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_第1頁
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_第2頁
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_第3頁
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_第4頁
幼小銜接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幼小銜接并不只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事情,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因素都對其產生影響。其中家長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視。因為兒童的生活行為習慣、自理能力、身體素質、學習態度和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等都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1、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心理定位,走進新華書店經常能看到家長們爭相翻閱哈佛女孩、北大清華狀元等成功成才的案例,回家后一些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往往會照著這些書本像菜譜燒菜一樣逼著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其實,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家長對孩子要有個正確的心理定位,要看到孩子的優勢, 時刻反問自己希望孩子成為怎樣一個人?如果是我,我會說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健康、善良、正直自食其力的人。 一

2、旦有了一個心理定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就不會變得非理性2、激發孩子入學的愿望。孩子上小學,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較重大的轉折點。除了在物質豐幫助孩子做好準備外,還要營造入學的情境, 讓孩子對小學產生向往, 盼望早一點上小學。平時,家長在和孩子的聊天中, 要不時傳遞這樣的信息 你長大了,就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要有小學生了,我們真開心”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高興,為自己上小學自豪。有些孩子,對小學的認識依賴于表面, 如上小學可以背書包、 戴紅領巾、自己到學校等家長還應幫助孩子正確了解學校, 知道小學是學習的地方,小學生是以學習為主的,要做作業,還會考試,要認真學習3、學習上的準

3、備。在學校讓老師感到頭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學前缺少知識的孩子,而是那些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不愛動腦思考的孩子。如何讓自己的孩子知識廣,興趣旺,能力強呢?我想我們有必要了解學習必備的能力和素質,孩子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和素質,就會對學習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1)思考的能力。孩子的思考是與生俱來的。 讓孩子獨立地思考,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是孩子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源泉。新課標要求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是重要,沒有問題的孩子往往是問題最多的孩子。所以,做為家長,有時面對孩子的問題適當地賣一下關子,讓孩子自己去想,會比大人搜腸刮肚滿足其好奇來得更有效果2)閱讀的能力。閱讀能使孩

4、子接觸并掌握大量的祠匯,提高其分析能力,所以,有必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習慣,來幫助幼兒學習。家長能夠幫助孩子閱讀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家里堅持念故事徐孩子聽。還可為孩子準備一些圖文并茂的、有意義、有童趣的圖書,增加幼兒的閱讀機會, 使孩子能隨意地挑選并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這是增進孩子學習興趣、促進知識吸收的良好途徑。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提倡識寫分開,就是要求認識的字,最新可編輯word文檔們入學后一兩個月內就要把所有的拼音內容學習完,因此他們一上學就承受沉重的拼音學習不一定要求會寫,目的是為孩子構建立體的閱讀構架。比如一年級的第一冊教材,本著多認 少寫的原則,要求認識400個常用的漢字,會寫

5、其中的100個,這就突出了識字這個重點, 這么多的字怎么讓學生記住呢,只有多閱讀,讓孩子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鞏固復習。所以,我們家長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識字興趣,讓孩子在生活中識字,在游戲中識字,在閱讀中 識字。能認識更多的字,能看更多的書,是對一年級孩子的教育目標3)關于拼音學習問題。孩子剛上小學時,在數學課和語文課豐主要學習的內容是從數的形成和漢語拼音開始的。在數學課主大部分孩子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幼兒園里就已經很多孩子對拼音極陌生。孩子接觸到了。但由于大部分幼兒園里不設漢語拼音的教學活動,壓力,有些竟為此不愿意來上學。 為了使孩子剛入學便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對于那些沒有在 幼兒園里接觸過漢語

6、拼音的孩子, 家長可利用大班下學期或暑假這段時間適當地做一些鋪墊工作。可以讓孩子聽聽其語拼音的磁帶,配合兒童圖書,學習認識拼音字母,將拼音的學習 融入孩子的生活中4)關于寫字問題。寫字是一種知覺動作的學習,時機適當而不教,會錯失良機;太早教會帶來很多困擾。最常見的是兒童執筆姿勢與筆順的錯誤,使老師們要費更多的時間指導。糾正,有的甚至到初中、高中都改不過來。當然,在幼兒園大班下學期,孩子需要有一些寫 字方面的準備活動,以免入學后會手足無措。但是,一定首先注意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5)傾聽的能力。聽的習慣與能力是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標準之一。許多作文優異的小 學生,他們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

7、傾聽是一種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對聽故事、 聽兒歌總有著極大的興趣。經常聽聽錄音、聽聽廣播;聽得多,勢必積累得多,在表達時就有了豐富的素材與較強的組織能力。在這里,還要切忌:大人在與孩子說話時,不要羅嗦反復地說。一句話說的多了則成了可聽可不聽的話。同樣的話說了第二遍, 第一遍就顯得不那 么重要了;如果有第二遍第四遍,那么先前說過的就成了大可不必去聽不必去記的廢話了。這樣的羅嗦重復,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相當不利,孩子很難直接辨別出哪些是要聽的,一只不要過多重哪些是可以不聽的, 結果很可能導致孩子沒興趣聽,對什么都不認真聽,一只耳朵迸,耳朵出。這樣就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家長要相信

8、孩子的能力,復自己的話。6)提高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水平。在小學一年級開學的頭幾天,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插曲:家長叮囑孩子下課放后早點回家,不要在學校或馬路上玩, 孩子竟然一節課后就背起書包田家了;老師讓學生回家寫三個生字,每個生字寫五遍,孩子竟寫成五花八門的格式,有三個字寫三遍的,有一個字寫三編的,五遍的,甚至一個字寫滿一頁紙,有的孩子千脆一個字不 寫,不知道老師曾布置過作業。 之所以發生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 是因為孩子不理解老父母沒有事可以和孩子多師的語言,只有那些千叮嚀、萬囑咐的重復提醒才能記住。因比,交談,不要再有重疊祠,如飯飯、覺覺等,語言要逐漸規范、精煉、復雜。閱讀故事時,不要孩子一問

9、就停下來解釋, 要讓孩子能聽過全文,自己根據情節消化體味其中的語句、語匯,多讓孩子談談所見所聞,給孩子適當地布置一些小任務,為理解任務性、指令性語言打好基 礎。比如,請你去拿一張小凳;請你去拿高的小凳;請你去廚房的陽臺上拿小凳7)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注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無意注意,一種是有意注意。要完成學校的學習活動,靠的大多是有意注意。3-6歲的孩子,無意注意占優勢地位。例如,孩子對新奇而有趣的事物都會注意去看,注意去聽,只要他感興趣,就會較長時間地進行這項活動。有意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意志控制的注意,在有意注意時,人的大腦會處于一種緊張狀態,時間長了會感到疲勞。因而,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不加以

10、指引和訓練,不提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完成任務,無意注意是很難轉變成有意注意的。因此,在入學以前,應該幫助孩子發展有意注意,使孩子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注意。開始,采用游戲形式比較好。如在桌子上放4-5樣玩具,讓孩子看1-2分鐘,然后請孩子把頭轉過去,你拿掉其中一個玩具,再讓孩子轉過頭來,要求他說出桌子上的變化。游戲可以增加難度,如玩具的數量多一點,拿掉玩具后再把留下來的玩具位置調換一下;觀察的時間可以逐步縮短。 做游戲時,如果你和孩子輪流出題目, 家長還可以故意出錯,讓孩子發現并給你糾正,這樣,孩子的積極性會更咼。一般孩子都比較喜歡聽故事,所以你還可以讓孩子自己聽錄音故事來發展他的有意注意。在聽

11、故事前先提出幾個問題,讓他帶著問題聽,聽完后回答你的問題。還可以要求他邊聽邊記住故事的內容, 然后把故事復述給你聽。 只要你能根據孩子的情況經常和他一起做有利于注意力友展的游戲,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會很快提高。4、社會適應準備1)交際能力。交際依靠表達。進入小學,進入一個新的交際圈,表達自然就顯得重要起來。通常一個善于表達的人,容易獲得別人的肯定;獲得了別人的肯定,自然就獲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學校悶聲不想的孩子,很難讓老師、同學在短時間內了解他、喜歡他;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別人很可能會覺得他笨,認為他懂的少。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導致孩子不自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害怕到學校去。在入學前,給孩子機會表達,

12、幫助他組織語言,提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大人們責無旁貸。2)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上小學后,孩子每天要面臨不同的學科,帶回不同的作業。為了幫助孩子樹立任務意識,家長可以每天布置一個任務給孩子,如掃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執行情況, 讓孩子從開始的被動接受任務過渡到主動完成任務,知道不是爸爸媽媽讓我做這件事, 而是我長大了,我應該做這些事。樹立規則意識。上小學的孩子,有時要自己上學,成人關注、照顧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樹立規則和安全意識。如果我們平時帶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樹立榜樣,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種規則,如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上下樓梯靠右行,玩運動器械要輪流等,幫助

13、孩子養成習慣,提高遵守規則的能力。這將為孩子良好品質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5、生活上的準備幼兒園的孩子,生活上處處要依賴成人。 爸爸接送上幼兒園,媽媽喂飯,奶奶整理衣物,爺爺幫忙穿衣褲而入小學后,情況一下子發生變化。 放學后,跟著隊伍要自己過馬路回家。在校要自己整書包,因此生活能力上的培養和逐步過渡,也是很重要的。平時,每天讓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尤其是吃飯和穿脫衣褲一定要讓他自己來,逐步建立自己科學、方便、習慣的生物鐘,幾點睡、幾點起等。帶孩子外出時,告訴他不要亂竄馬路,要走人行橫道,教會他看清來往車輛(先向左看,再向右看),在成人的看護下獨自學會過馬路。在生活習慣上也要改變一下,讓孩

14、子按照學校作息制度起床、睡眠和吃飯,不致于進小學后突然變得消瘦和疲憊不堪。 早晨起得早,早餐要讓孩子吃飽,午餐前不吃零食,晚上早一些睡覺,少看電視。還可以教會孩子認識鐘點,使他養成時間概念,學會掌握時間,以后上學不致于遲到。6、物質上的準備主要是準備好必要的文具用品。一切用品以舒適、簡單、實用為主。過于花錢的東西,孩子弄丟弄壞很可惜,復雜的用品孩子不會用,為時過早,還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物質的準備也不一定完全要買新的, 家里有舊的也可以利用, 不要造成孩子對物質的追求。服裝要簡潔大方,方便孩子活動,不要追求名牌,以免孩子互相攀比,養成不良習慣。因為物質上的富有,并不意味著精神上的富有和成功。使孩子養成勤儉樸素的物質觀,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怎樣才算幼小銜接好了呢?我想其檢測的敏感指標可不可以用這樣三句話概括:一是學習感興趣”,即對學習內容本身充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