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腹壁切口改良縫合750例臨床研究【摘要】目的 對腹壁切口改良縫合的臨床效果進 行評價分析。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間我院行腹壁切口的婦產科 手術患者得1500例,將其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50例, 研究組患者采用改良縫合方式,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傳統縫 合方式。而后對這兩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況、術后病率進行 比較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切口甲級愈合率100%,術后病 率3. 5%,最長住院時間8天,與對照組甲級愈合率90%,術 后病率17.6%,最長住院時間20天,兩組比較統計分析(p4cml90 例,切口長度 8-10cm60 例,11-14cm6
2、90 例;對 照組切口脂肪厚度4cml82例,切口長度8-10cm58例, ll-14cm者692例。兩組比較分析無顯著差異,見表1。2. 2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后傷口愈合情況,術后病率、最 長住院時間,研究組750例中,術后體溫正常,傷口無紅腫, 無硬結、無滲液,白細胞加分類均正常共735例,術后第1 天檢查傷口共有50例可擠出少量積血,經擠出積血換敷料 后加壓包扎傷口均能甲級愈合。術后有16例體溫升高;5例 為乳脹,10例為“上感”,1例為尿道炎,有10例傷口局 部有腫脹,用消毒血管鉗局部探查見少量水樣液體流出,予 置小鹽水紗條引流換藥2-4次。用創口貼將皮膚拉攏對合捆 腹帶,傷口為甲級愈合(
3、術后2周回訪傷口對合整齊無硬結)。 無一例需二期縫合。最長住院時間8天。傷口甲級愈合率 100%,發生術后病率共26例,占3. 5%o對照組750例中, 術后體溫正常,傷口無紅腫,無硬結,無滲液,白細胞加分 類正常630例,術后第1天檢查傷口敷料有滲血者8例,只 有2例有積血擠出,予換敷料包扎捆腹帶,術后體溫 237.5160例(20例為乳脹,10例為"上感”,2例有尿 道炎),70例傷口局部紅腫、硬結、滲液(其中18例伴有體 溫237.81,白細胞加分類稍升高,予抗炎治療,白細胞加 分類恢復正常)。30例傷口有滲液無紅腫,共90例有滲液的 傷口經清創換藥后創口予蝶形膠布粘合,回訪愈
4、合平整良好 的31例,有59例傷口中間有凹陷為乙級愈合,另有10例 因死腔及竇道較大甚至裂開,予擴大清創拆除整個傷口縫線 換藥14天后行二期縫合,最長住院20天。此組傷口甲級愈 合率90. 8%(681例),乙級愈合69例9. 2%,術后病率17. 6%。 研究組傷口甲級愈合率、術后病率,最長住院時間與對照組 比較統計分析(p 3討論女性患者,由于脂肪分布所具特點,使得婦產科下腹部 切口經常會因皮下脂肪厚以及一些其它因素而誘發非感染 性裂開,對切口的愈合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關于愈合不良的 原因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極度營養不良,如貧血、 肝腎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會導致局部組織愈合力發生明顯減 弱
5、而影響愈合效果2 o外力性因素如腹壓增加致切口處 在不穩定狀態影響切口愈合;縫合材料同樣能夠對切口的 愈合產生影響。以上因素在研究組與對照組病例中統計兩組 間無顯著差異。臨床上認為皮膚、皮下組織的縫合方法是 影響傷口愈合的關鍵因素3。下腹壁皮下組織內有兩條較 大的皮下動脈即腹壁淺動脈和外側的旋骼淺動脈走行于淺 筋膜淺、深兩層之間,彼此相互吻合成網絡4。因上述特 點:任何方向縫合腹壁切緣皮下組織,都必然阻斷血管網, 影響組織血供,使靜脈淋巴四流受阻,引起組織水腫,有部 分組織因缺血而壞死引起切口腫脹滲液,縫合太淺,造成皮 下死腔,縫合太深,則皮膚內陷。過去一段時間用絲線傳統 縫合腹膜腹橫筋膜,腹
6、直肌前鞘、皮下組織以及皮膚,在皮 下組織內會留有縫線,絲線結異物會產生較大的刺激,若縫 合針數相對較多,就易對局部血液循環造成一定的影響,增 加了紅腫、硬結、脂肪液化及感染的發病率,一旦感染換藥 時間延長,切口不易愈合,且會形成竇道、竇管,影響治療 效果5。本項研究資料顯示對照組采用常規傳統方法縫合 切口各層,有些病例出現了上述傷口紅腫、硬結、滲液、死 腔、竇道、竇管、傷口裂開等現象,導致傷口乙級愈合及術 后病率(17. 6%)增多,有的需做二期縫合。針對以上情況 我們采取改良縫合腹壁切口即皮下組織徹底止血不縫合,減 了組織的縫合,可消除對皮膚及皮下組織血供的影響,減少 異物存留,減輕組織水腫
7、,術畢捆收腹帶可減少外力因素的 影響,壓砂袋可減少傷口滲血,促進傷口愈合有顯著效果, 術后病率低3. 5%,無一例需二期愈合。綜上所述,改良縫合方式具有以下特點:皮下組織不 縫合只需止血徹底,其它層次縫合同常規用可吸收線縫合。 不影響皮下組織血液淋巴回流。術畢加壓包扎傷口減少傷 口滲血。術后第1天檢查傷口并擠出傷口內積血避免殘留 于傷口內繼發感染。本組切口甲級愈合率高達100%,減少了 術后病率的發生(3.5%),降低了術后并發癥,改善了腹壁 切口愈合效果,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縮短了住院 時間),對提高婦產科手術質量,具有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應用。參考文獻1 徐堅,薛文群,許倩腹部橫切口皮膚皮下組織層 縫合方式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0, 16 (01): 52.2 肖長鳳,楊春燕,向紅云,等.腹壁等切口美容縫 合在婦產科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 19(24): 987-989.3 陳革,唐健雄,腹壁切口的縫合方法和縫線的選擇. 外科理論與實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