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頻對講機實驗報告_第1頁
調頻對講機實驗報告_第2頁
調頻對講機實驗報告_第3頁
調頻對講機實驗報告_第4頁
調頻對講機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調頻收音機對講機的焊接制作一、實驗目的1、學習調頻收音機/對講機原理2、焊接制作調頻收音機/對講機二、實驗器材1、TRA-08調頻收音機/對講機實驗材料2、穩壓電源3、焊接工具4、頻譜分析儀三、實驗原理1、調頻收音機部分 接受頻率73MHz-108MHz。其中:公用調頻廣播接受頻率88MHz-108MHz;75MHz-88MHz可接收校園調頻廣播;73.5MHz-75MHz用于接收對信號。也可以收聽校園調頻廣播。調頻收音機組成結構框圖 調頻無線廣播,采用調頻的調制方式,用音頻信號去控制高頻載波的瞬時頻率,使原為等幅恒頻的高頻載波信號的瞬時頻偏隨調制信號的幅度的變化而變化。一般規定調頻廣播的載波

2、頻率范圍為87-108MHz。2、對講調頻發射部分高頻載波振蕩器產生的高頻載波幅度通常很小,需要經過高頻電壓放大和高頻功率放大后,才能推動天線,增加發射距離。天線匹配回路使功率的輸出端和天線的輸入回路相匹配,使功放的輸出功率能夠最大限度的傳輸給天線,以提高效率。單發射機組成結構框圖TRA-08的發射機電路,有晶體管分立電路直接調頻,變容二極管調頻,功率放大,功率推動,天線匹配回路,發射天線等基本電路模塊組成。3、放大電路分析MIC音頻放大電路電路電壓放大電路直流 交流 功率放大電路 直流交流 KA22425D采用28腳雙列扁平封裝,管腳排立如下圖所示:原理圖分析:調幅(AM)部分不使用,因此相

3、關引腳接地處理。天線接收到的調頻廣播信號,經過電容C28交流耦合后,進入芯片的第12腳(調頻高放)進行高頻放大,放大后的高頻信號進入芯片的第9腳,低9腳外接電感L9,可變電容CBM,微調電容組成調諧回路,進行頻道選擇,然后進入芯片的內部進行混頻。當按下開關SW4時,電容C29接入諧振回路,諧振回路的總電容增加,諧振頻率下降,選擇對講機進入對講接收頻道范圍(74M-86M);沒按下開關SW4時(FM位置),對講機處于FM頻道接收范圍(87M-108M)。本振信號與高頻輸入信號在芯片內部進行混頻后的中頻信號(中心頻率是10.7M)從芯片的14腳輸出。首先經過壓電陶瓷濾波器CF1(中心頻率是10.7

4、M)濾波后,得到較純凈的中頻信號送到晶體管Q5組成的共射極放大電路中進行放大(電壓增益大約為20dB),電阻R24是電壓并聯負反饋,起穩定輸出電壓的作用。放大后的信號從晶體管集電極輸出后,再次經過壓電陶瓷濾波器CF2(中心頻率是10.7M)濾波后,送到芯片的第17腳(調頻中放輸入端),在芯片內部進行中頻放大,然后進入內部的FM鑒頻器進行鑒頻,2腳外接10.7M的壓電陶瓷鑒頻器CF3,調頻信號經過鑒頻后從芯片的第23腳輸出,電容C41(0.022uF)是高頻濾波電容。4、調頻收音機基本功能 (1)按下FM鍵,調頻收音機功能,接收調頻電臺。 (2)復位FM鍵,對講機功能,共有4個頻率,分別為F1,

5、F2,F3,F4,可通過面板上的按鍵選擇。5、對講機實現功能、原理對講機是單工工作方式,一方呼叫的時候,另一方只能接聽。按下收發開關,對講機進入發射狀態,此時對著話筒喊話,聲音信號經過發射電路后就變成高頻調頻電波向空中傳播出去,對于本次實驗,發射頻率應該調整在74M左右,松開收發開關進入對講機接收狀態,此時調節可變電容(調收音機調諧盤)可收到由發射機發出的聲音信號。本機集對講機和收音機于一體,既要保證收音機的正常收聽,復位SW1鍵(FM端閉合),使接收機的調諧頻率范圍在87M-108M之間,能過正常收聽到調頻廣播電臺。同時,按下SW1鍵(TR端閉合),使接收機的調諧頻率范圍在74M-86M之間

6、,能過正常收聽到對講呼叫。(接收靈敏度最高,通信距離最遠,正確調諧是關鍵)發光二極管LED是做電源指示使用的,當電源接通時發光二極管點亮,關閉電源時發光二極管熄滅。四、實驗小結通過這次對講機FM收音機實驗,我收獲頗豐。雖然,已經給出詳細的電路圖,需要的只是按照電路圖給的一步一步焊接,但這是我的第一次做較大型的電路焊接,在焊接的過程中還是比較擔心的,器件的焊接過程中由于同一時間焊接器件的管腳。導致器件發熱過大,這有可能導致器件的接觸不良以及器件的性能不穩定,這是比較擔心的。在以后的焊接中應該注意器件焊接的間隔。另外,通過這次FM收音機對講機焊接實驗,我進一步了解了。調頻收音的工作原理,以前在高頻電路課本上略有接觸過,但那些只是籠統的理論上的認識,這是實驗的調制過程讓我其實的了解到了調頻收音的工作原理,對課本上的知識也有了更深的認識。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