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的發展與使用綜述_第1頁
農藥的發展與使用綜述_第2頁
農藥的發展與使用綜述_第3頁
農藥的發展與使用綜述_第4頁
農藥的發展與使用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農藥的發展與使用綜述    徐曉輝吳書平馬秀玲摘 要:文章介紹了農藥的發展史和使用現狀,分析了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科學使用農藥的方式方法。關鍵詞:農業生產;病蟲草害;農藥;方式方法s48 a 1007-7731(2014)11-89-05翻開我國4 000多年的農耕史,不難發現智慧的勞動人民對農業病蟲草害的認識,經歷了從“天災”迷信到科學認識的漫長過程;對病蟲草的態度,經歷了消極躲避到科學測報、積極防治的曲折過程;對病蟲草害的防治,先后經歷了從物理機械撲打、利用天然藥物到制造合成化學農藥防除、綜合治理的過程。化學農藥,特別是有機合成化學農

2、藥的應用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大標志,它極大地保護和發展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目前農藥已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在農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確保了農業的豐產豐收。然而農藥的廣泛使用,又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同時也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危害。如何正確的認識和使用農藥,把農藥的危害降到最低,獲取更多更好的農產品,取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1 農藥的發展史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中,農藥很早就被用作保護農作物與病蟲草作斗爭的工具。它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3個歷史階段,即:天然藥物時代(約19世紀70年代以前);無機合成藥物時代(約自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中期)和有

3、機合成農藥時代(自20世紀40年代至今)。1.1 天然藥物時代 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一些天然物質具有防治農牧業有害生物的性能。17世紀后期在民間使用多年的煙草、除蟲菊和魚藤3種殺蟲植物先后被作為原料使用,加工成農藥制劑。1.2 無機合成農藥時代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中期,人類先后制造出一批含有氟、砷、硫、銅、鋅等元素的無機化合農藥。以現代觀點來看,這些無機化合農藥用量大(每hm2用量7.515kg之間)、藥效差、防治面窄且易發生藥害。這個時期,農藥濫治、濫用現象嚴重,各國紛紛立法,加強對農藥的管理。在此期間也有一些初級有機農藥問世,但無機農藥仍占主導地位。1.3

4、 有機合成農藥時代 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今,農藥進入有機合成時代。大量有機合成品種,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它們具有類型多、藥效高、對作物安全、應用范圍寬等特點。這個時期又可以分為前期(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和當代(60年代末期至今)兩個發展階段。在使用農藥防治病蟲草害的策略上,前期農藥追求根除、滅絕;目前則結合監測,確定防治經濟閾,把用藥量壓至最低限度,控制到獲取農業最大綜合收益的程度。1.3.1 有機合成農藥前期 農藥化合物、化學結構、類型和品種蓬勃發展,農藥用量每hm2約為0.753kg,比無機農藥時代單位面積用藥量下降了1個數量級;類型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在管理方面側重對

5、質量及藥效的監督。有機氯、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三類神經毒劑先后被開發出來并形成系列產品。保護性殺菌劑的應用,使玉米、大豆、水稻、小麥、棉花、甜菜等作物的某些病害如苗期病害、葉斑病、晚疫病、白粉病等基本上達到有藥可以用于防治。農用抗生素殺菌劑也開始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2.4-滴特殊生理效應的發現,使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開始迅速發展。赤霉素也已大量生產和使用。1.3.2 當代有機農藥時期 這一時期,有機農藥向高效化方向發展,人們重視農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強化對農藥的管理。新型農藥的戰略目標已經轉到易降解、高活性、對非靶標生物和環境影響小的方向上來。農藥研發人員,先后開發出了一系列活性高的新類型、新

6、品系。殺菌劑有了較大的發展,形成6大類型(嗎啉類、哌嗪類、咪唑類、三唑類、嘧啶類和吡啶類)。絕大多數化合物能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體內輸導,兼具保護及治療作用,代表品種如拜爾公司開發出的三唑酮。除草劑出現了多種活性高、對作物無害、持效期適中且易降解的品種,具有代表性的是杜邦公司開發出的磺酰脲類。多效挫和云苔素內酯應用于生產。殺鼠劑中開發出了第二代抗凝血殺鼠劑。非殺生性藥劑不是以直接快速殺死害蟲為目的,而是通過調節或改變害蟲的行為,進而影響害蟲繁殖和發育。對非靶標生物無害,抑制害蟲效果顯著。不少昆蟲性誘劑在實踐中應用并商品化。2 我國農藥發展歷程我國農藥發展經歷了創建時期(1949-1960)、鞏固

7、發展時期(1960-1983)和調整品種結構、蓬勃發展時期三個階段,農藥品種和產量成倍增長,生產技術與產品質量顯著提高。1983年以后國務院先后停止生產如六六六等一些高毒高殘留農藥。國家投(擴)產了數十個高效低殘留品種,農藥產量迅速增加,到2012年,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農藥生產國。我國農藥產量能夠滿足農業需要,但是品種仍較為單一,農藥品種結構和各類農藥之間比例調整的任務依然很繁重。3 農業生產中農藥使用的現狀3.1 絕大多數農戶用藥有跟隨的行為 我國絕大多數農戶,時常一聽說農田發生病蟲草害,立即要使用農藥,既不區分是蟲為害,病為害,還是草為害,也不判斷危害的發生程度,是否需要防治,同時也不考

8、慮使用農藥的種類,一般看別人用什么藥,就跟風使用同種農藥,或直接聽從農藥經銷商推薦。既不能根據防治對象的不同選擇相應用藥,也不根據具體防治對象的周期來選擇最佳的防治時機,盲目選擇農藥、使用農藥。3.2 存儲方法不當 絕大多數農戶對于未使用完的農藥,隨意放置,不根據農藥的特性,不考慮失效、分解、變質、無用、誤用、火災、混放、環境污染、凍結等問題,不根據寒暑、天氣陰晴,往往會造成藥效降低,甚至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3.3 廢棄物亂處理 一般農戶如果遇到因存儲過久而過期的農藥時,往往會隨意找個地方扔掉。對使用過的農藥包裝,隨手扔在水井、溝河、水塘邊,對水資源造成污染。施藥后,器具內剩余的藥液及洗刷噴霧

9、器用的廢水隨意亂倒,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同時對人、畜、有益生物的安全,造成危害。流失到土壤中的農藥,造成土壤板結,引發次生危害。endprint3.4 農藥的配置不科學 在農藥配置時,不能準確地稱量藥和水,一般不使用專門量具,只用瓶蓋和其他非標準器皿;沒有數量概念,因怕殺不死害蟲,往往多量或倍量加入農藥,造成農藥的浪費,并增加病蟲的抗性,同時造成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另外,配藥時往往采取加水加藥再加水方法,沒有先成母藥液再進行稀釋,不能保證水和藥的充分混合,而達不到應有的防治效果。有些情況下,為了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或為省事,采取兩種或多種農藥混合使用,造成農藥酸堿中和或分解失效。3.5 錯用農藥

10、 不看防治對象,看別人打藥,拿出就用。有的用殺蟲劑防治病害,有的把殺菌劑防治蟲害,有的將除草劑防治病蟲,甚至有的將大豆田除草劑噴灑在麥田或玉米田除草。錯用農藥不僅沒有防治效果,而且貽誤最佳防治時機,作物危害加重,甚至造成藥害。3.6 農藥施用技術不科學 沒有采用科學的施藥技術,不按操作規程使用農藥,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3.6.1 選擇器械不合適 現在農業生產中多采用手動背負式噴霧器、靜電背負式噴霧器,家庭農場或農業合作社則采用高壓噴槍,但無論噴施何種劑型的農藥均采用一種噴頭。3.6.2 不選擇天氣施藥 不看天氣,任意施藥,如使用播后芽前除草劑,有人播種后即便刮大風也立即噴藥;因天氣涼爽在下

11、雨前夕、天剛剛亮露水未干時噴藥;為怕浪費藥液甚至在剛剛下雨時都在噴藥;誤以為氣溫越高,農藥的殺蟲效果會越好,而在晴天高溫烈日下進行噴藥。這樣無形中造成農藥的浪費、流失、藥效降低,從而降低防治效果達不到防治目的,同時又污染了環境。3.6.3 沒有根據防治對象采取相應的施藥技術 例如,小麥紋枯病病菌一般在小麥植株下部,而施藥時只在葉面均勻噴施;山楂葉螨多在果樹的內膛老葉片背面,噴藥過程中不具有針對性。3.6.4 重噴漏噴 噴藥時噴頭移動慢、前進慢,或者在一處停留,藥液在作物葉面淋濕,造成藥害;噴藥時噴頭移動過快,或粗心大意漏噴,達不到防治效果。3.7 不知道農藥安全間隔期 農戶只考慮農作物沒有病蟲

12、為害,達到豐產的目的,不考慮最后一次施藥至作物收獲時所要間隔的天數才不會有農藥殘留在農產品中。3.8 不重視安全防護 在施藥過程中施藥人員經常不穿戴必要的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用具;施藥期間吸煙、進食和飲水;施藥時逆風而行等。4 農藥使用誤區農藥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農藥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農民缺乏正確的認識,在農藥使用過程中出現了種種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4.1 發病初不用藥,不見蟲不用藥 絕大多數病蟲害在發病初期,癥狀很輕,此時用藥效果好,大面積爆發后,用藥再多也難以扼住。4.2 隨意加大用藥濃度或用藥量 農藥配置時不按比例,不用專門量具,只用瓶蓋和其他非標準

13、器皿;沒有數量概念,一般都超過規定濃度,不僅造成浪費,而且易發生藥害,同時也加快了病蟲的抗藥性。葉面肥在高濃度使用時,不但不能被作物吸收,還使作物體液外滲,造成生理干旱。激素類農藥用量過高時,起反作用或使作物畸形。因此,單純提高藥液濃度,往往適得其反。有的農民存在著誤解,認為農藥濃度越大,對病蟲的防效越高。在農藥使用中,充足的用水量十分重要,因為蟲卵、細菌多集中于葉背面、臨近根系的土壤中,施藥時用水量少,很難做到整株噴施,死角中的殘卵、殘菌很容易再次爆發。過量施用農藥,用量是常用藥量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不僅造成藥害,同時也加快了病蟲抗藥性。4.3 長期使用單一農藥品種 在農藥使用中認定某種農藥效

14、果好,就長期使用,即使發現了該藥對病蟲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換品種,而是采取加大用藥量的方法,認識不到病蟲已經產生抗藥性,結果藥量越大,病蟲抗性越高,造成惡性循環。4.4 追求速效性 很多農民在選擇農藥時,總是喜歡選擇速效性的,原因是速效性的農藥使用后很快表現出效果。盡管有些生物農藥效果不錯,但由于效果顯現慢,到后期效果才好,而不為農民朋友所認同。如使用殺蟲農藥時希望噴藥后立即殺死害蟲。但某些生物農藥如bt或阿維菌素類殺蟲劑等,由于只是殺死蟲卵或抑制昆蟲蛻皮或見效慢等,不易表現出效果,而被農民忽視。農民追求速效性最嚴重的后果是,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生產出的產品農藥殘留量超標。4.5 農藥

15、常識欠缺 農藥市場已經開放,農藥經營者的素質良莠不齊,往往利用農民對農藥知識的欠缺,誤導農民。因此,在使用農藥前,最好到正規有資質的植保部門進行咨詢,力求農藥的對癥使用。不要在證照不全的經營者處購買農藥,更不要買過期或標識可疑的農藥。4.6 不能對癥下藥 這是目前生產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很多農民由于缺乏必要的植保知識,出現病狀后不能正確診斷,而是盲目用藥,從而貽誤防治時機。4.7 多種農藥混合使用 不少農民用幾種殺菌劑與微肥、殺蟲劑、殺病毒劑等混用,不僅影響藥效,甚至會產生藥害,影響作物生長。4.8 缺乏保護和利用天敵意識 當害蟲較少而天敵較多時,可不噴藥,害蟲較多,非噴藥不可的,盡可能用高效低

16、毒對天敵影響不大的農藥。而有的農民朋友從來就沒有考慮過保護和利用天敵,在治蟲的同時也殺死了天敵。4.9 防治1次,一勞永逸 殺蟲、殺菌劑在病蟲害發生盛期,防治1次雖能取得明顯效果,但隨著農藥的流失和分解失效,以及就近地塊的影響,仍有發生的隱患,應間隔715d,連續用藥數次,才能達到最佳防效。葉面肥、激素類農藥噴施后,植物只能從葉面微量吸收,宜在適用期“少量多次”噴施,才能達到理想效果。4.10 混淆高效與高毒概念,缺乏安全觀念 目前優質農藥正向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方向發展,而不少農民錯誤地認為毒性高效果就好,只認購高毒農藥,對低毒而對病蟲高效的農藥缺乏認識,在使用農藥時也不按農藥安全標準使用,

17、將禁止在果樹、蔬菜及生食作物上使用的農藥用于這些作物,結果造成人畜中毒。endprint5 使用農藥的方式方法農藥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在農業生產中必須根據具體的環境,充分掌握藥劑的性能特點和有害生物的發生為害規律,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提高農藥的防治效果,降低農藥對農作物的藥害,就必須采用科學的農藥使用方式方法,才能把用藥量壓至最低限度,獲取農業最大綜合收益。5.1 走出誤區,正確認識農藥及有害生物的特點5.1.1 認識農藥 農藥廣義的定義是指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

18、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農藥也是指在農業生產中,為保障、促進植物和農作物的成長,所施用的殺蟲、殺菌、殺滅有害動物(或雜草)的一類藥物統稱。也有特指在農業上用于防治病蟲以及調節植物生長、除草等藥劑,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學性狀的藥劑包括在內。對于農藥的含義和范圍,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所差異。如美國,早期將農藥稱之為"經濟毒劑",歐洲則稱之為"農業化學品"。20世紀80年代以前,農藥的定義和范圍偏重于強調對害物的"殺死",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農藥的概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天,我們并不注重

19、"殺死",而是更注重于調節"。盡管有不同的表達,但今后農藥的內涵必然是"對作物高效,對非靶標生物及環境安全"。5.1.2 農藥的分類 根據防治對象,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殺線蟲劑、殺鼠劑、除草劑、脫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殺蟲劑殺死害蟲通常有觸殺、胃毒、熏蒸和內吸四種作用方式。根據加工劑型可分為粉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乳劑、乳油、濃乳劑、乳膏、糊劑、膠體劑、熏煙劑、熏蒸劑、煙霧劑、油劑、顆粒劑、微粒劑等。農藥有液體、固體形態和氣體三種形式。根據害蟲或病害的種類以及農藥本身物理性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法。如制成粉末進行撒布,制成水溶

20、液、懸浮液、乳濁液進行噴射,或制成蒸氣或氣體熏蒸等。5.1.3 農藥的正確使用方法(1)粉劑,不易溶于水,一般不能加水噴霧,低濃度的粉劑供噴粉用,高濃度的粉劑用作配制毒土、毒餌、拌種和土壤處理等。粉劑使用方便,工效高,宜在早晚無風或風力微弱時使用。(2)可濕性粉劑,吸濕性強,加水后能分散或懸浮在水中。可作噴霧、毒餌和土壤處理等用。(3)可溶性粉劑(水溶劑),可直接對水噴霧或潑澆。(4)乳劑(也稱乳油),加水后為乳化液,可用于噴霧、潑澆、拌種、浸種、毒土、涂莖等。(5)超低容量制劑(油劑),是直接用來噴霧的藥劑,是超低容量噴霧的專門配套農藥,使用時不能加水。(6)顆粒劑和微粒劑,是用農藥原藥和填

21、充劑制成顆粒的農藥劑型,這種劑型不易產生藥害。主要用于灌心葉、撒施、點施、拌種、溝施等。(7)緩釋劑,使用時農藥緩慢釋放,可有效地延長藥效期,減輕污染和毒性,用法一般同顆粒劑。(8)煙劑,煙劑是用農藥原藥、燃料、氧化劑、助燃劑等制成的細粉或錠狀物。這種劑型農藥受熱汽化,又在空氣中凝結成固體微粒,形成煙狀,主要用來防治森林、設施農業病蟲及倉庫害蟲。5.1.4 農藥的使用量 農藥的使用量包括所噴施的農藥,在施藥區域內的沉積分布狀況和所取得的防治效果兩個方面。好的施藥量能獲得預期的病蟲防治效果,能提高用藥的利用率,減輕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好的施藥量取決于噴撒方法、施藥機具和施藥的環境。5.1.5

22、農藥藥效 農藥的藥效是藥劑、防治對象和施藥環境三者之間綜合作用的結果。農藥的化學成分、理化性質、作用機制、使用劑量以及加工性狀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藥效。例如,速滅殺丁對許多鱗翅目害蟲有效,但對螨類無效。不同病蟲害的生活習性有差異,即使是同一種病害或害蟲,由于所處的發育階段不同,對不同農藥或同類農藥的反應也不一樣,常表現為防治效果的差異。例如,蓋草能對大多數禾本科雜草有效,對闊葉類雜草無效。溫度、濕度、雨水、光照、風、土壤性質等環境因素,直接影響著病蟲害的生理活動和農藥性能的發揮,結果都會影響農藥的藥效。例如,除草劑乙草胺、同樣的使用劑量,干旱時除草效果差,在適宜的土壤濕潤條件下,除草效果高;砂土

23、地上使用,效果顯著高于在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內使用。辛硫磷見光易分解失效。因此,在使用農藥前,必須掌握它的性能特點、防治對象的生物學特性、作物種類和使用時期,選擇合適的農藥品種、劑型和使用劑量;在施用過程中,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以求達到最佳防治效果。5.1.6 辨別農藥 購買貨真價實的農藥是取得理想防治效果的的前提,在購買農藥的時候多注意。首先在購買農藥時一定要到證照齊全的農資經營單位購買,農資經營單位除了應持有營業執照外,還應當具備本行業的經營許可證。要查看農藥產品標簽的標注,注意標簽上的農藥登記證號、產品標準號、生產許可證號和核準登記的適用范圍及防治對象。此外,標簽上還應標注有

24、效成分、含量、產品性能、毒性、使用方法、生產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項、生產企業名稱、地址和郵政編碼等。索要有經營單位公章的信譽卡及有效購物憑證,要求清楚地標明購買時間、產品名稱、數量、等級、規格、型號、價格等信息。其次,在產品外觀上,據介紹,粉劑應疏松、外觀均勻、不結塊,可濕性粉劑用手指捏搓無顆粒感,如有結塊或有較多顆粒感或色澤不均勻都可能存在質量問題;乳油、水劑等液態農藥應透明均勻、無沉淀或漂浮物,乳油如有分層、沉淀或混濁,可能存在質量問題,乳油加水稀釋后如乳液不均勻或有浮油、沉淀,其質量都可能有問題。5.1.6 貯藏方法 對剩余的農藥要妥善保管,存放在干燥,隔熱防曬,遠離火源,通風避光、陰涼

25、干燥,特別是小孩夠不到的地方,防止分解、揮發、誤用、失效、中毒、變質、火災、凍結、混放,以免造成藥效減低失效等,甚至發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如:微生物農藥在低溫干燥的環境中保存;固體農藥主要注意隔濕防潮,用木板或曬干的谷殼、麥秸、稻草等做鋪墊,并注意通風散濕。煙霧劑存放時不可與易揮發、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溫度也不要超過30。endprint5.2 有害生物的特點 只有弄清楚防止對象在分類上的地位,根據科屬特點來選擇藥劑和使用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5.2.1 害蟲 主要根據害蟲的類群特點,結合口器類型,表皮質地和發生為害習性等,藥劑的作用方式、作用機理等綜合考慮,選擇合適藥劑。(1)直翅

26、目、鱗翅目、鞘翅目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蟲,可選擇胃毒劑、觸殺劑;(2)同翅目、半翅目、纓翅目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宜選用內吸性藥劑;(3)介殼蟲類。用強觸殺劑、強滲透劑,如毒死蜱等,但未形成介殼前,可選啶蟲脒等;(4)鉆蛀類害蟲:水稻螟蟲等。選強內吸劑,內滲劑。如沙蠶毒素類,毒死蜱、阿維菌素等。(5)卷葉類:如稻縱卷葉螟等。用內吸性好、滲透性、觸殺作用強的藥劑,如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6)小菜蛾類。阿維菌素、bt、氟蟲多酰胺、蟲酰肼、多殺菌素。(7)夜蛾類。大齡幼蟲很難防治,宜選用抗幾丁質合成藥劑防治低齡幼蟲,如氟鈴脲、氟蟲多酰胺、蟲酰肼、多殺菌素。(8)地下害蟲。選在土壤中穩

27、定性強,持續時間長的藥劑,如辛硫磷、毒死蜱。(9)潛葉類。選內吸性好,滲透性強的藥劑,美洲潛葉蛾用阿維菌素、滅蠅胺等。(10)蛀果蟲類。如豆莢螟等,選內吸性好,滲透性強的氯蟲苯甲酰胺。(11)金龜子類。氟氯氰菊酯,毒死蜱等5.2.2 病害 不同的病原菌對藥劑的反應差異較大,特別是內吸藥劑,專一性更強,更需要對癥下藥。根據病菌類型選擇農藥品種。病害如疫病、霜霉病等由細菌、低級真菌引起,選用農用鏈霉素、銅制劑、乙檁鋁等藥劑;白粉病、銹病、炭疽病等由高級真菌引起,可選用三唑酮、粉銹寧、百菌清等農藥;病毒病可用寧南霉素、鹽酸嗎啉胍等。5.2.3 草害 弄清楚農田中優勢雜草的種類,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是

28、禾本科還是闊葉,一年生還是多年生,考慮農藥的選擇性及作物的安全性等,確定除草劑的品種。如大豆田,播后芽前,可選乙草胺、都爾合劑等,生長期田間禾本科雜草為優勢雜草,可用精喹禾靈,闊葉雜草用芐嘧磺隆等。5.3 施藥技術5.3.1 農藥的選擇 市場上的農藥品種繁多,農藥質量參差不齊,防治對象也有很大差異,要根據所要防治的對象選擇農藥,做到對癥用藥,避免盲目用藥。5.3.2 農藥的配置 農藥的配置雖然不難,卻經常由于粗心或操作不當出現一些問題,一要準確稱量藥量和對水量;二要先兌成母液再進行稀釋。兌水要適宜,藥劑按推薦標準不要隨意加大。5.3.3 農藥使用適期 任何一種病蟲草害,都有它的防治適期,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不能盲目用藥,用藥過早或過晚都不能達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