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國卷I文綜歷史高考試題_第1頁
年全國卷I文綜歷史高考試題_第2頁
年全國卷I文綜歷史高考試題_第3頁
年全國卷I文綜歷史高考試題_第4頁
年全國卷I文綜歷史高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絕密啟用前2021 年一般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全國卷 i 文科綜合才能測試歷史部分地理: 1-1136374344歷史: 24-354142454647政治: 12-23383940留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 鉛筆將試卷類型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挑選題時,選出每道題答案后,用2b 鉛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潔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挑選題必需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需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

2、需改動,先劃掉原先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需保證答題卡的潔凈;考試終止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挑選題:此題共35 小題,每道題4 分,共 140 分;在每道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哪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24據學者考訂,商朝產生了17 代 30 位王,多為兄終弟及;而西周產生了11 代 12 位王;這反映出a 禪讓制度的長期影響 b王位繼承方式的變化c君主壽命的時代差異d 血緣紐帶關系的弱化25漢武帝時,朝廷制作出很多一尺見方的白鹿皮,稱為“皮幣”,定價為40 萬錢一張;諸侯王參與獻禮時,必需購皮幣用來置放禮物,而當時一個“千戶侯”一

3、年的租稅收入約為20 萬錢;朝廷這種做法 a 加強了貨幣治理b確立了思想上的統一c減弱了諸侯實力d 實現了對地方的掌握26唐代之前,荊楚民間存在一種祈求豐收的“牽鉤之戲”,至唐代稱作“拔河”,廣為流傳;唐玄宗觀 拔河俗戲 詩云:“壯徒恒賈勇, 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 須明勝敗多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1據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為主流b耕戰結合觀念深化人心c陽剛與力氣受到推崇d 詩 歌 以 描 寫 宮 廷 生 活 為 主27明中后期,大水道流經的東昌府是山東最重要的棉花產區,所產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攬,沿水道運至江南,而后返銷棉布;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 交通方式的變革 b土地

4、制度的調整c貨幣制度的轉變d 地區經濟的差異28表 1川沙縣部分名人簡歷表黃彬國同學,干練有才,上海招商局創辦時,章程皆其手訂;朱純祖監生,幼時孤苦伶仃,學習米業,中年創設朱麗記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員,感于地方貧瘠日甚,就其家設機器軋棉廠;表 1 是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毗鄰上海的川沙縣部分名人的簡歷,說明當時國內a 科舉取士轉向選拔實務人才 b傳統社會結構受到沖擊 c儒家的義利觀念被拋棄d 新式工業在經濟中居于主導29 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 “科學”“公平”“民主”等詞顯現頻次大體相當;19191922 年, “民主”顯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1/

5、20;這種變化可說明a 新文化運動主流思想發生轉變b國民革命運動受到民眾普遍擁護c資本主義政體模式被學問界否定d 中國社會主要沖突發生轉變230 1940 年,毛澤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仍具有肯定的革命性,這是中國與俄國的不同之點,在俄國“無產階級的任務,是反對資產階級,而不是聯合它”;毛澤東的分析意在a 借鑒俄國革命的體會b擴大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c闡釋中國革命的性質d 批判右傾錯誤的危害31據統計, 1954 年 1 月到 4 月,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上海分館俄文書刊借閱總數為1953 年同期的 5 倍,為1952 年同期的50 倍,東北各討論所俄文書刊借閱

6、量也大幅增加;這說明當時a 科學討論已與國際前沿接軌 b科教興國戰略已綻開 c對蘇聯體會的反思蔚然成風d 工業化建設需求迫切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審法庭幾乎可以審查當時政治生活中的全部問題,甚至包括公民大會和議事會通過的法令,并進行最終判決;這說明a 法律聽從民眾意愿 b判決表達權力來源c全體公民參與政治d 法律面前人人公平33有討論認為,美國獨立后不到半個世紀,拉丁美洲經過獨立戰爭,推翻了殖民統治,但拉美國家并沒有像近鄰美國那樣獨立后進入現代化的快車道,而是進展停滯,究其緣由,殖民統治難辭其咎;“難辭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 奴役掠奪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統治最早c進行了大量的移民 d

7、 移植了本國生產方式34工業革命前,英國礦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 年,修理過唧筒的瓦特創造了一種單動式蒸汽機,后在工廠主的合作和資助下,最終改進制成“萬能蒸汽機”,并廣泛使用到工業領域;該過程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生產領域的主要創造制造a 源自于勞動實踐3b依靠于科學理論的突破c取決于資金保證d 得益于各階層廣泛參與35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青年藝術家在瑞士組成藝術群體“達達派”;他們用紙片、抹布、電車票、火柴盒等進行創作,甚至把瓷質的小便器命名為“噴泉”搬上展覽會;這類作品a 抒發了浪漫情懷 b遵循了寫實原就c突出了理性思維d 表達了幻滅反叛41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25

8、分)材料一表 219501980 年部分國家鋼產量變化表(單位:萬噸)年份中國美國蘇聯日本1950618785273348419552851061745279411965122311926910241161975239010582141341023119803712100801480011141 摘編自 19491984 中國工業的進展統計資料材料二20 世紀 80 歲月以來,我國鋼產量快速增長,1983 年達到 4002 萬噸, 1986 年達到 5205 萬噸,至 2002年達到18224.89 萬噸,鋼產量已連續7 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 年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2001 年增長39

9、.30% , 2002 年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比2001 年增長 33.82%;鋼材品種結構連續改善,國民經濟進展需要的特別品種和高附加值品種大幅增加; 摘編自中國統計年鑒等(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說明四個國家鋼產量的總體進展趨勢及基本緣由;( 15 分)(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鋼鐵業進展的主要緣由;(10 分)42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12 分)材料4凡讀本書請先具以下諸信念: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特別是自稱學問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當略有所知;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

10、歷史之溫情與敬意;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責與弱點,一切諉卸于古人;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進展之期望; 錢穆國史大綱 ( 1940) 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 (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料中觀點,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楚; )45 歷史 選修 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5 分)材料秦朝推行的 “二十等爵 ”制,始創于商鞅變法時為嘉獎軍功所設立的軍功爵制;漢承秦制,連續沿用“二十等爵 ”制,但依

11、據實際情形有所調整;曹魏末年,專權的晉王司馬昭為取代曹魏政權,“深覽經遠之統,思復先哲之軌,分土畫疆,建爵五等,或以進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禮,設公、候、伯、子、男五個等級,把爵位封授給支持司馬氏的群臣;受封者獲得民戶數量不等的“封邑 ”,爵位由子孫承襲;“自騎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對文武官員的 “五等爵 ”制確立; 通過五等爵分封,司馬昭對曹魏朝廷中的大臣進行了一次比較完全的區分,將那些傾向于司馬氏的大臣與其他曹魏大臣明確區分開來,成為司馬氏建立晉朝的前奏; 摘編自楊光輝漢唐封爵制度等(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說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

12、派;( 5 分)( 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對象,并簡析兩種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 10 分)46 歷史 選修 3: 20 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5 分)材料蘇德戰爭爆發后,開創其次戰場成為蘇、美、英三國外交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英國極力拖延其次戰場的開創,它的戰略是第一保衛大不列顛的安全,保護其海上運輸線;而只有掌握住北非、地中海和中東地區,英國才可能實現其上述戰略目的;這其中,北部非洲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誰掌握了北非、蘇伊士水道和直布羅陀海峽,誰就把握了地中海這條重要的海上航運線;其次次世界大戰之前,利比亞是意大利的殖民地, 毗鄰的埃及受英

13、國掌握;墨索里尼為實現其建立“新羅馬帝國 ”的理想, 極力要把英國力力趕出北5非和地中海; 1942 年 6 月,德意軍隊越過埃及邊界,向亞歷山大港和開羅靠近;由此,爆發了阿拉曼戰爭; 摘編自王繩祖國際關系史(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阿拉曼戰爭爆發的背景;( 9 分)( 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阿拉曼戰爭的意義;( 6 分)47 歷史 選修 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15 分)材料劉源張 ( 19252021),全國勞動模范, 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 “中國質量治理之父”;20 世紀 50 歲月,留學美國的劉源張沖破美國政府阻止回到祖國;回國后,他投入到工業化建設中,將所學的質

14、量治理理論方法運用到生產實踐,影響很大,被稱為“工廠大夫 ”;1976 年后,他提倡并積極推動建立嚴格的全面質量治理制度,在其次汽車制造廠等企業所取得的體會,經國務院接受在全國企業推廣,產生重大影響;1989 年起他主持了“中國工業生產率治理理論和方法討論”項目,提出工業企業定額制定準就,在企業應用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他提出的有關質量治理的理論曾獲獎;他參與了2021 年國務院頒布的質量進展綱要 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該綱要明確規定:“推動建設質量強國”; 摘編自方莉等少壯常懷強國志華巔猶抱濟時心等(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劉源張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奉獻;( 8 分)( 2)依據材料并結

15、合所學學問,說明劉源張、李四光等先進人物表達的時代精神;(7 分)62021 年一般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文綜歷史參考答案一、挑選題24 b25 c26c27 d28 b29 a30 c31 d32 b33 d34 a35 d41( 1)趨勢:美國:產量長期穩步增長,到70 歲月中后期顯現下降現象;日本: 50 歲月中期到60 歲月末產量增長迅猛,70 歲月放緩;蘇聯:穩步增長,70 歲月中后期放緩;中國:快速增長;緣由:美國:國家實行大力干預經濟政策促進經濟進展,受滯脹影響;日本:實行引進技術等方式促進經濟高速進展,70 歲月在經濟滯脹沖擊下,經濟進展減速;蘇聯:國家優先進展重工業,后經濟進展逐步停滯;中國:重視進展重工業;( 2)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現代化建設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對外開放、引進外資;投資大幅增加;42略45( 1) “二十等爵 ”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 ”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對象: “二十等爵 ”主要授予軍人;“五等器 ”主要授予官員;作用: “二十等爵 ”制打破了世卿世祿制,激發了軍隊斗志,促成秦統一;“五等爵 ”制壯大了司馬氏力氣,為晉朝建立奠定基礎;46( 1)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