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經典誦讀教學策略研究_第1頁
小學生經典誦讀教學策略研究_第2頁
小學生經典誦讀教學策略研究_第3頁
小學生經典誦讀教學策略研究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小學生經典誦讀教學策略研究    葉志芬近年來,學習國學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從高校的國學院到國學引入中小學課堂,從政府的以人為本、以德治國的和諧社會構建到各類媒體論壇和大師講壇,可見國人對國學的興趣濃厚。國內外的文人、學者紛紛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國學。那么,什么樣的教學策略能夠適合小學生經典誦讀教學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調動學生積極性(一)加強學校的人文環境建設,調動學生積極性。身邊的環境對于學生的思想狀態有很大的影響。除去休息時間,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最多。校園的環境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力,學校的整體文化氛圍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

2、我校的走廊、公共櫥窗、墻體等掛上300個詩框詩語、圖文并茂的名人介紹、典故講解,將整個校園裝扮得詩意濃濃,讓學生時刻處于古典韻味的熏陶中,顯然提高了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積極性。(二)營造班級誦讀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在班級中為學生營造人人都在誦讀的環境,且書聲瑯瑯,情緒昂揚,營造了文學氣氛,讓學生浸濡其中,樂意親近經典。老師要么參與其中,要么微笑地圍在旁邊看著,也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念。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中,學生讀起來更輕松,記憶經典的速度加快。潛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開展對經典詩文閱讀內容的研究,擴大誦讀范圍(一)按年代選擇誦讀的篇目。我國民

3、族文化的歷史淵源流長,留下了許多不朽文學作品。上至古代,近到現代,作品浩如煙海。作品形式各不相同,有詩歌、散文、辭賦、樂府民歌、小說駢文、律詩文詞、戲劇歌謠等;作品內容豐富多彩,有的通俗易懂,有的富有情趣,有的富有寓意,有的故事性很強。優秀作品不斷涌現,比如詩經、論語、離騷、史記、唐宋詩詞、四大古典小說等讓人津津樂讀;文壇巨星璀璨奪目,比如老子、莊子、屈原、三曹、陶淵明、初唐四杰、大小李杜、唐宋八大家、蘇軾、曹雪芹、毛澤東等載入史冊。按年代選擇了優秀的誦讀篇目推薦給學生,有助于學生對我國文化發展歷史有一定的認識,有助于形成連貫的文化常識系統。(二)按學生的不同認知特點選擇誦讀篇目。中華民族歷史

4、悠久,創造了許多文學作品。這其中既有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優秀經典詩文,比如論語、千字文、三字經、唐詩宋詞等;又不乏糟粕之作,不適宜于少年兒童欣賞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詞很美,但較多的是風花雪月、纏綿凄惻,比較消極。所以,選擇什么樣的作品給孩子們閱讀,需要濾篩選。(三)貼近學生生活選擇誦讀篇目。1.結合學生所學的課程,在經典詩文方面進行知識的拓展。例如:我校校本課程16冊詩韻。這種拓展,因為有了課文內容的依托支撐,誦讀更有張力。2.結合時事、季節選擇優秀文學作品主題研究,進行誦讀。例如可以選擇季節主題,春夏秋冬皆可研究,尤其是唐詩。春有春曉、元日、江畔獨步尋花、詠柳、絕句、遲日江山麗、兩個黃鸝鳴翠柳

5、等,夏有小池、曉出凈慈寺等。高年級的同學還可拓寬眼界,誦讀跟主題有關的詞類或散文。可誦讀的主題還有許多,如從內容上來分,抒發愛國情懷、鄉情類的,山水田園類的,邊塞詩詞、友情類的,也可以進行人物主題的研究。除此之外,選擇誦讀篇目時,也要兼顧所選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生活性。三、指導誦讀方法,領略古詩文獨特的魅力古詩文有獨特的節奏和韻律,特別是古典詩詞,詞句勻稱工整,音節鏗鏘鮮明,特別適合誦讀。指導學生朗讀時按詩歌節奏“搖頭晃腦”一番;背誦時則閉上眼睛,在搖搖晃晃中體味詩歌的情感底蘊及生命內涵,感受詩歌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充分體會文思、文理、文清、文氣,產生共鳴,達到愉悅的審美享受,激發對詩歌乃

6、至語文的興趣。指導情感朗讀。老師以適當的語言,創設意境,喚起學生的情感,再配以古箏或琵琶曲,把學生帶入情境,然后讓學生反復吟詠,逐漸拉近與詩人的情感距離。四、感悟意境,重在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古人寫詩“貴在含蓄”“言在意外”。我們學詩,從讀入手,披文入情,做到入情入境,體會詩人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與詩人或詩中人同喜同憂。如游園不值、江畔獨步尋花、送孟浩然之廣陵三首古詩,都是繪聲繪色、情景交融的寫景詩。在音韻和諧、行云流水般描述中,展現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生機盎然的春景圖,表達了詩人對春的贊美及朋友之間的惜別之情。誦讀方法很多,如節律朗讀法、詩情畫意結合法、節奏誦讀法、據譜填詞演唱法、速讀法可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喜歡的方法,能記住即可。當然古詩文吟誦必須保證時間,要時時誦,天天記,這是保證誦讀質量、進行大量積累的前提。五、與習作有機結合大量的吟誦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使他們吸收了古代語言的營養。盡管有些內容一時難以理解,但為學生今后的“反芻”、領悟提供了語言材料。特別是通過大量的反復的吟誦,使學生感悟了古詩文“溫柔敦厚”的語言特色,并逐漸內化了古詩文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價值觀念、積極的人生態度,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同時使他們的文化底蘊日漸厚實??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來傳唱不衰的經典詩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