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質量檢測指導書_第1頁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質量檢測指導書_第2頁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質量檢測指導書_第3頁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質量檢測指導書_第4頁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質量檢測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質量檢測方法1、 適用范圍:用于湖北省內建設工程中使用的低樁承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的預應力鋼 筋力學性能及其分布受力情況、先張法預應力管樁端板材質、樁身混凝土強度、樁位偏差、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檢測。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包括:高強預應力混凝土(PHC)管樁、預應力混凝土(PC)管樁、預應力混凝土薄壁(PTC)管樁以及用于錨桿靜壓的短節預應力管樁。管樁直徑一般在300mm600mm。 2、 引用標準:DB42/489-2008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程 GB/T5223.3-2005 預應力混凝土用鋼棒 JC/T947-2005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用端板 GB 13476-2

2、009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 GB/T 228 金屬材料室溫拉伸方法3、 試驗項目3.1預應力鋼筋抗拉強度3.2預應力鋼筋直徑、數量、鋼筋分布3.3端板材質、厚度、尺寸偏差及外觀質量3.4鋼筋保護層厚度3.5樁位檢測3.6樁身混凝土強度4、預應力鋼筋抗拉強度試驗 4.1預應力鋼筋的取樣 預應力鋼筋代號為PCB,取樣為數量為1根;先做抗拉,再測其伸長率。預應力鋼筋抗拉強度試驗應在對每個廠家生產的每一種樁型隨機抽取一節管樁樁節進行檢測;在沉樁過程中,應隨機抽查已截下的樁頭進行檢測,檢測數量每單體工程應不小于總管樁數量的1%,且不少于3根。

3、 4.2設備 萬能試驗機,量程適當,1級準確度要求;鋼筋標距儀;游標卡尺,精度0.05mm。 4.3試驗步驟 4.3.1按金屬拉伸試驗要求制作600mm左右長規定數量的試樣。 4.3.2用鋼筋標距儀對將進行拉伸試驗的鋼筋進行標距,標距0區離夾口位置至少25mm,且標距痕跡不影響拉伸試驗結果(不應在標距處脆性斷裂);采用采用斷后伸長率時標距,采用最大力總伸長率時標距。4.3.3按金屬室溫拉伸試驗要求速度(速率是多少)將鋼筋拉伸至斷裂,記錄抗拉荷載值和計算出 值。4.3.4用游標卡尺測量其斷后伸長率,并記錄結果并修約到0.5%。4.3.5抗拉強度值=抗拉極限荷載值/鋼筋的公稱截面積,精確到0.1M

4、Pa。加一個鋼筋的公稱截面積的一覽表4.4實驗結果處理4.4.1結果評定可按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評定方法進行;直接把評定方法寫出來4.4.2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用鋼棒質量要求:最大低松弛值不大于2.0%(70%初始應力1000h松弛試驗)的螺旋槽鋼棒;抗拉強度不小于1420MPa,非比例延伸強度值不小與1280MPa;延性滿足預應力混凝土鋼棒延性35級別要求,斷后伸長率不小于7%,最大力總伸長率不小于3.5%。5、先張法管樁端板材質、厚度、尺寸偏差及外觀檢測方法 端板材質、厚度、尺寸偏差檢測應在沉樁前,對每個廠家生產的每一種樁型隨機抽取一節管樁樁節進行破壞性檢測;在沉樁過程中,應隨機抽查已截下的樁

5、頭進行端板尺寸檢測,檢測數量每單體工程應不小于總管樁數量的1%,且不少于3根。5.1外觀檢測與抽樣端板外觀檢測以目測為主并應該逐片檢查,當滿足以下要求時及判定合格:5.1.1端板不可有可見裂縫。5.1.2端板外表面應平整,不得有凹坑和麻面。5.2端板厚度、尺寸偏差檢測抽樣和判定 同一規格連續生產的1000片為一批,每一批隨機抽取10片進行檢驗,檢測方法為用游標卡尺和鋼直尺測量尺寸偏差,當尺寸偏差滿足一下規定則判定合格: 5.2.1端板厚度用游標卡尺準確測量某一截面0°、90°、180°、270°四處厚度,每處厚度偏差不得超過規定值規定值是多少,其厚度值取

6、4處平均值(端板的計算厚度應該扣除端板內表面的凹坑和麻點的深度),最小厚度應該滿足下表規定:鋼棒直徑/mm7.19.010.712.6端板最小厚度/mm151820245.2.2當端板外徑為大于600mm的非常規尺寸時,應設置消除焊應力槽,槽深部宜小于5mm,槽位子應符合相關規定; 5.2.3相鄰錨孔之間的允許誤差不得大于±1 0mm,任意錨孔之間的累計公差不得大于±1 0mm。 5.2.4外形尺寸偏差符合下表要求: 單位:毫米檢測項目允許偏差檢測項目允許偏差端板平面度0.5內徑0,-2外徑0,-1厚度正偏差不限,05.3端板材質力學性能試驗 5.3.1在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

7、檢測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2片進行力學性能試驗。 5.3.2端板材質應采用Q235B,其厚度應滿足規定要求要求是什么。 5.3.3將制作端板用的鋼材鋸切加工成符合鋼筋力學性能試驗要求規格的試件試件尺寸要求,按GB/T 228試驗方法確定其原始標距(一般取)并進行抗拉強度試驗,再按要求計算其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和伸長率。 5.3.4端板材料的力學性能應符合下表規定屈服強度N/伸長率%抗拉強度N/225253755006、預應力鋼筋直徑、數量、鋼筋分布、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方法 6.1抽檢數量 6.1.1在沉樁前,對每個廠家生產的每一種樁型隨機抽取一節管樁樁節進行破壞性檢測。當檢測結果不符合要求時,取

8、雙倍,再發現不合格樁節則該批樁節不準使用必須撤離現場。 6.1.2在沉樁過程中,應隨機抽查已截下的樁頭,進行鋼筋數量、鋼筋直徑、鋼筋布置、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檢測數量每單體工程應不小于總管樁數量的1%,且不少于3根。6.2檢驗方法 6.2.1鋼筋數量檢測:對樁節進行破壞性檢測時,檢查兩端頭鋼筋數量和中間部位數量是否均符合設計要求。沉樁時,截下樁頭檢查鋼筋數量是否符合實際要求。用鋼筋掃描儀進行無損檢測方法6.2.2鋼筋直徑檢測:對樁節進行破壞性檢測時,取中間截面上的預應力鋼筋順著鋼筋的槽走向測量每一根受力鋼筋的直徑;沉樁時,直接在截下的樁頭上檢查受力鋼筋直徑。 6.2.3預應力鋼棒(螺旋槽鋼)直

9、徑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公稱直徑/ mm螺旋槽數量/(條)外輪廓直徑及偏差直徑D/mm偏差/mm7.137.25±0.15969.15±0.2010.7611.1012.6613.1 6.2.4鋼筋分布檢測:沉樁前,在破壞試驗樁節上取中間同一截面,由于規定鋼筋數量不得少于6根,檢測時可檢查鋼筋是否沿著分布圓周均勻布置并用游標尺或鋼直尺測量其最大間距、最小間距和平均間距,間距允許偏差為±5mm。用鋼筋掃描儀進行無損檢測方法6.2.5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1)沉樁前,在破壞試驗樁節上用深度游標卡尺或鋼直尺在管樁樁節中部同一斷面的三處不同位置測量,精確到0.1mm。測量工具

10、分度值不大于0.05mm。(2)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規定:外徑為300mm管樁預應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25mm,其余規格管樁預應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40mm。(3)管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的允許誤差為:(5,0)。7、鉆芯法檢測預應力管樁混凝土強度試驗 7.1.試驗儀器設備7.1.1鉆心機:應具有足夠的動力、鋼度,且操作靈活、固定和移動方便,并應有水冷卻系統。鉆心機主軸的徑向跳動應小于0.05mm,軸向竄動應小于0.1mm。鉆芯機宜采用70100mm的筒型鉆頭,筒型鉆頭不得有肉眼可見的裂縫、缺邊、少角、傾斜及變形等缺陷。鉆頭與鉆機的鉆軸同軸度偏差不得大于0.3mm

11、,鉆頭的徑向跳動不得大于1.5mm。7.1.2鋸切芯樣的鋸切機:具有水冷系統和牢固的夾具裝置,圓鋸片應有足夠的剛度。 7.1.3研磨機:研磨機加工性能應該達到芯樣試驗的外觀質量和形位公差技術要求。 7.1.4壓力機:符合GB/T3722、GB/T2611的規定,測量精度為±1%。試件的破壞荷載應在試驗機全量程的20%80%之間。7.2取樣要求7.2.1鉆芯取樣應在隨機抽取的一根未施打的樁段上進行,在樁的兩端及中間各取2個芯樣,即在一個樁段上選取3個截面鉆取芯樣,在一截面處取2個芯樣,同一截面處取得的2個芯樣狀態不應該差別太大。取樣時可先在中間截面附近進行,再在兩頭選取對稱截面位置取樣

12、,取樣位置最小間距不宜小于1m,并應離制品兩端面1.5m開外并盡量避開預應力鋼筋、螺旋筋密繞部位及樁身鋼模合縫處。 7.2.2鉆芯取樣時,應在便于鉆芯機安裝和操作的部位,試樣內一般不宜含有鋼筋。當不能滿足時, 則一個試件內最多只允許含有2根鋼筋,且鋼筋應與芯樣軸線垂直。7.2.3芯樣直徑為70100mm,一般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直徑的3倍,任何時候都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直徑的2倍。7.3試樣制備與加工要求7.3.1現場取好芯樣并做好標識后,仔細包裝,搬運時輕拿輕放,不得擠壓和碰撞。并由熟練的試驗人員按試驗要求將芯樣鋸切、磨平加工。7.3.2芯樣加工成高度和直徑的比值為1.01.2的圓柱體試樣。7.3.

13、3芯樣的外觀質量及行位公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a芯樣不得有可見裂紋、掉角、孔洞。 b芯樣圓柱度不得大于1.5mm。 c芯樣平面度不得大于0.06mm。 d芯樣平行度不得大于1.0mm。 e芯樣垂直度不得大于2.0°。7.3.4如經過鋸切、磨平不能達到上述高度和外觀質量要求,宜采用環氧膠泥或硫磺膠泥等材料在專用補平裝置上補平。但補平材料厚度不宜大于2mm,補平時宜采用6mm厚直徑比芯樣打25mm以上的平玻璃板作為基準,待補料達到設計強度后,再將芯樣補平面與玻璃板脫離。經補平后的試樣應符合高度和外觀質量要求。7.4鉆芯法測預應力管樁混凝土強度試驗步驟:7.4.1隨機抽取一根未施打的樁段,選

14、定取樣部位并安裝鉆心設備,鉆芯機安裝平穩后,應將鉆心機固定,防止工作時產生位置偏移、跳動。鉆心機主軸應與被鉆取芯樣的制品外表面切線相垂直;鉆芯時用于冷卻鉆頭和排除混凝土料屑的冷卻水的壓力不宜小于0.1MPa,流量不宜小于3L/min。鉆取芯樣時,速度應均勻,推進行程的速度不宜大于5mm/min。7.4.2取好樣品后從鉆孔中取出試件晾干,做上清晰牢固的標記,記錄制品的編號、鉆取位置和方向、取樣日期等。仔細包裝好,搬運時輕拿輕放,不得擠壓和碰撞。并由熟練的試驗人員按試驗要求將芯樣鋸切、磨平加工成符合技術要求的試樣。若試樣經加工后高度和質量不能滿足試驗要求,則應重新取樣。 7.4.3試壓前檢查加工后

15、的芯樣外觀是否有缺陷,并測量圓柱體的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圓柱度是否滿足抗壓試驗要求,并檢查芯樣內是否有鋼筋存在,若有則應測量預應力鋼筋的直徑。 7.4.4測量芯樣平均直徑:用游標卡尺測量芯樣上、中、下3個部位相互垂直6處直徑,取平均值,精確到0.1mm; 7.4.5測量芯樣高度:用游標卡尺測量芯樣端面0°、90°、180°、270°4處高度,取其平均值,精確到0.1mm; 7.4.6若芯樣中含有鋼筋,測鋼筋軸心與芯樣端面較近一端的距離,精確到0.1mm; 7.4.7將芯樣放在試驗機下壓板或墊板上,芯樣的中心應與試驗機下壓板中心對準,開動試驗機,當上壓

16、板與芯樣接觸時,調整球座,使接觸均衡; 7.4.8在試驗過程中應該均勻的加荷,使之保持在0.2MPa0.4MPa的范圍之內,直至最大荷載,并記錄最大荷載,精確到0.1MPa。 7.5芯樣試件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的計算 -(1) 在式(1)的系數應按式(2)、式(3)和式(4)計算: -(2)-(3) -(4) 式中: -芯樣試件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單位為兆帕;-芯樣抗壓試驗時測得的最大壓力,單位為牛頓;-芯樣的平均直徑,單位為毫米;-芯樣高徑比修正系數,高度和直徑相等時取1.0;-芯樣內含鋼筋修正系數,當芯樣內不含鋼筋時,取1.0。-芯樣高徑比;-芯樣高度,單位為毫米;-芯樣內含鋼筋直徑,單

17、位為毫米;-芯樣內含鋼筋軸心與芯樣端面較近一端的距離,單位為毫米。芯樣試件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的計算應精確至0.1MPa。 7.6芯樣試件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評定 7.6.1混凝土強度評定時,6個芯樣中同一截面取樣的2個芯樣可取平均值,可以得到3個抗壓強度推算值;3個芯樣平均值的最小值為該節樁混凝土強度的評定值。7.6.2若測得的3個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符合(A.1)和(A.2)式規定,則判定該制品的混凝土強度合格。-(A.1)- (A.2)式中:-3個截面處芯樣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的平均值,單位為兆帕;-3個截面處芯樣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的最小值,單位為兆帕;-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單位為兆帕,如C80砼。 7.6.3若測得的3個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不符合(A.1)和(A.2)式規定,則判定該制品的混凝土強度不合格。 7.6.4若測得的3個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只符合(A.1)和(A.2)式其中一項規定,應再在制品上用同樣的鉆芯取樣試驗方法測得9個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 (1)若測得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推算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