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人參麥冬湯_萬氏女科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加味人參麥冬湯_萬氏女科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加味人參麥冬湯_萬氏女科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加味人參麥冬湯_萬氏女科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加味人參麥冬湯_萬氏女科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加味人參麥冬湯_萬氏女科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加味人參麥冬湯_萬氏女科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11.原方61.1.組成: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61.2.功效:產后去血甚多,津液內耗,胃氣暴虛,頓生內熱,口燥咽干而渴者。61.3.來源:萬氏女科卷三。61.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62.相似度100%:人參麥冬湯62.1.組成: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62.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62.3.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62.4.功效:產后去血甚多,津液內耗,胃氣暴虛,頓生內熱,口燥

2、咽干而渴。62.5.來源:萬氏女科卷三。63.相似度60%:養心化毒湯63.1.組成:當歸、生地、麥冬、升麻、人參。63.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63.3.加:當歸、升麻63.4.減:栝樓根、炙甘草63.5.功效:痘瘡,喉門中無瘡而暴啞者。63.6.來源:片玉痘疹卷下。64.相似度60%:人參青蒿湯74.1.組成:人參3兩,生地1兩,麥冬1兩,青蒿5錢,北五味子1錢。74.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74.3.加:青蒿、北五味子74.4.減:栝樓根、炙甘草74.5.功效:中暑熱癥,大汗亡陰。74.6.來源:辨證

3、錄卷六。75.相似度60%:人參固本膏75.1.組成:人參1兩,天冬4兩,麥冬4兩,生地4兩,熟地4兩。75.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75.3.加:天冬、熟地75.4.減:栝樓根、炙甘草75.5.功效:腎虛肺熱,喘嗽煩渴,肺痿咯血。75.6.來源:馮氏錦囊_痘疹卷十一。76.相似度60%:栝樓根湯76.1.組成:蔞根3兩,人參1錢半,麥冬3錢(去心),生地5錢,阿膠3錢。76.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76.3.加:蔞根、阿膠76.4.減:栝樓根、炙甘草86.5.功效:口渴。脈虛數者。86.6.來源:醫略六書

4、卷三十。87.相似度60%:加味參術湯87.1.組成:人參5錢,天花粉5錢,生地5錢,白術1兩,麥冬1兩。87.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87.3.加:天花粉、白術87.4.減:栝樓根、炙甘草87.5.功效:臟躁,無故自悲,涕泣不止。87.6.來源:辨證錄卷十。88.相似度60%:護陽和陰湯88.1.組成:白芍5錢,炙甘草2錢,人參2錢,麥冬(連心炒)2錢,干地黃(炒)3錢。88.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88.3.加:白芍、干地黃88.4.減:生地、栝樓根88.5.功效:溫病熱入血室,醫與兩清氣血,邪去其半,

5、脈數,余邪不解者。88.6.來源:溫病條辨卷三。89.相似度60%:復脈湯89.1.組成:炙甘草、西洋參、火麻仁、生地、麥冬。99.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99.3.加:西洋參、火麻仁99.4.減:人參、栝樓根99.5.來源:醫門補要卷中。910.相似度50%:炙甘草湯910.1.組成:炙草、阿膠、生地、麥冬、人參、麻仁。910.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910.3.加:炙草、阿膠、麻仁910.4.減:栝樓根、炙甘草910.5.功效:熱劫燥病,時邪昏陷。910.6.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911.相似度50

6、%:清上止消丹911.1.組成:麥冬2兩,天冬1兩,人參3錢,生地5錢,茯苓5錢,金銀花1兩。911.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911.3.加:天冬、茯苓、金銀花911.4.減:栝樓根、炙甘草911.5.功效:消渴之病,氣喘痰嗽,面紅虛浮,口舌腐爛,咽喉腫痛,得水則解,每日飲水約得1斗,是謂肺消。911.6.來源:辨證錄卷六。1012.相似度50%:沛霖膏1012.1.組成:玄參2兩,人參1兩,生地2兩,麥冬2兩,牛膝5錢,荊芥(炒黑)3錢。1012.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012.3.加:玄參、牛膝、荊芥

7、1012.4.減:栝樓根、炙甘草1012.5.功效:中暑熱,暑火引動腎火,腎熱之極,吐血傾盆,純是紫黑之色,氣喘作脹,不能臥倒,口渴飲水,又復不快。1012.6.來源:辨證錄卷六。1013.相似度50%:麥冬飲1013.1.組成:麥冬、黃耆、當歸、人參、五味子、生地。1013.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013.3.加:黃耆、當歸、五味子1013.4.減:栝樓根、炙甘草1013.5.功效:小兒吐血久不止。1013.6.來源:幼科鐵鏡卷六。1014.相似度50%:麥冬湯1014.1.組成:麥冬(去心)、人參、茯神、生地、黃芩、犀角、炙甘草、蓮子。1014

8、.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114.3.加:茯神、黃芩、犀角、蓮子1114.4.減:栝樓根1114.5.功效:子煩。妊娠停痰積飲,氣郁不舒,以致嘔吐涎沫,劇則胎動。1114.6.來源:盤珠集卷下。1115.相似度50%:加味竹葉湯1115.1.組成:人參1錢,麥冬1錢,炙甘草1錢,阿膠1錢,生地黃1錢,水竹葉12片。1115.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115.3.加:阿膠、生地黃、水竹葉1115.4.減:生地、栝樓根1115.5.功效:妊婦傷寒汗下后,熱不除,屬虛者,虛煩,脈濡數者。1115.6.來源:廣嗣

9、紀要卷十。1116.相似度50%:參茸固本丸1116.1.組成:人參2兩,鹿茸5錢,天冬4兩,麥冬4兩,生地4兩,熟地4兩。1116.2.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116.3.加:鹿茸、天冬、熟地1116.4.減:栝樓根、炙甘草1116.5.功效:諸虛百損,腰膝痠軟,步履乏力。1116.6.來源:飼鶴亭集方。12121. 原方1.1. 組成: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2. 功效:產后去血甚多,津液內耗,胃氣暴虛,頓生內熱,口燥咽干而渴者。1.3. 來源:萬氏女科卷三。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2. 相

10、似度100%:人參麥冬湯2.1. 組成: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2.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2.3.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2.4. 功效:產后去血甚多,津液內耗,胃氣暴虛,頓生內熱,口燥咽干而渴。2.5. 來源:萬氏女科卷三。3. 相似度60%:養心化毒湯3.1. 組成:當歸、生地、麥冬、升麻、人參。3.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3.3. 加:當歸、升麻3.4. 減:栝樓根、炙甘草3.5. 功效:痘瘡,喉門中無瘡而暴啞者。3.6. 來源:片玉痘疹卷下。4. 相似度60%:

11、人參青蒿湯4.1. 組成:人參3兩,生地1兩,麥冬1兩,青蒿5錢,北五味子1錢。4.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4.3. 加:青蒿、北五味子4.4. 減:栝樓根、炙甘草4.5. 功效:中暑熱癥,大汗亡陰。4.6. 來源:辨證錄卷六。5. 相似度60%:人參固本膏5.1. 組成:人參1兩,天冬4兩,麥冬4兩,生地4兩,熟地4兩。5.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5.3. 加:天冬、熟地5.4. 減:栝樓根、炙甘草5.5. 功效:腎虛肺熱,喘嗽煩渴,肺痿咯血。5.6. 來源:馮氏錦囊_痘疹卷十一。6. 相似度60%:

12、栝樓根湯6.1. 組成:蔞根3兩,人參1錢半,麥冬3錢(去心),生地5錢,阿膠3錢。6.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6.3. 加:蔞根、阿膠6.4. 減:栝樓根、炙甘草6.5. 功效:口渴。脈虛數者。6.6. 來源:醫略六書卷三十。7. 相似度60%:加味參術湯7.1. 組成:人參5錢,天花粉5錢,生地5錢,白術1兩,麥冬1兩。7.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7.3. 加:天花粉、白術7.4. 減:栝樓根、炙甘草7.5. 功效:臟躁,無故自悲,涕泣不止。7.6. 來源:辨證錄卷十。8. 相似度60%:護陽和陰湯

13、8.1. 組成:白芍5錢,炙甘草2錢,人參2錢,麥冬(連心炒)2錢,干地黃(炒)3錢。8.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8.3. 加:白芍、干地黃8.4. 減:生地、栝樓根8.5. 功效:溫病熱入血室,醫與兩清氣血,邪去其半,脈數,余邪不解者。8.6.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9. 相似度60%:復脈湯9.1. 組成:炙甘草、西洋參、火麻仁、生地、麥冬。9.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9.3. 加:西洋參、火麻仁9.4. 減:人參、栝樓根9.5. 來源:醫門補要卷中。10. 相似度50%:炙甘草湯10.1. 組成:炙

14、草、阿膠、生地、麥冬、人參、麻仁。10.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0.3. 加:炙草、阿膠、麻仁10.4. 減:栝樓根、炙甘草10.5. 功效:熱劫燥病,時邪昏陷。10.6.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11. 相似度50%:清上止消丹11.1. 組成:麥冬2兩,天冬1兩,人參3錢,生地5錢,茯苓5錢,金銀花1兩。11.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1.3. 加:天冬、茯苓、金銀花11.4. 減:栝樓根、炙甘草11.5. 功效:消渴之病,氣喘痰嗽,面紅虛浮,口舌腐爛,咽喉腫痛,得水則解,每日飲水約得1斗,是謂

15、肺消。11.6. 來源:辨證錄卷六。12. 相似度50%:沛霖膏12.1. 組成:玄參2兩,人參1兩,生地2兩,麥冬2兩,牛膝5錢,荊芥(炒黑)3錢。12.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2.3. 加:玄參、牛膝、荊芥12.4. 減:栝樓根、炙甘草12.5. 功效:中暑熱,暑火引動腎火,腎熱之極,吐血傾盆,純是紫黑之色,氣喘作脹,不能臥倒,口渴飲水,又復不快。12.6. 來源:辨證錄卷六。13. 相似度50%:麥冬飲13.1. 組成:麥冬、黃耆、當歸、人參、五味子、生地。13.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3.3

16、. 加:黃耆、當歸、五味子13.4. 減:栝樓根、炙甘草13.5. 功效:小兒吐血久不止。13.6. 來源:幼科鐵鏡卷六。14. 相似度50%:麥冬湯14.1. 組成:麥冬(去心)、人參、茯神、生地、黃芩、犀角、炙甘草、蓮子。14.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2錢,炙甘草2錢。14.3. 加:茯神、黃芩、犀角、蓮子14.4. 減:栝樓根14.5. 功效:子煩。妊娠停痰積飲,氣郁不舒,以致嘔吐涎沫,劇則胎動。14.6. 來源:盤珠集卷下。15. 相似度50%:加味竹葉湯15.1. 組成:人參1錢,麥冬1錢,炙甘草1錢,阿膠1錢,生地黃1錢,水竹葉12片。15.2. 原方對照:人參2錢,麥冬2錢,生地2錢,栝樓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