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_第1頁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_第2頁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_第3頁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必修三1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1 .諸子百家:以傳播文化、開展學術為宗旨的學者和思想學派1.1. 因政治和經濟大變動,導致教育和學術領域也發生變化,貴族壟斷教育、學術的局面被打破,出現私人講學.經濟:井田制崩潰政治:王室衰微、諸侯崛起階級關系:“士的活潑和受重用思想文化:學術下移,學在民間社會大變革時期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春秋戰國時期,奴隸社會解體,封建社會形成,社會的大變革推動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榮.3.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開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中國思想文化開展的根底.文化體系根底主流思想誕生 思想解放運動先秦時

2、代的諸子百家,在經濟、政治、法律、哲學、軍事,文藝,自然科學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準那么禮道家學說:構成了 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根底無為;法家思想:變革成為歷代改革圖治的思想武器.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二、孔子和早期儒學1 .孔子教育:A、形式:私學打破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B、思想: 宥教無類、因材施教 C、思想核心:“仁D、民本思想:E、禮: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主張克己復禮儒學:A、仁:核心愛人;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德: 一一民本思想強調統治者要以德之民,取信于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如何看待

3、孔子的 仁和 德?主觀目的: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奴隸主的統治.進步性:A、調和社會關系,促進社會穩定B、提升人民地位,促進生產開展保守性:主張恢復周朝制度2 .孟子-開展主張實行“仁政兩者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 I其他學派合理成分,是儒 才苧體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開展.戰 國后期,儒學開展成為諸 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民本思想:“民貴君輕倫理觀:主張“性善論3 .荀子-改造主張統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民本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性惡論強調用禮樂提出 明天人之分和 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論觀點.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自然界.影響及其特點:與孔孟思想不完全一

4、致,是戰國思想集大成者.三、道家和法家1 .老子春秋晚期-道家一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思想: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欲.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雞犬之聲相聞,民治老死不相往來哲學思想: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運動,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斷轉化的2 .莊子-繼承老子思想:世間萬物都是相對的;放棄一切差異觀念,就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3 . 韓非子的思想-法家以法治國國君主要樹立絕對權威,實行君主專制順應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開展趨勢影響:把君主的權力提升到極點,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命運4 .墨子思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尚力探究與思考1 .四大家代表的階級屬性

5、法家:新興的地主階級墨家:小手工業者道家:廣闊的貧苦百姓儒家:孔子:沒落的奴隸貴族孟子、荀子:士大夫2 .中國文化的生成機制產生條件地理環境:與外部世界隔絕,是在漫長歲月保持獨立開展的重要原因.經濟條件:置根于農耕、游牧兩中經濟生活中.兩者沖突、融合.社會結構:血緣政治向地緣政治進化,但仍保存濃厚的血緣色彩,即宗法制度.國際條件:根本上是中國影響世界,對外界采取蔑視態度,但是表達了極大的包容.2.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思想學術在不斷的相互滲透、改造,以適應社會經濟政治開展的需要,同時又將反作用于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開展.一、從無為“到宥為"1、先為背景: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

6、嚴重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舉措:無為而治、與民休息如:減輕田租,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送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服役 2、宥為原因:1隨著休養生息政策的推行,到了漢武帝時期, 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2社會潛伏著危機: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土地兼并劇烈,匈奴為患,都威脅西漢的穩定.3為了增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的開展形勢,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1、董仲舒的歷史地位與奉獻1漢代儒家代表人物.2他向漢武帝提出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的主張,是使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主流思 想的關鍵人物.3著有?春秋繁露?等書.2 .

7、特點:把道家黃老之學卜陰陽五行家、法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在維護等級秩序為前提3 .形式:外儒內法本質:文化專制4.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有利于扭轉內外松弛的局面春秋大一統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一增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君權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應一一增強君權的需要仁政:限田、薄斂、省賦役一一緩和階級矛盾的需要上綱五常的倫理道德一一穩定統治秩序的需要 5、如何評價漢代新儒學獨尊儒術?積極作用A.有利于增強中央集權,促進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穩定與開展B.有利于以儒學為主流的傳統文化的開展,為儒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起到了關鍵性作用C.有利于社會道德

8、建設和社會穩定 消極A扼殺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學術開展B宣揚的綱常倫理是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帶有明顯的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C唯心主義成分多D神學迷信色彩濃三、儒學成為正統(被制度化)1、漢武帝尊儒的舉措(決定作用)1)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2)政治方面:起用文學儒者參與國家大政.3)教育方面:興辦太學,讓天下文人都學儒家經典.2、西漢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儒學的推廣)(1)從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統中央建立太學(人員組成、功能、影響)-大大提升了儒學的地位地方各郡設立學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儒學在民間開始處于獨尊地位(2)規定專門的教材和教師(五經、博士)-教育被儒家所壟斷3、獨尊儒術的結果(1)儒學之士在中國政治和文化舞臺上逐漸成為主角.(2)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以后的儒學與先秦儒學有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