主安全保護C2級:受控的存取保護2、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等級B1級:標記安全保護B2級:結構化保護B3級:安全域A級:驗證設計物理威脅3、計算機網絡安全威脅計算機病毒4、網絡安全措施包括:身份鑒別、數據加密、構筑防火墻、補丁程序、防病毒、廢品處理守則、系統審計、系統備份和鏡像技術;刪除修改主動攻擊(破壞對方數據為目的)添加偽造5、 系統攻擊的分類重排信息內容T電磁偵聽r統計分析被動攻擊(竊

31、密為目的 )破譯分析丿廢品分析 -密度分析6、針對系統工作狀態的攻擊7、針對系統工作狀態的攻擊拒絕服務攻擊利用系統漏洞截斷對它的服務申請利用惡意程序信息欺騙攻擊內部攻擊選擇性訪問控制數據過濾&被動網絡安全策略數據備份強制性訪問控制入侵檢測和安全漏洞評 估誘餌技術9、 半主動攻擊網絡安全策略理定向技術其他欺騙技術10、加密技術的基本方法有換位法和代替法。換位法:把明文中所用的字符按照某種規律把順序進行調換,使不知道調換方法規律的人不能解讀。代替法:將明文中的每一個字符按照一個對照表或某種規律轉換為密文中的一個字符,或者利用一組字符替代另一組字符。11、DES平衡加密算法,采用對稱加密算法

32、。12、公開密鑰加密技術( RSA):核心思想就是采用一對密鑰,這對密鑰互為加密和解密密鑰。把其中一個作為公鑰予以公開,任何人向發表密鑰的人進行通信時都可以使用這個公鑰對他進行加密。加密的方法也同時公開,由公鑰加密的數據利用公鑰自身不能解密,必須使 用這對密鑰中的另一個才能解密。而發布公鑰的人有這個私鑰,可以對接收到的數據予以解密。13、系統備份包括定期備份和工作日志兩種。14、系統鏡像技術分為三級:文件級、磁盤級、服務器級。15、防火墻的概念及相關技術。答:防火墻是一種設置在局域網與in ternet的相連位置上的硬件或一組運行于路由器上的軟件。其主要技術有:包過濾技術:對網絡中的數據包中的

33、源地址、目標地址、TCP和TCP鏈路狀態進行檢查,判斷這個數據包是否是合法的,以確定是否通過。應用網關技術: 建立在應用層上的相關協議,通過對進出網絡的數據報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報告。代理服務技術:在局域網和in ternet的連接點上設置代理服務主機,使內網只與代理服務相 關,外網也只與代理服務器有關。16、系統安全策略包括:風險分析與評估、制定安全策略、系統安全維護。17、網絡管理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網絡故障管理:使網絡能夠提供提供連續、可靠的運行服務。網絡配置管理:對各種網絡產品進行調整和配置。網絡性能管理:就是在網絡運行中不斷評測網絡的主要運行性能指標,找出影響性能的因素。網絡計費管理:

34、 記錄和統計用戶使用網絡的性質和數量,根據相關收費標準作出收費要求和收費記錄。網絡安全管理: 為網絡安全工作提供不同層次的安全防衛機制,保證網絡信息的機密性和完整性。18、 SNMP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是in ternet上最重要的也最常見的網絡管理協議。19、網絡管理系統由網絡安理站、管理代理和管理信息庫構成。第八章網絡應用及電子商務第二節 網絡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1、網絡信息系統分為哪三種類型網絡信息資源系統,網絡管理信息系統,網絡控制系統。2、企業信息系統的特點:以計算機網絡為系統硬件平臺,數據庫系統及其應用軟件為軟 件平臺,瀏覽器/服務器計算模式為使用模式,企業數據高度統一。以管理信息

35、系統為核心, 向系統的各層人員提供全面的不同層次的服務。3、ERP (企業資源計劃)與 MRPII (制造資源計劃)的主要區別 答:(1)ERP是一個面向供需鏈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2)ERP采用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最新成就。(3)ERP系統同企業業務流程重組。(4) ERP側重于各種管理信息的集成,而 CIMS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側重于技術信 息的集成。(5)ERP更強調系統資源的整合。第三節 電子商務1、電子商務(EC):是指實現整個商務活動的電子化或網絡化。2、電子商務與電子商貿的區別:電子商所涉及的是商家對商家,商家對銀行等企業層面的 交易方。而電子商務所涉及的面要更廣一些,它還

36、包括了消費者和政府部門,還要支持組建 虛擬企業。3、開展電子商務所需做的工作:走出網站,做好網站布置,具備良好的溝通環境,服務 到位。4、電子商務需要的軟環境:具有網絡通信的安全保證,具備適當的支付手段,具備可靠 和通暢的物流系統,有服務意識強大的政府,有完善有效的法律支持。5、電子商務的應用特性:網絡站點積極維護的必要性,在線實時溝通的必要性,系統建 設的綜合性,系統應用的經濟性。6、電子商務的類別:(1) 按參與雙方分類:B2B,B2C,C2C,B2G,C2G(2)交易的介質分:非網絡介質和網絡介質。(3)按使用技術手段分:電子郵件和 WWW ;(4)按交易服務的內容分:圖文信息交換服務、

37、多項目信息服務、有償信息銷售和運輸監 管信息服務。(5)按交易的程度分:信息交換、網上簽約,電子支付和全面電子商務。(6)按照商家的性質分:個人、實際企業和虛擬企業。7、電子商務的核心技術市場調查需求分析網站功能分析網站建設技術組織規劃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網頁發布和網頁測試電子商務的核心技術數據加密I數字簽名安全控制技術數字指紋認證體系電子支付安全協議在線支付網上支付技術電子證單網上營銷技術8、控制用網絡和一般計算機網絡的區別答:目的不同,數據量不同,實時要求不同,數據結構不同,控制用計算機網絡沒有復雜的 路由,沒有太長傳輸距離,控制用計算機網絡所用的各種網絡甜酸器等網絡設備和普通網絡有較大差別。第九章網絡技術發展1、提高線路轉發效率的總體思路是:提高硬件的處理速度,利用高可靠的線路,減少數據 效驗和路由選擇等處理時間,盡可能在接收的同時就進行轉發。2、ISDN (綜合業務數字網):是綜合數字電話網發展起來的一個網絡,它提供端到端的數 字連接以支持廣泛的服務,包括聲音和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