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名詞解釋1_第1頁
生理名詞解釋1_第2頁
生理名詞解釋1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版權編輯, 09 級全科五班130 號 (o)/一緒論1. 內環境: 指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即細胞外液。2. 穩態 :內環境理化性質保持相對恒定的狀態。3. 負反饋 :受控部分發出的反饋信息調整控制部分的活動,使受控部分的活動朝著與它原先活動相反的方向改變。4. 正反饋 :受控部分發出的反饋信息促進和加強控制部分活動,使受控部分的活動朝著與它原先活動相同的方向改變。二細胞的基本功能1.靜息電位: 指細胞未受到刺激時存在于細胞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靜息電位表現為膜內較膜外為負。2.去極化: 靜息電位減小的過程。3.超極化:靜息電位增大的過程或狀態。4.動作電位: 在靜息電位基礎上,細胞受到一個閾或

2、閾上刺激時,可觸發其產生可傳播的膜電位波動。5.“全或無” 現象 :閾下刺激不能引起動作電位;刺激強度達到閾值后,既可觸發動作電位,其幅度立即達到最大值,不會隨刺激強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現象。6.閾強度: 指能引起組織興奮的最小刺激強度。閾強度一般可作為衡量細胞興奮性的指標,閾強度越小,該組織興奮性越高;反之,閾強度越大,則興奮性越低。7.終板電位 :在乙酰膽堿作用下,終板膜靜息電位絕對值減小。這一去極化的電位變化,稱為終極電位。8.興奮 -收縮耦聯: 將肌細胞的電興奮和機械收縮聯系起來的中介機制。9.初長度 :前負荷使肌肉在收縮前就處于某種被拉長的狀態,使其具有一定的長度。三血液1.等滲溶液:

3、滲透壓與血漿的滲透壓相等的溶液2.等張溶液: 能夠使懸浮于其中的紅細胞保持正常形態和大小的溶液3.血型: 通常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的類型4.凝聚素: 能與紅細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應的特異性抗體5.交叉配血實驗:把供血者的紅細胞與受血者的血清進行配合試驗,稱為交叉配血主側;再將受血者的紅細胞和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試驗, 稱為交叉配血次側。 用以判斷血型是否相合。四血液循環1.每博輸出量:一次心搏中由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2.心輸出量: 一側心室每分鐘射出的血液量3.期前收縮: 在心室的有效不應期之后,下一次竇房結興奮達到之前,心室受到一次外來刺激,則可產生一次提前出現的收縮。4.代償性間歇:在一次期

4、前收縮之后往往會出現一段比較長的心室舒張期。5.收縮壓: 心室收縮時,主動脈壓急劇升高,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6.舒張壓: 心室舒張時,主動脈壓力下降,在心舒張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7.中心靜脈壓:通常將右心房和胸腔內大靜脈的血壓稱為中心靜脈壓。8.微循環: 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五.呼吸1.1 秒用力呼氣量:一次最大吸氣后,盡力盡快呼氣,第一秒鐘內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體值。2.肺通氣量: 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氣體總量3.肺泡通氣量: 每分鐘吸入肺泡的新鮮空氣量, 它等于潮氣量和無效腔氣量之差與呼吸頻率的乘積4. 通氣 /血流比值 :每分鐘肺泡通氣量和每分鐘肺血流量之間的比值5.血氧容量

5、 :100ml 血液中, Hb 所能結合的最大O2 量6 血氧含量 :100ml 血液中, Hb 實際結合的O2 量7 血氧飽和度:Hb 氧含量與氧容量的百分比六消化與吸收1.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2.吸收: 消化后的小分子、維生素、無機鹽和水,透過消化道黏膜進入血液或淋巴循環的過程3.慢波: 是指消化道平滑肌在靜息電位基礎上,自發地周期性地產生去極化和復極化波,形成緩慢的節律性電位波動4.黏液 -碳酸氫鹽屏障 :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和 HCO3 具有減少機械損傷和防止胃酸。 胃蛋白酶對黏膜侵蝕的作用5.容受性舒張: 當咀嚼和吞咽時, 食物對咽和食管等處感受器的刺激

6、可引起胃頭區肌肉的舒張,并使胃容量由空腹時的 50ml 增加到進食后的 1.5L6.分節運動: 一種以腸壁環形肌為主的節律性收縮和舒張活動七.能量代謝與體溫1.能量代謝: 生物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新伴隨著的能量釋放、轉移和利用等2.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進食能刺激機體產生額外熱量的作用3.基礎代謝率:基礎狀態下單位時間內的能量代謝4.體溫: 是指身體深部的平均溫度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腎小球濾過率:單位時間內兩側腎臟生成的超濾液量2.腎糖閾: 正常為 180mg/100ml 。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增加到使尿中開始出現葡萄糖時,這時血中的葡萄糖濃度稱為腎糖閾3.滲透性利尿: 由于小管液中溶質濃度升高,導

7、致小管液滲透壓升高,對抗水的重吸收、使利尿量增加的現象九感受器官的功能1.感受器: 分布于體表或組織內部的一些專門感受機體內、外環境變化的結構或裝置2.感受器的編碼作用: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轉換為動作電位時,把刺激所包含的環境變化的信息轉移到動作電位的序列之中3.感受器的換能作用: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們的各種形式的刺激轉變成傳入神經纖維上的動作電位,這種能量轉換稱為感受器的換能作用。4.感受器的適宜刺激:一種感受器通常只對某種特定形式的能量變化最敏感,這種形式的刺激就稱為該感受器的適宜刺激。5.感受器的適應現象:當某一恒定強度的刺激持續作用于一個感受器時,感受神經纖維上動作電位的頻率會逐漸降低的現

8、象。6.近點: 眼所能看清物體的最近距離。7.明適應: 人長時間處于暗處而突然進入明亮處時,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也不能看清物體,稍帶片刻后才能恢復視覺的現象。十神經系統的功能1.興奮性突觸后電位:突觸后膜在某種神經遞質作用下產生的局部去極化電位變化2.抑制性突觸后電位:突觸后膜在某種神經遞質作用下發生超極化的電位變化3.后放: 在環式聯系中,即使最初的刺激已經停止,傳出通路上沖動發放仍能繼續一段時間的現象4.突觸后抑制: 是由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釋放抑制性遞質,是突出后神經元產生抑制性突出后電位而引起,包括傳入側支柱抑制和回返性抑制。5.突觸前抑制: 發生于軸 -軸式和軸突 -胞體式聯合突觸,

9、是由于突出前末梢受軸-軸式突觸傳遞的影響而使遞質釋放量減少,導致軸突 -胞體式突出后神經元興奮性突觸后電位減小而產生的抑制效應。6.特異性投射系統: 丘腦發覺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腦皮層的神經通路,聯絡核在結構上大部分也與大腦皮層有特定的投射關系,因此也歸入該系統。7.非特異性投射系統:丘腦非特異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腦皮層的神經通路。8.牽涉痛: 某些內臟疾病往往引起遠隔的體表部位感覺疼痛或痛覺過敏的現象。9.牽張反射: 有神經支配的骨骼肌,如果受到外力牽拉使其伸長時,引起受牽拉的同一肌肉縮的反射效應。10.肌緊張: 是指緩慢而持續地牽拉肌腱所引起的牽張反射,其表現為受牽拉的肌肉發生緊張性收縮,阻止被拉長。11.腱反射: 是指快速牽拉肌腱時發生的牽張反射。十一 .內分泌1. 激素 :由內分泌細胞分泌的具有傳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