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一年級科學青島版下冊第123單元教案_第1頁
(完整版)一年級科學青島版下冊第123單元教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空氣風車轉,柳枝搖,風箏飄飄入云霄。看一看,找一找,空氣特點我知道。1找空氣 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空氣到處都有、到處都是特點。2、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3、喜歡進行小實驗,探究空氣的秘密。 教具準備:磚塊、土塊、海綿、塑料袋,水槽、杯子。 教學過程:一:讓孩子知道空氣的特點(1)教師出示一個塑料袋(裝空氣) 。塑料袋鼓鼓的。 師:小朋友塑料袋里裝的什么呀? 生:空氣。師:空氣寶寶,我好想跑出去和小朋友玩一玩 讓孩子自己說出空氣的特點。 二:做實驗證明被杯子里面有空氣。(1) 在玻璃杯里放入面巾紙,將杯口朝下,垂直放入水中,過 一會將杯子垂直拿出來,杯中的紙沒有濕。幼兒猜想,教

2、師最后總結原因(2) 同樣做實驗, 這一次杯子斜斜的插入水中, 這一次紙濕了, 為什么?幼兒猜想,教師最后總結原因 三:學生自己找空氣。(1) 同學們,杯子里面有空氣,哪里還有空氣呢?(2) 哦,這么多地方有空氣,那教室里哪里有空氣呢?(3) 那外面哪里有空氣呢?(4) 原來啊,到處都有空氣。 拓展活動:1、“抓空氣”游戲結束本次活動(記住塑料袋用完不要亂扔呦。 )2、想一想,哪件衣服里面空氣多。2、認識空氣教學目的:1、通過探索,讓學生知道空氣的特征和重要性。2、通過討論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醒學生綠化樹木能凈化空氣。3、培養學生積極去探索、發現和觀察的能力教學準備:塑料袋,空玻璃瓶,兩

3、只蠟燭,火柴,氣球等。教學過程:1、探索發現空氣的存在:(1)請學生想辦法把桌上的塑料袋、氣球都鼓起來。(不能裝東西)(2)提問:它們是怎樣鼓起來的?里面裝的是什么?(3)請學生看看、摸摸、聞聞、嘗嘗空氣,有什么感覺?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 味道的氣體。實驗:將空瓶子瓶口朝下,垂直按到水底,然后慢慢將瓶子 傾倒,看有什么現象發生?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2、認識空氣(1)讓學生閉上嘴巴, 捏住鼻子,說出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小結:人和動物都離不開空氣,否則會因缺氧而死。 實驗:空氣助燃把兩只點燃的蠟燭粘在平板玻璃上,將大小不同的兩個玻璃 瓶同時到扣在兩只蠟燭上,看有

4、什么現象發生?為什么?小結:空氣能幫助燃燒,大瓶里的空氣多,蠟燭燃燒時間長, 小瓶里的空氣少,蠟燭燃燒時間短。教師小結:1、 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我們就會死 掉,小動物和小花、 小草,還有土也需要空氣。 你還知道空氣 有那些用處?2、 空氣和水有什么區別?3紙風車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由拆解折紙作品探索學習風車折法,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大膽表現的能力。2.通過折紙作品的變式操作激發學生對折紙活動的興趣,發展學生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教學準備1.正方形紙若干,小木棒,安全剪刀,紙風車作品。2.大風車片頭曲音樂。教學過程一、聽音樂、玩風車,激發興趣師:小朋友手里的風車可以怎么玩呢

5、?教師播放大風車片頭曲音樂,學生跟著音樂按照自己的想法 玩自己的風車二、探索風車的折法,形成步驟圖1.自主探索。 師:這么好玩的風車, 是怎么折成的呢?小朋友自己試一下, 一步一步拆開,然后一步一步折好,看能不能折成好玩的風車?學生獨立拆解,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及時給予引導、鼓勵。2.共同探索。教師出示范例風車作品,同學生一起分步拆開并呈現每一步 形狀,形成拆解步驟圖。3.整體示范。翻轉拆解步驟圖,形成折紙步驟圖。通過提問讓學生明確每 一步的詳細要求。4、讓你自己制作的風車轉起來吧。拓展活動1.欣賞觀摩同伴的作品,體驗折紙活動帶來的樂趣。2.找一找,哪些地方用到了風車。第二單元 認識周圍的動物馬

6、尾長,兔尾短, 松鼠尾巴像把傘。蜂采蜜,羊吃草, 動物特征仔細找。4常見的動物教學目標1知道周圍有多種多樣的動物,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特征;有的 動物生活在水中,有動物生活在陸地上。2利用多種感官觀察動物的外部形態特征。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動物的外部特征表現出探索興趣。4增強對動物及其生活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觀察周圍的小貓、小狗、小鳥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一段介紹動物的視頻, 讓學生知道在自然界生活著許多動物 教師總結,板書課題:常見的動物 二探究活動(一) 說一說它們的名稱,找一找它們的特征1說一說自己熟悉的動物的名稱 教師提出要求:說一說你們知道的動物的名稱。 學生回答。教師

7、提醒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要重復別人說過的動物2說一說這些動物的名稱和特征。 (1)觀察圖片,說出動物的名稱。教師出示大熊貓、燕子、蝴蝶、金魚、青蛙的圖片,讓學生 分別說出這些動物的名稱。學生回答。 教師糾正學生的錯誤,并及時評價。 (2)小組交流動物的特征。教師出示活動要求: 小組內學生要分工明確; 觀察時要按照 一定的順序;要用科學規范的語言描述動物的特征。 小組活動,動物巡視指導。(3)小組展示。 教師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介紹動物, 例如:模仿該動物的 叫聲和動作。 教師要及時規范學生的描述, 并適時讓其他小組進行補充教師指導學生描述多種 動物的特征, 例如:大熊貓的毛有黑白兩 色,耳朵和眼

8、睛都是黑色的;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蝴蝶的翅 膀有多種花紋師生總結: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特征。3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教師通過出示法律條文讓學生意識到野生動物是受法律保護的, 每個人都應該保護野生動物和他們的棲息地。(二) 說一說,這些動物生活在哪里1說一說這些動物生活在哪里。 教師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些動物生活在哪里嗎? 學生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師生總結: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2說一說其他動物的生活環境。三課堂小結 教師指導學生從動物的名稱、外形特征、生活環境、保護等方面 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四拓展活動 教師給學生布置課下拓展探究任務,指導學生采取觀察綿羊和山 羊的圖片和視頻、實

9、地觀察、查找課外讀物等方式,分析兩種動動物的不同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5動物的反應教學目標:1知道動物會對食物、氣味、聲音、天氣變化等作出反應。2在教師指導下,預測動物對不同刺激的反應。3在教師指導下,嘗試用多種方法認識動物對不同刺激的反應。4增強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教學準備: 準備胡蘿卜、菜葉、蘋果、糖、面包、洋蔥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角馬遷徙的視頻。教師提出問題:角馬為什么要遷徙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解釋:動物為了生存,會對自然界的 變化做出相應的反應。導入課題:動物的反應。二探究活動(一) 螞蟻吃什么? 教師提出問題:你們見過螞蟻吃東西嗎?它們喜歡吃什么? 學生

10、介紹自己觀察到的螞蟻吃東西的情景。 教師指導學生預測螞蟻會爬向哪種食物,讓學生說一說預測的依 據。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做出猜測:螞蟻會爬向糖果,因為螞蟻喜歡吃 甜的東西。教師播放螞蟻選擇食物的視頻,驗證學會的猜測。教師總結:螞蟻會對食物做出不同的反應。教師拓展: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對食物做出反應?做出什么樣的反應?(二)預測它們會有什么反應。教師提問:同學們家中養過金魚嗎?給金魚喂過食嗎?學生介紹自己喂魚時的情景。教師搬出準備的魚缸,讓學生預測向魚缸里撒食和敲擊魚缸兩種情況下金魚的反應。教師演示,學生認真觀察。教師向魚缸里撒食,金魚會游向食物。 注意:不要撒太多的魚食 教師敲擊魚缸,金魚會表現為到

11、處游動。注意:敲擊魚缸時,用 力不能太大,不要讓金魚受到太強烈的刺激。教師總結:金魚對食物、聲音等刺激做出反應。教師拓展: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對食物、聲音做出反應?做出 什么樣的反應? 三課堂小結 教師指導學生從螞蟻、金魚等動物對食物、氣味、聲音的反應以 及如何正確對待小動物方面說說自己的收獲。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構建本課知識體系。四拓展活動 教師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了解螞蟻、燕子、魚等動物快下雨時 做出的反應,完成活動手冊中的相應內容。6動物的運動教學目標:1知道動物有不同的運動方式;動物主要靠四肢、翅膀等運動。2在教師指導下,能按照動物運動快慢進行排序。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生活中常見動物

12、的運動方式表現出探 究興趣。4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教學準備:搜集動物的圖片、長頸鹿在草原上悠閑行走的圖片、鳥在天空中 自由飛行的圖片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出示謎語:“鐵嘴彎彎眼雪亮,海闊天空任飛翔。捕捉老鼠除蟲害,不怕虎豹和豺狼”。學生回答是:“鷹”板書課題:動物的運動 二活動過程(一) 動物是怎樣運動的?1說一說動物是怎樣運動的。教師出示圖片或視頻,讓學生說一說動物的名稱和它們是怎樣運 動的,例如:魚在水里游泳,鴿子在天空飛行2模仿動物的運動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能模仿這些動物的運動嗎? 教師指導學生可以戴動物頭飾進行模仿,例如:用衣服模擬鳥的 翅膀。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模仿,教師巡視指導。

13、各小組分別展示,其他小組補充。教師出示動物運動的視頻,學生觀察動物的運動。 教師總結:動物的運動方式有飛行、游泳、奔跑、爬行等,不同 的動物有不同的運動方式。(二) 動物主要靠哪些部位運動?1找一找動物的運動器官。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動物運動的圖片或視頻,找出動物靠什么運動 的。學生小組內交流 小組展示:獵豹靠四肢運動,海鷗靠翅膀運動教師指導學生將動物的運動器官在活動手冊中用“O”圈出來。教師強調鴨子和螳螂的運動器官主要是足。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動物是靠足運動的。2教師拓展:蝸牛、魚等動物靠哪些部位運動?教師補充腹足、鰭的相關知識。(三) 動物運動會1教師創設情境:森林里要開運動會了,烏

14、龜、蝸牛、兔子3只 小動物要參加比賽。想一想,它們誰跑的快。學生根據經驗說出3中動物運動的快慢:兔子跑的最快,蝸牛跑的最慢。2模仿動物的運動教師出示比賽規則:同一地點、同時出發;模仿動物的運動。例如:烏龜爬行,蝸牛蠕動,兔子蹦蹦跳跳等。教師指導學生根據運動的快慢給小動物排序。教師出示探究技能:按照動物運動快慢排列,就是排序。3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更多的排序方式。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還可以按大小、 體重、顏色、壽命長短等進行排序。(四) 說一說,它們還可以怎樣運動教師創設情境:要開運動會了,猴子和青蛙忘記了填報名表,大 家能幫它們填一填嗎?學生從游泳、爬行、行走、奔跑、跳躍、攀爬等運動項目中挑

15、選 猴子和青蛙可以參加的項目。師生交流選擇的項目是否合適,例如:猴子可以跳躍、攀爬,但 不能游泳。教師出示猴子和青蛙運動的視頻,指導學生完成活動手冊。 教師總結:同一種動物可能有多種運動方式。三總結 教師指導學生從動物的運動方式、動物的運動器官、排序方式、 小組合作等方面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教師指導學生課下觀察松鼠、蜜蜂等動物,探究它們的運動。7小動物找媽媽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小蝌蚪找媽媽”的視頻。指導學生說一說是哪些外形 特征幫助小蝌蚪找到媽媽的。引出標題:小蝌蚪找媽媽。二活動探究(一) 誰是小雞的媽媽1通過外形特征找小雞的媽媽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小雞與鴨、鵝、公雞、母雞的外形特征, 找

16、到小雞的媽媽,學生找出母雞是小雞的媽媽。 教師指導學生說說理由。學生回答:小雞和媽“嘴”都是尖尖的2通過其他證據找小雞的媽媽 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母雞一定是小雞的媽媽嗎?還有沒有別的證 據?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母雞下蛋、小雞出殼的圖片,讓學生明確“母 雞是小雞的媽媽”最有力的證據。3教師總結:要從多方面、通過多種方法尋找證據證明自己的觀 點。(二) 它們的媽媽是誰?1幫小鴕鳥和小山羊找媽媽教師出示小鴕鳥和小山羊的圖片, 指導學生參照小雞媽媽的方法, 通過比較外形的相似的方法來找一找它們的媽媽。2幫蠶和蟬的幼蟲找媽媽 教師出示蠶、蟬的幼蟲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媽媽是誰。 教師借助視頻展示蠶和蟬的發

17、育過程,讓學生認識到蟬幼蟲的媽 媽是蟬的成蟲,蟬的媽媽是蠶蛾。教師總結: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媽媽, 動物能通過下蛋或直接生 小動物的方式繁殖后代。有些小動物和媽媽外形相似;有些小動 物和媽媽外形不同,但長大后會和媽媽相似。三總結 教師指導學生說一說怎么樣能找到小動物的媽媽,動物是怎樣繁 殖后代的。教師指導學生課下觀察孔雀和鴛鴦的外形特征, 區分動物爸爸和 動物媽媽,將活動結果填寫在活動手冊中。第三單元 和植物握個手桃花紅,梨花白,春天一來百花開。頁有形,莖多態,要把植物辨明白。8我們周圍的植物教學目標1、在觀察活動中, 能夠調動各種感官識別常見植物,描述常見植 物的特征,會依據不同標準對不同植

18、物進行簡單的分類和比較;2、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字。3、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顏色、氣味、外形等內容。教學準備: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教學過程:認識周圍的植物1 任務的布置階段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教師直接說出活動 名稱,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情境設計下明白活動是要干什么、怎么 干, 只有準備充分了, 接下來的活動才有意義。“樹皮很粗糙”、“桂花真香啊”、 “辣椒的果實有紅的、 青的”說明要觀察植物的 哪些特征,其中“粗糙”是手的感覺、眼睛獲得的信息; “香”是 鼻子感覺到的信息;“紅青”等顏色信息則是眼睛獲得。手、眼、 鼻都是感覺器官,這里是教學生學習用感覺器官認識物體。教師 操作時不需要拘泥于教材給予的是哪

19、一種植物,反倒要主動把本 地的常見植物結合到教學中。如:沒有桂花,可用其他有氣的植 物。2活動是以實驗組為單位進行還是自由組合,教師要有規定,建 議以實驗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有利于組內同學的感情交流,還能 促進組內學生之間形成合作意識。當學生組內無法得到答案時, 教師不要急于回答,把發言權留給其他組的同學。3教材提供的學生的活動記錄表只是一個記錄方式的案例, 表格 這樣設計是考慮到學生的寫字速度和識字量,讓學生直接記錄在 書上的方式能避免這樣的麻煩,使教學環節更緊湊。這個記錄表 的設計是開放式的, 下面的空間是特意留給需要的學生和老師的, 只要你認為需要紀錄的都可以補充在下面。二、學生自由活動,

20、交流認識的植物三、拓展活動到野外里看一看,認識更多的植物9看花認植物一、教學目標1、組織學生觀察、比較植物花的異同,了解認識某些植物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 仔細比較的能力、表達能力和質疑問難的 能力。二、活動準備: 觀察周圍植物的花。三、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花是一株植物最美麗的部分,它是植物發育成熟的標志。關 于花,你想知道什么問題?生舉手發言,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板書課題:看花認植物。(二)、學習新課1、認一認植物的花出示幾種花 學生觀察,交流是什么植物的花。2、這些花有什么不同/師將各組的研究結果投影出來,同時加以補充說明。3、師:自然界中花的種類是不一

21、樣的, 你們認識哪些植物的花? 學生互相交流三、拓展活動1、 看 起來大家都很喜歡花,花是美麗的, 可以美化我們的 生活環境, 調節人們的心情。 你打算怎樣贊美花呢? 學生討論匯 報,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花吧。四、總結: 今天時間有限,我們可以在下次的活動中來交流我們知道的 一些其他的有關于花的知識。好嗎?五、拓展活動 認一認多種多樣的菊花。10看花認植物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1、樹的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2、葉也是有生命的,葉從葉芽開始生長,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 了一生。教學重、難點 開展觀察植物的葉的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的科學概念。教學準備觀察周圍常見植物的葉。教學過程 課件出示: 溫馨提示1.上課認真聽講,身體坐端正,手放平;2積極發言,聲音洪亮;3小組合作活動時手腦并用,要保持安靜。一、輔助環節: 課件出示:各種植物的葉 師:欣賞完這些植物的葉,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它們呢? 引導學生說出植物的葉多種多樣。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植物多種多樣的葉吧。 出示并板書課題:10.看花認植物(一)統計學生收集到的葉 師: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大樹下、校園里,我們可以看到各 種各樣的葉。 師:課前老師要求大家收集一些落葉,誰來說說,你撿到了幾片 葉?請把你認為最美的一片葉展示給大家。(二)觀察植物的葉1擺一擺,說一說 師:老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