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中考物理專題復習講座8溫度與物態變化試題_第1頁
202X中考物理專題復習講座8溫度與物態變化試題_第2頁
202X中考物理專題復習講座8溫度與物態變化試題_第3頁
202X中考物理專題復習講座8溫度與物態變化試題_第4頁
202X中考物理專題復習講座8溫度與物態變化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溫度與物態變化要點索引:1、理解溫度的概念,會用常用溫度計測量溫度。2、 知道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六種物態變化現象,知道在此過程中是吸熱還是放熱,能用物態變化知識解釋身邊的自然現象。3、 能夠認識常見物質的熔化、凝固圖像,并能解答問題。同學們,我們在上一講中討論了機械能的相關知識點,本講中我們將要討論溫度與物態變化的知識點與考點。本講的內容較多,在歷年中考試卷中所占的比例在5-8分左右,試題形式可以為填空、選擇形式的基礎性的考查,也可以是實驗探究性考查;比如觀察晶體的熔化與凝固過程,觀察水的沸騰現象,作為實驗題出現頻率還是較高的;下面我們用七步教學法為大家梳理本講涉及到的重點

2、知識與考點,助你在考前復習中沒有遺漏喲。1、 基礎點睛:1、 溫度與溫標: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單位:攝氏度,符號,讀作攝氏度。攝氏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穩定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是100攝氏度,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 溫度計: (1)常用溫度計制成原理: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構造:玻璃外殼、玻璃泡、玻璃管、液體、刻度等。根據不同的需要,液泡里充入的分別是酒精、煤油、水銀。常用溫度計如下面的甲圖所示,量程一般為-20110,分度值為1,測量時液泡不能離開被測的物體讀數。(2) 體溫計:常用的體溫計如下圖乙所示,量程為

3、3542,分度值為0.1,所裝液體為水銀,它的液泡的上面有一很細的彎管,水銀受熱膨脹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因此,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但每次使用前都要用力甩幾下,把水銀柱甩到35度以下。3、熔化與凝固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晶體與非晶體:(1)晶體: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卻保持不變,這類固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如:冰、海波、各種金屬;晶體才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2)非晶體:有些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上升,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也不存在熔點;如:蠟、松香、玻璃、瀝青。 4、汽化與液化汽化:物質

4、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如燒開水時冒出“白汽”,就是水壺中的水沸騰時冒出的水蒸氣,又液化成了小水滴;汽化時需要吸收熱量。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如夏天的早晨禾苗上的露珠,就是在夜間水蒸氣遇冷時液化成的小水滴;汽化時需要放出熱量。促進氣體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 (2)加壓居民家中燒飯用的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加大壓強液化的,大大減小了石油氣的體積。汽化與液化是兩個互逆的物態變化過程,如右圖: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與沸騰(1) 蒸發:如晾在陽光下的濕衣服變干是蒸發,夏天,人身上出的汗被電風扇吹干屬于蒸發;蒸發在任意溫度時都能發生,蒸發時需要吸收熱量。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5、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速度。(2)沸騰: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比如炸油條時油就處于沸騰狀態。液體是在一定的溫度時沸騰的,沸騰時需要吸收熱量,雖繼續加熱,它的溫度不變,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沸點是隨著液體表面的氣壓的變化而變化。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的氣泡,上升到液面破裂,放掉水蒸氣,伴隨著響聲,如下圖所示。 液體沸騰的兩個必要條件:(1)溫度達到沸點;(2)繼續吸收熱量蒸發和沸騰的區別: 汽化方式異同點蒸發沸騰不同點發生部位液體表面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溫度條件任何溫度只在沸點時劇烈程度緩慢劇烈相同點都屬于汽化現象,都是吸熱過

6、程 4、升華與凝華 (1)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現象:冰凍的衣服變干、雪堆沒有熔化變小、燈絲變細、衣柜里的衛生球變小、干冰升華、碘升華、固體清香劑消失等。升華時需要吸收熱量,比如舞臺上的煙霧,就是向物體噴灑固態的干冰,快速升華吸熱,使水蒸氣液化所產生的“煙霧”。升華是指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注意在此物態變化中并不存在液態。一般在任意溫度下,任何固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升華現象。某些干燥的固體物質如香皂發出氣味這就是固體表面發生升華。(2)凝華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凝華時需要放熱,比如冬天夜里的霜,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又如冬天窗戶上的冰花、霜、霧凇等都是

7、凝華現象。 凝華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在此物態變化過程中沒有經過液態。凝華需要該物質的蒸氣達到一定的濃度以及溫度要降到該物質的凝固點以下才能發生。 升華與凝華也是兩個互逆的過程,如右圖所示:二、夯實小練 同學們,上面我們梳理了本講的知識點,在中考中基礎性的考查還是占有很大的成分,每位考生必須重視,下面我們來上幾題,讓你練練手,夯實我們的基礎吧。 1、一支體溫計示數是38 ,若粗心的護士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測量甲、乙兩個病人的體溫,體溫計的示數先后分別是38 和39 ,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的體溫是38 ,乙的體溫是39 B.甲的體溫低于38 ,乙的體溫是39 C.甲的體溫不高

8、于38 ,乙的體溫是39 D.因為體溫計使用前沒有向下甩,所以甲、乙兩人的體溫無法確定答案:C解析:體溫計的縮口結構使縮口上面玻璃管中的水銀不能自動回到玻璃泡中,要使升到玻璃管中的水銀再回到玻璃泡中,要拿著體溫計用力向下甩。若沒有甩就直接測體溫,則其溫度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即能測出高于38 的人體溫度,而不能確定等于或低于溫度是38 的病人,故選C。2、以下物態變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的是( )A冰的消融 B水的汽化 C鋼水變成鋼鐵 D點燃的蠟燭變成蠟油 答案:A; 解析:A、水在固態、液態、氣態三態變化過程中,固態的冰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B、水在汽化過程中,不斷放出熱量,溫度降低;C

9、、鋼水變成鋼鐵,凝固放出熱量,溫度降低;D、點燃的蠟燭變成蠟油,熔化要吸熱,溫度升高,故選A。3、炎熱的夏天,戴眼鏡的小明從空調屋里出來后,鏡片上出現一層薄霧而模糊不清,過一會兒,鏡片又變得清晰起來,鏡片上這種現象對應的物態變化是先 ,后 。答案:液化、汽化;解析:在空調房間呆久了,眼鏡片溫度也低,而室外的空氣溫度較高,水蒸氣的溫度也高,當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較冷的鏡片時,會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小明的眼鏡一時模糊;當再過一會,鏡片的溫度升高了,附著在鏡片上的小水滴就會汽化,使小明的眼鏡回復正常,4、(多選)以下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嚴寒的冬天,一直冰凍的衣服也會變干,這

10、是升華現象B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最終“消失“了,這是蒸發現象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這是凝華現象D用久的白熾燈泡內壁發黑,這是凝固現象答案:A、C; 解析:嚴寒冬天,氣溫低于0,冰無法熔化為水,但冰逐漸消失,是因為冰直接由固態變成了氣態的水蒸氣,是升華現象,A說法正確;樟腦球消失,是樟腦球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是升華現象,B說法錯誤;冰花是由水蒸氣在晚上遇冷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冰,是凝華現象,C說法正確;燈絲是由金屬鎢制成,在高溫下鎢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鎢蒸氣,這是升華現象;當燈熄滅后,鎢蒸氣又凝華為固態的鎢附著在燈泡壁上,所以燈泡內壁會發黑,D說法錯誤。三、經典呈現:為了讓廣大考生對本次課

11、程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一步了解,我們收集了近兩年中考出現的經典題目,主要是考卷中的壓軸題,展示給廣大考生,開拓我們的視野,訓練我們的發散思維能力,以便輕松應對考試嘍。1、 使用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應注意的事項是:(1)被測液體溫度不得超過溫度計的_;(2)測量液體溫度時,要使溫度計的玻璃泡_在被測液體中,待溫度計的示數_后再讀數;(3)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_,且視線應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_。答案:(1)測量范圍;(2)浸沒;穩定;(3)被測液體中;相平2、下來操作中,冰的質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氣中 C-2的冰放進0的水中 D0的冰放進0的

12、空氣中 答案:C; 解析: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1攝氏度的水在變為0度過程中放熱使-10攝氏度的冰溫度上升,所以不能明確在水下降到0攝氏度時,冰是否也達到了0攝氏度,如果冰與水的溫度一樣,不再發生熱傳遞,水不能繼續放熱不能結成冰,所以還是原來的冰水混合物,冰可能不增加,不合題意;B、-10的冰放入1的空氣中,冰放在空氣中,沒有水變成冰,不合題意,C、-2的冰放進0的水中,此時水與冰有溫差,產生熱傳遞,水可以繼續放熱結冰, 符合題意;D、0的冰放進0的空氣中,冰放在空氣中,沒有水變成冰,不合題意,故選C。3、室溫是18。溫度計在酒精中的示數是17,將溫度計從酒精中取出來后,它的示數 ( )

13、A會馬上升高到18 B仍然保持17不變C先下降,然后上升到18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答案:C; 解析:溫度計在酒精中的示數是17,從酒精中拿出來后,溫度計的液泡上有酒精,酒精很容易蒸發,蒸發吸熱,溫度計的示數先下降,當酒精蒸發完之后,溫度計的示數再上升,達到室溫。四、思維拓展 上面我們點出了經典的題型,為了讓廣大考生檢測自己對本次所講的知識點理解情況,下面列出了幾題,讓同學們自己去做,拓展我們的思維,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把握經典的題型,這對完成考卷中的壓軸題大有好處呢。1、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喜愛,下列對古詩詞中涉及的熱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的形成是升

14、華現象B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C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D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我們對物態變化的正確認識,A選項中明顯錯誤,分別屬于凝固與凝華;C選項中的露水屬于液化現象,不選;D選項中的霜屬于凝華,錯誤,不選;因此本題答案為B。本題考查我們對古詩文中物理現象的理解,也是長見得。2、關于地球的水循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海水吸熱,汽化成水蒸氣。 B 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熔化成水滴C 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氣流,凝華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過程,液化成雨水答案:A;解析:A. 海水汽化成水蒸氣,

15、且液化是吸熱過程,故A正確;B. 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液化成水滴,故B錯誤;C. 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氣流,由液態變為固態,凝固成小冰珠,故C錯誤;D. 小冰珠在降落過程,由固態變為液態,熔化成雨水,故D錯誤;3、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房間里的相同的兩壺水在相同的電爐上都已燒開,通過觀察可以確定甲、乙兩個房間的溫度關系是t甲 t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 解析:“白氣”是由壺嘴冒出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外界的冷空氣放出熱量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白氣”多,表明壺嘴冒出的水蒸氣與外界溫差大,房間溫度低;反之,表明房間溫度高。由圖可知:甲房間壺嘴的上方“白氣”較多,而乙房間壺嘴的上方

16、“白氣”較少,所以甲房間的溫度低于乙房間的溫度。五、考點梳理本次講座的內容在中考試卷中所占的分值也不低,如果把它作為基礎性考查,比如填空、選擇的形式考查,也就在3-5分;如果把觀察晶體的熔化現象或觀察水的沸騰過程作為實驗題來考查,本講內容所占的分值就高了,應該在8分左右;那么,命題人會出什么樣的題目來考查我們呢?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涉及到本講的考點吧。考點一:把使用溫度計的技能作為基礎題來考查,同學們一般不會丟分。例: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1)如左圖所示,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是 ;(填寫正確答案選項即可)(2)若正確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如右圖所示,此時溫度是 。答案:(1)B;(2

17、)52解析:(1)A碰到了容器的壁C碰到了容器底D玻璃泡沒有全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B中溫度計放置是正確的;(2)每一個大格代表10,每一個小格代表2,示數為52。考點二:利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解釋有關現象,考查我們對本講知識的正確理解。例: 嚴冬的早晨,可以發現窗戶的玻璃上有一層“冰花”,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氣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外的熱空氣向玻璃放熱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內壁C室內的水蒸氣向玻璃放熱凝華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內壁D室外的水蒸氣向玻璃放熱凝華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答案:C;解析:嚴冬的早晨,可以發現窗戶的玻璃上有一層“冰花”,這是室內的水

18、蒸氣遇到冷的玻璃,向玻璃放熱凝華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內壁。考點三:把觀察冰的熔化或水的沸騰實驗作為實驗探究題來考查,如果選中,本講知識所占的分值就會偏高,大家可以注意了。例:如下圖是某種固體加熱變成液態時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觀察圖象并回答:(1)固體在開始加熱時的溫度為 ,固體的熔點為 。(2)這種物質在固態時的名稱為 。(3)圖中BC段表示物質處于 狀態(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共持續了 分鐘。答案:(1)-5;0 (2)冰(3)固液共存;4; 本題主要考查我們對晶體熔化過程的理解。六、真題檢驗親愛的同學們,上面我們對本講的考點進行了梳理,本講的知識點在各

19、類考卷中所占的比例也不低,我們必須把握,弄懂細節問題,確保在溫度與熱量方面不會丟分,下面來看看近兩年中考卷中對本講的知識點是怎么考的吧,請你動筆做一下,對自己進行一次檢驗嘍!1、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當水溫升到89 時,小華開始計時,每隔l 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然后,小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此時的氣壓高于標準氣壓 B 水從89 加熱到剛開始沸騰所需時間為4 minC 通過圖象可知,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D、水沸騰時氣泡上升的情況如圖乙所示答案:C;解析:根據圖像可知,水的沸點為990C,因此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A錯誤;水從89

20、0C開始加熱帶沸騰用時5min,故B錯誤;再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是溫度不變,所以C正確;由甲圖可知,水沸騰氣泡上述應當如甲圖所示,D也錯誤。 2、(2017自主招生)開啟電風扇,對著一盆0水的水面吹風過了一段時間( )A水的表面出現薄冰,溫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現薄冰,溫度仍為0 C水不會結冰,溫度也保持0不變 D水不會結冰,但溫度要下降 答案;B; 解析: 當電風扇對著0水面吹風時,水面的空氣流動加快,從而使水面蒸發加快,而蒸發要帶走熱量,使O的水因放熱而凝固,從而出現薄冰;但由于冰是晶體,則水在凝固過程中放熱而溫度不變,因此它的溫度仍是0,故選B。3、小明在探究熔化實驗時,把質量相等的甲

21、、乙兩物質加熱,通過實驗記錄,將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圖象得出的信息有: ; (寫出兩條信息)。答案:甲和乙都是晶體;甲的熔點比乙的熔點低。(其它說法正確也可)解析:觀察圖象可知,甲、乙兩種物質在熔化時,都有一段時間物質吸熱但溫度不升高,說明它們都有一定的熔點,都屬于晶體;同時還觀察到,甲在熔化時達到的溫度比乙的溫度低,表明甲的熔點低于乙的熔點。 4、如圖所示,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內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熱使A內水沸騰,繼續加熱,容器B內水的溫度 (填“能”或“不能”)達到沸點, 沸騰。答案:能;不能; 解析:容器A中水沸騰,說明容器A內的水達到了沸點且可以從火焰上吸收熱量;當容器B中的水沒有達到沸點前,從容器A內的水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當容器B中的水溫度升高達到沸點后,和容器A中水的溫度相同,就不能從容器A內的水中吸收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