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及評分說明_第1頁
小學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及評分說明_第2頁
小學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及評分說明_第3頁
小學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及評分說明_第4頁
小學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及評分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科學三下實驗操作試題1:測量水的溫度(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正確使用溫度計進行溫度測量。二、實驗器材:紅水溫度計、100 燒杯兩只(分別盛溫水、冷水) 、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 從溫度計盒內取出溫度計,觀察溫度計能測的最高溫度是,最低溫度是,每一刻度表示。2. 將溫度計正確置于溫水中。3. 待紅色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時正確讀出溫度。4. 將溫度計正確置于冷水中。5. 待紅色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時正確讀出溫度。6. 將測出的溫度向教師報告結果。7.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

2、0分)實得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分)、檢查實驗用品(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 驗 過程a. 從溫度計盒內取出溫度計,觀察并正確回答問題。 (3 分)能正確說出其量程 (三個空各1 分)b. 將溫度計正確置于溫水中。 (5 分)手持溫度計的上部 (1 分);經色液泡完全浸沒水中(2分);不碰響杯底和杯壁(2 分)c. 待紅色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時正確讀出溫度。 (4 分) 讀數時機 (1 分);溫度計不拿出 (1分);視線與紅色液柱頂端平形讀數正確(2 分)d. 將溫度計正確置于冷水中。 (5 分)手持溫度計的上部 (1 分);經色液泡完全浸沒水

3、中(2分);不碰響杯底和杯壁(2 分)e. 待紅色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時正確讀出溫度。 (4 分) 讀數時機 (1 分);溫度計不拿出 (1分);視線與紅色液柱頂端平形讀數正確(2 分)21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現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3 分)3 分可 操作 過程 中報告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三下實驗操作試題2:磁鐵什么地方的磁力大(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通過實驗了解磁鐵有兩個磁極,磁極是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二、實驗器材:大條形磁鐵一塊、支架、

4、線、回形針一盒、標線筆、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 將大條形磁鐵平均分成了四段,標出a、b、c、d、e 五個點。2. 用懸掛法將大條形磁鐵懸掛在支架上。3. 分別在大條形磁鐵的a、b、c、d、e 五個點上懸吸回形針。4. 統計出五個點分別最多能吸多少顆回形針a( )、b( )、c( )、d( )、e( )。5. 分析各點最多能吸多少顆回形針數量,看有什么規律。6. 將實驗數據分析得出的規律向教師報告結果。7.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分)、檢查實驗

5、用品(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 驗 過程1.將大條形磁鐵平均分成了四段,標出 a、b、c、d、e 五個點。 (3 分)(有平均分成四段的過程,點確定正確3 分)2. 用懸掛法將大條形磁鐵懸掛在支架上。(3分)(懸掛法科學合理3 分)3分別在大條形磁鐵的a、b、c、d、e 五個點上用一顆回形針做勾,看各點懸吸回形針看最多能吸多少顆。(7 分)(回形針做勾正確3分,兩次測各點懸吸回形針看最多能吸多少顆,數據統計時機把握準確4 分)4. 統計出五個點分別最多能吸多少顆回形針a( )、 b( )、 c( )、 d( )、 e( )。(5 分)(采集數據正確,每空1 分)5.

6、根據各點最多能吸的回形針數量,分析得出規律。 (3 分)(分析得出的規律正確3 分)21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F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3 分)3 分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三下實驗操作試題3:磁極是怎樣相互作用的(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研究磁鐵的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的性質。二、實驗器材:條形磁鐵一對、支架、線、盛水的水槽、泡沫塊一塊、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 分別將條形磁鐵橫著放在盛水的水槽泡沫塊上,使它自由轉動,靜止時,指向北方一端用

7、n 標出,指向南方一端用s 標出。2. 用懸掛法將一塊條形磁鐵懸掛在支架上,手拿另一塊磁鐵,將“s”端,接近它的“ n”端; “n”端,接近它的“s”端;“n”端,接近它的“ n”端; “s”端,接近它的“s”端,看懸掛的磁鐵怎樣運動?!皊” “n” ( );“n” “s” ( );“n” “n” ( );“s”“ s”( )。3. 用水浮法將一塊條形磁鐵放在盛水的水槽泡沫塊上,手拿另一塊磁鐵,將“ s”端,接近它的“ n”端; “n”端,接近它的“ s”端; “n”端,接近它的“ n”端; “s”端,接近它的“ s”端,看懸掛的磁鐵怎樣運動?!皊”“ n”( ); “n”“ s”( ); “

8、n”“n”( ); “s”“ s”( )。4. 將實驗發現的規律向教師報告結果。5.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 檢 查 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 分)、 檢查實驗用品 (1.5 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驗過程1.分別將條形磁鐵橫著放在盛水的水槽泡沫塊上,使它自由轉動, 靜止時,指向北方一端用n標出,指向南方一端用s 標出。(6 分)(確定每塊磁鐵南北極正確1.5 分;標“ s”和“ n”極每塊磁鐵 1.5 分)2.用懸掛法將一塊條形磁鐵懸掛在支架上,手拿另一塊

9、磁鐵, 將“s”端,接近它的“n”端; “n”端,接近它的“ s”端; “n”端,接近它的“ n”端; “s”端,接近它的“ s”端,看懸掛的磁鐵怎樣運動。 “s” “n” ( );“n” “s” ( );“n”“n”( ); “s”“s”( )。(懸掛法科學合理 1.5 分; 每次操作和觀察現象正確1 分,共 4 分;記錄現象正確每次0.5 分,共 2分)3用水浮法將一塊條形磁鐵放在盛水的水槽泡沫塊上,手拿另一塊磁鐵,將“s”端,接近它的“n”端; “n”端,接近它的“ s”端; “n”端,接近它的“ n”端; “s”端,接近它的“ s”端, 看懸掛的磁鐵怎樣運動?!皊” “n” ( );“

10、n”“s”( ); “n”“n”( ); “s”“ s”( )。(懸掛法科學合理1.5 分;每次操作和觀察現象正確 1 分,共 4 分;記錄現象正確每次0.5 分,共 2 分)21分3. 觀 察 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 教 師 報告結果?,F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3 分)3 分4. 整 理 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四下實驗操作試題1:體驗靜電現象(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體驗帶靜電的物體可以吸引輕巧物體,兩個帶靜電的物體互相作用的現象。二、實驗器材: 干燥的毛皮、 干燥的塑料棒、 輕巧物

11、體 (碎紙屑 )、支架、兩只氣球、線、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 用干燥的塑料棒與干燥的毛皮摩擦后慢慢接近輕巧物體(碎紙屑 )2. 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反復兩次進行觀察比較。3. 將兩只充氣的氣球緊挨著用線懸掛在支架上,用干燥的毛皮分別摩擦兩只氣球相互接觸的部位,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反復兩次進行觀察比較。4.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5.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實得分(30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分)、檢查實驗用品(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12、 實 驗 過程1. 用干燥的塑料棒與干燥的毛皮摩擦后慢慢接近輕巧物體 (碎紙屑 )(7 分)( 塑料棒、毛皮干燥 3 分; 摩擦方法正確 (2 分), 摩擦后慢慢接近輕巧物體 (碎紙屑 )2 分)2.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反復兩次進行觀察。(4 分)(操作觀察,現象明顯,每次2 分)3. 將兩只充氣的氣球緊挨著用線懸掛在支架上,用干燥的毛皮分別摩擦兩只氣球相互接觸的部位,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反復兩次進行觀察。(10 分)(支架上固定氣球, 兩只氣球間隔的距離合理 3 分; 用干燥的毛皮分別摩擦兩只氣球相互接觸的部位, 部位正確 3 分;操作觀察,現象明顯,每次2 分)21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

13、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F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3 分)3 分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四下實驗操作試題2: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比較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方法。二、實驗器材: 2 個帶燈泡的小燈座、 1 個開關、 2 個裝有電池的電池盒、若干根導線、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檢查:看電池、電池盒、燈泡、燈座、開關、導線是否都有。2擺放:在實驗桌上擺好電池盒(裝好了電池)、燈泡、開關。3連線:用導線把電池、燈泡、開關連接成串聯電路。4閉

14、合:閉合開關,觀察燈泡的亮度情況,向教師報告。5擺放:在實驗桌上擺好電池、燈泡、開關。6連線:用導線把電池、燈泡、開關連接成并聯電路。7閉合:閉合開關,觀察燈泡的亮度情況,向教師報告。8.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 檢 查 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 分)、 檢查實驗用品 (1.5 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驗過程1. 在實驗桌上擺好電池盒(裝好了電池)、燈座、開關。 (3 分)2連線:用導線把電池、燈泡、開關連接成串聯電路。 (連接從正極開始1.5 分;先連接

15、開關1.5 分,注意開關處于斷開狀態1.5 分)21分3閉合開關 (1.5分),觀察燈泡的亮度情況,向教師報告。 (1.5 分)4在實驗桌上擺好電池、 燈泡、開關。(1.5 分)5連線:用導線把電池、燈泡、開關連接成并聯電路。 (連接從正極開始1.5 分;先連接開關1.5 分,注意開關處于斷開狀態1.5 分)6閉合開關 (1.5分),觀察燈泡的亮度情況,向教師報告。 (1.5 分)7. 實驗完畢,要將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以免損壞儀器。 (1.5 分)3. 觀 察 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 教 師 報告結果?,F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3 分)3 分4. 整 理 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

16、1 分),儀器整理復位(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四下實驗操作試題3:解剖完全花(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學會解剖完全花,并觀察完全花各部分的特征。二、實驗器材:放大鏡、鑷子、白紙、一朵完整正常完全花、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用放大鏡觀察所要解剖的花本身是否完整,是不是一朵正常的完全花。2交白紙鋪在桌面上, 用鑷子尖輕輕地夾住完全花各部分的基部,小心地撕下來,注意保持各部分的完整。分類擺放在白紙上。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4.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

17、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分)、檢查實驗用品(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 驗 過程1 用放大鏡觀察所要解剖的花本身是否完整,是不是一朵正常的完全花。(3 分)2將白紙鋪在桌面上,用鑷子尖分別輕輕地夾住完全花各部分的基部,小心地撕下來,注意保持各部分的完整。 分類擺放在白紙上。 (用鑷子尖分別輕輕地夾住完全花各部分的基部,先撕下花的萼片2 分。數一數萼片的數量0.5分,看一看萼片的顏色0.5 分,聞一聞萼片的氣味 0.5 分,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撕下的萼片上是不是有像葉片上葉脈一樣的“花紋”0.5分,然后將撕下的萼片一片一片

18、地擺放在紙上0.5 分;花瓣、雄蕊和雌蕊,用同樣的方法觀21分察,評分標準同上,每項4.5 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F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3 分)3 分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四下實驗操作試題4: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學會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的方法。二、實驗器材:食用油(盛于125 細口瓶)、肥肉(盛于培養皿)、花生粒(盛于培養皿)、含有淀粉的食物(淀粉糊、饅頭、米飯等,盛于培養皿 )、碾壓花生的工具、棉簽、竹片、鑷子

19、、白紙、碘酒(盛于滴瓶中)、培養皿3 個、紙巾、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用棉簽蘸食用油在白紙上擦一擦,觀察白紙上有沒有留下油跡。2用鑷子將一塊肥肉在白紙上擦一擦,觀察白紙上有沒有留下油跡。3用鑷子將花生放在白紙上,用工具碾壓, 觀察白紙上有沒有留下油跡。4用竹片將淀粉糊放入培養皿中,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觀察淀粉糊的顏色變化。5用鑷子將饅頭放在培養皿中,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觀察淀粉糊的顏色變化。6用鑷子將米飯放在培養皿中,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觀察淀粉糊的顏色變化。7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8.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

20、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分)、檢查實驗用品(1.5分) (必須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 驗 過程1 用棉簽蘸食用油在白紙上擦一擦,觀察白紙上有沒有留下油跡。(3 分)2 用鑷子將一塊肥肉在白紙上擦一擦,觀察白紙上有沒有留下油跡。(3 分)3 用鑷子將花生放在白紙上,用工具碾壓, 觀察白紙上有沒有留下油跡。(3 分)4 用竹片將淀粉糊放入培養皿中,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觀察淀粉糊的顏色變化。(4 分)5 用鑷子將饅頭放在培養皿中, 用滴管滴入一滴碘酒,觀察淀粉糊的顏色變化。(4 分)6 用鑷子將米飯放在培養皿中, 用滴管滴入一

21、滴碘酒,觀察淀粉糊的顏色變化。(4 分)說明:滴管使用錯誤,一次扣1 分。21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現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3 分)3 分可 操作 過程 中報告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五下實驗操作試題1:測量泡沫塑料塊受到的浮力(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探究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與浮力大小的關系。二、實驗器材:泡沫塑料塊、帶鉤的吸盤、線、水槽、測力計、水、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將帶鉤的吸盤固定在水槽底部。2往水槽中倒入適當的水。3. 用測力計測量泡

22、沫塑料塊的重力。4將線的一端系在泡沫塑料塊上,繞過吸盤掛鉤, 另一端系在測力計的鉤上。通過測力計拉動線,分別使泡沫塑料塊小部分、大部分、全部浸入水中,測出拉力并記入下表。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重力大小拉力大小浮力大小5分析數據,得出結論:。6.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1.5分)、檢查實驗用品 (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 驗 過程1將帶鉤的吸盤固定在水槽底部。( 吸盤固定牢固 2 分)2往水槽中倒入適當的水。(水

23、槽中倒入適當2 分)3. 用測力計測量泡沫塑料塊的重力。 (測力計調零 2 分;測量正確2 分)4將線的一端系在泡沫塑料塊上,繞過吸盤掛鉤,另一端系在測力計的鉤上。通過測力計拉動線,分別使泡沫塑料塊小部分、大部分、全部浸入水中,測出拉力并記錄。(泡沫塑料塊系線位置正確1 分;繞線正確 2 分;正確測出并記錄三種浸入情況的拉力大小,每次 3 分)20 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分析采集的數據, 得出結論,并向教師報告。 (4分)4 分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五下實驗操作試題2:液體的熱脹

24、冷縮(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驗證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二、實驗器材:平底燒瓶(250 ) 、帶玻璃管橡膠塞、紅色水、小皮圈、燒杯( 2 個,500 )或水槽( 2 個) 、冷水、熱水、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組裝實驗裝置: (將燒瓶裝滿紅色的水并塞上橡膠塞,在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記號)。2將實驗裝置放入熱水中,觀察實驗現象。3將小皮圈移到玻璃管的紅水處,將實驗裝置放入冷水中,觀察實驗現象。4分析現象,得出結論:。5分析采集的數據,得出結論,并向教師報告。6.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

25、分(30分)實得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分)、檢查實驗用品(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 驗 過程1組裝實驗裝置:(將燒瓶裝滿紅色的水并塞上帶玻璃管橡膠塞, 在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記號。 )(5 分)2往燒杯中倒入熱水,將實驗裝置放入熱水中,觀察實驗現象。(5 分)3將小皮圈移到玻璃管的紅水處。(2 分)4往另一燒杯中倒入冷水,將實驗裝置從熱水中取出, 放入冷水中, 觀察實驗現象。 (5 分)4分析現象,得出結論:(4 分)21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分析現象,得出結論,并向教師報告。(3 分) 3 分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

26、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五下實驗操作試題3:空氣的熱脹冷縮(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驗證空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二、實驗器材:氣球、平底燒瓶(250 ) 、帶玻璃管橡膠塞、燒杯(2個,500 )或水槽( 2 個) 、冷水、熱水、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組裝實驗裝置。2往燒杯中倒入熱水,將實驗裝置放入熱水中,觀察實驗現象。3往另一燒杯中倒入冷水,將實驗裝置從熱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觀察實驗現象。4將燒瓶塞上帶玻璃管橡膠塞,雙手緊握燒瓶, 將玻璃管伸進燒杯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松開雙手觀察玻璃管有什么現

27、象發生。5分析現象,得出結論:,并向教師報告。6.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1.5分)、檢查實驗用品 (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 驗 過程1組裝實驗裝置:(將將氣球套在燒瓶口上科學合理) (3 分)2往燒杯中倒入熱水,將實驗裝置放入熱水中,觀察實驗現象。(氣球鼓起來了 )。(5 分)3往另一燒杯中倒入冷水,將實驗裝置從熱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觀察實驗現象。(鼓起的氣球又恢復原狀)(5 分)4將燒瓶塞上帶玻璃管橡膠塞,雙手緊握燒瓶,

28、將玻璃管伸進燒杯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有氣泡從玻璃管口冒出),松開雙手觀察玻璃管有什么現象發生(有少量的水進入玻璃管中 )。(6 分)19 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報告結果。分析現象,得出結論,并向教師報告。(5 分)5 分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五下實驗操作試題4:擺的研究(兩人合作, 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探究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擺幅大小的關系。二、實驗器材:鐵架臺、擺、線、秒表、直尺、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組裝探究擺繩長度與擺的快慢關系的實驗裝置。2實驗,

29、并將記錄15 秒內擺動次數,分析數據后得出的結論填入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結論擺長約 20厘米擺長約 40厘米3組裝探究擺幅大小與擺的快慢關系的實驗裝置(擺長約40 厘米) 。4實驗,并將記錄15 秒內擺動次數,分析數據后得出的結論填入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結論擺幅約 5 厘米擺幅約 10厘米5.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 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1.5分)、檢查實驗用品 (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 驗 過程1. 三次組裝探究實驗裝置正確(懸掛點固定良

30、好) 。 (每錯 1 次扣 1 分,共 3 分)2.12 次實驗操作正確(無明顯的錐擺現象)。(每錯 1 次扣 0.5 分,最多扣 3 分)3. 12 次數據測定準確。 (每次 1 分,共 12 分)18 分3.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分析數據,填寫結論,并向教師報告。(6 分)6 分4. 整理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六下實驗操作試題1:觀察洋蔥表皮細胞(2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1)了解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2)觀察細胞的結構,培養學生探究生物結構的興趣二、實驗

31、器材:洋蔥、小刀、鑷子、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稀碘液(盛于滴瓶中)、吸水紙一包、盛清水的滴瓶、培養皿、廢物缸、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 用小刀、鑷子將洋蔥內表皮剝下一薄層。2. 制作洋蔥裝片:用滴管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將取下的洋蔥內表皮平鋪在清水上,蓋上蓋玻片,再用吸水紙吸干多余的水分;用滴管將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液。3. 將制作好的裝片放在顯微鏡載物臺上,調好焦距觀察。4. 向教師報告觀察到的現象。5.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

32、清點 (1.5 分)、 檢查實驗用品 (1.5 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驗過程1.用小刀、鑷子將洋蔥內表皮剝下一薄層 (3 分)(用手將洋蔥表皮剝下不得分)2. 制作洋蔥裝片:a、用滴管在載玻片上滴上清水(1.5 分)b、用鑷子將取下的洋蔥內表皮平鋪在清水上。(3 分)c、蓋上蓋玻片 (向一個方向滑動蓋在標本上)。(3 分)d、用吸水紙吸干多余的水分。 (1.5 分)e、用滴管將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液。 (3 分)3. 用顯微鏡觀察。a、顯微鏡安放正確。(1.5 分)b、調節反光鏡,對光。(2 分)c、將制作好的裝片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1.5 分

33、)d、正確調節焦距,直至圖像清晰(自下而上,先粗后細)。(2 分)22分5. 觀 察 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 教 師 報告結果現象描述正確。 (2 分)洋蔥表皮是由一個個 “小格子”構成的。 觀察到的這一個個 “小格子” 就是洋蔥內表皮的細胞2 分6. 整 理 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六下實驗操作試題2: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的變化(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觀察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的變化,并檢驗生成的氣體的性質。二、實驗器材: 錐形瓶、小蘇打(碳酸氫鈉, 盛在廣口瓶里)、白醋(盛在細口瓶里)、藥匙

34、、毛玻璃片、廢物缸、吸水紙、火柴(或小木條)、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檢查儀器藥品是否齊全。2取 1 藥匙小蘇打放入錐形瓶中。3打開白醋瓶塞 ,將適量白醋倒入錐形瓶。4觸摸錐形瓶外壁。5將燃著的火柴(或木條)伸入瓶中。6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評委教師報告結果。7.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 分)、檢查實驗用品 (1.5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驗過程1取 1 藥匙小蘇打放入錐形瓶中。a、錐形瓶先平放或稍傾斜(2 分)。b、

35、放入小蘇打(碳酸氫鈉)后慢慢豎起 (2 分)。2打開白醋瓶塞 ,將適量白醋倒入錐形瓶。a、白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3 分)。b、白醋瓶口與錐形瓶口相接觸(3 分)。c、觀察現象 (1 分)。3觸摸錐形瓶外壁。a、在錐形瓶口蓋上一塊玻璃片(1 分)。b、用手觸摸錐形瓶外壁,感受溫度變化(3分)。4將燃著的火柴(或木條)伸入瓶中,觀察火焰變化 (3 分)。18 分5. 觀察 實 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果現象描述正確,并得出正確結論。(6 分)6 分6. 整理 實 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 (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六下實驗操作試題3:觀察白糖

36、的變化(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認識白糖的熔化是物理變化,白糖的炭化是化學變化。二、實驗器材:白糖(盛于廣口瓶)、藥匙、酒精燈、火柴、長柄金屬湯勺、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 觀察白糖。2. 將少量白糖放入長柄金屬湯匙中。3. 點燃酒精燈,給盛有少量白糖的長柄金屬湯匙加熱,觀察白糖的變化。4. 分析白糖加熱過程中,什么時候是物理變化,什么時候是化學變化,并向教師報告結果。5. 整理實驗器材。主考教師簽名監考教師簽名確認成績學生簽字 裁 剪線學 校姓 名得分實驗步驟操作要求與評分標準滿分(30分)實得分1、檢查儀器藥品。按實驗用品清點 (1.5 分)、 檢查實驗用品

37、(1.5 分) (必須要有動手清點的動作)3 分2. 實驗過程1觀察白糖。 (白色顆粒狀,有白糖香味2 分)2 將少量白糖放入長柄金屬湯匙中。 (打開廣口瓶,瓶蓋倒放于桌面,用藥匙取用)(3 分)3 點燃酒精燈給盛有少量白糖的長柄金屬湯匙加熱。(酒精燈使用 3 分)觀察白糖的變化。 (狀態變化:顆粒狀液體狀糊狀固體狀3 分;顏色變化:白色褐色黑色3 分;氣味變化: 白糖香味焦味 3 分)4. 分析白糖加熱過程中,什么時候是物理變化21分(白糖的熔化是物理變化2 分), 什么時候是化學變化 (白糖的炭化是化學變化2 分)。5. 觀 察 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 教 師 報告結果現象描述正確,并得

38、出正確結論。(3 分)3 分6. 整 理 實驗器材。將廢物倒入指定容器(1 分),儀器整理復位(1分),清潔桌面 (1 分) 。3 分小學科學六下實驗操作試題4:米飯、淀粉和碘的變化(10 分鐘內完成 )學 校姓 名得分一、實驗目的:利用淀粉與碘酒發生化學反應時的顏色變化這一特性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二、實驗器材:米飯、淀粉、碘酒(盛于滴瓶)、3 種常見的食物(如土豆、饅頭、蘿卜)、培養皿5 個、藥匙、鑷子、抹布。三、基本實驗要求:1觀察淀粉的外觀特點,描述手摸淀粉時的感受。2在淀粉上滴一滴碘酒,觀察出現了什么現象?3用滴管在米飯上滴一滴碘酒,觀察到什么?你認為藍色的東西還是米飯嗎?4米飯、淀粉碰到碘酒產生的藍色的物質,是新物質嗎?5用碘酒來鑒別3 種常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6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向教師報告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