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教授以祛風化痰法治療風咳經驗介紹_第1頁
朱佳教授以祛風化痰法治療風咳經驗介紹_第2頁
朱佳教授以祛風化痰法治療風咳經驗介紹_第3頁
朱佳教授以祛風化痰法治療風咳經驗介紹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朱佳教授以祛風化痰法治療風咳經驗介紹朱佳教授以祛風化痰法治療風咳經驗介紹朱佳教授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中西醫 結合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師從國醫大師周仲英、徐景藩,從事中 醫及中西醫結合醫療、教研工作近30年,精于呼吸系統疑難疾病的 治療。老師從祛風化痰治療“風咳”效果顯著,現介紹丁下。風咳病機為風痰伏肺,臨床以咳嗽為主癥。風咳相當于西醫所 說的咳嗽變異型哮喘(cva)又稱過敏性咳嗽,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 臨床表現,無明顯喘息、氣促等癥狀或體征,但有氣道高反應性。臨 床主要表現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較劇烈,夜間咳嗽為其重要 特征。感冒、冷空氣、灰塵、油煙等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

2、風痰伏肺, 肺失宣肅,治當祛風化痰、宣肅肺氣以止咳,病情緩解后須補肺固表 御風以防復發。1風痰伏肺為基本病機朱老師認為,風痰伏肺,肺失宣肅是本病的病機關鍵。風盛生 痰,風痰內伏,粘阻氣道,肺氣郁閉,肺氣不宣,肺氣上逆而作咳。“風咳”列于諸病源候論首位,“一曰風咳,欲語因咳,言不得 竟是也”,認為風咳有咽喉癢,嗆咳,氣逆氣急等特點。素問曰:“風者,百病之始也。”說明百病由風而生。而風邪有“善行而數變”、 “風盛則攣急”、“風邪為患可致瘙癢”等特點。朱老師根據多年臨 床經驗,認為“風咳”特點表現為喉癢、陣咳、反復發作,時輕時重, 遇感觸發等,目癢、鼻癢、噴嚏或伴有皮膚瘙癢等亦屬“風咳”范疇。 然風

3、除有外風、內風之分,還包括了多種的過敏致病因素,如吸入花 粉、煙塵、異味氣體、塵!li、動物毛屑等。外風襲肺,多夾寒、熱、 燥邪為患,若治不得法,外邪不解,邪郁于肺,引動內風,風動上擾, 外風引動內風與內伏之痰飲相聚于肺,成風痰內伏之證。2發作時宣肺化痰,以祛風邪“風者,百病之始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 邪氣以從其合也”,故風邪侵襲,首先犯肺。肺主氣,司呼吸,肺氣 不得宣通,肅降無權,肺氣上逆而為咳。咳嗽之治,景岳全書有 云:“咳嗽z要,屮唯二證。何為二證?一曰外感,一曰內傷,而盡 之矣。”風藥性多辛,輕清上升,向外趨表,具有升、托、發、散、化、 達、竄、通等作用,肺氣宣散,載

4、邪外達,肺氣暢達,宣降有權,則 逆氣自降。宣通肺氣為治療外感咳嗽的基木方法。外感風邪是誘發風咳常 見原因,因此,宣肺祛風作用的風藥在以反復咳嗽為主癥的風咳中具 有重要的作用。內傷咳嗽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痰與火。丹溪心法有云:“善治 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z津液流通,決無痰飲z患。” 一 方面風藥主行散,多具有宣通之性,走表除濕;另一方面,風藥乂主 升,能升發陽氣 則氣化出焉,故能升陽健脾燥濕。濕去則氣機條達, 升降有序,脾肺氣清,母子和合,咳嗽自除。景岳全書所云:“ 火主熱邪,畏其陷伏,故宜發z,或虛或實,但使氣得升揚,則火郁 口解。”火伏于內,若徒用清火解熱之藥,雖能折火勢,但恐其 藥力

5、有限,且有郁火內陷經絡,旁竄他臟z弊。適當參用風藥,發越 郁火,火性炎上,順其火勢,開窗掀瓦救火,火有出路既能防郁火內 陷,乂能增清火解熱藥之效,如釜底抽薪,事半功倍。朱老師認為風咳發作時當予宣散、疏風藥,以達祛風化痰、宣 肅肺氣止咳之功。臨床常用三拗湯化裁以達宣肺止咳之功。根據臨床 癥狀,配伍它藥。常選用荊芥、防風、蒼耳了等宣肺祛風;紫苑、款 冬花、前胡、枇杷葉等止咳化痰;蟬蛻、桔梗等利咽開音;僵蠶、地 龍、全蝎、蟆蚣、蟬蛻等熄風止痙;細辛、辛萸、蒼耳了等宣通鼻竅; 地膚了、白鮮皮等祛風止癢;濕氣較重,朱老師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 伍用晚蠶沙、苦參、烏梅、旱蓮草等。神農本草經言麻黃能“發 表出

6、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 o其清陽上達,辛散溫通之性, 既善通肺氣之郁閉,又可平肺氣之上逆,為平喘治咳之要藥。荊芥、 防風伍用,名曰荊防散。本草求真說:“荊芥不似防風氣不 輕揚,驅風z必入人骨肉也,是以宣散風邪,用以防風z必兼用荊芥 者,以其能入肌肪宣散故耳。”荊芥發汗散寒之力較強,防風祛風 之功較勝,二約參合,既能發散風寒,又能祛經絡中之風熱。細辛辛 溫,解表散寒,祛風通竅,溫肺化飲,有竄透開泄的功用。蒼耳子辛 苦溫潤,上行腦巔,散風除濕,宣肺通竅;辛篦辛溫香散,輕清上行, 散風解表,宣通鼻竅。枇杷葉、款冬花、紫苑、前胡等有祛風止咳、 降氣化痰z功。僵蠶外疏風熱,內平風痰。蟬蛻性廿微寒,既

7、可疏外 風,乂可熄內風,且有利咽開音z效,治風咳效果頗佳。現代藥理學 研究顯示麻黃、防風、荊芥、蟬蛻、蒼耳子等具有抗膽堿、支氣管解 痙等緩解氣道高敏狀態的作用,與現代研究cva的發牛機制和吻合。3穩定時益氣固表,以御外邪朱老師認為,木病在緩解期應注重益氣固表,以御外邪,既應 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乂需注重益肺健脾,防風痰滋生。常以玉屏風 散化裁。肺主宣降,通調水道;脾主運化,二者皆能&痰。而玉屏風 散中黃罠擅補肺脾之氣,脾氣旺,則土能生金,肺氣足,則表固衛實; 白術益氣健脾,助黃罠培土生金,固表御邪;防風伍黃罠可固表不留 邪,祛邪不傷正。故本方為益氣固表,抵御外邪的良方。鼻塞噴嚏加 蒼耳

8、子、辛萸、細辛宣通鼻竅;咳嗽加百部、前胡、紫苑、款冬花等 止咳;痰多加浙貝母、法半夏、陳皮等化痰;皮膚瘙癢加地膚子、白 鮮皮祛風止癢;汗多易感加鍛龍骨、鍛牡蠣、浮小麥、麻黃根固表止 汗;若表虛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汗出惡風,表證明顯則可合用桂枝 湯。另老師常加五味子、烏梅、廿草等酸廿斂肺z品,以達固肺衛風 之功。4典型病例熊某,女,40歲,于2011年10月12日初診。患者3月前因 染發后岀現皮膚過敏,經用激素治療后逐漸好轉,但出現咳嗽,干咳 少痰,質粘難咯,夜間尤甚,影響睡眠,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療無 效。刻下:仍有咳嗽,陣咳為主,喉癢欲咳,夜間明顯,痰少色白, 胃納可,二便正常。查體:舌質稍紅,苔薄,脈細,兩肺呼吸咅粗, 未聞及干濕性啰咅。病機為風痰伏肺,肺失宣肅。擬從“祛風化痰, 宣肺止咳”治療。處方:炙麻黃6 g,光杏仁10 g,荊芥、防風各 10 g,蟬蛻6 g,蒼耳子15 g,桑白皮15 g,紫蘇子10 g,法半夏 10 g,陳皮10 g,款冬花10 g,蟆蚣3 g,地膚子12 g,炙甘草5 go水煎服,每天3次。10月19日再次就診,訴紗進4貼后癥狀明 顯改善,7劑z后,咳嗽十去其六。出現口干,余同前,舌紅苔薄脈 細。治守前法,原方加麥冬10 g,再進7齊i。10月26日三診,患者 訴藥后諸癥基本消失,1周后電話隨訪,患者告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