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埃索美拉唑與蘭索拉唑三聯療法根治幽門螺桿菌的療效比較_第1頁
0030埃索美拉唑與蘭索拉唑三聯療法根治幽門螺桿菌的療效比較_第2頁
0030埃索美拉唑與蘭索拉唑三聯療法根治幽門螺桿菌的療效比較_第3頁
0030埃索美拉唑與蘭索拉唑三聯療法根治幽門螺桿菌的療效比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埃索美拉哩與蘭索拉哩三聯療法根治幽門螺桿菌的療效比較張映甜1 江穎1平麗2(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藥劑科2消化科510180 )摘要 目的:探討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劑一埃索美拉哩腸溶片與阿莫西林,甲硝哩的7d三聯療法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愈合率和幽門螺桿菌(HR根除率。方法:將54例胃幽門螺桿菌(HR陽性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隨機分成2組,記錄埃索美拉哩組和蘭索拉哩組,服用7d后,經胃鏡檢查,觀察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愈合率和( HR的根除率。結果:埃索 美拉哩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兩組療效無明顯差異。關健詞:埃索美拉哩幽門螺桿菌消化性潰瘍三聯療法To compare the

2、efficacy of Esomeprazole and Lansoprazolewith Amoxycilline+metronidazole triple therapy toHelicobacter pylori peptic ulcerZhang ying-tan Jiang-Ying Pan-Li Zia-Lin First municipal people hospital of Guangzhou(510180)ABSTRACT OBJECTIVE :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in the new acid-inhibitory drugs- Eso

3、meprazole and Lansoprazole with Amoxycilline+metronidazole triple therapy to Helicobacter pylori peptic ulcer. METHODS: 54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Group 1 (Esomeprazole) N=28; Group 2 (Lansoprazole) N=26. With 7 days therapy Endoscopy was repeated to ulcer curing and HP eradi

4、cation at the end of 4 weeks. RESULTS : There was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te of infection in the eratication HP and curing rate.KEY WORDS : Esomeprazole, Helicobacter pylori, peptic ulcer, triple therapy埃索美拉口坐是奧美拉口坐的S型光學異構體,本文通過應用埃索美拉口坐、阿莫西林、甲硝口坐對(HR陽性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進行為期7d的三聯療法,并通過和蘭索拉哇、

5、阿莫西林、甲硝哇的三聯療法比較,就埃索美拉哇三 聯療法的潰瘍愈合率,Hp根除率及副反應方面作初步探討,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 1病例資料:病例來自2007年5月一2007年10月本院消化科經胃鏡檢查確診的十二指 腸球部潰瘍門診及住院患者5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齡17歲一 68歲,平均年齡42.5歲。符合以下條件者入選:(1)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直 徑>5m做目<2個;(2)胃粘膜有Hp感染;(3)近一周末接受過抗生素治療 1。把54例病人隨機分為兩組。28例治療組,26例對照組。2組年齡、性 別、病變部位及病灶大小無顯著差異(p>0.05)。1. 2治療方案:經

6、胃鏡檢查確診的HP陽性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患者,28例治療組口服 埃索美拉口坐(耐信 阿斯特拉公司)20mg每天1次,阿莫西林膠囊0.5g ,每 天3次,甲硝坐片0.4g,每天2次,埃索美拉哇首劑加倍,療程 7d。對照組口 服蘭索拉哇(天津武田藥品有限公司)30mg每天1次,阿莫西林膠囊0.5g,每天3次,甲硝口坐片0.4g,每天2次,療程7d。療程結束4w后復查胃鏡,觀 察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愈合率和 HP的根除率。1.3療效判定:丁治療前和療程結束后4周進行胃鏡檢查,波瘍痊愈以潰瘍愈合消失或瘢痕 形成,有2個波瘍者。按愈合差的評定。同時在胃賽距幽門口2cm處取一塊組織作快速尿素酶試驗;胃賽、

7、胃體各取 2塊粘膜行Gimsa染色進行Hp根除評 定。如果二項檢查均陽性則確定患者有 Hp感染;停4周以上,如兩項指標均為 陰性則判Hp根除。上述兩種檢查方法準確性符合要求2。2結果:由表1可見,兩組比較,治療組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愈合率為93%略高丁對照組的92%但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一兩組潰瘍愈合率比較名稱例數愈合例數愈合率埃索美拉坐(治療組)282693%蘭索拉坐(對照組)262492%由表二可見,兩組比較,治療組對 HP根除率為83%對照組對HP根除率 為81%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二兩組(HP根除率的比較名稱例數HP艮除數根除率埃

8、索美拉哇(治療組)282383%蘭索拉坐(對照組)262181%3不良反應:治療組有3例出現便秘、食欲減退,癥狀較輕,療程結束后,癥狀自動消 失。對照組有6例出現惡心、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均較輕,療程結束后, 癥狀自動消失。對照組的副反應發生率為6/26例(23% ,明顯高丁治療組3/28例(10.7%)。P<0.05。全部病例均完成療程,沒有因不良反應而終止試 驗。4討論:埃索美拉哇(耐信)是2001年質子泵制劑家族中一個新的成員,埃索美拉 哇是質子泵抑制劑(PPI)中第一個單一的S型光學異構體,其結構的改變使埃 索美拉哇的藥代動力學特點更為突出。特點為口服后首過效應減少,生物利用

9、度和血藥濃度增高,口服埃索美拉坐1-2小時后血漿濃度達到高峰3,而服蘭 索拉哇1.8-2.6 小時血藥濃度達到峰值。埃索美拉口坐每日一次重復給藥后的絕 對生物利用度為89%蘭索拉哇的多劑量生物利用度為 84%所以埃索美拉口坐與 蘭索拉哇在藥代動力學方面比較,生物利用度稍高。埃索美拉哇以一種特殊異 構體cyp3A4代謝生成埃索美拉口坐碉,是血漿中的主要代謝產物。由丁代謝差 異,使埃索美拉哇的肝臟內活除率降低,血藥濃度一時間曲線下面積( AUC增 大,(埃索美拉口坐的AUC為4222.70+1066.73ng.h/ml,蘭索拉口坐的 AUC為3.890+2.484ng.h/ml )。在酸性條件下可

10、迅速地透過壁細胞膜轉變為次磺酸 和次磺酰衍生物而發揮藥效,對質子泵作用增強,抑制胃酸分泌。埃索美拉 哇20 mg,其抑制胃酸作用及保持胃內pH>4的時間顯著長丁維持劑量的蘭索拉 哇30 mg。所以由丁埃索美拉哇的特殊的藥代動力學個性,使以埃索美拉口坐為 主的三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時,應該表現出較好的效果,但可能由 丁本實驗的例數較少,因此并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效果,這有待丁進一步的探由于埃索美拉哇是呈弱堿性,在壁細胞泌酸微管的高酸環境中濃集并轉化為 活性形式并穿透粘液與表層的尿素酶結合,抑制尿素酶的活性,達到抑制和根 除HP的作用。而阿莫西林是治療 HP感染的唯一 B-內酰胺藥物,

11、阿莫西林通過 抑制肽聚糖代謝的終末階段而殺死細菌,且HP對阿莫西林耐藥較少4。甲硝哇是抗厭氧菌的首選藥,其在胃內的穩定性和高活性成為HP治療的主要藥物之一,有較好的療效,能抑制 95%勺脆弱桿菌。所以,使用埃索美拉哇 20mg每 天1次,阿莫西林0.5g,每天3次,甲硝口坐0.5g,每天2次,共服7天的三聯 療法治療HP陽性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與蘭索拉哇等的三聯療法比較中, 由于蘭索拉哇和埃索美拉哇是同類的旋光異構體,所以具有相同的療效,僅是 在藥代動力學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使之在兩組患者的治療比較中無明顯的差 異,并且比較結果符合兩種藥物在藥理方面的分析。本實驗以埃索美拉哇為主的三聯療法治療HP消化性潰瘍具有與蘭索拉哇為主的三聯療法同樣的療程短、療效穩定、兩者療效無明顯差異。參考文獻:1李瑜元,杜國光,林賽貞,等。胃幽門螺桿菌感染尿素酶診斷試紙研制。 臨床內科雜志,1991, 8: 33-34。2姚光弼質子泵抑制劑的新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