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旅游商品開發研究述評_第1頁
國內外旅游商品開發研究述評_第2頁
國內外旅游商品開發研究述評_第3頁
國內外旅游商品開發研究述評_第4頁
國內外旅游商品開發研究述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國內外旅游商品開發研究述評    張翠晶+于雪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青年項目“產業融合視角下遼寧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發展研究”,項目編號l15cgl001?!菊?要】本文通過對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整體分析,對我國旅游商品開發設計的研究狀況進行分析,在產品設計,生產包裝,市場營銷,產業集群,開發策略,文化提煉等方面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并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關鍵詞】旅游商品;旅游產業集群;文化;開發設計一、國外旅游商品開發研究綜述國外學者對旅游商品的相關研究著手較早,研究也較深入,這與他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旅游發達程度密切相關。1

2、.在旅游商品的開發內容方面kenny wooton(1998)闡述了素有“旅游王國”之稱的西班牙,在其主要的旅游省區都有代表性的紀念品,如仿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乘坐的帆船模型,金屬、木制堂吉訶德雕像等;名城巴塞羅那也有展現自己城市風格的紀念品,其中沿地中海的旅游景區有海石、貝殼等制成的紀念品等;richard buckley(1997),paul levy(1999)指出“浪漫之都”法國的紀念品突出歷史特征和民族特色,如艾菲爾鐵塔模型、盧浮宮名畫紀念品等設計精美,使游客可以購得“到此一游”的象征物;此外,古希臘城堡、荷蘭風車、威尼斯水城、丹麥美人魚和舊金山吊橋等各國或城市的象征都已被作為旅游商品

3、的開發內容等等。2.在旅游商品生產方面paul sinclaire(1996),ted gup(1998),alison cook(1999)指出旅游商品應該花色品種繁多,以適應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商品不僅要有紀念性,也要具有實用性和藝術性;包裝不僅要求精致,也要求藝術性,待商品用完后包裝也可作為紀念品保存;此外,許多旅游商品為旅游者和出差人員提供方便,如:有可隨身攜帶的方便曬衣袋、方便服藥罐等;還有許多旅游食品隨時可用,不須再加工,很適合旅游者的要求。3.在旅游購物方面hsieh等(1992)提出了評估購物在旅游經歷中的作用的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對旅游者的時間預算和支出進行登記;dallen

4、j. timothy & richard w. butler(1995)構建了模型解釋邊境購物在旅游業中的作用;hobson j.s. perry(2001)分析了影響日本旅游者購物行為的文化因素和旅游者、旅游企業、零售商三者的關系,并建立了影響日本旅游者購物行為的解釋模型;bo hu & hong yu(2007)根據游客的手工藝選擇標準和購物牽涉程度,將旅游購物者分為3類,并針對這3類購物者進行了分析。對于旅游購物場所,david a., kaufelt(1994,1999)指出到處都有為旅游者購物提供方便的場所,如大型購物商場、購物中心、世界名牌店、名人商店、專賣店、連鎖

5、店、免稅店等,聚集著名商家的商業街,集劇院、歌廳、銀行、書店于一體的方便商店等。4.在旅游商品營銷方面日本學者酒井建二(1999)在分析旅游、地方經濟與土特產品生產之間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指出在旅游業各活動中與地方經濟關系最密切的是土特產品的生產經營,從而進一步提出通過土特產品的市場營銷活動振興地方經濟的措施;新藤健一郎(2000)從現代市場營銷學的角度,提出開發土特產品的新視角及模式。二、國內旅游商品開發研究綜述從研究內容上來看,國內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旅游商品開發進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我國旅游產業的集群研究國內學者對我國旅游產業的集群研究起步較晚但近些年比較普遍,如徐燕(20

6、10)鄉村旅游產業集群,詹麗(2014)生態文化產業集群,但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研究總量較少,國內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來且以地域性研究較多尤以張家界地區比較集中如李宗利(2009,2013),伍正剛(2013),陸婷婷(2015),田開春(2013),周永健(2014)。兩位學者楊美霞(2007) 張家界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發展研究3和李宗利(2009)張家界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發展探討,以張家界為例對旅游商品產業集群進行研究,開創了我國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研究的先河。李宗利學者對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研究較多相對廣泛和成熟,如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的理論基礎形成因素與動力機制(2013)4,產業融合視角

7、下其發展路徑(2013),保障體系(2013),主要問題與對策的研究(2013)。2.區域旅游商品開發區域旅游商品開發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如陳勁松倡議以扎染、蠟染旅游商品的系列開發設計與研究作為云南的旅游商品的系列研究開發設計的突破口之一,以期帶動出諸多系列的云南旅游新產品;張慧霞,周柳華(2004)在分析山西旅游商品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山西旅游商品開發的戰略構想;楊桂紅等(2006)試探性地分析和構建了促進云南旅游商品產業化發展的新模式;趙曉燕(2007)對北京旅游景區旅游商品的發展進行了研究等等;高力群; 楊波; 劉小龍(2010)對河北地域文化符號在旅游商品轉化方式上進行研

8、究。研究的范圍大多數都是以行政區為標準,涵蓋了省、市、縣等各級行政區。這類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出現研究的“雷同”趨勢,分析不夠深入。3.中國旅游商品開發策略研究關于中國旅游商品開發策略的研究是其次的重點,目前對這部分的研究基本上是籠統地指出目前中國旅游商品的開發現狀、存在的問題、相關原因及解決對策。如唐建寧(2002)在對旅游商品的內涵進行界定的基礎上,試圖對目前我國旅游商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淺析,并通過聯系實際提出關于旅游商品發展的意見;張道洲(2003)對如何擴大中國旅游商品的開發與銷售進行了研究;豐之(2004)探討了如何抓住2008奧運商機,開拓旅游商品;張蓓(2007)在借鑒國外

9、旅游商品發展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整合資源優勢,強化品牌意識,創新銷售方式,加強政策引導等可行性策略;周睿(2016)從文化體驗角度構建設計四川旅游商品等等。 4.旅游商品市場、營銷方面的研究曹國新(2005)從旅游資源性形成的公共物品、產權關聯引起的外部經濟、附加價值不確定帶來的信息不充分等7個方面,解析了中國旅游商品的市場失靈;彭蝶飛(2006)從確定目標市場、制定合理價格、選擇有效促銷方式、創新銷售模式、創建商品品牌及市場信息反饋6個方面,探討了區域旅游商品的營銷策略;李勇,沈蘇霞(2007)針對旅游商品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政府行為在市場培育中的著重點等;劉曙霞(2009)旅游商品營

10、銷創新研究。5.旅游商品包裝設計相關研究進行旅游商品包裝設計相關研究的人員有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專業人員,如:陳濤(2007)針對我國旅游商品包裝設計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旅游商品的包裝設計策略;此外,余嵐(2007)從分析旅游者對旅游商品的心理需求入手,同時透過旅游商品包裝的特點,討論了旅游商品包裝設計的技巧;其他學者,如:田定湘(2006)從分析旅游商品的概念入手對旅游商品進行了分類,并闡明了其主要特征,提出旅游行業要重視旅游商品的包裝,要在包裝的色彩、圖案、內涵上下功夫。6.文化與旅游商品開發的相關研究大多數學者在文章中強調重視文化因素,核心刊物中就文化與旅游商品開發的相關研究較多且多以文化與旅游商品相融合的角度,馬曉京(2005)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解讀旅游商品;楊美霞(2009)以張家界,鳳凰古城為例,對民族地區旅游商品的市場需求及開發對策分析;朱淑珍(2014)以旅游商品為例,對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鏈模式進行了研究5;陳剛(2012)對川滇瀘沽湖地區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場進行調查6。文化旅游角度對旅游商品開發設計的系統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