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文言文知識點整合(拓展模塊)_第1頁
第六單元文言文知識點整合(拓展模塊)_第2頁
第六單元文言文知識點整合(拓展模塊)_第3頁
第六單元文言文知識點整合(拓展模塊)_第4頁
第六單元文言文知識點整合(拓展模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國論知識點整合一、古今異義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輩父輩 今:父親的父親2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 今:表讓步的連詞 3可謂智力孤危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4后秦擊趙者再 古:兩次 今:又一次 5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古:舊事 今:一種文體 6、刺客不行,良將猶在 古:不去 今:能力差 7、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二、重點詞 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攻破)(兵器) 2、六國互喪,率賂秦耶(都,皆) 3、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它實際上) 4、此言得之(適宜得當) 5、與贏而不助五國也。(結交) 6、燕趙之君,始有遠略(開始) 7、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

2、焉。(才招致) 8、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命運) 9、后秦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兩次)(擊退) 10、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禮遇) 三、重點詞語 1、其實百倍:其實它實際上 2.然則諸侯之地有限:然則 既然這樣那么 3、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向使假使 四、一詞多義 1非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不是) 謫戌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不能) 2得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獲得) 此言得之(適宜)誠不得已(能夠) 3勢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優勢) 其勢弱于秦 (勢力) 4.以 不賂者以賂者喪 因為 秦以攻取之外 憑借 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

3、以予人 來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用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用 洎牧以讒誅 因為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用 五、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日削月割 人皆得以隸使之(2)形容詞用作動詞: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3)名詞作動詞:以地事秦 義不賂秦 (4)動詞的使動用法:李牧連卻之 六、文言句式 1判斷句: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2.被動句:A、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B、為國者無使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哉!; C、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讒誅。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荊卿(刺秦土)為計舉(之)以予人 4.狀語后置:趙嘗五戰于秦。 七、通假字 1、暴秦之欲無厭 饜 2

4、、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倘 游褒禪山記知識點梳理(一)通假字1.長樂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二)詞類活用1.始舍于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3.有泉側出。 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4.問其深,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6.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9.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10.而世

5、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11.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嗎?)2.何可勝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就是的緣故。)(四)省略句、判斷句1.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賓語)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賓語)3.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六)狀語后置句1.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八)多義詞1.乃以其乃華山

6、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兵乃出(才)2.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何可勝道也哉(說,講)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蓋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

7、疏密(紋)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文過飾非(掩飾)5.然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吳廣以為然(對,正確)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6.其(1)始舍于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代詞,那)(3)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個)(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5)其文漫滅。(代詞,它的,代仆碑)(6)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7)其下平曠,有泉側出。(代詞,它的,代華山)(8)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9)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8、10)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11)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后洞)(12)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13)則其至又加少矣。(代詞,代那些)(14)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際意義)(15)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16)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17)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18)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19)后世之謬

9、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十)異義詞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詞。2.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于“的原因”。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5.于是余又嘆焉。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陳情表知識點整合(一)通假字1.夙遭閔兇。 閔,通“憫”。2.零丁孤苦。

10、 零丁,通“伶仃”。(二)詞類活用1.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2.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犬馬:名詞作狀語,像犬馬。3.則劉病日篤。 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 篤:形容詞用作動詞,加重。4.夙遭閔兇。 閔兇:形容詞用作名詞,憂患不幸的事。5.猥以微賤。 微賤:形容詞用作名詞,卑微低賤的人。6.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詞用作動詞,生病。7.具以表聞。拜表以聞。 聞:使動用法,使聞,使知道。8.臣少仕偽朝。 仕:名詞作動詞,做官。9.歷職郎署。 職:名詞作動詞,任職。10.謹拜表以聞。 表:名詞作動詞,上奏表。1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外:名詞作狀語,在家外。12.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11、 內,名詞作狀語,在家內。(三)文言固定句式1.既無叔伯,終鮮兄弟。“既終”,是連詞“既”和連詞“終”的搭配,表示不止一個方面,可譯作“既又”,或“既也”。2.有所希冀。 “有所”,與“無所”是相對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東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動詞。“所”與后面的動詞組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充當“有”的賓語。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元臣,無以終余年。無以,是動詞“無”與介詞“以”的結合,又寫作“亡以”,表示“沒有辦法”,“沒有什么用來”。4.是以區區不敢廢遠。是以,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的倒裝,表示結果或結論,用在分句或句子的開頭(有時置于主語后),上承說明原因的

12、分句或句子,可譯為“因此”“所以”。5.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非獨,連詞,表示除所說的意思之外,還有更進一層的意思,用在復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譯為“不單”“不僅”“不只”之類。(四)被動句1.而劉夙嬰疾病。 主語“劉”是行為的被動者;嬰,被纏著,被動詞。 (五)省略句、判斷句1.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判斷句,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非,不是。2.實為狼狽。判斷句,用動詞“為”表示肯定判斷;為,是。3.本圖宦達。判斷句,用副詞“本”表示判斷;本,本來是。4.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上官,上官不許。省略賓語、主語。5.前太守臣

13、逵察臣為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為秀才。拜臣為郎中。 除臣為洗馬。 省略句,省略謂語。6.具以表聞之。 拜表以聞之。 省略句,省略賓語,這兩處都指“皇上”。(六)狀語后置句1.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于星火”作形容詞“急”的狀語,“于”相當于“比”。2.是以區區不敢廢遠。 是以,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的倒裝,表示結果或結論,用在分句或句子的開頭(有時置于主語后),上承說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譯為“因此”“所以”。(七)成語1. 孤苦伶仃:孤獨困苦,無依無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獨的樣子。聯合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無依無靠、舉目無親、形單形只。2.煢煢孓立:孤獨無依的樣

14、子。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偏正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孤苦伶、舉目無親。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形,指身體;吊,慰問。主謂結構。源出三國志·陳思王植傳:“形影相吊,五情愧赧。”近義成語:形單影只、孤家寡人。反義成語:門庭若市。4.日薄西山:太陽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薄,迫近。主謂結構。源出漢書·揚雄傳上:“恐日薄于西山。”近義成語:氣息奄奄。反義成語:旭日東升。5.氣息奄奄:形容人即將斷氣、死亡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主謂結構。源出晉

15、·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風雨飄搖、茍延殘喘。反義成語: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生龍活虎、生氣勃勃。6.朝不謀夕:亦作“朝不慮夕。”早晨不能謀及晚上。形容形勢或事情危急,只能顧及眼前,無暇作長遠打算。主謂結構。源出左傳·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謀夕”。7.烏鳥私情: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古時候說小鳥能反哺老烏。偏正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清表。反義詞語:老牛改犢。8.結草銜環:亦作“銜環結草”。原是古代兩個受恩報答的故事。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聯合結構。結草,典故見本保注釋。銜環,古代神話小說記載:東漢楊寶救了一只黃雀,某夜有一黃衣童子來見楊寶,把四枚

16、白環給他,并對他說要讓他的子孫潔白,位登三事(古官名)。后楊寶子、孫、曾孫果真顯貴。近義成語:感恩圖報。反義成語:以怨報德、恩將仇報。9.皇天后土:古人對天地的尊稱,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左傳·僖公十五年10.人命危淺:指人的壽命不長了,隨時都會死亡。危,危弱;淺,時間短。主調結構。源出晉·李密陳情表。近義成語:氣息奄奄、朝不保夕。(八)多義詞1.之(1)的,助詞。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憧。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2)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

17、立性,不譯,助詞。2.于(1)急于星火。 比,介詞。(2)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引進動作行為的有關對象,不譯,介詞。3.見(1)慈父見背。 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相當于“我”,副詞。(2)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看見,動詞。4.以(1)因,因為,介詞。 臣以險釁。 臣以供養無主。 但以劉日薄西山。 是以區區不敢廢遠。(2)憑,介詞。 猥以微賤。(3)用,拿,介詞。 臣具以表聞。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無以至今日。 無以終余年。(4)同“而”,連詞。 謹拜表以聞。5.行(1)行年四歲。 經,經歷,動詞。(2)九歲不行。 走,動詞。6.當(1)當侍東宮。 任,充當,動詞。(2)

18、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一定,副詞。7.伯(1)既無叔伯。 伯父,名詞。(2)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古代州郡長官的名稱,名詞。8.終(1)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與“既”配合,起并列聯合作用,相當干“又”,連詞。(2)無以終余年。 結束,度完,動詞。(3)愿乞終養。 終了,動詞。9.命(1)辭不赴命。 任命,名詞。(2)人命危淺。 生命、性命,名詞。(3)更相為命。 生活、生存,名詞。10.拜(1)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授官,動詞。(2)謹拜表以聞。 敬詞。11.是(1)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這樣看來,由此看來,代詞。(2)是以區區不敢廢遠。 “是”和“以”組成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是,此,代詞。12.息(1)晚有兒息。 子,名詞。(2)氣息奄奄。 呼吸,名詞。13.朝(1)朝廷,名詞。 逮奉圣朝。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且臣少讓偽朝。(2)早晨,名詞。 朝不慮夕。14.薄(1)門衰祚薄。 淺薄,形容詞。(2)但以劉日薄西山。 迫近,動詞。(十)異義詞1.九歲不行。古義:不會行走。 今義: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義:成人自立。今義:(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或(理論、意見)有根據,站得住。3.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