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3城市化_第1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3城市化_第2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3城市化_第3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3城市化_第4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3城市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三節城市化一、課標解讀課標要求: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并解釋城市化對地理 環境的影響。本課標重在對資料的分析,此處的資料除了包括文字說明外,還包括課,文中 提供的插圖,我認為對后者的分析更為重要。所以本節內容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讀 圖分析法,這樣可以達到兩個目標:一是可以通過讀圖分析掌握城市化的過程和 特點,并通過插圖上的景觀變化來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二是通過讀圖 分析,掌握讀圖析圖的能力,也就掌握了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的插圖主 要有兩種:一是抽象的變,化示意圖曲線圖,它反映的是事物隨時間的變化過 程。讀這類圖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橫坐標和縱坐標的含

2、義 ,在這節中要特別提醒學 生注意的是縱坐標雖然表示的都是“城市人口比重”,但數值不同(這點最好由 學生讀出來)。二是景觀圖,通過對這類圖的分析來解釋一些現象產生的原因。二、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第2章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與前兩節的聯系非常密 切,即城市化就是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不斷完善的過程 ,也是城市等級的 提升過程和一個區域內城市等級體系的形成過程。這種現象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 的必然結果,而且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它可以反映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 高低;另外,城市化還與第一章的人口遷移密切相關,大量人口從鄉村遷往城市是 城市化的一個方面(如遷移方向相反,則為逆城市化)。根據教

3、材內容需要分兩課 時:第一課時:什么是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進程。第二課時:城市化對城市的 影響。三、學生分析學生對城市化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因為它研究的是我們身邊的地理,所以 教學要盡可能從我們生活的周邊入手;從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來看,他們對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這種了解往往是表象的、片面的,本節教學需要幫助學生更加 理性、深入去分析有關城市化的問題;發達國家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過程是目 前中國城市化案例中所欠缺的,學生難以理解,成為本節教學的一個難點;教材中 統計圖表較多,學生對統計圖表往往缺乏正確的分析方法,教學過程中需加以引 導。準備知識:地理必修1中的地理環境要素、水循環、氣候(“熱島

4、效應” 等)、數學有關知識(如曲線的斜率)、人口遷移和農民工的有關內容、調查所在 城市的發展變化和主要問題及成因等等。四、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 .理解城市化的含義以及衡量的重要標志2 .正確認識城市化對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發展的積極作用3 .掌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進程和特點6 .理解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二)過程與方法1 .通過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歸納出城市化的含義,并理解衡量 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2 .能夠利用曲線圖分析世界城市化進程中不同階段的特點,且能夠結合案例分析歸納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的差異3 .通過上網查閱和調查身邊

5、的農民工,了解他們進城的動力4 .通過對我國改革開放前后常州市白人口數量、用地面積等調查,分析我國城市化特點5 .要求學生周日到市區走一走、看一看、問一問,了解一下常州市由于人口 的快速增長而產生的主要問題6 .小組討論:給常州市政府提出建設常州市的一些合理化建議(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 .通過對農民工的調查,培養學生對農民工的正確認識,建立正確的情感2 .通過對城市問題的學習,讓學生關注我國環境與發展現狀與趨勢,提高學 生的環保意識3 .通過討論并對一些合理化建議的提出,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關 心和愛護環境及參與治理環境的社會責任感,并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觀五、教學重點:1 .城市化

6、的含義以及重要標志2 .不同類型國家城市化進程特點3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六、教學難點:1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2 .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過程七、教學方法:1 .讀圖分析法:本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也可以說是讀圖析圖的過.程,特別是曲 線圖的讀法。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通過讀圖析圖 ,不僅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 和掌握,還提高了學生的讀圖能力。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八、教學過程:1、導入:給出2副圖片,詢問安家中學的學生新魏花園附近的變化,引入城 市化這一話題。一、什么是城市化(板書)多媒體顯示上海市1911年到1990年用地和人口數的變化圖:網1*網1啊1年用立于11旬A nAuL2Hl A

7、u問:分析上海市的變化表現在哪些方面?(提示 :從用地和人口兩個方 面分析城市化的概念)通過上海市人口和用地面積的變化,引出城市化的含義,即人口向城鎮集聚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讀P31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圖:!;療卡1-叫鼻電國時*南,晨KWt問:1.對比兩張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數量、等級)2 .用“第二節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的內容來說明城市化的含義。3 .鄉村的人口為什么大量向城市遷移?主要的動力有哪些?答:1 .數量增加、等級提高2 .對一個城市而言,城市化就是城鎮等級升級的過程;3 .略。(提示:P32圖2.18中 引導學生回顧第一章的問題研究中的部 分內容,

8、即d分析促使這種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因素)評價:用學過的知識來解釋城市化的含義,不僅鞏固了舊知識,還學會了知 識遷移和應用。閱讀P32第二段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城市化水平與所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什么?城市化給人們帶來哪些影響?(過渡)介紹70年代時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水平是 70%,常州2007目前不到50%,引出世界城市化的進程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產物,世界范圍的城市化進程主要是從工業革命時候開始讀P33圖2.20城市化進程示意圖問:世界城市化進程可以分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數 值?曲線的傾斜程度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每個階段有怎么樣的

9、特點和問題(讀圖提示:橫坐標、縱坐標的含義,曲線的形狀,各階段的名稱。)閱讀案例4和圖2.20,完成下列內容。1 .詳細分析英國城市化進程的時間、特點以及產生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圖2.20,完成'活動題。2、遷移拓展:將圖2.22、圖2.23和圖2.24轉化下圖:%0tj%上圖tl至t4的過程中城市發展變化的特征是: 此過程為。(過渡)了解了世界城市化的進程,那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否有區別?讀P32圖2.19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18002000年)并閱讀P33世界城市化 浪潮(讀圖提示:橫坐標、縱坐標的含義,圖中的圖例。)問:1.兩類國家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異?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間有什么

10、不 同?2.1950 年前后,城市化發展速度有什么差異?3. 兩類國家城市化分別處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哪個階段?4 .簡單分析這些差異的原因。(答案如下表格)5 .不同時間段世界城市化進程速度主要受哪個地區城市化影響大?(讀P33世界城市化的浪潮:先后順序是歐洲、北美、發展中國家)A |i 比八 IOD-項目起步 時間二戰目的速度前度 匚售發展 水平城市人 口比營與建濟一 發展所處階段原因發達國 羨早快慢高A相第應后期工業化品始早:社會經濟發達,促進 城而化的發屣展中 國宗慢怏一低小不相適 應中期城而擇濟的崎形婚展;人口增長過 快,農村勞動力過剌;城鄉差距大讀 沁4、圖2.21,完成P34活動1

11、、2、3題評價:鞏固并驗證圖2.19,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性特征說明同類國家內部也是有差異的內容調整及評價:世界城市化進程是本節重點內容之一。(一)本人將有關內容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即先講圖2.20 “城市化進程示 意”再講案例4和P35活動;再講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和時 問的比較最后講幾個國家的城市化過程(二)評價:調整后的思路清晰且完整,從整體到個案,這樣就使得學習的內 容特別是讀圖分析逐步地深入、細化。既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 助于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第二課時)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回憶:地理環境要素包含哪些?思考: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各要素產生哪些影響?提

12、示:閱讀圖2.25,聯系必修1中的水循環、“熱島效應”等有關內容回 答此問題。主要是從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開始,繼而對生物、土地、地表水和地下水、 氣候等產生影響。讀37圖2.26,完成下面的表格:污染類型來源危害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垃圾污染光污染補充:鄭州是特大城市,我們對燈火通明的夜晚都有深刻的體會,我們都體 會過光給他們帶來的好處,而對過多過亮的光帶來的危害則很少認真地思考過 , 且光污染給都市人們和其他生物和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越來越大,所以,我在這兒給同學們補充光污染,目的是提醒他們要增強環保意識,要理解城市在建設 過程中要減少城市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 另外,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

13、,還可能會 產生新的污染物。還培養了學生用發展的眼光來看世界。思考:如何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答:發展生態城市,使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和諧統一起來。一方面在城市 建設中,要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筑和綠色交通,減少城市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觀盡可能地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 立一種良性循環。I活動:課文中引入生態城市概念,那么緊接著就學習并完成P38活動,引導 學生對這三種城市綠地系統模式進行評價。并通過案例 5說明生態正城市的建設 以及對城市的有利影響。教師提示:從綠地對城市小環境氣候的調節作用和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兩 方面來評價。最后再完成讀P37圖2.27,完成P37活動題1、2、3三個小題。補充:多媒體顯示資料:我國對大、中、小等各級城市發展的政策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