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9單元種群和群落??家族e訓練_第1頁
2019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9單元種群和群落??家族e訓練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9 單元種群和群落時間/ 30 分鐘、易錯易混1. 若某種群年初時的個體數為100,年末時為 110,其中新生個體數為 20,死亡個體數為 10,則該種群的年出生率為 10%()2. 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時,要選擇植物生長茂盛處取樣。( )3. 田鼠的種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決定的。()4. 在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種群數量在K值附近上下波動。()5. 在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種群數量主要是由氣候、食物、天敵等因素調節的。()6. 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種群數量在培養早期呈“ J”型增長。()7. 土壤動物群落

2、不存在分層現象。()8“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種間關系是競爭。()9. 演替達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后,群落內物種組成不再變化。()10. 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種豐富度越來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種間關系越來越復雜。( )二、常考提升1. 2017 遼寧五校高三期末下列關于種群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在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的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曲線一定呈“J”型B. 雪松種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這不屬于種群數量特征C. 由于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飛揚,故其在野地里呈均勻分布D. 竹林中的箭竹個體高低錯落有致,其在垂直結構上有分層現象2. 如圖 C9-1 曲線 a、b 表示兩類動物種群密度與存活率之間的關

3、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2A. 當種群密度相同時,曲線 a 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較低B. 曲線 a 代表的種群個體一般體型較大,營養級較高C. 依據曲線 b,人工養魚時種群密度越大越好D. 種群密度為 d 時,曲線 b 代表的種群個體間斗爭較劇烈3.如圖 C9-2 為三種生物的生存曲線。 泥蜂貯存其他昆蟲的幼蟲作為子代的食物;葉蜂產卵于葉上;蜜蜂的幼蟲由工蜂直接喂養。這三種蜂的生存曲線依次是()圖 C9-2A.甲、乙、丙 B.乙、丙、甲C.乙、甲、丙D.甲、丙、乙4. 下列敘述中,不是種群空間特征的是()A. 桃子湖水面上的一群群野鴨B. 盛有 5 mL 培養液的試管培養草履蟲64 只C. 校園

4、花壇中的狗尾巴草雜亂分布D. 樟樹在瀟湘大道每隔 5 米種植一棵5. 2017 青島膠州高三期末如圖 C9-3 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Ko表示野兔種群在無天敵進入時的環境容納量),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圖C9-1弗一成3圖 C9-3A. 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直接取決于出生率和死亡率B. 依據野兔的種群密度可預測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C. 若野兔種群中雌雄比例稍大于1,該比例不利于種群增長D. 某天敵 c 時間點遷入,在捕食壓力下,野兔種群的環境容納量降在KK3之間6. 如圖 C9-4 表示某種群遷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內,種群入和時間的關系。以下說法正確的是()kt、當年某種群的個律數駐

5、3一暉諦樓種髀今障數廉廠尸Y rI h a I I bQ 10 20 30 40 50 60_時何鬲圖 C9-4A. 由圖可知,種群密度在第 50 年時,達到種群的環境容納量(K值)B. 當種群密度在第 1030 年時,種內斗爭變化趨勢是逐漸增強C. 該種群的出生率和遷入率決定入值的大小D. 在理想條件下,影響種群數量增長的因素主要是環境容納量7.N表示該種群第t年的種群密度,N+1表示該種群第t+1 年的種群密度,如圖 C9-5 表示某經濟動物種群密度N與N+i/Nt的關系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圖 C9-5A. 種群密度為 a 時,該種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 b 和 e 都為該種群的環境

6、容納量C. c 點時,該種群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值最大D. 種群密度為 d 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48.下列是有關水庫群落要研究的問題,其中錯誤的是( )A. 水庫的范圍和邊界如何,是如何演替的B. 水庫中各種種群分別占據什么位置,具有怎樣的空間結構C. 水庫有哪些種群以及種間關系有哪些D.水庫中優勢種群的種群密度9.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種的蝌蚪,三者之間無相互捕食關系。某研究小組在4 個條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1200 只蝌蚪(甲、乙、丙各 400 只)和數量不等的同種捕食者,一段時間后,各池塘中 3 種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編號捕食者數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10877

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蝌蚪的競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C. 無捕食者時蝌蚪的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D. 隨著捕食者數量增加,乙可獲得的資源減少10.如圖 C9-6 是某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甲、乙、丙和丁四個物種的種群大小與海水深度的關系其中一種為藻類生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圖 C9-6A. 最可能是藻類的是乙物種5B. 在一定范圍內,甲物種的種群大小與海水深度呈正相關C. 四個物種的種群在深海區呈垂直分布D. 甲、丙物種競爭激烈導致丙物種種群變小11.下列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正常情況下,群落演替的最終

8、結果是生物多樣性升高B.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C.在草地遭受火災后第二年春天重新形成草地,屬于次生演替6D.在演替過程中,群落中優勢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生變化12. 調查是生物學實驗研究中的重要環節,下列關于調查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調查可用取樣器取樣法,豐富度與物種數有關B. 調查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樣液滴入血細胞計數板后需先蓋蓋玻片,再用顯微鏡觀察C. 標志重捕法是經兩次捕捉進行的物種數量的調查,此方法解決了活動性不強的動物取樣方法上的難題D. 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統計方格內和在相對兩條邊上的菌體13. 2

9、017 福建南平一模紫莖澤蘭是原產于中美洲的一種菊科雜草,植株中含有多種導致昆蟲和草食動物死亡的有毒物質,其根部還分泌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物質,20 世紀 40 年代傳入中國,已對我國部分生態系統造成影響。請回答:(1) 可以連續多年采用_法調查紫莖澤蘭種群數量并計算入值。若入值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1,則說明其種群數量上升。(2) 從種間關系分析,紫莖澤蘭成為當地優勢種群的主要原因是_ 。從演替的角度分析,紫莖澤蘭影響了當地群落自然演替的 _。(3) 澤蘭實蠅是一種昆蟲,它在紫莖澤蘭的分生區產卵,孵化出的幼蟲在紫莖澤蘭幼嫩部分取食營養,形成蟲癭(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等生物取食或

10、產卵刺激后,而長成的畸形瘤狀物),阻礙紫莖澤蘭的生長繁殖。澤蘭實蠅與紫莖澤蘭的種間關系為 _。但是,目前能夠控制紫莖澤蘭蔓延的生物極少,紫莖澤蘭已經對當地生態系統穩定性造成嚴重干擾,說明生態系統的_是有限的。7??家族e訓練 ( 九)、1.X2.X3.V4.V5.V6.V7.X8.V9.X10.V 解析 1. 出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新出生的個體數目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 , 題目中該種群的出生率應為 20- 100X100%=20%2. 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時 , 應注意隨機取樣。7.由于土壤中不同種動物所處的深度不同 , 土壤動物群落存在分層現象。9. 演替達到相對穩定的階

11、段后 , 群落內物種組成也會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二、1.B 解析在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的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曲線不一定呈“ J ”型,A錯誤 ;雪松種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 這不屬于種群數量特征 , 屬于種群的空間特征 ,B 正確;由于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飛揚,故其在野地里呈隨機分布,C 錯誤;竹林中的箭竹屬于種 群,不是群落,故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D 錯誤。2. B 解析據題圖分析,曲線 a 種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曲線b 種群密度適中時存活率最大。在一定范圍內(種群密度較低時),曲線 a 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較高,高于一定范圍(種群 密度較高時),曲線 a 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較低,A

12、錯誤;曲線 a 代表的生物種群密度越大,個體 存活率越低,說明該動物獲得的能量少,營養級較高,體型一般較大,B 正確;曲線 b 種群密度 適中時存活率最大,因此人工養魚時種群密度不能太大,C 錯誤;種群密度相同時,存活率較低的種群個體間斗爭較劇烈,故種群密度為 d 時曲線 a 代表的種群個體間斗爭較劇烈,D 錯誤。3. C 解析 蜜蜂的幼蟲由工蜂直接喂養,其卵及幼蟲的存活率最高;泥蜂貯存其他昆蟲的 幼蟲作為子代的食物,保證了卵及幼蟲時期一定的營養,其存活率居中;葉蜂產卵于葉上,其 卵及幼蟲的存活率最低。4. B 解析“盛有 5 mL 培養液的試管培養草履蟲64 只”描述的是種群的數量特征;“桃

13、子湖水面上的一群群野鴨”“校園花壇中的狗尾巴草雜亂分布”“樟樹在瀟湘大道每隔5米種植一棵”描述的都是種群的空間特征。5. A 解析據題圖分析,種群數量先增加后處于動態平衡,種群數量呈“ S”型增長,在KK3附近波動。 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取決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A 正確;依據野兔的年齡組成 可預測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B 錯誤;雌雄比例稍大于 l,雌性個體多,有利于繁殖,即有 利于種群增長,C 錯誤;從 c 點后種群數量上升速度減慢,說明環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 c 點天敵侵入,并且一段時間后該野兔種群數量在附近波動,呈“S”型增長,野兔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在 KKs 之間,D 錯誤。6

14、. B 解析由題圖可知,種群密度在第 40 年時,達到種群的環境容納量(K值),A 錯誤;當種 群密度在第 1030 年時,入1,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導致種內斗爭逐漸增強,B 正確;入值大小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年齡組成等,C 錯誤;在理想條件 下,影響種群數量增長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D 錯誤。7. B 解析 據題圖分析可知,縱坐標表示Nt+1/Nt,若縱坐標小于 1,說明種群數量下降;若縱 坐標大于 1,說明種群數量增加。當種群密度為 a 時,縱坐標小于 1,則此時種群的出生率小于 死亡率,A 項正確;b 點和 e 點時,N+1/Nt都等于 1,但是 b

15、 點之后,N+1/Nt1,說明種群數量在增8加,即 b 點不是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e 點之后,N+i/Nt1, 說明種群數量在增加 , 所以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 ,D 項正確。8. D 解析 水庫中優勢種群的種群密度屬于種群要研究的問題 , 其他均屬于群落需要研究 的問題。9. D 解析 隨著捕食者數量增加 ,乙存活率逐漸增加 , 甲、丙降低 ,故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 丙,A 正確;蝌蚪間的競爭受捕食者影響,B 正確;無捕食者時,乙存活率極低,種間競爭可能導 致乙消失,C 正確;隨著捕食者數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獲得的資源增加,D 錯誤。10. B 解析 淺海區陽光較充足 , 有利于藻類進行光

16、合作用 , 而隨著海水深度增加 , 光照減弱,藻類減少,因此最有可能是藻類的是丙物種,A 錯誤;由題圖可知,甲物種種群的大小隨著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 因此二者呈正相關 ,B 正確;由題圖中只能得出在深海區四個物種的 種群從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乙、丙、丁,不能說明它們呈垂直分布,C 錯誤;題圖中呈現的是甲、丙物種在深海和淺海的種群大小不同,不能得出二者之間存在競爭關系,D 錯誤。11. D 解析 在正常情況下,群落演替的結果是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多,生物多樣性升高,A 項正確;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B 項正確;在草地遭受火災后,因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

17、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所以 第二年春天重新形成草地 , 屬于次生演替 ,C 項正確;在演替過程中 ,由于生物和環境反復相 互作用 , 所以群落中優勢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變化 ,D 項錯誤。12. A 解析 豐富度是指物種數目的多少 , 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調查可用取樣器取樣法,A 項正確;調查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應先蓋蓋玻片,再將樣液滴入血細胞計數板 , 之后用顯微鏡觀察 ,B 項錯誤;標志重捕法適用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種 群密度的調查 ,C 項錯誤;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 ,統計方格內和在相鄰兩條邊上 的菌體,D 項錯誤。13. (1) 樣方 大于(2) 植株中含有的有毒物質,阻止了動物對它的捕食;根部分泌的物質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發育,使它在競爭中取勝速度和方向(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