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月光曲 關于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自主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語,會辨析“券”和 “卷”、“恬”和“括”字形的不同;能理解與積累“幽靜、清幽、純熟、陶醉”等詞語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受文中月光曲所展現的美麗情景,并能加以背誦。3.在學習中會歸納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和難點1.通過課文的學習,能夠歸納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2.仔細閱讀,體會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學準備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學生:1.讀課文,并理解下列詞語:幽靜、清幽、純熟、陶醉等等。2.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3.查找資
2、料,了解貝多芬的情況。教學設計一、簡介貝多芬,揭示課題。1.板書:貝多芬(1)預習反饋:大家回去都找過貝多芬的資料了,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對貝多芬的了解呢?(2)對,貝多芬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大師。(教師簡介貝多芬的有關資料。)2.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月光曲就是貝多芬創作的一首著名的鋼琴奏鳴曲。那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呢?(板書課題:月光曲)(齊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了解一下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吧! 說明:語文課程標準中很重視對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可以淺顯地告訴學生:讀懂你的信息資料,試著用你自己的話表達出來,還可以談談你的想法。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有意識地學會加工和表達
3、自己的信息資料了。二、理清層次,概括內容。1.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隨機正音:入場券、純熟、微波粼粼、恬靜等。給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傳說(zhuàn chuán )彈琴(dàn tán)朝著(cháo zho)說明: 雖為中高年級段,但字詞教學仍不可偏廢,特別是一些多音字的發音尤為重要,在這里通過課文的朗讀,及時糾正一些字音仍有必要。2. 課文主要寫什么?(課文主要記敘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課文為什么用“傳說”呢?(傳說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不一定確有其事,但從這傳說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
4、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3.討論分清層次,學會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全文共分兩大部分,請你默讀課文,將課文分成兩個部分,并寫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簡單介紹著名鋼琴曲一一月光曲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第二部分(第2第10自然段),詳細介紹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整個過程。4.課文的第二部分是整篇課文的重點。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明:能否正確歸納、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考查學生是否讀懂文章,評價其閱讀理解水平高低的標志。這篇課文不僅要教會學生理清文章內容的層次,還要讓學生能夠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也為下面歸納月光曲的經過作鋪墊。三、深入學文,體會情感那貝多芬一共彈了幾首
5、曲子呢?(兩首)(一)學習貝多芬彈奏的第一首曲子。1.這個傳說,一開始就給我們描寫了一個非常美的畫面。同學們想一想,在這幅畫上除了一輪明月、萊茵河、小路,還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貝多芬外,根據故事的發展,畫面上還應該有什么?2.這兒離熱鬧的地方比較遠,又給人美的感覺,這樣的環境就叫“幽靜”。我們就可以說“這兒多么幽靜啊!”這小路就可以說“幽靜的小路”。說明:詞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語文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會學生正確的理解詞義,這就需要教師創作一定的語言環境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就如“幽靜”這個詞語的理解,不要將它的理解定格于詞典上的解釋,而是將其和所在的句、段的理解有機融合在一起,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語
6、言環境中深入理解“幽靜”一詞在文中的確切含義。這樣既教學生確切理解了詞語意思,深入領會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解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3.貝多芬就在幽靜的小路上散著步,他聽到從那所茅屋里傳來斷斷續續的琴聲,你們想當貝多芬聽到這斷斷續續的琴聲,而且在這僻靜的小鎮上,有人在彈他的曲子,他會怎么想?說話訓練:貝多芬聽到了 ,他想:。4.貝多芬正是這樣想的。所以他走近茅屋,后來還走進了茅屋。“貝多芬為什么要走進茅屋呢?”(他聽到了一個姑娘和一個男的對話后,他走進了茅屋。)“現在讓我們跟著貝多芬來到茅屋的窗口,便聽到了兩個人的對話。”男女生分角色讀。指導:“那有多好啊!”的“多”表示程度,
7、念第二聲。“誰能根據說話的內容,加上適當的提示語,想象他們說話的神情、語氣。”說話練習:男的()地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太窮了。 ”一個姑娘()地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指名兩人說。5.“隨便說說”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句話?這個盲姑娘是真的這樣隨便說的嗎?如果不是,那她為什么又說“隨便說說”呢?這說明了什么?小結:是呀,“隨便說說”說明了這個十六七歲的盲姑娘對哥哥的體諒和理解,對自己說的那句話感到不安和后悔。這說明盲姑娘是多么懂事、多么體貼人啊。6.聽到這里,貝多芬可能會怎么想?說話練習:貝多芬聽到了 ,他想: 。7.從哪一個詞里說明他一點兒也沒有猶豫
8、,(就)說明他對窮苦人是非常同情,很有感情的。8.貝多芬進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使他同情、感動,哪些詞語說明茅屋里的姑娘和男的確實太窮?自己說說看,把這些詞語劃下來,再練習讀讀。(一支、微弱、正在、舊、瞎)學到這里,我們知道了吧,為什么那琴聲是斷斷續續,原來彈琴的是個盲姑娘。9.“下面是貝多芬和他們的對話。這次老師不指導,你們能不能讀好呢?”指名分角色讀第五、六兩自然段的對話。說明: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它不僅是學生識記、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鑒賞水平的重要途徑。重視朗讀,加強朗讀指導與訓練,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這里的幾個環節設置都是為了
9、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體會貝多芬內心的善良。10.是的,( )貝多芬走近( )茅屋,給一位( )( )姑娘彈琴,貝多芬的琴聲使盲姑娘( )。說明:這個說話練習既是對學生進行了語言能力的訓練,又是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反饋。(二)學習貝多芬彈奏的第二首曲子。1.貝多芬看到盲姑娘聽到他的曲子是這樣的興奮,這樣的喜悅,貝多芬心里怎么想?說話練習:貝多芬聽到,他想:。師生對讀盲姑娘和貝多芬的話。2.“于是,貝多芬又給她彈了一曲,這個曲子就是月光曲。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已譜寫好的,還是趁著興致當時彈出來的?從哪一句里可以看出?”(“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
10、3.同學們想一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使貝多芬創作出這樣一首世界著名的樂曲呢?(“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琴鍵來。”)師:課文中有一幅插圖,這個情景多美啊。蠟燭滅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為了描寫這個環境,課文中用了什么詞?”(清幽)理解“清幽”的意思。5.現在就請你們把這一節課文讀一下,眼睛閉起來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樣?然后請你們講這幅圖。(出示圖片,學生自由準備講話。)6.月光是這樣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卻看不見。可貝多芬的琴聲卻給窮兄妹帶來了無限的聯想。那么他們聽著,聽著,眼前出現了幾幅畫面?(三幅畫面)(1)第一幅畫:月亮
11、升起來了。看,月亮升起來了。月亮在哪兒?海面怎樣?(隨機理解“微波粼粼、灑遍”的意思。),你們想這時的貝多芬在怎樣彈琴?(貝多芬可能是輕輕地按起琴鍵,節奏也比較慢。)(2)第二幅畫:月亮越升越高。貝多芬繼續彈著,月亮也越升越高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微云”是怎么樣的云?這時貝多芬的琴聲,一定比開始時怎么樣?(3)第三幅畫:忽然海面上刮起大風,卷起巨浪。皮鞋匠聽著聽著,覺得海上刮起了大鳳,卷起了巨浪,這情景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波濤洶涌)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有沒有月光?從哪兒知道?想一想皮鞋匠聽了琴聲,仿佛覺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貝多芬在怎樣彈琴,琴聲怎樣?(貝多芬越彈越激動,
12、身子也可能搖擺起來,節奏也越來越快。)7.小結:貝多芬的琴聲把鞋匠帶到了海邊。這兒,有平靜的大海,有奔騰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壯闊的美。但無論是平靜的大海,還有波濤洶涌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這是多么美好、光明的景象,又是多么寬闊自由的天地呀!8.皮鞋匠所聯想到的,那盲姑娘有沒有想到和看到呢?從哪兒可以看出?眼睛睜得大大的,好像看到了向往的那個光明美好的情景。這一點還表現在哪兒?(恬靜的臉上。)那這波濤洶涌的大海,盲姑娘以前有沒有看到過?是呀,(出示句子: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誰能讀好這一句?(這里運用重復,強調看到了景象,是她從來沒有看到的。)誰再來讀一讀?那她從來
13、沒有看到過的景色是怎樣的呢?說話練習:聽著那的樂曲,她仿佛看見了。9.教師引導學生串讀課文8、9小節。說明: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只要是抓住重點詞句進行了理解,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朗讀、想像說話等能力,也進一步讓學生充分感受了月光曲所表達的意境,體會了語文文字的優美,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特別是三個說話練習:“貝多芬聽到,他想: 。”則是在說話練習中逐步引導學生感受貝多芬的內心情感變化,引導學生能夠聯系課文內容進行合理的想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三、整體感悟,總結全文。1.為什么兄妹倆沒有及時發現貝多芬的離去?因為月光曲那美妙的旋律讓兄妹倆深深“陶醉”了,“等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
14、茅屋”。貝多芬悄然而來,悄然而去,他給兄妹倆帶來一片溫馨的德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享受,也給自己帶來了一次意外的創作收獲。(引導齊讀最后一段。)2.當貝多芬走后,盲姑娘和他的哥哥會說些什么呢?請將你想像到的用對話的形式寫一寫。(學生寫話,教師巡視。)請學生分角色讀一讀自己寫的話。說明:想像說話既是對語言文字的一種積累,也是對情感的一種升華。相信學到這兒,學生已經能夠圍繞貝多芬的人格與彈奏的樂曲寫出自己的感悟了。對于在寫話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語病教師要及時糾正,而一些能夠表達自己對課文理解的好句要及時加以鼓勵。3.(播放樂曲月光曲)這就是貝多芬即興創作的一首曲子,里面不僅表現了貝多芬豐富的想象力,
15、更體現了他的這種對盲兄妹對貧苦人民的高尚而真摯的情感。讓我們再一起走進這個故事,有感情地讀一讀全文,再來體會一下貝多芬創作這首曲子的過程。4.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對月光曲的創作過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對貝多芬這位聞名世界的音樂家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課后,同學們可以再找一首貝多芬的曲子或你喜歡的其他曲子聽一聽,邊聽邊像剛才這樣展開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寫下來,大家共同交流。關于說課一、教材分析課文記敘了貝多芬到萊茵河便的一個小鎮旅行演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邂逅了一對窮兄妹。勤勞、善良的窮兄妹倆在生活非常清貧的情況下,還是那么熱愛音樂,貝多芬深受感動,于是為他們彈奏樂曲,并借著月光即
16、興創作了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作者借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既表現了大音樂家貝多芬對窮苦人命的同情和熱愛,又表現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華,同時也告訴人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傳說、美景、深情于一爐。課文可以分兩段:第一段(第1節)簡單地介紹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這段的最后一句“傳說是這樣譜成的”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段(210節)詳細地介紹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整個過程。這段是教學的重點段,訓練重點就體現在這一段。抓住環境特點,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本段可分為三層,其中第二層(39段),寫貝多芬走進茅屋
17、里,為盲姑娘彈了兩首曲子,這部分內容是文章的重點,同時也有一些使學生難理解的句子。首先介紹了當時的環境。“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突出了月光的明亮。“月光照進窗子來”,驅走了茅屋里昏暗陳舊的景象。“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寄予深深的同情。周圍的環境是那么靜,那么美;窮兄妹倆又是多么純樸,多么可愛。貝多芬觸景生情,激發了創作的激情。“借著清幽的月光”,貝多芬“按起琴鍵”,創作了月光曲。本課在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采用了聯想手法。關于月光曲的內容是借皮鞋匠的聯系表達出來的。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靜的海面上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
18、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海面上的景象發生了變化。“浪花一個連一個朝岸邊涌過來,”“浪濤洶涌的大海”,說明了音樂的節奏有了明顯的轉換,貝多芬此時想到的是窮兄妹倆的處境,心里十分不滿,他要用自己的音樂表達出這種心情。音樂把盲姑娘帶到了海邊,這兒有幽靜,也有曲折,有柔和的美,也有壯闊的美。貝多芬的琴聲不僅使盲姑娘感到了美,而且也使她看到了美好、光明的景象。故事的基調是一個“靜”字,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幽靜”的小路旁的茅屋里,人物只有3個。聽到窮兄妹倆的對話,貝多芬推開門,“輕輕”地走進去,借著“清幽”的月光彈奏鋼琴曲,哥哥“靜靜”地聽著,月光又照著妹妹“恬靜”的臉上,最后,當窮兄妹倆陶
19、醉在音樂中時,貝多芬早已悄悄地離去。全文都是在平靜中進行,但平靜之中卻有真情涌動,窮兄妹倆的真情打動了貝多芬,而貝多芬的真情更是感動了無數讀者。二、學情分析通過四年多時間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教師只需對極少數易錯字稍作強調即可;在詞語的理解上,學生已學習了不少方法,可在課前通過相關的預習自學自主識字,在課堂中可分別就字詞的音形的難點和部分詞義可通過預習反饋加以檢測,當然一些重點詞語還需結合課文加以理解。在閱讀方面,學生已掌握一些閱讀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課文的能力。課前,教師可適當布置預習作業,促使學生借助原有知識儲備,有針對性開展預習工作。本單元教學目標繼續學習根據課題、重點句子
20、、課文的線索等方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由于本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因此這一目標要在課內加以落實。在理解重點句上,學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各種語言訓練,針對該年段學生的思維深度、語言概述能力等特點,強化練習。最終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僅僅是從內容到內容,而落到思維的訓練,語言的內化,情感的認同。三、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目標一: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自主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語,會辨析“券”何“卷”、“恬”和“括”字形的不同;能理解與積累“幽靜、清幽、純熟、陶醉”等詞語的意思。雖然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再需
21、要生字教學。教師需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學做針對性地指導。目標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受文中月光曲所展現的美麗情景,并能加以背誦。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它不僅是學生識記、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鑒賞水平的重要途徑。重視朗讀,加強朗讀指導與訓練,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課文所描述的美景,繼而能夠熟讀成誦,豐富他們的語言積累。目標三:在學習中會歸納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這個單元是要讓學生學會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因此在制定目標時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理清課文內容的層次,從而讓學生能夠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進
22、而學會歸納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目標四:通過學習課文,體會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本單元的另一個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呢,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及高尚情操。在這一課中,通過朗讀以及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讓學生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貝多芬同情窮苦人民的思想感情。四、教學設計研究教材制定教學目標后,我對教學進行了如上設計(詳見關于教案設計部分),著力體現以下兩點:(一)入情入境,指導朗讀。本篇課文的重點是通過課文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領悟月光曲的內容,并能歸納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而課文并沒有描寫月光曲的琴聲、節奏及旋律,而這一內容課文是通過皮鞋匠聽音樂時的聯想表
23、現出來的。因此,在進入課文的學習時,我就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讓學生進入一個優美的情境,設計了如下描述:“這個傳說,一開始就給我們描寫了一個非常美的畫面:我們仿佛看到一個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萊茵河水靜靜地流淌著,貝多芬在一條幽靜的小路上散步。同學們想一想,在這幅畫上除了一輪明月、萊茵河、小路,還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貝多芬外,根據故事的發展,畫面上還應該有什么?”這樣,在教師描述的同時,讓學生潛意識進入情境。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更好地進入課文的學習,并通過朗讀,知道了創作月光曲的環境以及背景。當學到貝多芬為窮兄妹倆彈奏第二首曲子時,我讓學生想像看到了幾幅畫面?從而初步體會樂曲的三層變化。
24、借著用多媒體播放月色海天的圖畫,即“月亮升起”、“月亮升高”、“風起浪涌”,并配與月色海天圖畫相對映的月光曲的三曲樂段,即輕松舒緩的、漸強發展的、高昂激越的。而我則用富于感情的語言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習中注重朗讀的訓練,用各種形式的讀,結合字詞的理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這樣,以圖畫展現情景、以音樂渲染情景、以語言描繪情景的方法被有機的結合起來,在細讀中悟境,于悟境中背誦,從而突破了重點。(二)重視想象能力,拓展創新意識。在重視朗讀的同時,我還對學生進行了想象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課文中穿插了三個說話練習:“貝多芬聽到,他想: 。”是想通過說話訓練,逐步引導學生感受貝多芬的內心情感變化,引導學生
25、能夠聯系課文內容進行合理的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為了讓學生化知為能,遷移應用,我運用課文中聯想的語段,讓學生講一講“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寫作時應用聯想的條件和好處。當講到盲姑娘時,我用設計了一個說話練習“聽著那的樂曲,她仿佛看見了。”引導學生想一想盲姑娘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色是怎樣的?進一步讓學生領會美妙的音樂給我們帶來的無限遐想,給我們帶來美的熏陶和享受,從而豐富和提高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最后在課文結束,我又一次通過課文的延伸,再一次讓學生發揮想象“當貝多芬走后,盲姑娘和他的哥哥會說些什么呢?”這樣的小練筆,既是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運用的一種積累,也是對
26、課文內容情感理解的一種升華。相信學到這兒,學生已經能夠圍繞貝多芬的人格與彈奏的樂曲寫出自己的感悟了。當然對于在寫話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語病教師要及時糾正,而一些能夠表達自己對課文理解的好句要及時加以鼓勵。主要在這兒是力求讀寫結合,課外延伸。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旨在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指導思想。關于課后反思閱讀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同時也應該對學生進行寫作的基本功訓練,這一點對于中高年級的教師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我們的每一篇課文都可以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及寫作基本功訓練的主要憑借,我們在教學一篇課文時,都應當突出重點訓練項目,教給學生
27、有關的寫作方法,做到讀寫結合,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本課無論語言表達,還是寫作手法都在我們小學年段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的。但就一篇文章的學習,不可能面面俱到,需抓住某一個方面重拳出擊,使之行之有效。據此,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我在課文中穿插了三個說話練習:“貝多芬聽到,他想: 。” 這一個課堂說話練習,其實是為后面的寫話練習做準備。在課文的最后我又設計了一個延伸的想象寫話,這主要是強化了運用文中表達手法,注重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關注本堂課上學生的綜合習得。從而讓學生明白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得具體,可以恰當地加上自己的聯想,這樣文章的內容就會更充實,表達的感情就會更深刻!其實在我們的教學中,由讀到寫是一種由“入格”到“出格”的過程,這就是遷移,通過遷移能使已有的知識、技能得到進一步檢驗、充實和熟練。在語文的讀寫中,存在著語言的遷移、結構的遷移、寫作方法的遷移等諸多因素,而遷移是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因為最初的學習往往是從模仿開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喜歡借用文本這個載體進行適度的拓展延伸,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只要能激發學生想象,拓展他們思維空間的,我都不輕易放過,我發現擴寫和續寫的訓練方式對于緊湊的課堂教學是一個非常好的訓練方式,同時也能較好地促進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和寫作能力的提高。當然,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國際設備租賃合同(4)管理資料
- 2025年電梯媒體廣告發布合同
- 2024年醫用X射線增強電視系統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涂布助劑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全包裝修合同樣本
- 2025汽車租賃合同范本協議書格式
- 2025基礎設施貸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學校食堂肉類采購合同
- 2025林場轉讓合同范文
- 2025江西省采購合同示范文本
- 于丹--莊子心得
- 2023年供貨方案 醫療器械供貨方案(四篇)
- 森林病蟲害防治自測練習試題與答案
- GB/T 3728-1991工業乙酸乙酯
- GB/T 34949-2017實時數據庫C語言接口規范
- GB/T 3452.1-2005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GB/T 23641-2018電氣用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模塑料(SMC/BMC)
- 2023年國際焊接工程師考試IWE結構試題
- 精華版-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課件
- 《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學》樣題
-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