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水泥的取樣標準及檢測_第1頁
(完整word版)水泥的取樣標準及檢測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泥的取樣 標準及檢測 一取樣 水泥檢驗應按同一生產(chǎn)廠家、同一等級、同一品種、同一 批號且連續(xù)進場的水泥,袋裝不超過 200t 為一批,散裝不超過 500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少于一次。取樣應有代表性,克連續(xù) 取,也可以從 20個以上不同部位抽取等量樣品, 總量至少 12kg。 二水泥檢測依據(jù) 1. 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 2007)。 2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檢測方法(GB/T 1 346 200 1 ) 。 3.水泥膠砂強度建院方法(GB/T 17671 1999)。 4水泥取樣方法 (GB 125732008)。 5.水泥細度檢驗方法 篩析法(GB/T 1345 2005)

2、。 三水泥重點檢測指標 1. 水泥細度的檢驗; 2. 標準稠度用水量測定試驗; 3. 水泥凝結時間檢驗; 4. 水泥安定性檢驗; 5.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 四具體檢測方案 ( 1)水泥細度檢驗方案 檢測試驗的目的: 通過篩析法測定篩余量, 評定水泥細 度是否達到標準要求。 檢驗標準及主要質(zhì)量指標檢驗方法標準: 水泥細度檢驗方法 篩析法( GB/13452005)。 GB 1752007 規(guī)定:水泥細度為選擇性指標:礦渣硅酸 鹽水泥、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 硅酸鹽水泥的細度以篩余表示,其 80卩m方孔篩篩余不大 于10%或 45卩m方孔篩篩余不大于30% 細度檢驗方法有負壓篩

3、法、 水篩法和干篩法, 當三種 檢驗方法測試結果發(fā)生爭議時,以負壓篩法為準。 主要儀器設備:負壓篩析儀、試驗篩、水篩架和噴頭、 天平最大感量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 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試驗步驟:a、篩析試驗前,將負壓篩放在篩座上,蓋上 篩蓋,接通電源,檢查控制系統(tǒng),調(diào)整負壓在40006000Pa 范圍內(nèi) b、稱取試樣25g。置于潔凈的負壓篩中,蓋上篩蓋,放 在篩座上,開動篩析儀連續(xù)篩析 2mi n,在此期間如有試樣 附著在篩蓋上,可輕輕敲擊使試樣落下。篩畢,用天平稱量 篩余量。 試驗注意事項: 當工作負壓小于4000Pa時, 應清理吸塵 器內(nèi)水泥,使負壓恢復正常。 試驗結果處理

4、水泥試樣篩余百分數(shù)按式計算(精確至 0.1%): F= RS X 100 m 式中F 水泥試樣的篩余百分數(shù),% Rs水泥篩余物的質(zhì)量,g; m水泥試樣的質(zhì)量,g。 (2)標準稠度用水量測定用水量測定試樣方案 檢測試樣目的:水泥的凝結時間、安定性均受水泥 漿稠稀的影響,為了不同水泥具有可比性,水泥必 須有一個標準稠度,通過此項試驗測定水泥漿達到 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作為凝結時間和安定性試驗 用水量的標準。 檢驗標準及主要質(zhì)量指標檢驗方法標準 a、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07) b、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檢測方法 (GB/T 13462001)。 GB/T 1346 2001規(guī)

5、定,當采用標準法時,以試桿沉入 凈漿并距底板6 _ 1mm時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其 拌合水量為該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 (P);當采用代用 法時,以試錐下沉深度28_2mn時的凈漿為標準稠度凈 漿,其拌合水量為該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調(diào)整水量 法)或標準稠度用水量。 主要儀器:水泥凈漿攪拌機、代用法維卡儀、標準 維卡儀。 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試驗步驟(標準法): a、攪拌機具用濕布擦過后,將拌合用水倒入攪拌鍋內(nèi), 然后在510分鐘內(nèi)小心將稱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 b、拌和時,低速攪拌120s,停15s,同時將攪拌機具 粘有的水泥漿刮入鍋內(nèi),接著高速攪拌 120s,停機。 c、拌和結束后,立

6、即將拌和的水泥漿裝入已置于玻璃 底板上的試模內(nèi),用小刀插搗,輕振數(shù)次,刮去多余的 水泥漿。抹平后迅速將試模和底板移到維卡儀上,調(diào)整 試桿與水泥漿表面接觸,擰緊螺絲12s后,突然放松, 使試桿垂直自由沉入水泥漿中,在試桿停止沉入或放松 30s后記錄試桿距底板之間的距離。 注意事項:a、維卡儀的金屬棒能自由滑動。 b 、調(diào)整至柱接觸玻璃板時指針對準零點。 c 、沉入深度測定應在攪拌后1.5min以內(nèi)完 成。 試驗結果處理:采用標準法時,以試桿沉入凈漿并距 底板6_ 1mm時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其拌合水量 為該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P)。 (三)水泥凝結時間檢驗方案 檢測試驗的目的:通過水泥凝結

7、時間的測定,得到初 凝時間和終凝時間,與國家標準進行比較,判定水泥凝 結時間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檢驗標準及主要質(zhì)量指標檢驗方法和標準 a、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檢測方法 (GB/T 1346 2001)。 b、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07)。 GB1752007規(guī)定: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小于 45min, 終凝時間不大于390mi n;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 鹽水泥、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 合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小于45min,終凝時間不大于 600min。 主要儀器設備 a、 凝結時間測定儀。 b、 量水器 c、 天平。 d、 溫熱養(yǎng)護箱 試驗步驟及

8、注意事項 試驗步驟: a、 試件的制備。 按標準稠度用水量測定方法制備標 準稠度水泥凈漿,一次裝滿試模振動數(shù)次刮平后, 立即放入養(yǎng)護箱內(nèi),記錄水泥加入水中的試件即 位凝結時間的起始時間。 b、 初凝時間測定。試件在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至 30min 時 進行第一次測定。測定時,將試針與水泥凈漿表 面接觸。擰緊螺釘12s后,突然放松,使試針 鉛垂自由沉入水泥漿中,觀察試針停止下沉或釋 放試針30s時指針的讀數(shù),并同時記錄此時的時 間。 c、 終凝時間測定。在完成初凝時間測定后,將試模 連同漿體從玻璃板上平移取下,并翻轉 180將 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養(yǎng)護箱內(nèi)繼續(xù)養(yǎng) 護,接近終凝時間時, 每隔15

9、min測定一次, 并 同時記錄測定時間。 注意事項: a、 測定前調(diào)整試件接觸玻璃板時,指針對準零點。 b、 整個測定過程中試針以自由下落為準,且沉入位 置至少距試模內(nèi)壁10mm c、 每次測定不能讓試針落入原孔,每次測完須將試 針擦凈并將試模放入養(yǎng)護箱內(nèi),整個測試防止試 模受振。 d、 臨近初凝,每隔5min測一次,臨近終凝,每隔 15min測一次。達到初凝或終凝時應立即重復測 一次,當兩次結論相同時,才能定為達到初凝狀 態(tài)或終凝狀態(tài)。 試驗處理結果 初凝時間確定:當試針沉至距底板 41mm寸,為初 凝時間,從水泥加入水中起至初凝狀態(tài)的時間內(nèi)為 初凝時間,用“ min ”表示。 終凝時間確定

10、:當試針沉入試體 0.5mm時為終凝狀 態(tài),從水泥加入水中起至終凝狀態(tài)的時間為終凝時 間,用“ min”表示。 (四) 水泥安定性檢驗方案 檢測試驗的目的:通過測定沸煮后標準稠度水泥凈漿 試樣的體積和外形的變化程度,評定體積安定性是否合格。 檢驗標準及主要質(zhì)量指標檢驗方法和標準 a、 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檢測方法 (GB/T 1346 2001)。 b、 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07)。 GB 1752007規(guī)定:硅酸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 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安定性沸煮法檢驗必須合格。 測定方法可以用試餅法也可以用雷氏法

11、, 有爭議時以 雷氏法為準。 主要儀器設備: 雷氏夾、 沸煮箱、 雷氏夾膨脹值測 定儀、水泥凈漿攪拌機、濕熱養(yǎng)護箱 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試驗步驟: 按標準稠度用水量確定的方法和結果拌和水 泥凈漿。 將實現(xiàn)校準的雷氏夾放在涂有一薄層黃油的 玻璃板上,把制備好的標準稠度水泥凈漿裝填 在雷氏夾試模里, 并用小抹刀插搗多次, 確保 密實,然后抹平。每個水泥樣品至少制備兩個 試樣,在蓋上一塊涂油的玻璃板, 放入養(yǎng)護箱 中養(yǎng)護 242h。 沸煮試驗前, 首先調(diào)整好箱內(nèi)水位, 要求在整 個沸煮過程中箱里的水始終能夠沒過試件, 不 可中途補水,同時要保證水在 305min 內(nèi)開 始沸騰。 4 從養(yǎng)護箱中取出雷

12、氏夾,去掉玻璃板,先 測量雷氏夾指針尖端的距離(記作 A ),精確 到0.5mm,隨后將試件放入沸煮箱中的試件 架上,要求指針朝上, 然后開始加熱, 使箱總 的水在 30min 內(nèi)沸騰,并恒沸 1805min。 沸煮結束后,立即放掉箱中的熱水, 打開箱蓋, 待冷卻至室溫, 取出試件。測定雷氏夾指針尖 端的距離(記作 C)。 注意事項: a、 需平行測試兩個試件、 b、 凡水泥凈漿接觸的玻璃板和雷氏夾表面都有稍 涂一層油。 a、 b、 c、 d、 試驗結果評斷:當兩個雷氏夾試件煮后指針尖 端增加的距離(C-A)的平均值不大于5mm,則 認為該水泥安定性合格。 當兩個試件的 C-A 值差 超過 4

13、mm 時,應采用同一樣品再重做一次試驗, 再如此則認為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安定性不合格 的水泥判定為不合格品。 (五)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案 檢驗目的:通過檢驗不同齡期的抗壓強度、 抗折強度,確定水泥的強度等級或評定水泥 強度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檢驗標準及主要質(zhì)量指標檢驗方法和標準 a、 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檢測方法 (GB/T 13462001)。 b、 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07)。 GB 1752007 規(guī)定: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通用 硅酸鹽水泥,其不同齡期的強度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 品種 抗莊凰度 抗折珊屢 2S4 3d 28d 42-5 42.5 5.5 220 4

14、.0 52 5 23.0 52.5 4.0 0 52.5R 27.0 5.0 62.5 28.0 62.5 5.0 5.0 61.5R 32.0 5.5 42 5 17.0 42.5 3.5 fi.5 42.5R 22.0 4.0 515 52.5 4.0 0 52.JR X7.0 5.0 曠炸硅麗鹽出泥 冀山疑理豳鹽狀泥 粉煤圾硅襯鹽水泥 復合哇葢氷泥 S2.5 100 32J 2J 32.JR 150 55 42.5 15.0 42.3 55 M5 J2.5R 19.0 40 513 210 52 3 4 0 52.5R 23.0 主要儀器設備:a、行星式膠砂攪拌機符合 (JC/T 681

15、 1997)。 c、 水泥膠砂試模 符合(JC/T 726 1999)。 d、 水泥膠砂試體成型振實臺 符合(JC/T 682 1997)。 e、 抗折試驗機。 f、 抗壓試驗機。 g、 抗壓夾具 符合(JC/T 683 1997) 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試驗步驟: 1)膠砂的制備 配合比:膠砂的質(zhì)量配合比應為一份水泥、三份標準砂和半 份水(水灰比為0.5 )。一鍋膠砂成三條試體,每鍋材料需要量如表 表4-1每鍋膠砂的材料數(shù)量 水泥名稱 水泥(g) 標準砂(g) 水(g) 硅酸鹽水泥 450 士 2 1350士5 225 士 1 普通硅酸鹽水泥 礦渣硅酸鹽水泥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復合硅酸鹽水泥

16、石灰石硅酸鹽水泥 配料:水泥、砂、水和試驗用具的溫度與試驗室相同,稱量用 的天平精度應為士 1g。當用自動滴管加225ml水時,滴管精度應達到 士 1ml。 攪拌:每鍋膠砂用攪拌機進行機械攪拌。先使攪拌機處于待 工作狀態(tài),然后按以下的程序進行操作: a.把水加入鍋里,再加入水泥,把鍋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 位置b.然后立即開動機器,低速攪拌30s后,在第二個30s開始的同 時均勻地將砂子加入。當各級砂是分裝時,從最粗粒級開始,依次將 所需的每級砂量加完。把機器轉至高速再拌 30s。 c. 停拌90s,在第一個15s內(nèi)用一膠皮刮具將葉片和鍋壁上的膠 砂刮入鍋中間。在高速下繼續(xù)攪拌 60s。各個

17、攪拌階段,時間誤差應 在士 1s以內(nèi)。 2)試件的制備 膠砂制備后立即進行成型。 將空試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實臺上, 用一個適當勺子直接從攪拌鍋里將膠砂分兩層裝入試模,裝第一層 時,每個槽里約放 300g 膠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頂部沿每個 模槽來回一次將料層播平,接著振實 60 次。再裝入第二層膠砂,用 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實 60 次。移走模套,從振實臺上取下試模。用 一金屬直尺以近似 90的角度架在試模模頂?shù)囊欢?, 然后沿試模長度 方向以橫向鋸割動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動 , 一次將超過試模部分的膠砂 刮去, 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況下將試體表面抹平。 在試模上作標記或加字條標明試件編號。

18、 (3)沸煮 脫模前的處理和養(yǎng)護: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膠砂。立即將作 好標記的試模放入霧室或濕箱的水平架子上養(yǎng)護, 濕空氣應能與試模 各邊接觸。 養(yǎng)護時不應將試模放在其他試模上。 一直養(yǎng)護到規(guī)定的脫 模時間時取出脫模。 脫模前, 用防水墨汁或顏料筆對試體進行編號和 做其他標記。 兩個齡期以上的試體, 在編號時應將同一試模中的三條 試體分在二個以上齡期內(nèi)。 脫模:脫模應非常小心。對于 24h 齡期的,應在破型試驗前 20分鐘內(nèi)脫模。對于24h以上齡期的,應在成型后2024h之間脫 模。 已確定作為 24h 齡期試驗(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試驗) 的已脫模 試體,應用濕布覆蓋至做試驗為止。 水中養(yǎng)護:將

19、作好標記的試件立即水平或豎直放在 20C 士 1 C 水中養(yǎng)護, 水平放置時刮平面應朝上。 試件放在不易腐爛的箅子上, 并彼此間保持一定間距, 以讓水與試件的六個面接觸。 養(yǎng)護期間試件 之間間隔或試體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 5mm。 每個養(yǎng)護池只養(yǎng)護同類型的水泥試件。 最初用自來水裝滿養(yǎng)護池 (或容器) ,隨后隨時加水保持適當?shù)暮愣ㄋ唬辉试S在養(yǎng)護期間 全部換水。 除 24h 齡期或延遲至 48h 脫模的試體外,任何到齡期的試體應在 試驗(破型)前15min從水中取出。揩去試體表面沉積物,并用濕布 覆蓋至試驗為止。 強度試驗試體的齡期:試體齡期是從水泥加水攪拌開始試驗 時算起。不同齡期強度試驗

20、在下列時間里進行。 -24h 士 15min ; -48h 士 30min ; -72h 士 45min ; -7d 士 2h ; - 28d 士 8h。 (4)強度測試 抗折強度測定 將試體一個側面放在試驗機支撐圓柱上, 試件長軸垂直于支撐圓 柱,通過加荷圓柱以 50n/s 士 10n/s 的速率均勻地將荷載垂直地加在 棱柱體相對側面上,直至折斷。 保持兩個半截棱柱體處于潮濕狀態(tài)直至抗壓試驗。 抗折強度 以牛頓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下式計算: 3 R1=1.5F 1L/b 3 式中:Fl折斷時施加于棱柱體中部的荷載,N; L支撐圓柱之間的距離,mm b 棱柱體正方形截面的邊長,取 40m

21、m。 抗壓強度測定 抗壓強度試驗通過抗壓強度試驗機和抗壓強度試驗機用夾具, 在 半截棱柱體的側面上進行。 半截棱柱體中心與壓力機壓板受壓中心差 應在士 0.5mm內(nèi),棱柱體露在壓板外的部分約有10mm在整個加荷過 程中以 2400n/s 200n/s 的速率均勻地加荷直至破壞。 抗壓強度 以牛頓每平方毫米(mpa為單位,按下式計算:R=FC/A 式中:FC破時的最大荷載,N; A受壓部分面積,(40mM 40mm=1600 nm。 注意事項:a、試模內(nèi)壁應在成型前涂薄層的隔離劑。 b 、脫模時應小心操作,防止試件受到損傷。 c 、養(yǎng)護時不應將試模疊放。 試驗結果處理 a、抗折強度 以一組三個棱

22、柱體抗折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 當三個強度 中有超出平均值士 10%時,應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試驗結 果。 各試體的抗折強度記錄至 O.lmpa;計算平均值應精確至O.lmpa。 b、抗壓強度 以一組三個棱柱體上得到的六個抗壓強度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 作為試驗結果。如六個測定值中有一個超出六個平均值的 10%,就 應剔除這個結果, 而以剩下五個的平均數(shù)作為結果。 如果五個測定值 中再有超過它們平均數(shù) 10%的,則此組結果作廢。 各個半棱柱體得到的單個抗壓強度結果計算至 O.lmpa;計算平 均值應精確至 0.1mpa。 砌筑砂漿的取樣、標準及檢測 一、 取樣 1 、建筑砂漿試驗用料應

23、從同一盤砂漿或同一車砂漿中取樣。取樣不 少于試驗所需量的 4 倍。 2、 當施工過程中進行砂漿試驗時,砂漿取樣量應按相應的施工驗收 規(guī)范執(zhí)行,并宜在現(xiàn)場攪拌點或預拌砂漿卸料點的至少 3 個不同部位 及時取樣。對于現(xiàn)場取得的試樣,試驗前應人工攪拌均勻。 3、 從取樣完畢到開始進行各項性能試驗,不宜超過 15min。 二、檢測依據(jù) 1、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JGJ/T 70 2009) 2、砌體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 ( GB 50203 2002) 3、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 (JGJ 98 2000)。 三、重點檢測指標 1、砂漿拌合物性能檢測試驗 2、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四、具體

24、檢測方法 (一) 1、砂漿拌合物性能檢測試驗方案 檢測試驗目的:通過稠度的測定,便于施工過程中控制砂漿稠度, 達到控制用水量的目的, 同時為確定配合比、 合理選擇稠度及確定滿 足施工要求的流動性提供依據(jù); 通過分層度的測定, 評定砂漿的保水 性。 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檢測方法 a、 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JGJ/T 70 2009)。 b、 砌體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3-2002)。 建筑砂漿的分層度水得大于 30mm其中室內(nèi)混合砂漿的分層度一般 不大于 20mm。 主要儀器設備:砂漿稠度測定儀、鋼制搗棒、秒表等。 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試驗步驟 a、 稠度

25、試驗 i 將盛漿容器和試錐表面用濕布擦干凈,并用少量潤滑油輕擦滑桿, 然后將滑桿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紙擦凈,使滑桿能自由滑動。 ii. 將砂漿拌和物一次裝入容器,使砂漿表面低于容器口約10mm左右, 用搗棒自容器中心向邊緣插搗 25 次,然后輕輕地將容器搖動或敲擊 56下,使砂漿表面平整,隨后將容器置于稠度測定儀的底座上。 iii. 擰開試錐滑桿的制動螺絲, 向下移動滑桿, 當試錐尖端與砂漿表面 剛接觸時,擰緊制 動螺絲,使齒條測桿下端剛接觸滑桿上端,并將 指針對準零點上。 iv. 擰開制動螺絲,同時計時間,待10s立即固定螺絲,將齒條測桿下 端接觸滑桿上端,從刻度盤上讀出下沉深度(精確至lmm)

26、即為砂漿) 的稠度值。 b、 分層度試驗 i. 將盛漿容器和試錐表面用濕布擦干凈,并用少量潤滑油輕擦滑桿, 然后將滑桿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紙擦凈,使滑桿能自由滑動。 ii. 將砂漿拌和物一次裝入容器, 使砂漿表面低于容器口約 l0mm 左右, 用搗棒自容器中心向邊緣插搗 25 次,然后輕輕地將容器搖動或敲擊 56 下,使砂漿表面平整,隨后將容器置于稠度測定儀的底座上。 iii. 擰開試錐滑桿的制動螺絲, 向下移動滑桿, 當試錐尖端與砂漿表面 剛接觸時,擰緊制 動螺絲,使齒條測桿下端剛接觸滑桿上端,并將 指針對準零點上。 iv. 擰開制動螺絲,同時計時間,待10s立即固定螺絲,將齒條測桿下 端接觸滑

27、桿上端,從刻度盤上讀出下沉深度(精確至lmm)即為砂漿 的稠度值 v. 圓錐形容器內(nèi)的砂漿,只允許測定一次稠度,重復測定時,應重新 取樣進行測定。 注意事項:a、圓錐形容器內(nèi)的砂漿,只允許測定一次稠度,重復測 定時,應重新取樣進行測定。 b、分層度試驗可采取標準法,當發(fā)生爭議時,以標準法 測定的結果為準。 處理結果: a、 稠度試驗: i. 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試驗結果測定值,計算值精確至 1mm。 ii. 兩次試驗結果之差,如大于10mm,則應另取砂漿攪拌后重新測定。 b、 分層度 i. 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砂漿的分層度值。 ii. 兩次分層度試驗結果之差,如大于10mm,則應另取砂漿攪拌后重 新測定。 (二)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試驗目的:通過砂漿試件抗壓強度的測定,檢驗砂漿質(zhì)量,確定、 校核配合比是否滿足要求,并確定砂漿強度等級。 依據(jù)標準 a、 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JGJ/T 70 2009)。 b、 砌體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3-2002)。 主要試驗儀器:試模、搗棒、壓力試驗機、墊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