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_第1頁
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_第2頁
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_第3頁
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_第4頁
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17267-1998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前言實施日期:1998-10T為了規范液化石油氣充裝站的安全技術條件,保障充裝站的安 全生產運行,特制定木標準。現行涉及液化石油氣充裝站技術條件的有關標準、規范、規 程、規定主要包括:GB 50028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J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058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勞動部頒布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督察規程、氣瓶安全 技術監察規程;建設部頒布的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暫行規定。為突出重點,本標準規定了充裝站的職責和必備的安全技術條件,從而控制充裝質量,確保生產安全。木標準由中華人民共

2、和國勞動部提出。木標準由全國氣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并負責解釋。本標準編寫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北京市液 化石油氣公司、上海市煤氣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徐良、周大同、王冰、陳德揚、關金聲。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液化石油氣充裝站(以下簡稱充裝站)的職責 和必備的安全技術條件。木標準適用于充裝液化石油氣鋼瓶(以下簡稱鋼瓶)、液化 石油氣汽車罐車(以下簡稱汽車罐車)、液化石油氣鐵路罐車(以下 簡稱鐵路罐車)的充裝站。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 準的條文。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木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 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

3、性。GB 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GB 58421996液化石油氣鋼瓶GB 833487液化石油氣瓶定期檢驗與評定GB 1538094小容積液化石油氣鋼瓶GB 5002893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 501609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 50257199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J 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 23582工業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金屬管道篇)3充裝站的職責3. 1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的規定,負責全站液化石 油氣的接收、貯存、鋼瓶倒殘液

4、及殘液處理、充裝鋼瓶及罐車、新瓶 抽真空、運瓶汽車裝卸等工作。保證生產運行的安全和充裝質量。3.2負責全站鋼瓶、罐車、壓力容器、設備、管道和設施的 維護、日常保養、零件及附件的更換工作;向主管部門提出外修報告、 按規定向鋼瓶檢測站送檢鋼瓶。保證站內系統的正常運行。3.3負責進站鋼瓶和罐車裝、卸前檢查,出站鋼瓶和罐車裝、 卸后檢驗。保證安全供應。3.4負責全站的安全管理、消防和事故緊急處理及上報。3.5負責向當地城建、勞動、消防部門報告生產和安全技術 狀況,建立和健全技術、設備、事故、維修等檔案,專人管理。4充裝站的基本條件4.1充裝站的建設和投產必須經地(市)級以上城建主管部 門會同勞動、消防

5、等部門審查批準,取得資格并應在地(市)級以上 勞動監督部門注冊登記。屬經營性質的充裝站還應取得工商部門頒發 的營業執照。4.2充裝站必須具備與其充裝能力相適應的工藝、設備、公 用設施、廠房庫房、道路和場地條件。4.3充裝站必須具備保證安全生產運行的消防、防爆、防雷 電、防靜電、環保設施及設備與設施的維護、檢修條件。4. 4充裝站必須建立確保充裝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管理體系、人員安排和健全的規章制度。5充裝站的人員條件5. 1充裝站應配備掌握液化石油氣專業技術和壓力容器知 識,并具有助理工程師以上(含助理工程師)的專職安全技術負責人。5. 2充裝站生產崗位工人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和考核并持有 上崗證書。

6、5. 2.1掌握液化石油氣的基本知識,熟知有關規程和本崗位 有關的工藝流程、操作技能。5. 2. 2 了解本崗位工藝、設備的操作方法及設備維護保養方 法。5.2.3熟知木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掌握一定的消防技能并 具有處理木崗位一般事故的能力。5.3充裝站多瓶充裝、罐區運行、裝卸罐車、接受站外管道 進液等崗位,在進行操作時均不得少于兩人。5. 4充裝站應配備安全員,年供應液化石油氣2000t以上 的充裝站應設安全管理小組。5.5充裝站應配備經過培訓的壓力容器、鋼瓶、罐車檢查人 員和附件修理人員。5.6運瓶汽車駕駛人員、罐車駕駛人員、押運人員應經專業 培訓,持證上崗。6充裝站場地、廠房及庫房條件6

7、.1充裝站站址、總平而布置及場地、道路6. 1. 1充裝站站址及總平而布置應符合GBJ16、GB50028的 5規定,石油化工企業內的充裝站還應符合GB50160的規定。6.1. 2充裝站四周應設置高度不低于2m非燃燒實體圍墻。6.1.3充裝站應分區布置,應分為生產區(包括罐區、充裝 生產區、汽車及鐵路罐車裝卸區)和輔助區,在生產區和輔助區之間 應設高度不低于2m的非燃體實體圍墻。6. 1. 4生產區應布置在充裝站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或上側風側。6. 1. 5生產區應敷設寬敞的運瓶汽車回車場地。6.1. 6生產區應設有寬度不小于3. 5m的環形消防車道。在 貯罐總容積小于500m3時,可

8、設盡頭式消防車道和面積不小于 12mX12m的回車場。供大型消防車使用的回車場面積不應小于 15mX 15mo6.1.7充裝站內場地應平整,在山區、丘陵地區設站也可分 階梯布置。生產區內嚴禁設地下,半地下建筑物(地下貯罐、水泵結 合器除外),地下管溝應用干砂填充。6.1. 8充裝站生產區與輔助區至少各設一個對外出口。貯罐 總容積超過1000m3,生產區應設兩個對外岀入口,其間距不應小于 30m。出入口寬度應不小于4m。6.2充裝站的廠房、庫房應符合GBJ16、GB50028的規定。6.2.1充裝站內灌瓶(充裝)間、壓縮機房等為甲類廠房; 罐車(槽車)庫、瓶庫等為甲類庫房,其耐火等級為一、二級。

9、6.2.2充裝站甲類廠房與甲類庫房必須符合如下條件:a)廠房、庫房內應采用不發火花地面。如采用絕緣材料作 整體而層時,應采取防靜電措施。地下不得設地溝,如必須設置時, 其蓋板應嚴密或填砂充實,或采用強制通風措施。b)廠房、庫房應采用混凝土柱、鋼柱框架或排架結構,當 采用鋼柱時,應采用防火保護層。c)廠房、庫房應有必要的泄壓設施,泄壓設施宜釆用輕質 屋蓋作為泄壓而積,易于泄壓的門窗、輕質墻也可作為泄壓而積。作 為泄壓而積的輕質屋頂和輕質墻體每平方米重量不宜超過120kgo泄 壓面積與廠房(庫房)體積比(m2/m3)宜為0. 050.22。d)建筑面積(單層)超過100m2或同一時間生產人數超過

10、5人的生產廠房應至少有兩個安全出入口。e)廠房或庫房頂部應設避雷網并接地,其接地電阻應小于 10(o7充裝站的設備、管道條件7.1液化石油氣貯罐(以下簡稱貯罐)及其他壓力容器7. 1. 1貯罐及其他壓力容器應符合GB150、壓力容器安全 技術監察規程(勞動部1990)的規定。7. 1.2貯罐及其他壓力容器應按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 則(勞動部1993)的規定,向勞動部門中報辦理使用登記手續。7.1.3貯罐的設計溫度為50-Co7.1.4貯罐的設計壓力a)丙烷貯罐設計壓力為1. 77MPaob)對50°C時飽和蒸氣壓力低于或等于1. 62MPa的混合液化 石油氣貯罐,設計壓力為1. 7

11、7MPaoc)對50°C時飽和蒸氣壓力高于1. 62MPa的混合液化石油氣 貯罐及丙烯貯罐,設計壓力為2. 16MPa0d)殘液貯罐(丁烷以上為主要成分)設計壓力為0. 98MPao7. 1. 5貯罐的充裝量必須嚴格控制,嚴禁超過貯罐的最大允 許裝量。貯罐的最大允許充裝量按式(1)計算:W二V (1)式中:W貯罐的最大允許充裝量,t;(介質的重量充裝系數,t/m3;二v X dtCv裝量系數,一般取0.9;容積經實際測定,可取大于0.9,但不得大于0.95;dt設計溫度下,貯存液化石油氣的密度,t/m3;V貯罐的容積,m3o7. 1.6貯罐應設置全啟式安全閥。100n?或100n?以

12、上的貯罐應設兩個或兩個以上安全閥并應符合如下條件:a)安全閥的開啟壓力不得超過貯罐的設計壓力。b)安全閥應設放空管,其管徑不應小于安全閥的岀口管徑。放空管應高出平臺2m以上并應高于地面5m以上。c)安全閥與貯罐之間應設閥門,在運行時此閥門應處于全 開狀態,應有明顯的全開標志并加鉛封。7.1. 7貯罐必須設置就地指示的液位計。7.1.8貯罐必須設置就地指示的壓力表。7.1.9貯罐宜設就地指示液化石油氣液溫的溫度計。7. 1. 10貯罐應設放散管,管口應高于操作平臺2m以上且應 高出地面5m以上。地下罐應高于操作臺面2m以上。7.1.11貯罐應設排污管,寒冷地區的地上貯罐的排污管及 排污閥門應有防

13、凍措施。7. 1. 12貯罐應設置鋼梯平臺,且應符合GB50028的規定。7. 1. 13充裝站應設置兩臺或兩臺以上貯罐。7. 1. 14貯罐及容器的支座與基礎應牢固可靠。7. 1. 15貯罐及氣化升壓器、氣液分離器、油氣分離器等容 器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氣密性試驗。7.2液化石油氣壓縮機(以下簡稱為壓縮機)及坯泵7. 2.1充裝站應設置壓縮機和怪泵。7.2.2壓縮機、坯泵應有備用。7.2.3寒冷地區充裝站的壓縮機應設置于壓縮機室內。7. 2.4壓縮機進口應設過濾器、氣液分離器。7.2.5壓縮機進、出口管道及閥件應符合GB50028的要求。7.2.6坯泵進口應設過濾器,出口應設安全回流閥及旁通

14、管 和旁通閥。7. 2. 7壓縮機與坯泵的性能應符合充裝站工藝操作與要求。7. 3液化石油氣鋼瓶7. 3. 1進站充裝的鋼瓶必須符合GB5842或GB15380的規定 并應在GB8334的檢修周期之內。7.3.2進站充裝的鋼瓶,在充裝前應有專人對鋼瓶進行檢 查。無制造許可證單位制造的鋼瓶和未經安全監察機構批準的進口鋼 瓶、超過檢修周期的鋼瓶不準充裝。7.3.3對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鋼瓶,應先行處理,否則嚴禁 充裝:a)鋼印標記、顏色標記不符合規定的。b)附件不全、損壞或不符合規定的。c)超過檢驗期限的。d)經外觀檢查存在明顯缺陷,需進一步進行檢查的。e)首次充裝的新瓶,未經抽真空的。7. 3.

15、4充裝后的鋼瓶應進行重量檢驗及檢漏,合格后應貼合 格證方可出站。嚴禁鋼瓶超裝。7. 4汽車罐車和鐵路罐車7.4. 1進站進行裝卸的汽車罐車應符合液化氣體罐車安全 監察規程(勞動部1994)的規定。7. 4. 2進站進行裝卸的鐵路罐車應符合液化氣體鐵路罐車 安全管理規程(化工部1987)的規定。7. 4. 3汽車罐車和鐵路罐車應向省級勞動部門辦理使用登 記申報手續,取得液化氣體(槽)車使用證并按規定攜帶齊全的隨車文件、資料。7. 4. 4汽車罐車和鐵路罐車應按液化氣體罐車安全監察規 程和液化氣體鐵路罐車安全管理規程的規定進行充裝前檢查, 合格后方可充裝。7. 4. 5汽車罐車和鐵路罐車充裝完畢后

16、,應進行充裝量的復 驗,合格后方可出站。其充裝量嚴禁超過罐車允許的最大充裝量。7.5充裝秤(灌裝秤)、檢斤秤7. 5.1充裝站應至少設置兩臺充裝秤,應另設檢斤秤。充裝 秤和檢斤秤應采用自動切斷秤。7. 5. 2充裝秤、檢斤秤應為經過技術監督部門檢驗批準的合 格產品并應在檢定期限之內。充裝秤、檢斤秤的精度應符合表1規定。表1鋼瓶裝液質量,KgW15>15W50秤的最小刻度值不超過,Kg0. 10.27. 6液化石油氣管道7. 6. 1充裝站液化石油氣管道設計應符合GB 50028的規定。7. 6.2液化石油氣管道的施工、安裝和試驗應符合GBJ235 和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勞動部19

17、96)的規定。7. 6.3液化石油氣管道的管徑必須由壓力、安全流速確定。7.7充裝站設備、管道及附件、閥件應定期檢查、檢修和檢 驗。8充裝站設施條件8.1充裝站應設充裝間(灌瓶間),充裝間內氣瓶存放量宜 為12d的計算月日平均供應量。當總存瓶量超過3000瓶時(實瓶), 宜另設瓶庫。8.2充裝站液化石油氣壓縮機室的布置應符合GB50028的 規定。8.3充裝站應設殘液倒空和回收裝置。8.4充裝站宜設新瓶抽真空設施,真空泵性能應保證新瓶抽 至83.0kPa真空度以上。8. 5充裝站應設汽車罐車裝卸臺(柱),應符合GB50028的 規定。8. 6有鐵路罐車裝卸作業的充裝站,應按GB50028的規定

18、設 置鐵路棧橋。8.7充裝站的消防設施應符合GBJ16、GB50028的規定。8.8充裝站爆炸危險場所的電力裝置設計應符合GB50058的規定。電氣裝置的施工與驗收應符合GB50257的規定。8. 9充裝站的防雷設計應符合GB50057的規定。8. 10充裝站的靜電接地設計應符合GD90A3化工企業靜電 接地設計技術規定的規定。8. 11充裝站電氣防爆、防雷和防靜電設施應定期檢驗、檢修。118. 12充裝站自控儀表及通訊設施應符合GB50028的規定并 應定期校驗、檢修。8. 13充裝站消防給水、排水和滅火器材應符合GBJ16、 GB50028的規定并應定期檢查、檢修。9鋼瓶的充裝量鋼瓶的充裝量應符合表2規定。表2鋼瓶型號重量充裝允許偏差,KgYSP-21.9±0. 1YSP-54.8±0. 2YSP-109. 5±0. 3YSP-15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