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2、3節生態系統的功能--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精品學案 新人教版_第1頁
2011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2、3節生態系統的功能--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精品學案 新人教版_第2頁
2011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2、3節生態系統的功能--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精品學案 新人教版_第3頁
2011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2、3節生態系統的功能--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精品學案 新人教版_第4頁
2011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2、3節生態系統的功能--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精品學案 新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單獨裝訂成冊!)一、選擇題1在由草、兔、狐組成的一條食物鏈中,兔經同化作用所獲得的能量,其去向不應該包括()A通過兔子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B通過兔子的糞便流入到分解者體內C通過狐貍的糞便流入到分解者體內D流入到狐體內【解析】每一個營養級中所同化的能量為本營養級的總能量,而兔子糞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的能量。兔子同化的能量的去向為自身呼吸消耗,被下一營養級狐貍利用和狐貍糞便中的能量。【答案】B2如下圖是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圖解,對此圖解的理解有誤的是()AB營養級的生物個體數量不一定比A少B若M表示各營養級所含的能量,當MA<5MB時,生態系統將會崩潰C

2、B攝入的能量即為B的同化量DA的能量大于B、C、D之和【解析】B攝入的能量多于B的同化量,因為B攝入的能量中有些并沒有被吸收而隨糞便排出體外。【答案】C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成分和能量流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某種蜣螂專以大象糞為食,則流入該蜣螂種群的能量約占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B當狼捕食兔子并同化為自身的有機物時,能量就從第一營養級流入第二營養級C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釋放出來的能量,可供綠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糞便是未被同化的能量;狼捕食兔子時,二者分別為第三和第二營養級;分解釋放到體外的能量是熱能,綠色植物不能再利用。所以A、B、C三項都

3、錯。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但還是蚯蚓、蜣螂等非微生物,微生物大都是分解者,但還有不少是營寄生生活的消費者,還有少數像硝化細菌等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產者。【答案】D4(2010年江蘇南通一調)下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表示相關過程能量流動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是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B分解者獲得的能量最少C圖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傳遞效率D和分別屬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過程表示草同化的能量流向下一營養級兔;圖中/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傳遞效率;兔子糞便中的能量是草同化的能量;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獲得的能量多少不能確定。【答案】D5.如右圖食物網中,假如貓頭鷹的食物有2

4、/5來自兔,2/5來自鼠,1/5來自蛇,那么,貓頭鷹若要增加20 g體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為()A80 gB900 gC800 g D600 g【解析】依圖中食物關系分析,貓頭鷹處于第三、四營養級。在食物鏈中,貓頭鷹屬第三營養級,可把此食物鏈簡化為一條,即植物鼠(兔)4/5,貓頭鷹,最少消耗植物20 g×÷20%÷20%400 g。另一食物鏈“植物鼠蛇1/5,貓頭鷹”中,貓頭鷹屬第四營養級,最少消耗植物20 g×÷20%÷20%÷20%500 g,所以最少需要消耗植物900 g。【答案】B6.(2010年西安市質檢)圖中甲

5、、乙、丙分別代表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的三大功能類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丙處于兩個營養級,是雜食性動物B圖中表示出了兩個食物鏈C圖中的箭頭可以表示物質和能量的傳遞方向D乙丙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解析】本題的關鍵詞為“三大功能類群”,所以指的是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而分解者不屬于食物鏈中的營養級。【答案】C7.在如右圖食物網中,a表示動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鳥要使體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產者量為y,那么x與y的關系可表示為()Ay90xa10x By20xa5xCy20xa5x Dy100xa10x【解析】根據能量流動效率為10%20%,如果能量流動效率為20%,則y為:xa/20%/20

6、%x(1a)/20%20xa5x;如果能量流動效率為10%,則y為xa/10%/10%x(1a)/10%90xa10x;所以20xa5xy90xa10x。【答案】C8.一片樹林中,樹、昆蟲和食蟲鳥類的個體數比例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選項中正確表示樹、昆蟲、食蟲鳥之間的能量流動關系的是(選項方框面積表示能量的大小)()【解析】本題要求學生正確區別生物個體數量金字塔與能量金字塔之間的關系。題目給出的是樹、昆蟲、食蟲鳥三者的生物個體數量金字塔,要求從選項中選出樹、昆蟲和食蟲鳥三者的能量金字塔。根據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的情況,我們很容易確定C項是三者之間的能量關系。【答案】C9下列有關碳循環的敘述正

7、確的是()A光合作用是CO2進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徑B動物細胞的無氧呼吸是大氣CO2的產生途徑之一C沒有分解者,碳循環仍可保持平衡狀態D初級消費者通過消化系統攝入生產者合成的含碳有機物【解析】考查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在碳循環過程中,CO2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動物細胞只能通過有氧呼吸產生CO2進入大氣;分解者的分解是大氣中CO2的主要來源,保持碳循環的平衡狀態。【答案】D10在碳循環中,CO2通過哪些生理過程進入生物群落()光合作用細胞呼吸分解作用燃燒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蒸騰作用ABC D【解析】無機環境中的CO2絕大部分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進入生物群落的,還有很小的

8、一部分則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機物進入生物群落。【答案】C11.如右圖所示是自然界碳循環的簡圖,圖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B甲為消費者,乙為分解者,丙為生產者C甲為分解者,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D甲為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內部以含碳有機物形式進行傳遞,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則以CO2形式進行循環。無機環境中的碳進入哪一營養級,哪一營養級即是生產者,而生產者,消費者均有所指向的那一類生物應為分解者,且分解者、生產者、消費者均有指向無機環境的箭頭(即它們靠呼吸作用產生CO2)。【答案】A12(2010年紹興質量調測)下列與生態系統功

9、能相關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碳循環過程需要能量的驅動B物質與能量在生物與環境之間循環流動,信息的流動只在生物之間發生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環的一部分D全球氣候變暖和地球上大氣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關【解析】物質循環指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化學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間的往返循環,能量流動是動力,但能量不能循環,能量流動是單向遞減的。【答案】B二、非選擇題13下圖為某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示意圖,據圖回答:(1)能量流動是從_開始的,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_kJ。(2)從A到B和從B到C的能量傳遞效率分別為_%,_%。(3)生態系統中沿食物鏈流動的能量逐級遞減的原因是_

10、。(4)生態系統成分中A屬于_,D屬于_。(5)從理論上說,在研究生態系統功能時,若生態系統中沒有_成分,其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可以進行的。【解析】能量流動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是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8751752001 250 kJ,AB的傳遞效率為×100%16%,BC的傳遞效率為×100%15%。能量流動時逐級遞減的原因是各營養級生物的自身消耗和不能全部被下一營養級所利用。從圖示可以看出A是生產者,D是分解者,消費者不是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相聯系的直接環節,因此從理論上說,沒有消費者,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仍可進行。【答案】(1)A(

11、生產者)固定太陽能1 250(2)1615(3)各營養級自身消耗一部分能量,僅有一部分被下一營養級利用(4)生產者分解者(5)消費者14(2008年上海高考題)下圖中甲圖表示一個海灘濕地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的食物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1)在該生態系統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為消費者食物的生物是_。(2)請根據甲圖中的生態系統,寫出乙圖中能量金字塔各營養級的所有生物名稱:_;_;_。(3)有人研究該生態系統中食草蟲個體存活數與發育期的關系,結果如丙圖。從中可推知食草蟲死亡率最大的時期是。(4)沼蟹會破壞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進藻類生長。若在食草蟲幼蟲期噴灑只殺滅該蟲的含磷殺蟲劑,則蜘蛛數量將。一

12、段時間后大米草數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導致細菌數量增加,通過甲圖的食物關系,引起沼蟹數量增加;同時因含磷殺蟲劑的使用,從而造成大米草數量不增反降。(5)上述事實說明,人類活動會引起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減少,從而導致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容易受到破壞。【解析】該海灘濕地生態系統中,藻類、大米草處于第一營養級,食草蟲、線蟲、海螺屬于第二營養級,沼蟹、蜘蛛屬于第三營養級,細菌在該生態系統中既是分解者,又可為線蟲提供食物來源。丙圖曲線表明一齡幼蟲期食草蟲死亡率最高。有機磷殺蟲劑最終導致細菌數量增加,為線蟲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進而導致沼蟹數量增加,對大米草根系的破壞加劇,使其數量

13、下降。【答案】(1)細菌(2)藻類、大米草食草蟲、線蟲、海螺沼蟹、蜘蛛(3)一齡幼蟲(4)減少細菌線蟲沼蟹或藻類線蟲沼蟹(言之有理即給分)(5)下降生態平衡(生態系統)15(2010年江蘇南京一調)下圖1為碳循環示意圖,圖2為某一食物網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通過過程,碳由無機環境中的_轉變成綠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2)若上圖1中過程越復雜,則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越_。設過程代表的生物之間有如上圖2所示的關系,若E種群的能量為5.8×109 kJ,B種群的能量為1.3×108 kJ,D種群的能量為1.5×108 kJ,能量傳遞效率為10%,則A種群的能量是_kJ。(3)過程表示_作用。參與過程的生物與同區域中的動、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構成了_。(4)由上圖1可見,碳循環的特點是_。伴隨著物質循環進行的能量流動具有什么特點_。【解析】(1)無機環境中的碳以CO2的形式通過光合作用形成有機物進入生物群落;(2)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越復雜,其抵抗力穩定性越高:A種群能量來自于C,C的能量來自E,E為生產者,其固定的太陽能被B、C、D同化,其中B、D種群能量分別是1.3×108 kJ與1.5×108 kJ,因此C種群同化能量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