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概論填空_第1頁
語言學概論填空_第2頁
語言學概論填空_第3頁
語言學概論填空_第4頁
語言學概論填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言學概論練習一、填空1.語言學研究語言的性質、作用、結構,語言的發展變化,使人們懂得有關語言的理性知識,從而提高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水平。2.語言學的三大發源地:中國、印度、希臘羅馬。3.小學是我國古代語文學的統稱,由訓詁學、文字學、音韻學三部分組成。訓詁學解釋字義,文字學分析字形,音韻學研究字音。小學,圍繞闡釋和解讀先秦典籍來展開研究,所以被人們稱為經學的附庸。4.涉及一種語言的,叫做歷史語言學;涉及多種語言和方言的,叫做歷史比較語言學;5.丹麥的拉斯克、德國的格里姆和葆撲被稱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奠基者。6.德國的施萊歇爾,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語系語言比較語法綱要。他為有親屬關系的語言的歷史

2、演變過程設計了一種樹形譜系圖,這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一大進展。7.興起于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基本理論源出于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反對對語言現象進行孤立的分析,主張系統的研究。8.美國結構語言學是本世紀美國一些學者在對美洲印第安語調查和研究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先驅者是鮑阿斯和薩丕爾,二人都強調要對語言作客觀的共時描寫。這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龍菲爾德,1924年創立美國語言學會,1925年出版會刊語言。1933年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出版,成為這一學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進入布龍菲爾德時期。9.出現于二十世紀50年代末,以美國喬姆斯基為代表,運用轉換生成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語言。1957年喬

3、姆斯基的句法結構出版,標志著轉換生成語法的誕生。這一理論是建立在理性主義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因此,它的出現是對當時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大挑戰,被人稱作喬姆斯基革命。10.語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分為:社會功能;思維功能11.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和人類社會有緊密的關系,從本質上說是社會的,具有社會性。12.語言的社會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傳遞功能。這一功能體現在語言上就是內容的表達。13.語言社會功能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種社會關聯,可稱為語言的人際互動功能。14.世界上5500種言是人類共同的交際工具,不分階級、階層,一視同仁地為全社會的成員服務,沒有階級性,具有全民性特

4、點。15.語言是社會現象,是社會的工具,也是心理現象,是人類思維的工具。思維功能是語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16.大腦左半球還控制著語言功能及相關的計數、分類、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維;右半球則在音樂等藝術感知、人的面貌識別、立體圖形的識別、整體把握能力、央在想象力等方面起著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語言的感性直觀思維。17.語言功能區主要存在于左半球。右耳聽語言刺激的能力強,這也證明掌管語言的機制在大腦左半球。18.思維是大腦的功能。人類大腦的生理構造是一樣的,沒有民族性,因而大腦的功能思維能力也沒有民族性,全人類都一樣。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密切相關的,人類思維能力的普遍性與語言能力的普遍

5、性是一致的。語言的普遍性質也是語言的最根本的性質。19.符號是一個社會全體成員共同約定用來表示某種意義的記號、標記。20.征候與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聯系,而符號與所代表的事物沒有必然的聯系。21.形式就是符號外在的形狀、結構,是人們的感官可感知的。任何符號的形式都不是抽象的,非物質的,否則人類就無法感知符號了。意義就是符號所代表的具體內容,任何一個符號都有一定的意義。22.從本質上看,語言也是一種符號,也有形式和意義兩方面,具有符號的一切特點。23.同其他符號一樣,語言符號的形式和意義的聯系也是約定俗稱的,具有社會性。24.語言符號有任意性,線條性。這是瑞士語言學家德.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

6、提出來的,現在這一觀點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25.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僅指語言起源時的情況,指符號創制時有某種任意性成分,那時用什么語言形式表示客觀事物是任意的,或者說是偶然的。但一定的聲音形式一旦和一定的意義內容聯系在一起,約定俗成了,得到社會全體成員的認可進入交際了,那么它就有了強制性,社會的全體成員都得這樣用一個相對固定的語音表某個事物,個人無權更改。26.語言符號的線條性:是指語言符號在交際使用過程中,其聲音形式只能一個一個依次出現,形成線條,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延伸,在時間的線條上綿延,不能同時在空間范圍內展開。依次出現的文字符號還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不能隨意亂排。即符號的線條性是由規則支配的,

7、對社會成員具有強制性。27.符號的任意性是就單個符號的音與義之間的相互關系來說的,而符號和符號組合時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條件的,是可以論證和解釋的。28.語言符號之間存在規律性的聯系,組成一個嚴密的系統。可從兩個方面來認識這種系統:組合規則、運轉規則。29.組合規則主要表現為結構的層次性,可從低到高、或從下到上分出若干個層次,各個語言符號間又存在一種互相依存、彼此制約的關系,形成一個嚴密的系統。30.語言有層級性,最底層音位(音系層)。語言的上層(語法層):音位經組合后與某種意義相結合就能構成語言的符號和符號的序列,這是語言的上層;低一級的層級單位再組成高一級的層級單位,最后組成語言這個復雜的系

8、統。語素語言中音義結合的最小單位;詞語言中最小的可以獨立使用的單位;句子。31.在這個層級裝置中,各個層級呈現出這樣的特點,那就是層次的單位數量逐層增多,從有限到無窮。最底層的音位系統,一般只有幾十個,它們為語言符號準備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組合與意義聯系構成數千個語素,語素組合構成數萬個詞,數萬個詞再組成無數的句子。語言二層性的核心就是以少馭多。32.從音位到語素,這是語言分層裝置里最關鍵的接合部,因為音位只能構成符號的形式,語素才是形式和意義結合的符號;從音位到語素有性質上的飛躍。語言里的音位只有幾十個,語素的數目則有幾千。幾十個音位的組合產生幾千個符號的形式,故從音位到語素有數量上的飛躍。3

9、3.有兩大運轉規則:組合和替換。34.組合關系是兩個同一性質的結構單位(如音位與音位、詞與詞等)按線性的順序組合起來的關系。組合關系直接體現了語言的結構規則要求,并非是任意兩個詞能構成組合關系。35.聚合關系是指語言鏈條同一位置上有相同作用、互相能替換的符號間的關系。36.從自然屬性出發、針對所有人類語言的語音研究,屬于語音學的研究。從社會屬性出發、針對語音在某一個具體語言的系統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屬于音系學的研究。(音素從自然屬性入手,音位從社會屬性入手)37.音系學的出發點在于語音在語言系統中的組織方式,屬于語言學的核心部分;語音學的出發點在于語音自身的自然屬性或聽覺反映,與語言學的核心部

10、分是間接聯系。38.音素:以語音的自然屬性和人類語音共性為研究對象的語音學。音位:以語音的社會屬性和語音在具體語言中的作用為研究對象的音系學。39.記錄音素的標寫符號叫音標。音標中最通行的是“國際音標”。國際音標是國際上通用的記錄人類語音的符號系統,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構成的。40.人類語言具有社會性,作為語言物質外殼的語音也就具有社會屬性。而且,一種語音代表什么意義,什么樣的意義由什么語音形式表達,也由社會所決定。因此,社會屬性是語音的本質屬性。所謂社會屬性,就是指一個音素在不同的語言或方言中具有的不同作用,在交際中執行不同的功能。41.從物理屬性角度看,語音具有四要素:音質、音高、音重、音長

11、。42.音重在語言中有區別意義的作用。43.在音高、音強、音長相同情況下,聲音間差異就是音質的差異。音質在“四要素”中最重要。44.從聲音的產生方面分析,發音體、發音方法和共鳴器的形狀三個發音條件中只要有一個不同,就會產生不同音質的聲音。45.有的復雜而有規則,產生的音叫“樂音”。有的復雜而不規則,產生的音叫“噪音”。46.發音器官分三大部分:動力部分(肺);發音體(聲帶);共鳴器(口腔、鼻腔、咽腔)。47.音素可分為元音和輔音兩大類。發音時呼出氣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輔音最主要的區別。48.元音音質的差別主要是由共鳴腔的不同形狀決定的。根據發音時舌頭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可把元音分為:舌面元音、舌尖

12、元音、卷舌元音。49.舌面元音的音質差別由口腔的不同形狀決定: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圓展。50.發輔音時,肺部呼出的氣流總要在口腔的某個部位受到阻礙,氣流受阻的部位就是發音部位。人類語言所能構成阻礙的部位有10多種,普通話有7種發音部位,從前往后依次是:雙唇音、唇齒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51.發音方法就是發音時形成阻礙和解除阻礙的方式。發音部位相同,發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輔音的發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邊音、鼻音、顫音、閃音,普通話只有前5種發音方法。52.此外,根據發音時聲帶是否振動,輔音還分清音和濁音兩類;根據發音時呼出的氣流的強

13、弱把輔音分為送氣音和不送氣音兩類,一般也把這兩種方式歸入發音方法來認識。53.音位是從語音的社會屬性角度劃分出來的最小語音單位,而且它總是屬于一定語言(或方言)的,離開了特定的語言,研究音位就沒有了意義。54.k和k,漢語中是兩個不同音位,英語中是一個音位。55.音位本身并不表示任何意義,但卻能區別兩個詞的不同意義。音位總是某個具體語音系統的成員,不存在跨語言或跨方言的音位。56.劃分音素的目的是認識語音單位的構成特點,弄清音素與音素的區別,劃分音位的目的是認識語音單位在語言體系中區別意義的功能。57.音位的劃分離不開音素,要以音素為基礎。58.對立和互補是劃分音位的重要原則。與音位歸納有關的

14、關系主要有兩種:一是“對立關系”,二是“互補關系”。“對立”是鑒別一個音素能否成為一個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則。“互補”是對“對立”原則的補充。處在對立關系中的若干音素都有辨義功能,因而一定分屬于不同的音位。59.處于互補關系中的幾個音素,每個音素都不是獨立的音位,它們可共同歸納為一個音位,因它們之間沒有對立關系,不能構成對立,互相可替換,在相同的語音環境中替換后不影響一個音節所代表的意義。60.音位是一般的,變體是特殊的個別的,一般總是要通過個別表現出來,這就是音位與音位變體的關系。音位分條件變體和自由變體兩種。61.在語音中,除音質音位外,音高、音重、音長也能區別語音單位的語音形式,起區別意義的

15、作用,因此也能構成音位。調位(音高)、重位(音重)、時位(音長)是非音質音位。62.漢語音節通常可分為聲母、韻母、聲調三個部分,其中韻母又可分為韻頭(介音)、韻腹、韻尾三部分。聲母和韻母是由音質音位構成的,聲調由非音質音位中的調位構成。63.根據韻母第一個元音的情況,一般將韻母分為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四類,合稱“四呼”。64.音位和音位組合時,或由于受鄰音的影響,或由于說話時快慢、高低、強弱的不同,可能發生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們叫做語流音變。常見的語流音變現象主要有同化、異化、弱化、脫落。65.語法規則的特性:語法規則具有概括性、語法規則具有重復性、語法規則具有系統性。66.聚合

16、規則是潛在的;組合規則是現實的(顯性的)。67.可根據語素在詞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詞根、詞綴、詞尾三類。詞根是詞的核心部分,詞的意義主要是由它體現出來的。詞綴是只能粘附在詞根上構成新詞的語素,它本身不能單獨成詞,但構詞能力很強。詞尾加在詞的末尾,只能改變一個詞的形式,不能構成新詞。一個詞除去詞尾,就是它的詞干。據語素在詞中的不同作用,可把詞根和詞綴叫做構詞語素,把詞尾叫做變詞語素。68.語法的組合規則包括語素組合成詞的規則和詞組合成句子的規則,前者叫構詞法,它和詞的變化規則合在一起叫做詞法,后者叫做句法。69.語法意義:與詞匯意義相對而言,是語法單位在組合中所產生的意義。70.語法形式相對于語

17、法意義而言,是表達語法意義的外部形式標志,也就是說,語法意義在語言中的外部表現就是語法形式。71.語動詞“seeing”(看)附加上詞尾“ing”,表進行體,英語名詞“vases”(花瓶)附加上詞尾“s”,表復數,這兩種語法形式不同,表示的意義也不同,但它們語法形式的性質是相同的,即都是通過詞形變化來表現語法意義,所以可把這兩種有相同性質的語法形式概括為同一個語法手段,即詞形變化,也即形態變化。72.常見的語法手段主要有:選詞;詞序;虛詞;詞形變化。73.遞歸性:結構中某個單位(如詞)可不斷地被一個同功能的詞組去替換,結果可使基本結構里的項擴展成非常復雜的結構,但作用仍等于原先的那個項。74.

18、語法的聚合規則就是語法單位的分類和變化的規則。75.英語等有形態變化的語言可以根據詞形變化確定詞類;而漢語缺少詞形變化,詞類劃分時有復雜性。76.在鑒別詞類時可以參照詞的意義,但不能完全根據意義,而需要有句法功能和形式上的實證。在同一個詞類中,具體的成員有典型與非典型之分。77.形態是指同一個詞在造句時因其句法位置的差異而發生的不同變化,也叫詞形變化。詞形變化是個廣義的概念,主要有附加詞尾、內部屈折、異根、重疊。附加詞尾是最常見的詞形變化。內部屈折也叫語音交替,指通過詞內部詞根中的語音的變化構成語法形式,表某種語法意義,這種手段就是內部屈折。異根指用不同的詞根表同一個詞不同的語法意義,是同一個

19、詞的不同的語法形式的語法手段。78.語法范疇就是語法意義的歸類,是對語法意義類別的概括。一個語法范疇必須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同一性質且互相獨立的語法意義構成,也就是說,只有表示共同的意義領域才能構成語法范疇;并且只有同一性質的語法意義才能進一步綜合概括為語法意義。79.性是某些語言里的名詞的分類。形容詞常修飾名詞,它也隨著有關的名詞而有性的變化。80.數一般包括單數和復數兩種意義。81.格表示名詞、代詞在句中和其他詞的關系。82.體表示行為動作進行的方式,是動詞特有的語法范疇。英語動詞有普通體、進行體和完成體。83.時是動詞的語法范疇,表行為動作發生的時間。這時間往往以說話的時刻為準,分現在、過去

20、、未來。英語語法中通常說的“現在進行時”實際上包括時和體兩個方面:現在時,進行體;“過去完成時”則是:過去時,完成體。84.態表示動作和主體的關系,是動詞所有的語法范疇,一般分為主動態和被動態兩種。85.英語形容詞“bad”(壞的)的語法意義是原級,“worse”的語法意義是比較級,“worst”的語法意義是最高級,把這三個級的意義概括為一類,叫做“級”,這里的“級”就是語法范疇,是對形容詞幾種級的語法意義的概括性稱呼。所以語法范疇和語法意義具有上下義關系,語法意義隸屬于語法范疇。86.句式的變換,就是運用增加、刪除、換位、變更結構等手段,把一種句式變為另一種句式,以弄清句法意義,以適應表達上

21、的需要。87.根據語法結構特點,一般把世界上的語言分為孤立語、黏著語、屈折語、復綜語四類。孤立語也叫詞根語,指缺少詞形變化的語言。以漢語為突出代表。孤立語的主要特點:詞序嚴格;虛詞十分重要;復合詞多,派生詞少。88.屈折語以詞形變化作為表語法關系的主要手段,以印歐語系諸語言為代表,如俄語、英語、法語等。主要特點是:有較豐富的詞形變化;一種詞形變化的語素可表幾種不同的語法意義;詞尾和詞干或詞根結合十分緊密,脫離開詞尾,句子中詞根就不能獨立存在。89.詞的概念意義有的是概括地反映了各種客觀物質現象,也有的是反映主觀心理現象或主觀的觀念。90.聯想色彩表示交際者受到相關信息的影響而產生的各種聯想。它

22、包括三種類型:形象聯想、意義聯想、文化聯想。91.詞義的概括性特定具體表現在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92.產生同義詞的原因:若干個同義詞的意義所概括反映的現象雖一致,或基本一致,但強調的重點和方面可有所不同,因而在理性意義上表現出來細微的差別。由于詞是被人們在交際中運用著的,所以往往滲透著人們對詞所反映的現實現象的主觀評價,因此,對同樣的現實現象,人們的主觀態度可能不一樣,有褒有貶。不同的交際場合要求使用不同色彩的詞,或正式莊重,或通俗隨便。93.詞語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語法規則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語義條件的限制。詞語的搭配還涉及每個語言詞義系統內部語義場的特征。詞語的搭配還要考慮社會的使用

23、習慣。詞語的搭配還涉及詞義的各種附加色彩和修辭效果。如褒貶、語體色彩等。詞義在搭配組合中還會凸顯一些語義特征,隱去一些語義特征。94.蘊涵:通俗地說,句子真值的蘊涵關系就是,從一個句子的句義一定可以推導出另一個句子的句義,反向推導卻不成立。95.語境的含義有三個方面:話語的物理語境,又叫“言談現場”。話語語境:是指一個連貫的言語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話語(如交談雙方前面說過的話,小說中的上下文)。說話者和受話者的背景知識。96.不同的語言中,話題的句法表現不同。最常見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用專門的虛詞來標記,一種是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來標記。97.話題是句子所傳達的信息所關涉的實體,選擇不同句子成分做

24、話題則所傳遞的信息也不同。98.焦點是句子中說話者所認為的受話者所不知道的信息。99.一般說來,根據文字記錄語言的方式可以把文字分成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100.表音文字又叫“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還可根據所表的語音單位性質分為更小的類。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輔音,字符可記錄語言中所有的音位。輔音文字:字符只表語言中的輔音,元音無專門的字符表示。音節文字:字符表語言中的音節。101.文字的創造有兩種方式:自源文字、他源文字。102.世界上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獻的自源文字有四種:中東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古文字;埃及地區的埃及古文字;中國中原地區的甲骨文;美洲的瑪雅文字。103.語言規范

25、化的對象主要是書面語。語言中的有些用法雖不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但在人們的交際中已被廣泛使用,那就應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加以肯定。104.社會、人際交流是語言演變的基本條件105.漸變性和不平衡性是語言發展的兩個最重要的特點。語言演變的不平衡性在語言系統內表現為語言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變化速度不同:同時,由于各地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水平不一致,往往導致語言在不同地域的發展變化具有不同的特點,呈現出不平衡性的特點。106.從同一語言分化出來的、存在于社會完全分化條件下的、說話人認同為不同語言的地域分支,叫做“親屬語言”。107.是方言還是親屬語言的差別主要由語言外的因素決定的。社會方言

26、、地域方言、親屬語言是同一語言因社會分化狀況不同而造成的語言分化程度不同的三種形式。108.方言形成的原因:交通的阻隔、大規模移民、社會割據。109.判斷同一語言在不同地域的后代是方言關系還是親屬語言關系的主要依據是語言使用者的心理。110.譜系分類就是根據語言的親屬關系對語言所作的分類。譜系分類分出的最大的語言類別是語系,語系下面是語族,語族下面再分語支。111.譜系分類是基于歷史同源關系的發生分類,類型分類是基于語言結構共時同構關系的結構分類,兩者的分類依據不同,分出來的類就有可能有交叉。112.語言的接觸可分為五種主要類型:不成系統的借用、語言(區域)聯盟與系統感染、語言替換與底層殘留、

27、通用書面語、民族共同語進入方言或民族語的層次、洋涇浜和混合語。113.兩種或幾種語言混合而成的臨時交際語叫做“洋涇浜”。如后來作為母語傳遞給后代,如非洲新幾內亞的“克里奧爾”語,就稱作“混合語”。114.借詞也叫外來詞。它指的是音與義都借自外語的詞。借詞和意譯詞不同。意譯詞是用本族語言的構詞材料和規則構成新詞,把外語里某個詞的意義移植進來。不把它們看作借詞。115.“語言聯盟”也稱“語言的區域分類”,是指一片地理區域內的不同語言不僅在詞匯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貸,而且在語音、語法系統的結構格局、結構規則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語言仍有相當數量的核心詞根彼此不同。這說明它們的相似是因后起的彼此接觸造成的,

28、而不是來自同一祖先語或同一祖先語中關系密切的后代。語言聯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對平衡接觸的結果。116.“系統感染”是指處于同一地區的若干語言在語音、語法系統的結構格局、結構規則方面逐漸趨同,但仍然保持了各自語言的本質有相當數量繼承于自己語言祖語的核心詞根。另外,這些語言也會有較大數量的詞語借貸。117.語言替換是更深程度的語言接觸。118.究竟哪種語言能替代其他語言而成為全社會的交際工具,這是由社會歷史條件決定的。政治上是否處于統治地位并不是決定的因素。語言替換還有一個客觀條件,這就是各族人民必須生活在同一地區,形成雜居局面。119.在漢語和其他語言的融合過程中,有些民族順乎歷史發展的規律,自

29、覺地放棄自己的語言,選用漢語作為共同的交際工具;有些民族為保持本民族的語言進行了艱苦的斗爭,但迫于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語言,學會漢語,實現語言的融合。前一種情況叫自愿融合,后一種情況叫被迫融合。120.語言融合過程一般是先出現雙語現象,最后完成語言的統一。但語言是否融合要由社會歷史條件決定。121.語言接觸還有個重要類型,這就是一個國家中通用書面語對各地方言或語言的影響。122.民族共同語和國家共同語的區別在于:民族共同語是一個民族的通用交際語,而國家共同語是一個國家各個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際語。123.究竟哪一種方言成為基礎方言,決定于客觀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條件。現

30、代漢民族共同語即普通話,確定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這主要是政治的原因。倫敦方言成為英吉利共同語的基礎方言是由于經濟的原因。多斯崗方言成為意大利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原因。124.在我國多民族混居地區還發現了為數不多的混合語。主要有四種:廣西融水縣的“五色話”;青海同仁縣的“五屯話”;甘肅東鄉縣的“唐汪話”;四川甘孜雅江縣的“倒話”。125.波蘭醫生柴門霍夫在1887年創造“世界語”。126.語音演變的憑借有:方言和親屬語言;記錄了語言的過去狀態的文字;古代借詞。127.尖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與齊、撮二呼的組合。團音:舌面前塞擦音、擦音與齊、撮二呼的組合。128.“

31、清濁”是中古漢語的一對區別特征。129.濁音來歸,從理論上說,有四種可能:全歸送氣;全歸不送氣;仄聲歸送氣、平聲歸不送氣;平聲歸送氣,仄聲歸不送氣。漢語北方話選擇的是第四種辦法,即把原先濁音中的仄聲特征同不送氣特征結合起來,平聲特征同送氣的特征結合起來。130.語音變化特點:變化有一定條件的限制(條件性)。時間性。地區性。131.語音對應關系是指方言或親屬語言間的同義或意義上有聯系的一組詞在語音上呈現出來的系統性差異。132.歷史比較法:據語音對應關系,比較方言或親屬語言間差別來擬測原始“祖語”的方法。133.語法的演變可以從演變結果和演變方式與途徑兩個方面來考察。從演變結果看,語法演變可以分為組合規則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