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質檢一語文試題精編——文言文閱讀一_第1頁
高三年級質檢一語文試題精編——文言文閱讀一_第2頁
高三年級質檢一語文試題精編——文言文閱讀一_第3頁
高三年級質檢一語文試題精編——文言文閱讀一_第4頁
高三年級質檢一語文試題精編——文言文閱讀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年級質檢一語文試題精編文言文閱讀(一)(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721題。(18分)向敏中,字常之,開封人。父瑀,仕漢符離令。性嚴毅,惟敏中一子,躬自教督,不假顏色。嘗謂其母曰:“大吾門者,此兒也。”及冠,繼丁內外憂,能刻厲自立,有大志,不屑貧窶。太平興國五年進士,任右贊善大夫,后命為樞密直學士。時通進、銀臺司主出納書奏,領于樞密院,頗多壅遏,或至漏失。敏中具奏其事,恐遠方有失事機,請別置局,命官專蒞,校其簿籍,詔命敏中與詠領其局。太宗欲大任敏中,當途者忌之。會有言敏中在法寺時,皇甫侃監無為軍榷務,以賄敗,發書歷詣朝貴求為末減,敏中亦受之。事下御史,按實,嘗有書及門,敏中睹其名,不啟封遣

2、去。俄捕得侃私僮詰之,云其書尋納筒中,瘞臨江傳舍。馳驛掘得,封題如故。太宗大驚異。時西北用兵樞機之任專主謀議敏中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真宗即位,命敏中為鄜延路緣邊安撫使,俄還京兆。是冬,真宗幸澶淵,賜敏中密詔,盡付西鄙,許便宜從事。敏中得詔藏之,視政如常日。會大儺,有告禁卒欲倚儺為亂者,敏中密使麾兵被甲伏廡下幕中。明日,盡召賓僚兵官,置酒縱閱,無一人預知者。命儺入,先馳騁于中門外,后召至階,敏中振袂一揮,伏出,盡擒之,果各懷短刃,即席斬焉。既屏其尸,以灰沙掃庭,張樂宴飲,坐客皆股栗,邊藩遂安。天禧初,進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監修國史。是日,翰林學士李宗諤當對,帝曰:“朕自即位,未嘗除仆射,今命敏中

3、,此殊命也,敏中應甚喜。”又曰:“敏中今日賀客必多,卿往觀之,勿言朕意也。”宗諤既至,敏中謝客,門闌寂然。宗諤與其親徑入,徐賀曰:“今日聞降麻,士大夫莫不歡慰相慶。”敏中但唯唯。又曰:“自上即位,未嘗除端揆,非勛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敏中復唯唯。又歷陳前世為仆射者勛德禮命之重,敏中亦唯唯,卒無一言。既退,使人問庖中,今日有親賓飲宴否,亦無一人。明日,具以所見對。帝曰:“向敏中大耐官職。”(節選自宋史·向敏中傳)注榷務:宋設立的管理貿易和稅收的機構。降麻:唐宋任免將相。端揆,指相位。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及冠,繼丁內外憂  &#

4、160;     憂:憂愁B.請別置局,命官專蒞      別:另外C.既屏其尸,以灰沙掃庭    屏:隱藏D.向敏中大耐官職          耐:勝任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以賄敗            君子不以言舉人B.先馳騁于中門外

5、60;   徘徊于斗牛之間C.卿往觀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D.宗諤與其親徑入    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1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說明向敏中“有才略”的一組是能刻厲自立,有大志請別置局,命官專蒞,校其簿籍按實,嘗有書及門敏中得詔藏之,視政如常日敏中振袂一揮,伏出,盡擒之敏中謝客,門闌寂然A.B.C.D.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向敏中是符離縣令向瑀之子,從小被父親嚴格教誨,成年后,胸有大志,甘于清貧,刻苦學

6、習,后應試中舉。B.向敏中為官廉潔,不入濁流,太宗欲委以大任,有人控告他與貪官皇甫侃有牽連,經查證,純屬無中生有。C.向敏中富于謀略,得知有禁軍士兵想趁儺會作亂,他將計就計,部署士兵埋伏在廊下的幕布中,伺機將儺人一網打盡。D.向敏中被任命為仆射,接待翰林學士李宗諤時,心知他是皇帝派來特意道賀的,連聲諾諾,更顯對皇恩的感激之情。2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俄捕得侃私僮詰之,云其書尋納筒中,瘞臨江傳舍。(3分)              &

7、#160;                                                 &

8、#160;          真宗幸澶淵,賜敏中密詔,盡付西鄙,許便宜從事。(3分)                                  

9、0;                                        (三)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4分)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

10、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18、7)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14、39)24.丈人與荷蕢者的言論表達了他們對孔子的看法。(1)丈人與荷蕢者都不贊同孔子哪一種處世態度?(1分)                       &#

11、160;                                                  &

12、#160; (2)丈人與荷蕢者在批評孔子時,他們的態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3分)                                          

13、60;                                參考答案:(一)17.A(居喪)18.C(代詞;助詞,湊音節。A因為;B在;D介詞,和)19.C(有志向,指御史查實,待客之道)20.D(“心知”和“更顯”“感激之情”錯,表現的是向敏中“寵辱不驚”的品格)21

14、.不久抓住了皇甫侃的家臣(或家仆)查問他,說這封信接著就放在竹筒里,埋在江邊的客舍旁。(“詰”“尋”“瘞”各0.5分)宋真宗親臨澶淵,賜給向敏中秘密的詔書,把西方邊境的事情都交給他,允許他相機處理。(“幸”“付”“鄙”“便宜從事(可斟酌情勢,不拘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各1分)(三)24.(1)知其不可而為之。(1分)(2)丈人以不屑的態度批評孔子不務實,荷蕢者規勸孔子要學會變通。(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李芾字叔章,其先廣平人。芾生而聰警。初以蔭補安南司戶,辟祁陽尉,出振荒,即有聲。攝祁陽縣,縣大治,辟湖南安撫司幕官。時盜起永州,招之,歲余不下。芾與參議鄧炯提千

15、三百人破其巢,禽賊魁蔣時選父子以歸,余黨遂平。攝湘潭縣,縣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賦,不避貴勢,賦役大均。咸淳元年,入知臨安府。時賈似道當國,前尹事無巨細先關白始行。芾獨無所問。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為營救,芾以書往復辯論,竟置諸法。嘗出閱火具(火攻戰具),民有不為具者,問之,曰:“似道家人也。”立杖之。似道大怒,使臺臣黃萬石誣以贓罪,罷之。大軍(元兵)取鄂州,始起為湖南提刑。時郡縣盜擾,民多奔竄,芾令所部發民兵自衛,縣予一皂幟,令曰:“作亂者斬幟下。”民始帖然。乃號召發兵,擇壯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奮忠將之勤王,別召民兵集衡陽為守備。未幾,似道兵潰蕪湖,乃復芾官,知譚州兼湖南安撫使。時

16、湖北州郡皆已歸附,其友勸芾勿行,芾泣曰:“吾豈昧于謀身哉?第以世受國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許國矣。”時其所愛女死,一慟而行。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調且盡,游騎已入湘陰、益陽諸縣,倉卒召募不滿三千人,命劉孝忠統諸軍。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輩奮戰,芾親冒矢石以督之。有中傷者,躬自撫勞,日以忠義勉其將士。死傷相藉,人猶飲血乘城殊死戰。有來招降者,芾殺之以徇。芾為人剛介,不畏強御,臨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強力過人,自旦治事至暮無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復起視事。平生居官廉,家無余貲。(宋史卷四百五十,有改動)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 攝祁陽縣,縣大治   

17、;             攝:代理、管理B. 民始帖然                        帖:安定C. 人猶飲血乘城殊死戰         

18、60;    乘:趁機D. 芾殺之以徇                      徇:示眾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芾與參議鄧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  其若是,孰能御之?B至潭,潭兵調且盡           

19、0;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C吾豈昧于謀身哉?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D芾親冒矢石以督之              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11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李芾“臨事精敏”的一組是芾與參議鄧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芾獨無所問芾令所部發民兵自衛,縣予一皂幟,令曰:“作亂者斬幟下。”使土豪尹奮忠

20、將之勤王,別召民兵集衡陽為守備時其所愛女死,一慟而行平生居官廉,家無余貲A     B     C     D12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面對湘潭縣的豪門大戶,他不像前任縣令那樣畏首畏尾,而是清查戶籍攤派賦稅。B在處置福王府逼人致死的事件中,李芾用寫信的方式向賈似道再三申明自己的觀點,最終依法處理此事。C賈似道兵敗蕪湖后,朝廷只好恢復李芾官職,李芾在朋友的勸說下才出任潭州知州兼任湖南安撫使。D李芾常常是從早上辦理公務直到晚上仍無疲倦之色,并且晚上也大都工作到三

21、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處理公務。13將下列文言文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第以世受國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許國矣。(3分)譯文:                                      

22、60;           (2)有中傷者,躬身自撫勞,日以忠義勉其將士。  (3分)譯文:                                &#

23、160;                 (3)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2分)譯文:_(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2分)譯文:_參考答案:9. C(乘:登,升)10D (D項“以”,連詞,來。A項,其,代詞,他的/連詞,表假設,如果;B項,且,副詞,將近/副詞,尚且;C項,于,介詞,對于/介詞,從)11.B(表明李芾“不畏強御”。表現其“以家許國”。表現其為官清廉。)12. C(應為“朋友勸說李芾不要前去上任

24、”)四、(24分)13(1)只因(我)世代蒙受國恩,現在幸虧朝廷任用我,我更應該把全家奉獻給國家。(重點詞語“第”“以”“幸”“許”)(2)對于受傷的將士,他都親自去安撫慰勞,每天用忠義之道勉勵他的將士(重點詞語“躬”“日”“勉”)(3)(項羽)夸耀自己的功績,逞個人的才智卻不向古代的先賢學習。(重點詞語“矜”“奮”“師”)(4)給自己的妻子做榜樣,推及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重點詞語“刑”“至于”“御”)參考譯文:李芾字叔章,他的祖上是廣平人。他從小就聰敏機警。早年靠先人的業績補缺做南安司戶,后被征召做了祁陽尉,出外救濟災荒,不久就在當地有了好名聲。(隨后)代理祁陽縣知縣,該縣被治理得

25、很好,(又)被征召做了湖南安撫司幕官。當時永州盜寇四起,(官府)招降他們,一年多都未成功。李芾跟參議鄧炯領一千三百人攻破了盜寇的巢穴,活捉賊首蔣時選父子而回,他們余黨也隨之平息。后又做湘潭縣知縣,該縣有不少豪門大戶,前任縣令像捆住手腳步一樣不敢冒犯,李芾清查戶籍攤派賦稅,不躲避權勢,(使得)賦稅勞役極為公平。咸淳元年,調回臨安府做府尹。當時權相賈似道主持朝政,前任府尹事無巨細都事先稟告才去實行。唯獨李芾不稟報什么。福王府有逼人致死的事,賈似道竭力營救,李芾用寫信的方式去再三申明自己的觀點,最終還是依法處置。李芾曾經外出視察火攻戰具的生產情況,民有不生產這種戰具的,問他為什么,回答道:“是賈似道

26、的家人。”李芾立即用杖責打他。賈似道知道以后大怒,讓諫官黃萬石以貪贓罪誣告,(隨之)罷免了他。元軍隊攻取鄂州,朝廷才起用李芾做湖南提刑。當時湖南各縣盜寇騷擾,百姓大多四散奔逃,李芾下令所屬各部征調百姓武裝自衛,縣里授予他們一面黑旗,下令道:“作亂者斬于旗下。”另召民兵聚集在衡陽一帶做防守準備。不久,賈似道兵敗蕪湖,于是朝廷恢復李芾官職,讓他掌握潭州兼任湖南安撫使。當時湖北州郡都已被元軍占領,他的朋友勸他別去上任,李芾流淚道:“我怎能在考慮自身的問題上犯湖涂呢?只因(我)世代蒙受國恩,現在幸虧朝廷任用我,我更應該把全家奉獻給國家。”當時他的愛女死了,他痛哭了一場就上任去了。德祜元年七月,李芾到潭

27、州,潭州的軍隊將被調盡,元軍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入湘陰、益陽各縣。倉卒中李芾召募了不到三千人,命令劉孝忠統率各軍。十月敵兵攻打西壁,孝忠等人奮力迎戰,李芾親自冒著流箭和滾石的危險親自督戰。對于受傷的將士,他都親自去安撫慰勞,每天用忠義之道勉勵他的將士。死傷的人多到堆疊在一起,人們還是登城拼死一戰。元軍方面有來招降的,李芾殺了他來示眾。李芾的為人剛直不阿,不畏強權,處事精明機敏,奸猾的人騙不了他。并他還精力過人,常常是從早上辦理公務直到晚上仍無疲倦之色,晚上常常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處理公務。他平生為官清廉,家無余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王霸字元伯,潁川

28、潁陽人也。漢兵起,光武過潁陽,遂從擊破王尋、王邑于昆陽。及光武為大司馬,以霸為功曹令史,從度河北。賓客從霸者數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及王郎起,光武在薊,郎移檄購光武。光武即南馳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后,從者皆恐。既至信都,發兵攻拔邯鄲。霸追斬王郎,得其璽綬。封王鄉侯。從平河北,常與臧宮、傅俊共營,霸獨善撫士卒,死者脫衣以斂之,傷者躬親以養之。光武即位,以霸曉兵愛士,可獨任,拜為偏將軍。四年秋,帝幸譙,使霸與捕虜將軍馬武東討周建于垂惠。蘇茂將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戰不甚力,為茂、建所敗。武軍奔過霸營,大呼求救。霸曰:“賊兵盛,出必兩

29、敗,努力而已。”乃閉營堅壁。軍吏皆爭之。霸曰:“茂兵精銳,其眾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此敗道也。今閉營同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捕虜無救,其戰自倍。如此,茂眾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戰良久,霸軍中壯士路潤等數十人斷發請戰。霸知士心銳,乃開后營,出精騎襲其背。茂、建前后受敵,驚亂敗走,霸、武各歸營。賊復聚眾挑戰,霸堅臥不出,方饗士作倡樂。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軍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擊也。”霸曰:“不然。蘇茂客兵遠來,糧食不足,故數挑戰,以僥一切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戰,乃引還營。十三年,

30、增邑戶,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數月卒。                                            

31、60;           (后漢書王霸傳,有刪節)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郎移檄購光武    購:懸賞捉拿B發兵攻拔邯鄲    拔:攻取c乃閉營堅壁    壁:駐扎D方饗士作倡樂    饗:犒勞7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王霸“善撫士卒”和“有謀略”的一組是(3分)A  死者脫衣以斂之    追斬王郎,得其璽

32、綬B  傷者躬親以養之    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C  客兵遠來,糧食不足    賊兵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D  方饗士作倡樂    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霸跟從光武渡過黃河之后,當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幾十個賓客,都漸漸離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對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風知勁草!”Li王霸與馬武一起討伐周建。馬武沒有傾力應戰,被蘇茂、周建打敗,馬武的軍隊奔逃到王霸的營壘,大聲呼救,王霸沒有立即出兵救援。C王霸手下

33、將士爭相要求出戰,甚至幾十名壯士斷發請戰,此時王霸認為賊兵精銳,人數眾多,而馬武又過于依賴王霸,出兵容易失敗,王霸沒有出兵。D王霸對光武帝一片忠心,對將士們撫愛有加;他作戰勇猛,機智沉穩;一生戰功顯赫,屢受封賞。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1)以霸曉兵愛士,可獨任,拜為偏將軍。(2)如此,茂眾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3)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參考答案:6C(C中的“壁”應作“軍營”講;“駐扎”也是其常用義項之一,如史記。魏公子列傳中之“魏王恐,使人出晉鄙,留軍壁鄴”即為“駐扎”之意。)7B(A中后一句是寫王霸作戰英勇;C中前一句是寫王霸與其

34、部下分析敵兵的現狀;D中后一句是寫王霸處變不驚。)8C(C項概括的意思在時間上存在錯誤,“部下幾十名壯士斷發請戰”并非在王霸的此番解釋之時,而是下面“合戰良久,霸軍中壯士路潤等數十人斷發請戰”之時。)9(1)因為王霸通曉軍事,愛護士兵,可以獨當重任,便任命他為偏將軍。(省略句1分,重點字詞有:“以”,因為,1分;“拜”,任命,1分。)(2)這樣,蘇茂的軍隊就會疲勞,我們趁他疲憊的時候進攻,才能夠戰勝他。(“承”,趁機,1分;“弊”,疲憊,1分;“克”,戰勝,1分。)(3)現在我們關閉營門,使軍隊休整,就是人們所說的不用打仗就能使敵人屈服,這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判斷句,1分;“休”,使休息,

35、休整,分;“屈”,使屈服,1分)(參考譯文王霸字元伯,潁川穎陽人。光武起兵,經過潁陽時,王霸于是跟從光武在昆陽擊敗了王尋、王邑。等到光武為大司馬,就把王霸任命為功曹令史,王霸就跟從光武向北渡過黃河。追隨王霸的幾十個賓客,都漸漸離去了。光武對王霸說:“跟隨我的潁川人都離開了,唯獨你留了下來。努力吧,真是疾風知勁草!”王郎起兵的時候,光武帝在薊地,王郎發布公告懸賞緝拿光武帝。光武帝就騎馬南下至下曲陽。聽說王郎的部隊在后面追趕,隨從們都很害怕。到了信都以后,光武發兵攻破邯鄲。王霸追擊敗軍,親手斬殺了王郎,獲得其印綬,被封為王鄉侯。王霸跟從光武平定河北,經常與臧宮、傅俊同營駐扎。王霸最為關心士卒,士兵

36、死去,他脫下衣服來為他們收殮;士兵受傷,他親自為他們療養。劉秀即位光武帝后,因為王霸通曉軍事,愛護士兵,可以獨當重任,便任命他為偏將軍。光武四年秋,光武帝駕臨譙地,派遣王霸與捕虜將軍馬武一起向東討伐割據垂惠稱雄的周建。蘇茂率領五校軍到垂惠援救周建。馬武依仗王霸會來增援,不傾力應戰,被蘇茂、周建打敗,馬武的軍隊奔逃到王霸的營壘,大聲呼救。王霸說:“賊軍的士氣很盛,我如果出兵,你我兩軍一定會都被打敗,你只有自己努力了!”于是關閉營門,嚴密戒備。軍官們爭相要求出戰,王霸說:“蘇茂的軍隊很精銳,人數又多,我們的將士內心恐懼,而馬武依賴我軍,兩支軍隊不一致,這是失敗之道。現在我們閉營堅守,表示我們不援助

37、馬武,賊軍定會乘勝輕舉冒進。馬武得不到救兵,戰斗力自然培增。這樣,蘇茂的軍隊就會疲勞,我們趁他疲憊的時候進攻,才能夠戰勝他。”蘇茂、周建果然出動所有的軍隊進攻馬武。交戰了很長時間,王霸軍中路潤等乙十名壯士割斷頭發請戰。王霸知道手下心情堅決,于是王霸打開營壘后門,派出精銳騎兵從背后襲擊蘇茂、周建。蘇茂、周建前后受敵,在驚慌混亂中敗陣逃跑,王霸、馬武各自回營。蘇茂、周建又聚集兵力到營前挑戰。王霸堅守不出戰,正在營中設宴,犒賞將士,飲酒作樂。蘇茂向王霸營中放箭,箭如雨下,射中王霸面前的酒杯,王霸安然坐在那里不動。軍官們都說:“我們昨天已經擊敗了蘇茂,現在容易打敗他!”王霸說:“不是這樣。蘇茂的軍隊從

38、遠道而來,糧食不足,所以頻繁挑戰,想取得一時的勝利。現在我們關閉營門,休整軍隊,就是人們所說的不用打仗就能使敵人屈服,這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蘇茂、周建既然不能和王霸交戰,就只好率軍回營。光武十三年,朝廷為他增加封邑和戶口。又封他為向侯。光武三十年,確定封地爵位為淮陵侯。永平二年,因為有病而免職,數月后去世。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張佶,字仲雅,本燕人,后徙華州渭南。初名志言,后改焉。父昉,殿中少監。佶少有志節,始用蔭補殿前承旨,以習儒業,獻文求試,換國子監丞。曹州民有被誣殺人者,詔往按之,發擿奸伏,冤人得雪。至道中,通判陜州,再部送芻糧赴靈武,就改國子博士。咸平初,擢為

39、陜西轉運副使,賜緋魚。至延安,遇夏人入寇,親督兵擊敗之。三年,徙西川轉運副使。時詔討王均,以饋餉之勞,遷虞部員外郎。賊平,分川峽為四路,以佶為利州路轉運使。有薦其武干者,召還,授如京使、涇原鈐轄兼知鎮戎軍。徙麟府路鈐轄,夏人來寇,佶率兵與戰,親射殺酋帥,俘獲甚眾,余黨遁去。詔書褒之,賜錦袍、金帶。景德中,徙益州鈐轄,加宜州刺史,遷文思使。佶御軍撫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猶懷之。大中祥符四年,會秦州李浚暴卒,上語近臣曰:“天水邊要,宜速得人。”馬知節稱佶可任,上然之,遂改左騏驥使,就命知秦州。至州,置四門砦,開拓疆境,邊部頗怨。又臨渭置采木場,戎人不之爭,移帳而去。佶不甚存撫,亦不奏加賚賜,邊人追悔

40、,引眾劫掠,佶深入掩擊,敗走之。議者又欲加恩宗哥、立遵等族,以扼平夏,佶請拒絕之,事具吐蕃傳。朝廷始務寧邊,以佶輕信易事,徙邠寧路鈐轄。論曰:自古盛德之世,未嘗無邊圉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御之。契丹入寇,審玉、繼宣,拔陷將于重圍之中,固有余勇,佶、煦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皆可取。濟、旦以孤城捍強寇,援絕戰死,一代死事之表表者,其可泯諸。(節選自宋史·張佶傳)9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41、0;                                  (    )A后徙華州渭南            

42、;                     徙:調動(官職)。B再部送芻糧赴靈武                           部:率

43、領。C佶不甚存撫                                    存:撫恤。D以扼平夏            

44、;                           扼:控制。10下列句中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45、160;        (    )A以饋餉之勞,遷虞部員外朗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自古盛德之世,未嘗無邊圉之患      臣之壯也 ,猶不如人C拔陷將于重圍之中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D一代死事之表表者,其可泯諸         吾其還也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明張佶有軍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