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二課寓言四則練習題新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二課寓言四則練習題新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二課寓言四則練習題新人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十二課寓言四則練習題新人教版第二十二課寓言四則練習題及答案(基礎與拓展)閱讀課文,完成以下練習:0. 文言是古代的書面語體,年代久遠,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有技巧的朗讀能夠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學習效率。朗讀請注意:一、把握停頓,讀準節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虛詞,讀出韻味,注意模仿人物說話的語氣語調。1.選出下列詞語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 )a庇(pì)護宙斯(zhòu s)凱歌(ki g)b添頭(tin tou)赫(hè)而墨斯較量(jiào liàng)c稱(chn)贊 喇叭(l b) 曲高和(hé)寡d

2、揉(róu)團 應和(hè) 稱(chèn)職2.課文標題與作者、文章體裁對應有誤的一項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b.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神話c.穿井得一人呂不韋及其門客寓言d.春朱自清散文3.下列不全是寓言故事的一項是( )a.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狐貍與烏鴉b.狼和小羊狐假虎威農夫與蛇c.夸父逐日杞人憂天蚊子與獅子d.自相矛盾揠苗助長掩耳盜鈴4.下列句中括號內詞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b又有憂彼之所憂(者)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c宋(之)丁氏因往曉(之)d(亦)不能有所中傷曉之者(亦)舍然大喜5.杞人憂天的最終結果是“

3、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仔細品味一下,兩人的“舍然”和“大喜”有什么不同?(4分)請發揮想象,試著分別描寫一下兩人“大喜”時的心理活動。(4分)6.拓展。(10分)雞生金蛋愚人家養得一雞,日生一蛋,驗之,乃金蛋也,喜不自勝,忖曰:“吾視其腹便便,其中不知何許?宰而取之,當得大富。”遂殺之剖其腹,一無所有。正所謂:“貪心不足,本利俱失。”是也。(改編自意拾喻言)(1)請將下列句中括號前詞語的含義寫在括號內(6分)日( )生一蛋,驗之,乃( )金蛋也,喜不自勝( ),忖( )曰:“吾視其腹便便( ),其中不知何許?宰而取之,當得大富。”遂殺之剖其腹,一無所有。正所謂:“貪心不足,本利俱(

4、 )失。”是也。(2)請簡要概括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并說明其寓意。(2分)(3)這則寓言后來被人們概括為“殺雞取卵”。呂氏春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昔晉文公將與楚人戰于城濮,召咎(jiù)犯而問曰:“楚眾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對曰:“臣聞繁禮之君不足于文,繁戰之君不足于詐。君亦詐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su,沼澤)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非長術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敗楚人于城濮(pú)。反而為賞,雍季在上。左右諫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謀也。君用其言,而賞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

5、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時之務也。焉有以一時之務先百世之利者乎?” 這個故事中與“殺雞取卵”寓意相同的詞語是哪兩個?它們都是比喻什么樣的行為?7.對比閱讀,完成練習(1)-(3)。(9分)狐指罵蒲提狐經蒲提架下,渴欲啖之,因其架太高,跳躍而摘之不得,遂悵悵然指罵之曰:“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無味!”抑知酸正可以生津而止渴,不過因其不得而反罵之耳。俗云:“皆因自己無能,反說他人無用。”世間無日不如是也。(出自意拾喻言)注:蒲提:即葡萄。(1)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這句俗話就出自這則寓言。這諷刺了一種什么樣的人?(2分)(2)文中只用一句就刻畫出一個鮮明生動的狐貍形象。請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這

6、個句子的妙處。(4分)狐經蒲提架下,渴欲啖之,因其架太高,跳躍而摘之不得,遂悵悵然指罵之曰:“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無味!”(3)這則寓言主要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起到了什么效果?(3分)參考答案:1.d 稱(chèn)職2.b3.c4.d5.杞人“舍然”是不再擔心天墜地崩,無處容身,終于不再憂懼不已而放下心來,“曉之者”是為杞人終于不再自尋煩惱,庸人自擾而放下心來。杞人想:“是啊!天是氣,掉下來也不會傷人的。大地無窮,也不會塌掉。不用怕了,不用怕了!”“曉之者”心想:“終于把你從牛角尖里扯出來了,真不容易啊!好了,好了,你不再自已嚇自己,我也就放心了。”6.(1)日(每天)生一蛋,驗之

7、,乃(是)金蛋也,喜不自勝(能控制,能忍耐),忖(思考,考慮)曰:“吾視其腹便便(便便:肥大的樣子),其中不知何許?宰而取之,當得大富。”遂殺之剖其腹,一無所有。正所謂:“貪心不足,本利俱(都,全)失。”是也。(2)愚人家的鵝生了一個金蛋,愚人便殺鵝想取更多金蛋,結合什么也沒得到。這個故事諷刺了貪得無厭的人,警醒人們貪心不足,便會本利俱失。(3)竭澤而漁、焚藪而田,都喻指只顧眼前利益而不做長遠打算的做法。7.(1)諷刺了沒有能力得到想要的,就自欺欺人地指責想要的事物有種種不好的人。(2)此句運用動作、神態和語言描寫,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狐貍欲得葡萄而不能之后便罵葡萄酸的可笑形象,幽默而有力地諷刺這種自己無能卻責怪別人的人。(言之有理有據有序方可,錯一處扣一分,扣完為止。)(3)擬人,作者將狐貍當作人來寫(手法1分),使故事合乎人性又更加生動有趣,更能吸引讀者接受其中要講的道理(作用2分)。文末學習倡導書:學習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即使你擁有一個良好的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