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肌電圖規范化檢測和臨床應用共識 為了更加規范肌電圖的操作,結合國內的具體情況,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電圖和臨床神經生理學組制定了簡單的、便于操作的肌電圖規范化檢測和臨床應用,并經過多次討論達成共識,輯錄如下,僅供參考,希望能在操作過程中不斷更新和補充新的內容。第一部分概論 肌電圖是記錄肌肉靜息、隨意收縮及周圍神經受刺激時各種電特性的一門技術。狹義肌電圖通常指運用常規同芯圓針電極,記錄肌肉靜息和隨意收縮的各種電特性。廣義肌電圖包括常規肌電圖和神經傳導檢測(nerve conduction studies,NCS)、重復神經電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 Uition,RN
2、S)、F波、H反射,瞬目反射(blinkreflex)、單纖維肌電圖(singlefiberelectromyography,SFEMG)、運動單位計數、巨肌電圖等。以下主要介紹比較常用的肌電圖操作規范。 一、肌電圖檢查的適應證 1前角細胞及其以下(包括前角細胞、神經根、神經叢、周圍神經、神經肌肉接頭和肌肉)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2肌肉內注射肉毒毒素部位的選擇(部分患者)。 二、肌電圖檢查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項 1必須使用三相電源插座和插頭供電,并保證插座的地線完整。 2遵守儀器使用的安全要求,由專業人員定時檢查設備的漏電情況,當出現觸摸設備外殼有電擊樣感覺或電源線破損等情況時,應及時停止操作。
3、 3不要將刺激電極置于心臟區域,刺激電極、記錄電極和地線應置于肢體同一側,以減少通過軀體的泄露電流。 4對于意識障礙或存在感覺障礙的患者,要特別注意,避免意外損傷。 5在進行肌電圖檢查時,不要再將其他與電源線連接的設備與患者相連或接觸,除非經過專業人員檢查確保安全。測定過程中不應讓患者接觸肌電圖設備外殼或面板。 6對于存在出血傾向的患者,應仔細評估肌電圖檢查的利弊。如果血小板低于50000/mm3,或抗凝治療時凝血酶原國際標準化比值為1.52.0,采用針電極檢查時,出血的風險增加,如果決定檢查,建議先檢查位置表淺的小肌肉,觀察出血情況。血友病或其他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疾病患者應避免進行肌電圖檢查
4、,除非已經提前糾正凝血功能異常。 7對于安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不應進行NCS。 8體內植入了心律轉復設備或除顫器時,應咨詢心臟??漆t生,刺激器要遠離植入設備15 cm以上,必須接好地線,并且刺激電流的時限不應超過0.2ms。9肋間神經或Erb點針電極刺激、頸棘旁肌、膈肌、前鋸肌等肌電圖檢查時,要注意判斷檢查的利弊,慎重選擇,嚴格規范操作,避免氣胸。 10對于疑診Creutzfeldt,Jakob病的患者,應使用一次性電極,檢查結束后所有與血液接觸過的物品均要妥善處理。 11對于HIV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進行針電極檢查時,建議使用一次性電極,對于非一次性電極要按照要求進行消毒處理。檢查人員
5、在檢查時以及處理電極時要注意自身防護。 三、肌電圖檢查的臨床意義 1可發現臨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變,例如運動神經元病的早期診斷、肥胖兒童深部肌肉萎縮的檢測等。 2可對神經源性損害、肌源性損害及神經肌肉接頭病變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3神經病變節段的定位診斷,如下肢H反射異常提示S1神經根病變;肱二頭肌和三角肌神經源性損害提示C56硝神經根受累。 4了解病變的程度和病變的分布。 四、對肌電圖檢查者的基本要求 1檢查者應熟悉神經解剖知識。 2檢測前應進行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 3檢查前向患者解釋:(1)檢測過程中保持肢體放松狀態,盡量避免精神緊張;(2)檢測過程中隨著電刺激量的增加會有不適的感覺,運
6、動NCS測定時會有肌肉收縮的動作;(3)針電極檢查會有肌電圖檢查之前應常規進行NCS。第二部分檢測方法 一、同芯針電極肌電圖 受試者采取坐位或臥位,盡量保持放松狀態。檢查者將針電極插入被檢肌肉,觀察肌肉放松狀態、輕度隨意收縮狀態和大力收縮狀態下的電活動。 1肌肉放松狀態下的電活動:(1)插入電位:是針電極插入肌肉時對肌纖維或神經末梢的機械刺激產生的成簇的、伴有清脆聲音、持續時間300ms左右的電位,針電極一旦停止移動,插入電位即消失。(2)終板區的電活動:包括終板噪音和終板電位。前者波幅為1050V,時限為12ms:后者波幅為100200V,時限為34ms。終板區電活動的聲音似貝殼摩擦的雜音。
7、2運動單位動作電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MUAP):肌肉輕度隨意收縮狀態的電活動稱為MUAP,即1個前角細胞支配的一組肌纖維同步放電的總和,不同的肌肉有相應的正常值。(1)波形:大多數電位是三相波和雙相波。(2)時限:指電位偏離基線至回到基線的時間。針電極移動對其影響較小,是臨床應用的重要指標。(3)波幅:指基線到負相波峰的距離或正負波峰的距離。(4)相位變化:指離開至返回基線的部分。正常情況下一般不超過4相。超過者稱為多相波,正常肌肉多相波約占20,但脛骨前肌可達35。 3肌肉大力收縮募集電位:(1)相型:大多數為干擾相,即健康人在大力收縮時有足夠的運動單
8、位募集在一起,難以分辨出基線的MUAP相互重疊的現象。(2)波幅:正常通常為24mV。 4異常肌電圖的判斷:(1)插入電位:增多或減少。(2)自發電位:正銳波(positive sharp wave)、纖顫電位(fibrillation potential)、束顫電位(fasculation potential)、復合重復放電(complex repetitive discharge,CRD)、肌顫搐放電(myokymic discharge)、肌強直放電(myotonic discharge)等。3一4的健康人肌肉可有機會發現一處正銳波或纖顫電位。(3)MUAP的改變:神經源性損害表現為時限
9、增寬、波幅升高及多相波百分比增多;肌源性損害表現為時限縮短、波幅降低和多相波百分比增多。(4)募集電位:神經源性損害表現為高波幅的單純相或混合相;而肌源性損害表現為低波幅的干擾相即病理干擾相。在神經源性疾病的早期,可僅出現自發電位和募集電位的異常,無MUAP的改變。募集電位是肌電圖重要的指標,不能遺漏。 二、NCS 1皮膚溫度:為避免皮膚溫度對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NCS前保證皮膚溫度在3032之間。 2常用電極的種類:神經傳導的檢測(包括F波和其他反射等)一般使用盤狀表面電極和環指電極,也可使用同芯針電極記錄復合肌肉動作電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
10、MAP),或者使用單極針電極近神經記錄感覺神經動作電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 3電極的放置:(1)刺激電極:運動傳導測定時,陰極置于遠端,陽極在近端;而F波測定時將陰極置于近端。順行性感覺傳導測定時,刺激電極置于手指或足趾末端,陰極在近端,陽極在遠端。而逆行性感覺傳導測定刺激電極置于神經干,陰極在遠端,陽極在近端。陰極和陽極之間的距離一般為2cm左右。(2)記錄電極,運動傳導測定時,將作用電極置于肌腹上,參考電極置于肌肉附近的肌腱或其附著點上。順行性感覺傳導測定時,記錄電極置于神經干;逆行性感覺傳導時,記錄電極的位置即為順行性感覺傳導的刺激
11、電極位置。(3)地線;置于刺激電極與記錄電極之間。 4刺激強度和時限:運動傳導測定時應對神經干施予超強刺激,一般以誘發出最大CMAP的刺激強度再增加1030的電量。刺激時限一般為0.1ms或0.2ms。 5運動傳導測定:(1)運動傳導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神經干近端和遠端2個不同刺激點的距離除以2個不同點刺激所記錄的誘發反應(即CMAP)的潛伏期差即為MCV。(2)末端運動潛伏期(distalmotorlatency,DML)。遠端刺激至CMAP的起始時間稱為DML。(3)CMAP波幅:可為負相波波幅即基線負相波波幅或峰-峰波幅。 6感覺傳導測定:
12、感覺神經傳導可以順向測定或逆向測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正常參考值。逆行法測定的SNAP波幅較順行性高。(感覺傳導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刺激電極與記錄電極之間的距離除以誘發反應(即SNAP)的起始潛伏期,即SCV。(2)SNAP波幅:基線-負相波波幅或峰-峰波幅。 7異常NCS的判斷:可根據各自實驗室或其他實驗室比較公認的標準進行判斷。潛伏期延長、傳導速度減慢、CMAP和SNAP波幅降低均為異常。 三、F波測定 F波的測定方法同運動傳導檢測,不同的是刺激電極的陰極置于近端。 1觀察指標:(1)最短潛伏期、最長潛伏期和平均潛伏期;(2)F波出現率;
13、(3)F波傳導速度。 2F波異常的判斷:潛伏期延長或速度減慢、出現率降低或波形消失。 四、H反射 1方法:記錄電極置于刺激神經支配的肌肉肌腹,陰極朝向近端,陽極在遠端。與F波不同,刺激強度為低強度,通常出現F波后降低刺激強度直至出現穩定的H波。 2觀察指標;H反射的潛伏期,波幅和波形等。 3異常判斷標準:(1)H反射潛伏期延長;(2)兩側差值>均值±25倍或3倍標準差;(3)H反射未引出。 五、瞬目反射 瞬目反射是眼輪匝肌的反射性收縮活動。有助于面神經、三叉神經、腦干病變的定位。 1方法:刺激部位通常為眶上神經。在刺激的同側下眼輪匝肌記錄到兩個誘發反應波形R1、R2,刺激的對側
14、記錄到一個波形R2'。 2觀察指標:R1、R2及R2'各波潛伏期、雙側潛伏期差值及波幅。 3異常判斷:(1)各波潛伏期延長;(2)雙側潛伏期差值增加;(3)未引出波形。 六、RNS測定 1方法:電極的放置同運動傳導檢測,即超強重復刺激周圍神經,在相應的肌肉上記錄CMAP。 2常用的神經:(1)面神經,刺激部位為耳前,記錄部位為眼輪匝肌。(2)腋神經:刺激部位為Erb點,記錄部位為三角肌。(3)尺神經:刺激部位為腕部,記錄部位為小指展肌。(4)副神經:刺激部位為胸鎖乳突肌后緣,記錄部位為斜方肌。 3刺激頻率:(1)低頻RNS:頻率5Hz,持續時間3s。(2)高頻RNS:頻率10H
15、z,持續時間320s??捎靡谆姆椒ㄈ〈哳lRNS。 4RNS正常值及異常判斷標準:(1)低頻RNS:在記錄的穩定的動作電位序列中,計算第4或第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的百分比(大多數儀器可自動測算)。波幅下降1015以上為低頻RNS波幅遞減。(2)高頻RNS:在記錄的穩定的動作電位序列中,計算最末和起始波波幅下降和升高的百分比(大多數儀器可自動測算)。波幅下降30以上稱為高頻RNS遞減;波幅升高100稱為高頻RNS遞增。第三部分 常見疾病的臨床應用 一、前角細胞病變一一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根據1998年世界神經病學聯盟修訂的ALS
16、診斷標準,確診ALS者需同時具有延髓運動神經元和頸髓、胸髓及腰骶髓4個節段中3個節段以上部位的前角細胞受累。因此,診斷ALS時,除常規NCS的測定外,還需測定以上4個節段支配肌肉的針電極肌電圖。 1NCS:(1)神經選擇:正中神經和(或)尺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和(或)腓腸神經。(2)結果:感覺傳導正常。MCV可有輕微減慢以及CMAP波幅降低,與肌肉萎縮的程度明顯相關。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針電極肌電圖是診斷ALS最重要的檢測手段。包括對延髓和脊髓(3個節段)肌肉的檢測。延髓節段可選擇舌肌或胸鎖乳突?。患顾韫澏伟ㄉ现∪?、胸或腰段棘旁肌和下肢的肌肉;通常首選肢體遠端的肌肉。(2)
17、結果:廣泛分布的神經源性損害(3個或以上節段的神經源性損害)。在安靜狀態下可見異常自發電位(纖顫電位、正銳波、束顫電位及CRD電位等);肌肉輕度收縮時可見高波幅、寬時限、多相波百分比增多的MUAP;肌肉大力收縮募集電位表現為高波幅的混合相或單純相。 二、神經根病變 神經根的病變可單獨影響運動或感覺纖維,也可以同時影響二者。前根的損害出現相應支配區肌肉神經源性損害和(或)運動傳導異常。由于很少累及后根神經節,感覺傳導測定一般正常。 (一)頸神經根病變 1NCS:(1)神經選擇:上下肢常規檢測的神經。(2)常見結果:運動NCS一般正常。可出現CMAP波幅降低或MCV輕度減慢,取決于受損的嚴重性。S
18、CV和SNAP波幅正常。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選擇按前根分布的肌肉。一般情況下,C5選擇三角肌,C6選擇肱二頭肌,C7選擇伸指總肌,C8選擇拇短展肌或小指展肌。須注意的是,判斷根的病變要同時辨別出受累根的上界和下界。如懷疑C6神經根病變,則需同時檢測C5和C,支配肌肉以確定是否受累。同時在同一節段選擇不同周圍神經分布區的肌肉,更能證明根性受損。如懷疑C8受累,同時選擇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這樣排除了尺神經或正中神經周圍性損害所見到的肌肉神經源性損害。(2)常見結果:可見自發電位,在受損早期大力收縮時,可出現混合相或單純相;由于神經修復可出現高波幅、長時限的運動單位電位。 (二)腰骶神
19、經根病變 1NCS:(1)神經選擇:常規檢測的神經。(2)常見結果:運動NCS一般正常,也可出現CMAP波幅降低,取決于病變的程度。SCV和SNAP波幅正常。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原則同頸神經根病。最常累及的是L4、L5和S1。 L4選擇股四頭肌,L5選擇脛前肌,Sl選擇腓腸肌。同樣要確定神經根受累的上下界。棘旁肌的纖顫電位說明是后支分出以前的損害,可以與周圍神經和神經叢病鑒別。(2)常見結果:在受損早期,大力收縮時可出現混合相或單純相;以后出現自發電位:由于神經修復出現高波幅、長時限的運動單位電位。 三、臂叢病變 臂叢病變同時影響運動和感覺神經,由于神經叢感覺纖維位于后根感覺神經
20、節的遠端,因此病變時感覺傳導異常,與根性病變不同。 1NCS:(1)神經選擇:上臂叢選擇正中神經或橈神經,中臂叢選擇正中神經或尺神經,下臂叢選擇正中神經或尺神經。(2)常見結果:在病變近端刺激引起CMAP和SNAP波幅降低,而病變遠端部位刺激波幅可降低或正常。病損區的傳導速度減慢,而遠端正常。因此通常的結果是運動和感覺動作電位的波幅均有輕度降低。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肌肉選擇的原則同神經根病。上臂叢的損傷可選擇三角肌、肱二頭肌等,中臂叢選擇指總伸肌,下臂叢選擇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第一骨間肌。(2)常見結果:相應區域的肌肉早期出現異常自發電位,募集相為高波幅的混合相或單純相,以后隨病
21、程發展可出現運動單位電位時限的增寬和波幅增高。 四、周圍神經病 (一)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 1NCS:(1)神經選擇;正中神經、尺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2)常見結果:可表現為DML延長、MCV減慢、CMAP波幅下降、運動神經傳導阻滯、異常波形離散、F波平均(或最小)潛伏期延長和(或)出現率下降;電生理改變程度與臨床相關,癥狀很輕微者,電生理檢查改變也很輕,甚至不能檢測出異常。早期以CMAP波幅下降、傳導阻滯為主,后期則以傳導速度減慢、波形離散為主。感覺傳導一般正常。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選擇遠端的肌肉如拇短展肌或小指展肌,脛骨前肌等,上下肢各選一塊肌肉即可。(2)
22、常見結果:早期單純脫髓鞘而沒有軸索受累,肌電圖檢查通常正常。如脫髓鞘伴有或繼發軸索損害,則2周后可出現纖顫電位和正銳波等自發電位,隨著病程延長,隨診時可以見到寬時限和高波幅的MUAP。 (二)急性軸索性運動神經病 1NCS:(1)神經選擇:正中神經,尺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2)常見結果:主要表現為CMAP波幅下降為主,可有DML延長、MCV減慢、F波出現率下降,但程度一般較輕。發病最早期,有時難以與脫髓鞘為主的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區分,需進一步隨訪觀察電生理變化,并與臨床相結合以鑒別。感覺傳導一般正常。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選擇遠端的肌肉如拇短展肌或小指展肌,脛前
23、肌等。(2)常見結果:早期肌電圖檢查僅可見大力收縮時募集減少,2周后可出現纖顫電位和正銳波等自發電位,隨著病程延長,隨診時可以見到寬時限和高波幅的MUAP。 (三)遺傳性運動感覺性周圍神經病(腓骨肌萎縮癥) 1NCS:(1)神經選擇:正中神經或尺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或腓腸神經。(2)常見結果: I型多表現為MCV和SCV減慢,MCV低于正常值的50;II型多表現為CMAP和(或)SNAP波幅降低,傳導速度輕度減慢或正常。不同的神經其傳導改變相似。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選擇遠端的肌肉如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脛骨前肌等。(2)常見結果:H型表現為神經源性損害,可出現纖顫電位,MUAP顯
24、示寬時限和高波幅,大力收縮時,表現為高波幅的單純相。 I型如果沒有繼發軸索損害,肌電圖可以表現為正常。 (四)糖尿病周圍神經病 1NCS:(1)神經選擇:正中神經或尺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或腓腸神經。(2)常見結果:由于營養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病是遠端軸索型周圍神經病,因此表現為MCV和(或)SCV正?;蜉p度減慢,而CMAP和(或)SNAP波幅明顯降低。 2針電極肌電圖:可表現為神經源性損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通過典型的臨床表現和NCS的檢查就可診斷,可不做針電極肌電圖。但在懷疑同時合并其他疾病時要選擇相應的肌肉檢查。 (五)單神經病嵌壓綜合征 1腕管綜合征:(1)NCS:神經選擇:正中神經和(或)
25、尺神經,同時選擇尺神經是作為鑒別診斷的依據。常見結果:正中神經DML延長,CMAP波幅通常正常;DML異常是選擇手術的指征。感覺NCS可顯示異常SCV減慢和(或)SNAP降低)。同側的尺神經DML和感覺傳導正常。(2)針電極肌電圖:肌肉選擇:通常通過NCS的檢測就可診斷,但疾病的分期和手術的適應證還需選擇正中神經支配的肌肉??蛇x擇拇短展肌或拇短屈肌的淺頭。小指展肌的檢測有助于鑒別診斷。常見結果:早期可表現為自發電位增多,募集相顯示運動單位丟失現象。隨病程進展可出現MUAP時限增寬,波幅增高。此時可作為腕橫韌帶松解術的指征。 2。肘管綜合征:(1)NCS:神經選擇:尺神經(跨肘測定)或正中神經,
26、常見結果:在受損嚴重時,尺神經支配的相應肌肉CMAP波幅可降低,尺神經DML可輕度延長。SCV和MCV在跨肘測定時有減慢,該段的傳導速度必須較上下段慢10ms以上才能確診。(2)針電極肌電圖:肌肉選擇:第一骨間肌和小指展肌,可同時選擇拇短展肌作為與頸神經根病的鑒別診斷常見結果:相應肌肉表現為自發電位增多,以后隨病程進展可出現高波幅寬時限的神經源性損害。 3腓總神經麻痹:(1)NCS:神經選擇:腓總神經、脛神經。常見結果:以腓骨小頭處嵌壓性病變最為常見。腓總神經測定時常見腓骨小頭上、下節段SCV、MCV減慢,也可見傳導阻滯或異常波形離散,DML和遠端感覺傳導速度和波幅可以正常,根據病變情況和嚴重
27、程度也可有異常。脛神經感覺運動傳導測定正常。(2)針電極肌電圖:肌肉選擇:脛前肌、腓腸肌,需要鑒別時根據情況可以選擇股二頭肌短頭和股四頭肌。常見結果:脛前肌可見神經源性損害表現,腓腸肌正常。有時坐骨神經損害時也可出現類似腓總神經麻痹表現,股二頭肌短頭測定有助于鑒別。 五、神經肌肉接頭病變 神經肌肉接頭的病變需要做RNS檢查,同時也必須做NCS。如臨床診斷明確的隨診患者,可單獨選擇RNS檢查。 (一)突觸后膜病變重癥肌無力 1神經選擇:面神經和(或)腋神經,副神經和(或)尺神經 2常見結果:異常表現為低頻波幅遞減,偶爾可見高頻遞減,但以低頻遞減更重要。面神經異常率最高,其次是腋神經。陰性結果不排
28、除臨床診斷。 (二)突觸前膜病5E LambeR-Eaton綜合征 1神經選擇;面神經、腋神經、尺神經。高頻通常在尺神經處刺激(不適感可能會令有些患者難以耐受)。 2常見結果:低頻RNS可見波幅遞減,高頻RNS波幅遞增。其中以高頻刺激出現異常更為重要,如出現異常即可診斷。 六、肌肉疾病 通常情況下,肌肉的病變表現為NCS正常,而針電極肌電圖表現為肌源性損害。 (一)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 1NCS:(1)神經選擇:常規選擇上下肢神經。(2)常見結果:運動和感覺NCS一般在正常范圍。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選擇近端受累但未完全萎縮的肌肉,一般選擇三角肌、肱二頭肌和股四頭肌。(2)
29、常見結果:典型的肌源性損害改變。自發電位在病程進展較快期可見,慢性進展中少見。運動單位電位表現為時限短,波幅低和多相波增多。募集相為低波幅的干擾相,也稱為病理干擾相。 (二)多發性肌炎 1NCS:(1)神經選擇:常規選擇上下肢神經。(2)常見結果:運動和感覺NCS可顯示異常,由于多發性肌炎是結締組織病,可合并周圍神經的損害。 2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選擇近端受累但未完全萎縮的肌肉,一般是三角肌和股四頭肌。(2)常見結果:典型的肌源性損害改變。出現異常自發電位提示病變為活動性。運動單位電位表現為時限短,波幅低和多相波增多。募集相為病理干擾相。 (三)強直性肌營養不良(萎縮性肌強直) 1N
30、CS:(1)神經選擇:常規選擇上下肢神經。(2)常見結果:運動和感覺NCS通常正常。 21針電極肌電圖:(1)肌肉選擇:選擇近端和遠端肌肉,一般是三角肌、股四頭肌和拇短展肌。(2)常見結果:肌源性損害改變和肌強直放電。手部小肌肉較易記錄到肌強直放電。第四部分 報告書寫 書寫報告是肌電圖檢測中最后也是最重要和關鍵的一步,直接體現了肌電圖檢測者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診斷思路,報告的準確性對臨床診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在某些疾病如ALS,肌電圖的結果可直接提示診斷。 一、肌電圖報告書寫的原則 1結果的描述應詳細和客觀。 2結論的描述應準確和簡潔,密切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盡最大可能為臨床診斷提供幫助。 3電生
31、理檢測能夠提示診斷線索,有助于定位,但是不能進行病因診斷,結論中可以提示是否支持臨床診斷。 4。電診斷檢查方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同患者的檢查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每個患者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各有特點,檢查應有針對性地進行。根據檢查所見,隨時調整檢查方案,直至得出可以解釋患者臨床癥狀的結果,滿足臨床醫生的需要。 二、書寫報告的格式 出報告之前,應記錄有關的病史、神經系統體格檢查結果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如下幾項。 1描述有關檢測內容:(1)NCS:刺激和記錄的部位、距離、潛伏期、速度及波形、波幅等。(2)F波:記錄潛伏期、出現率和速度。(3)針電極肌電圖:記錄檢測肌肉的名稱及各
32、種生理狀態下的肌電活動的變化,包括插入電位、靜息電位、隨意輕收縮及大力收縮時的波形、相位、波幅等。 2。結論:根據描述的結果做出初步的結論,盡可能為臨床提供幫助。 3簽字:負責技術操作的技師或醫生將全部檢測結果記錄到報告上,完成結論并簽字,由有經驗的負責臨床神經電生理的醫生再次復核簽字。 三、結論書寫形式和舉例根據神經傳導和針電極肌電圖結果,區分神經源性損害和肌源性損害,常見的神經源性和肌源性損害的書寫形式包括如下幾項。 (一)神經源性損害 1廣泛神經源性損害(提示前角細胞損害的可能):向臨床醫生提示前角細胞病變(如ALS)的可能。前角細胞病變在針電極肌電圖上應表現為廣泛分布的損害,但是廣泛神
33、經源性損害并非一定是前角細胞病變。例如頸神經根、胸神經根和腰骶神經根同時存在病變時也可表現為廣泛的神經源性損害。下面列舉了1例典型的病例。 例1 男,56歲,因“雙上肢無力1年,加重伴雙下肢無力6個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開始出現左手力弱、持物不穩,逐漸加重,出現兩手肌肉萎縮。癥狀無波動性,雙上肢肉跳。6個月前開始出現雙下肢輕度力弱,行走變慢。病程中無肢體麻木。最近出現飲水嗆咳,吞咽困難。既往體健,吸煙飲酒史10余年。體檢:意識清楚,語言流利,腦神經檢查除舌肌略萎縮余無特殊。雙上肢近端肌力級,遠端級,握力差,雙手肌肉可見萎縮,以大小魚際肌和第一骨間肌為著。雙下肢肌力級。四肢腱反射活躍,雙側Bab
34、inski征(+)。臨床診斷:四肢無力原因待診,運動神經元病可能性大。肌電圖檢測結果:(1)運動NCS:見表1;(2)感覺NCS:見表2:(3)F波:出現率為0。(4)針電極肌電圖:見表3。結論:肌電圖提示廣泛神經源性損害(提示前角細胞病變可能性大或符合。表1 例1運動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末端潛伏期(ms)a波幅(MV)a左正中神經(腕)拇短展肌左尺神經(腕)小指展肌左脛神經(踝)拇短屈肌左腓總神經(踝)趾短伸肌3.8(正常)2.5(正常)3.3(正常)3.2(正常)0.3(98%)0.2(99%)4.4(正常)3.0(正常)注:降低:a括號內表示該檢查結果正常或為衰減百分率,表2、4、
35、5、8、1013、1519同。表2 例1感覺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潛伏期(ms)波幅(V)速度(m/s)左正中神經(腕)指1指3左尺神經(腕)指5左脛神經(踝)趾1左腓總神經(踝)小頭下2.43.22.44.84.814.0(正常)8.7(正常)7.0(正常)1.1(正常)3.4(正常)52.1(正常)53.1(正常)52.1(正常)54.8(正常)55.6(正常)表3 例1針電極肌電圖檢測結果肌肉靜息狀態小力收縮大力收縮(波幅)有限(ms)a波幅(V)a多相波(%)右小指展肌正銳4處,纖顫2處增寬增高30無力收縮右胸鎖乳突肌正銳3處,纖顫1處16.7(68%)857(92%)13單純相(
36、7mV)左T10棘旁肌正銳4處,纖顫1處左T11棘旁肌正銳3處,纖顫3處右脛前肌正銳大量,纖顫3處19.9(43%)2664(496%)11單純相(3.9mV)左脛前肌正銳大量21.5(68%)3339(496%)18單純相(3.8mV)注:增加:a括號內表示該檢查結果增高或增寬的百分率,表6、7、9、14同。臨床診斷)。 2、左上肢神經源性損害(提示C5-6神經根損害):典型病例列舉如下。 例2 男,39歲,左上肢麻木2周。左手肌力正常,無肉跳。既往體健。體檢:意思清楚,語言流利,腦神經正常。雙上肢肌力V級,肌張力正常。雙上肢腱反射正常,雙側Hoffmann征(一)。雙下肢肌力及反射正常。四
37、肢及軀干感覺正常。頸椎MRI:C5-6和C6-7椎間盤后突壓迫硬膜囊。臨床診斷:左上肢麻木原因待診。 肌電圖檢測結果:(1)運動NCS:見表4:(2)感覺NCS:見表5;(3)F波(左正中神經):出現率95%,速度68.3m/s(正常)。(4)針電極肌電圖:見表6。結論:左上肢神經源性損害(提示C7-8神經根損害)。3、上、下肢周圍神經源性損害(運動纖維髓鞘損害為主):此類表4 例2運動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末端潛伏期(ms)a波幅(MV)a左正中神經(腕)拇短展肌左尺神經(腕)小指展肌2.6(正常)2.7(正常)22.5(正常)16.6(正常)表5 例2感覺NCS檢測結果神經(檢測部位)
38、潛伏期(ms)波幅(V)速度(m/s)左正中神經(腕)指1指3左尺神經(腕)指52.32.82.644(正常)23(正常)23(正常)55.7(正常)60.7(正常)55.0(正常)表6 例2針電極肌電圖檢測結果肌肉靜息狀態小力收縮大力收縮(波幅)有限(ms)a波幅(V)a多相波(%)左三角肌未見波形12.3(7%)542(61%)0混合相(2.5mV)左肱二頭肌未見波形12.4(8%)490(52%)10混合相(3.1mV)左伸指總肌未見波形15.4(27%)1322(137%)18混合相(2.7mV)左拇短展肌未見波形14.1(40%)1226(336%)10混合相(2.3mV)左小指燕展
39、肌未見波形11.4(7%)634(85%)0混合相(2.2mV)型神經源性損害肌電圖檢查可見末端運動潛伏期延長、運動傳導速度減慢、傳導阻滯或異常波形離散、F波異常等脫髓鞘為主的表現。典型病例如下。例3 女,33歲,因“吞咽困難、四肢無力3周”入院。3周前出現雙下肢無力,行走需人扶持,伴有酸痛感,較快出現雙上肢力弱以及吞咽困難,逐漸加重,就診時已完全臥床,上肢不能抬離床面,無肢體麻木,二便正常,無力無晨輕暮重表現。病前1周有感冒發熱。體檢;意識清楚,構音不清,雙側周圍性面癱,雙側腭弓抬舉無力,咽反射消失。四肢肌力近端+級,遠端II級,四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深淺感覺檢查正常。共濟檢查無法完
40、成。查血鉀、肌酶譜均正常。臨床診斷: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 肌電圖檢測結果:(1)運動NCS:見表7;(2)感覺NCS:見表8,(3)F波(右正中神經):出現率35,速度41ms(下降35)。(4)針電極肌電圖:見表9。結論:上下肢周圍神經損害(運動纖維受累為主)。提示符合臨床診斷(或符合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的改變)。 4上、下肢周圍神經源性損害(感覺和運動纖維均受累):典型病例如下。 例4 女,73歲,糖尿病10年,四肢麻木1年。患者10年前診斷為糖尿病,口服降糖藥控制,效果欠佳。1年前出現雙手及雙足麻木,以雙腕以下和雙踝以下為著,伴輕度力弱,精細動作不穩,行走時
41、有踩棉花感。體檢:意識清楚,語言流利,腦神經正常,四肢肌力V級,腱反射對稱減低,病理征未引出。雙上肢腕以下,雙下肢踝以下針刺覺減退,雙踝以下音叉覺消失。臨床診斷: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肌電圖檢測結果:(1)運動NCS-見表10;(2)感覺NCS:見表11;(3)F波(右正中神經);出現率75%,速度64m/s(正常)。結論:雙上下肢周圍神經損害(感覺和運動纖維均受累)。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診斷。表7 例3運動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潛伏期(ms)波幅(V)速度(m/s)左正中神經(拇短展?。┩笾獠恳覆坑页呱窠洠ㄐ≈刚辜。┩蟛恐庀轮馍弦覆縀rb點右腓總神經(趾短伸?。仔☆^下小頭上右脛神經(足
42、拇短屈?。﹥弱啄N窩4.7(56%)15.9020.604.60(92%)7.9012.4517.5527.654.55(73%)8.9514.656.1(70%),波形離散3.2(85%),波形離散1.8(90%),波形離散5.4(76%)4.0(75%)4.2(74%)3.1(85%)0.6(96%)6.0(正常)5.7(正常)5.0(正常)未引出肯定波形未引出肯定波形33.2(44%)35.7(42%)44.4(35%)25.2(76%)32.3(56%)36.1()24.6()表8 例3感覺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潛伏期(ms)波幅(V)速度(m/s)左正中神經(腕)指1指3左尺神經(
43、腕)指5左脛神經(踝)趾1左腓總神經(踝)小頭下2.73.53.24.64.516.6(正常)15.7(正常)11.6(正常)2.1(正常)4.4(正常)49.7(正常)48.6(正常)48.1(正常)56.8(正常)58.6(正常)表9 例3針電極肌電圖檢測結果肌肉靜息狀態小力收縮大力收縮(波幅)有限(ms)a波幅(V)a多相波(%)右小指展肌未見波形11.2(7%)428(33%)22混合相(2.9mV)右脛前肌未見波形15.1(16%)589(51%)26混合相(3.5mV)表10 例4運動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末端潛伏期(ms)a波幅(MV)a左正中神經(腕)拇短展肌左尺神經(腕)
44、小指展肌左脛神經(踝)拇短屈肌左腓總神經(踝)趾短神肌趾短伸?。ㄐ☆^下)趾短伸?。ㄐ☆^上)3.5(正常)2.1(正常)4.9(正常)4.8(正常)4.1(正常)11.311.213.0(正常)8.5(正常)0.1(99%)0.1(99%)0.1(98%)0.2(96%)0.2(96%)注:左腓總神經運動MCS速度(趾短伸肌小頭下及小頭上)分別為38.9(37%)m/s表11 例4感覺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潛伏期(ms)波幅(V)速度(m/s)左正中神經(腕)指1指3左尺神經(腕)指5左脛神經(踝)趾1左腓總神經2.73.53.21.6(95%)1.7(87%)1.6(95%)未引出肯定波形
45、未引出肯定波形43.7(正常)48.6(正常)43.1(21%) 5、單神經損害:左尺神經損害(肘上下節段)提示肘管綜合征,正中神經損害,提示腕管綜合征,各舉1例典型病例如下。 例5 男,34歲,左手麻木2個月。患者于2個月前因左手放置電腦桌上時間較長(超過10h),之后出現左手尺側麻木,一直未恢復并伴輕度腫脹。體檢:意識清楚,語言流利,腦神經正常,四肢肌力反射正常,左手尺側可疑痛覺過敏,雙上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陰性。臨床診斷:左手麻木。肌電圖檢測結果:(1)運動NCS:見表12;(2)感覺NCS:見表13;(3)F波(左正中神經):出現率100%,速度67.4m/s(正常)。(4)針電極肌電
46、圖:見表14。結論:左尺神經損害(肘上、下部位)。表12 例5運動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末端潛伏期(ms)a波幅(MV)a左正中神經(腕)拇短展肌左尺神經(腕)小指展肌小指展?。ㄖ庀拢┬≈刚辜。ㄖ馍希?.0(正常)2.2(正常)4.18.612.9(正常)11.8(正常)11.2(正常)10.5(正常)注:左尺神經運動NCS速度(小指展肌肘下及肘上)分別為62.1(正常)、44.4(26%)m/s表13 例5感覺NCS結果神經(檢測部位)潛伏期(ms)波幅(V)速度(m/s)左正中神經(腕)指1指3左尺神經(腕)指5指5(肘下)指5(肘上)2.12.92.44.18.237(正常)33(正
47、常)21(正常)8.2(正常)5.2(正常)56.2(正常)56.2(正常)54.2(正常)69.4(正常)48.8(正常) 例6 女,58歲,雙手麻木6個月,加重1個月?;颊邽檐嚬?,近1個月因較勞累病情加重。既往脂肪肝、膽囊炎史。體檢:意識清楚,語言流利,腦神經正常,四肢肌力反射正常,雙手橈側可疑針刺覺減退,雙Tinel征(+)。臨床診斷:腕管綜合征。 肌電圖檢測結果:(1)運動NCS:見表15;(2)感覺NCS:見表16;(3)F波(左正中神經):出現率100%,速度63.6m/s(正常)。結論:雙正中神經損害(感覺纖維受累為主),符合腕管綜合征。表14 例5針電極肌電圖檢測結果肌肉靜息狀態小力收縮大力收縮(波幅)有限(ms)a波幅(V)a多相波(%)左小指展肌正銳4處,纖顫1處12.9(22%)704(1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成樹脂納米材料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無塔供水裝置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中堿玻璃纖維短切原絲氈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地質巖心鉆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新能源汽車用定轉子檢測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會網簽合同樣本
- 個人借款買車抵押合同樣本
- 辦公電器合同標準文本
- 加工石頭合同標準文本
- 勘探鉆機租賃合同標準文本
-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坦克的發展歷程》課件
- 軍事研學旅行活動策劃
- (完整)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
- 采購管理系統的六大功能模塊
- 渠道施工課件
- 世界500強人力資源總監管理筆記
- 《瘋狂動物城》全本臺詞中英文對照
- 金融風險傳染性研究
- 電力出版社材料力學課后習題答案
- 成人體外心肺復蘇專家共識(2023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